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验证ORYZA2000模型在贵阳地区一季中稻的适应性,以贵阳地区2008-2009年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2008-2009年‘金优527’、‘黔南优2058’、‘Q优6号’的田间试验数据对ORYZA2000模型进行校正,同时获取相关作物参数和开展模拟评价。结果表明,ORYZA2000模型对3个品种的地上部总生物量、茎生物量、穗生物量、绿叶生物量、叶面积指数、产量的NRMSE分别为:16.4%、22.5%、23.5%、26.5%、26.1%、11.3%。经过参数调试后的ORYZA2000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模拟贵阳地区一季中稻的生物量、叶面积动态变化及产量,尤其是在模拟产量、总生物量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APSIM玉米模型在东北地区的适应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东北地区6个典型农业气象试验站的玉米田间试验数据和同期逐日气象数据对APSIM模型(农业生产系统模型)在东北玉米产区的适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先依据各站第一组玉米试验数据对模型相关参数进行调试、确定,再利用另一组试验数据检验模型模拟玉米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地上部总生物量和产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APSIM模型模拟的播种至出苗、开花和成熟各阶段天数与实测天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其误差分别为0~2.0、0.7~2.0和0.7~2.3 d;哈尔滨地区模拟的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总生物量相对均方根差分别为33%和11%,模拟效果较好;黑龙江哈尔滨、海伦、泰来,吉林桦甸、通化和辽宁本溪的模拟产量与实际产量的NRMSE分别为18%、13%、4%、4%、5%和2%。说明APSIM模型对东北地区玉米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过程、地上部总生物量动态变化过程和最终产量具有较好的模拟结果,验证后的APSIM模型在东北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以上结果为今后在东北地区深入开展玉米生产潜力以及解析产量形成的限制因素等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与支撑。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玉洁  冯利平  易鹏  杨晓光  胡跃高 《作物学报》2007,33(10):1682-1687
依据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通过田间试验和广泛收集资料,构建了紫花苜蓿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该模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叶面积消长、干物质积累、同化物分配和产量形成等过程,考虑了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计算得到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时期的干物质转换系数( β )和同化物分配分配系数[C(d)I],确定了主要紫花苜蓿品种的光合参数(a 和Pmax)。分别利用北京和太原不同年份和不同品种的试验资料对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和叶面积指数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叶面积动态、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模拟效果较好,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茎和叶生物量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0.95、0.96和0.88(n=20),产量均方差(RMSE)为103 kg hm-2,相对均方差(NRMSE)为2.1% (n=102)。模型不仅具有较强的机理性,而且有较好的拟合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ORYZA2000模型分析北京地区旱稻产量潜力及需水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利用ORYZA2000模型分析表明,北京地区旱稻产量潜力30年平均为8 573 kg hm-2,变化范围为6 747~11 278 kg hm-2,年际间变异系数为16.3%。而雨养产量的多年平均值为4 084 kg hm-2,变化范围223~8 018 kg hm-2,年际间的变异系数高达51.1%。产量潜力与雨养产量之差表明北京地区旱稻尚有一定的增产潜力。旱稻全生育期需水量的多年平均值为713 mm,年际间变异为8.5%。其中,出苗—穗分化阶段由于持续时间长,需水量最大,占全生育期的49.7%。全生育期的平均需水强度为5.3 mm d-1,需水强度最大的时期为穗分化—开花阶段,平均为5.5 mm d-1。北京地区生育期内的降水量不能完全满足旱稻的需水要求,50%的年份水分亏缺量在250 mm以上,水分亏缺量多年平均值为226 mm,年际间变异较大,变异系数高达81.4%。  相似文献   

5.
旱地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对养分投入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玲  王朝辉  李生秀 《作物学报》2010,36(7):1192-1197
以9个旱地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其产量及主要农学性状与养分投入水平的关系。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在低、高水平养分投入条件下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0%和40%,生物量提高17%和35%,单位面积穗数增加11%和25%,穗粒数增加8%和10%。高产品种的生物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及其随养分投入增加而提高的幅度显著高于低产品种。千粒重不受养分投入水平的影响。旱地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生物量、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均随养分投入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并且存在品种间差异。高生物量、高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是旱地高产品种的重要特征,它们对养分投入的敏感响应是高产品种养分投入提高后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海南典型缺磷砖红壤土为基质进行耐低磷旱稻种质筛选试验。通过对多个相对耐低磷指数进行多重相关性分析,认为相对分蘖数、相对分蘖干重、相对地上部干重和相对总生物量是较好的耐低磷种质苗期初步筛选指标,而相对分蘖数、相对有效穗数、相对成穗率、相对结实率和相对单株籽粒产量是全生育期筛选可靠、有效的指标。结果表明:BXLD和AX128等品种属于耐低磷旱稻种质,QX128和RD-2属于低磷敏感旱稻种质。  相似文献   

7.
高粱对单个养分的利用存在遗传差异和互作现象,开展全肥性的耐瘠薄分析对高粱育种与种质资源评价有指导意义。利用55个高粱品种在瘠薄和正常土壤条件下开展2年田间试验,调查生育期、株高和穗柄长等15个性状,建立耐瘠性评价方法,对高粱进行分级筛选和评价。结果表明,在瘠薄胁迫下高粱生育期延长,穗柄长和穗柄伸出长度增长,倒2叶面积降低,23个品种株高增高,32个品种株高降低,其余10个性状均降低。产量相关性状以及穗柄长和穗柄伸出长对瘠薄胁迫敏感。株高、穗柄长、穗柄伸出长、茎粗和生育期与耐瘠性呈负相关。土壤瘠薄胁迫对高粱多个性状有影响且存在差异。在瘠薄胁迫下高粱的株高主要受穗柄长和穗柄伸出长度的影响。产量和鲜生物量是耐瘠评价的首选指标,千粒重和倒2叶面积是耐瘠评价的次级指标。本研究共筛选出晋杂31号等12个耐瘠品种。  相似文献   

8.
胡继芳 《作物杂志》2020,36(4):178-136
为了探讨不同旱稻品种在拔节孕穗期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反应,以旱稻74和旱稻80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方式,研究了拔节孕穗期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旱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95%时,随着水分的减少,2个旱稻品种生育期延后,株高、茎蘖数和单株干重降低,有效穗数变化较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尤其是穗粒数降低幅度最大,进而导致产量显著降低,且旱稻74的减产幅度高于旱稻80。旱稻拔节孕穗期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应保持在95%以上,否则将会影响旱稻最终产量。因此,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旱稻80的稳产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应用CERES-Maize模型模拟吉林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需要确定主栽春玉米品种的遗传参数。采用晚熟春玉米品种‘吉单159’和‘先玉335’多年田间观测数据和同期气象、土壤等数据进行遗传参数调试,并对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个春玉米品种生育期的模拟值和实测值散点均在1:1线周围。‘吉单159’播种至开花天数和播种至成熟天数RMSE值分别为3.78和10.90。‘先玉335’播种至出苗天数、播种至开花天数和播种至成熟天数RMSE值分别为1.12、3.20和4.85。2个品种春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均在抽雄期接近,三叶期和七叶期差异最大。‘吉单159’和‘先玉335’产量的RRMSE值分别为4.31%和4.81%。说明CERES-Maize模型对吉林春玉米生育期和产量模拟效果较好,地上部生物量次之,叶面积指数一般。总之,CERES-Maize模型能够应用于吉林省气候变化对春玉米影响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遥感信息与作物模型相结合对镇江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的估测,以便于可以直接利用遥感信息与模型对该地区的水稻生长进行监测,将遥感资料与水稻生产模型(ORYZA2000)相结合,建立遥感数值模拟模型,进行由点及面的区域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的估测。利用遥感数据(8天合成的MODIS和环境小卫星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植被指数(EVI),结合试验区实测的叶面积指数(LAI),建立植被指数与LAI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模拟出的LAI计算出植被指数的浮动值,结合相对应的多时相的遥感数据识别镇江市的水稻,由此可以预报镇江市的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对水稻生长发育期内的生物量和LAI的模拟较好,水稻LAI与遥感资料计算出的植被指数EVI的幂函数拟合性较好,可以应用这种相关模式识别水稻,并结合ORYZA2000模型提高区域范围的水稻估测精度,同时也体现了遥感信息与作物模型相结合可以很好的监测区域内水稻的生长情况,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献功  刘金波  洪德林 《作物学报》2006,32(8):1143-1150
调查了3个粳稻杂交组合镇稻88×C堡、丙8979×C堡和丙8979×77302-1的P1、P2、F1、B1、B2和F2 6个世代的穗角和每穗颖花数性状的表型分布。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这两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穗角和每穗颖花数性状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共同控制;穗角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每穗颖花数性状以上位性效应为主;穗角和每穗颖花数都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相似文献   

12.
作物的光合作用对温度变化敏感, 其温度依存性随品种、生长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基于光效率模型的作物生长模型, 在应用中很少对光合作用的温度影响参数值进行订正, 且在全生育期使用相同的参数值, 难免会增加干物质模拟的误差。为此, 本文以ORYZA2000模型为例, 提出了一种修订光合作用温度影响参数值的方法。为确定方法的有效性, 结合2012年和2013年水稻品种两优培九的温度梯度控制实验, 首先利用抽穗开花期光合作用观测曲线提取了不同温度水平的光合作用参数值, 然后结合Arrhenius方程和Peaked方程建立了温度敏感性参数的温度影响方程。将这些方程代入机理性光合作用模型, 模拟了单叶最大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的曲线关系。最后, 以归一化后的曲线关系修订作物模型参数值, 并利用两年地上部分生物量(WAGT)观测值对其验证。结果显示, 两优培九单叶最大总光合作用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不同于ORYZA2000的默认设置, 修订后的最适温度为38~40°C, 高于默认值。在10~20°C的低温段, 修订后的温度影响系数低于默认值。从WAGT模拟值的相对误差看, 修订后较修订前平均降低约3.3%。本研究为改进干物质模拟精度和分析不同品种光合作用的温度依存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川东南冬水田杂交中稻进一步高产的栽培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川东南冬水田杂交中稻进一步高产的策略及其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根据该地区日照条件差的生态特点,采用稀植足肥促进扩“库”增“源”的高产栽培策略,即通过超稀植降低苗峰,改善群体光照条件,提高成穗率,适当降低有效穗数,大幅度提高每穗着粒数,在保持高产适宜叶面积指数条件下扩大库容量;增施氮肥补充光合源,保证在高粒叶比情况下有较好的籽粒充实度。核心技术是栽秧9.0万穴 hm-2、施氮210 kg。2004年、2005年生产示范分别比传统高产栽培技术增产11.86%~18.31%和14.32%~17.76%,其中超高产田经四川省科技厅组织同行专家现场验收,产量高达10.81~11.05 t hm-2,创该生态区杂交中稻高产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14.
大米、苹果中吡蚜酮残留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吡蚜酮(pymetrozine)在大米和苹果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大米样品以乙腈+氨水(10:1,v:v)提取,苹果样品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VWD)测定。吡蚜酮的最小检测量为6.0×10-10g,最低检测浓度为0.02mg/kg。大米中吡蚜酮的添加(浓度0.05~1.0mg•kg-1)回收率为75.99%~96.03%,变异系数分别为1.64%~4.74%;苹果中吡蚜酮的添加(浓度为0.05~1.0 mg•kg-1)回收率为74.84%~86.28%,,变异系数分别为1.67%~5.43%。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基因型明确的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EG0~EG7、ER~LR、T65系列为测验系(TLs),在江西南昌(28o 36’ N)夏季自然高温长日(14 h/d)和人工遮光短日(10 h/d),以及海南三亚(18o 14’ N)旱季自然低温短日(11.6 h/d)处理条件下,对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桂99的抽穗期基因及其感温性和基因位点间的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桂99在E1、E2和E3位点分别带有感光迟熟等位基因E1、E2和E3,在Se-1位点带有非感光等位基因Se-1e,在Ef-1位点带有早熟基因Ef-1,由此推断其抽穗期基因型为E1E1E2E2E3E3Se-1eSe-1eEf-1Ef-1。迟熟基因E1、E3与早熟基因Ef-1同时存在,E1、E3与Se-1e基因位点间的互作使桂99农艺性状表现弱感光性。感光基因Se-1u(或Se-1n)的存在能增强E位点感光迟熟基因的感光性,感光基因对“TLs×桂99”F2植株抽穗的影响,是延长平均抽穗期,增加迟抽穗植株分布频率。分析了感温性对TLs抽穗期的影响,讨论了以桂99为恢复系配置的杂交水稻组合丰产性和广适性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13个粳稻品种为材料, 设计5种氮肥用量, 研究高肥环境下氮肥用量对粳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并比较不同产量、结实率、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穗数水平粳稻品种对氮肥的响应。结果如下: (1) 粳稻产量以施氮处理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 多数粳稻品种在施氮量为150~225 kg hm-2时产量最高; 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当施氮量超过225 kg hm-2时反而下降, 而千粒重和结实率随施氮量的增加一直呈下降趋势。(2) 氮肥对不同产量水平、穗数水平粳稻品种的增产效应不同。不施氮时产量越低的粳稻品种对氮肥越敏感, 少量施用氮肥即起到较好的增产效果, 而不施氮时产量越高的粳稻品种对氮肥相对钝感, 氮肥施用量<75 kg hm-2时对其产量无明显促进作用。穗数<220×104穗 hm-2和>310×104穗 hm-2的粳稻品种的适宜施氮量低于穗数居中的粳稻品种。(3) 1980年以前育成的品种对氮肥的反应相对一致, 多数在施氮量225 kg hm-2时产量最高; 而1980年后育成的粳稻品种最高产时的N水平相对分散。  相似文献   

17.
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为试材,研究不同N肥用量(纯N 0、112.5、225.0、337.5 kg/hm2)和栽插密度(22.5×104、27.0×104、31.5×104穴/hm2)对产量形成及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插密度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对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影响较大,在22.5×104~31.5×104穴/hm2的密度范围内,穗数与每穗粒数之间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因而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N肥用量对每穗粒数影响较小,对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大,纯N用量为337.5 kg/hm2时,增穗作用不显著,反而极显著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3)稻株吸N量随供N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植株含N率和N素累积量过高不利于叶鞘茎中的N素向穗部运转,降低籽粒N素积累量,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而减产。(4)在中等肥力土壤上,施纯N 225.0 kg/hm2,栽插密度22.5×104穴/hm2,高峰苗控制在500.0万/hm2左右,有利于两优培九抽穗前茎鞘叶N素积累和抽穗后向穗部运转,能较好地协调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关系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