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3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2篇
  123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论我国旱地土壤的水分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2.
3.
碳酸氢根和铵态氮共同对菜豆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菜豆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 探讨了高浓度NH4+-N与HCO3-共存介质对菜豆生长发育及其营养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以HCO3--N 为主要氮源时, 菜豆生长状况最好; 以NH4+-N为主要氮源且无HCO3-存在时, 培养前期菜豆根系就发生受害现象, 叶片出现萎蔫; 但加入HCO3-后, 随着营养液中HCO3- 浓度从0 升高到13. 0 mmol/L , 菜豆长势逐渐改善, 表明HCO3-与NH4+ 以较合适的比例共存于介质中可明显减轻二者非共存对菜豆生长的抑制作用。② 同一处理, 菜豆整株对主要营养元素吸收量的次序为: N > K> P > Ca >Mg > Fe >Mn , 以NH4+2N 为主要氮源时, 随HCO3-浓度升高, 菜豆对N、P、Ca、Mn 的吸收量逐渐增大。③以NO3--N 为主要氮源, P、Fe、Mn 元素在根部出现累积, 而以NH4+-N为主要氮源时, 随HCO3-浓度增加, N、P、Ca、Mn 在根部亦有累积现象。  相似文献   
4.
集雨栽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和矿质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湿润易旱地区的关中红油土上,研究了垄上覆膜集雨栽培措施对冬小麦(Triticumaestivum)田土壤水分和矿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有一定的蓄水保墒效果,冬小麦返青期,0~40cm土壤贮水量覆膜处理比不覆膜处理平均多7.7mm;覆膜能使冬小麦在生长后期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深层贮水,在小麦成熟期,100~200cm土壤贮水量覆膜处理比未覆膜处理少23.8mm。覆膜有利于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氮肥用量相同的处理,覆膜条件下的硝态氮浓度和矿质氮累积量低于不覆膜处理;施氮也可以明显增加土壤剖面中的硝态氮含量和矿质氮累积量。  相似文献   
5.
硝、铵态氮肥对旱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静态箱法在田间研究了黄土性土壤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用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后土壤N2O的排放特点,并对包括温度、pH、水分等因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90%和70%的条件下,铵态氮肥处理土壤的平均N2O排放量分别为233.6±165.4 μg/(m2·h)和166.4±153.3 μg/(m2·h);而施用硝态氮肥时则仅为75±40.2 μg/(m2·h)和49.27±17.0 μg/(m2·h).施肥后短期内,铵态氮肥排放的N2O量显著高于硝态氮肥处理,由此可说明黄土性土壤表层土壤N2O的主要来源是土壤氮的硝化过程.在自然矿化条件下黄土性土壤N2O的排放量约为17.0 μg/(m2·h).如果把两个水分处理相比较,土壤水分对铵态氮肥处理土壤N2O的排放影响不明显,而对施用硝态氮肥的土壤有明显影响,高水分处理更利于土壤反硝化作用的进行从而增加了土壤N2O的排放量.施用不同肥料种类在施肥后短期内影响土壤的pH值和有效NO-3-N、NH 4-N含量,而反过来土壤水分含量、土壤pH以及土壤温度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土壤N2O的产生和排放.  相似文献   
6.
在陕西渭北旱塬进行了连续三年定点小麦田间试验,通过栽培模式、氮肥水平、种植密度三因素的不同处理,研究多因素小麦栽培优化组合.结果表明:采用垄沟、覆膜、秸杆覆盖栽培模式对小麦穗数不产生影响;施用氮肥能极显著地影响小麦穗数,在施纯氮0~240 kg/hm2范围内,每增减纯氮1 kg,增减穗数4 288;增加播量,极明显地提高小麦穗数;不同的栽培模式、氮肥用量和小麦种植密度对小麦的穗粒数不产生影响;覆膜栽培与垄沟栽培之间千粒重差异显著,种植密度对小麦千粒重在不同的条件下影响明显,覆膜栽培条件下,高氮肥水平,低密度(播种量180 kg/hm2)的千粒重大于高密度(播种量225 kg/hm2),垄沟模式下,高氮水平(施纯氮240 kg/hm2)与中氮水平(施纯氮120 kg/hm2)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不施氮肥相比,千粒重明显提高,秸秆覆盖模式下,高密度(播种量225 kg/hm2)与不施氮、高氮水平组合的平均千粒重最低,两者差异不显著,但与其它各组合差异显著.正常降水年份,旱地小麦采用一定的农业栽培模式,能够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尤其是覆膜下,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降水量多的年份,采用垄沟模式及秸秆覆盖模式对小麦产量甚至产生负效应.施用氮肥对小麦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在施纯氮0~240 kg/hm2范围内,每增减纯氮1 kg,增减籽粒产量5.7 kg;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产量与生物产量的影响显著,秸秆覆盖栽培和常规栽培(对照)模式下籽粒产量差异显著,产量排列次序都为高密度(播种量225 kg/hm2)大于低密度(播种量180 kg/hm2),低氮和不施氮时,增加密度,可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棉花产业是新疆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中绒陆地棉目前仍是我区的主要种植品种。包括早熟陆地棉、早中熟陆地棉及少数杂交棉.占棉花种植面积的70%以上。新疆棉花品质与国内外棉花品质对比.目前在纤维类型、内在品质、抗性、综合性状等方面仍有不足,培育推广早熟、高产、优质、抗(耐)病、  相似文献   
8.
1品种来源新陆早51号(代号金垦71)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新疆惠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新陆早10号为母本、自育品系垦0074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南繁北育定向选择培育而成。2011年6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命名(新审棉2011年44号),  相似文献   
9.
水氮配合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30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水氮配合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严重地影响了氮肥的作用,只有在水分配合条件下,氮肥的作用才得到了充分发挥。水分和氮素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产量,也有利于提高冬小麦的品质。冬小麦水氮高效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在拔节期,这个时期施氮可以增加子粒中游离氨基酸及蛋白质含量,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土壤供氮能力,除了广泛应用化学浸取法外,也在探索和使用物理化学方法。近几十年来,在古典的电渗析基础上发展起的电超滤法(Electro-ultrafiltration),即EUF法,是其中之受人注目者。用EUF析滤土壤氮素作为供氮指标,已有不少报道,但结果不一,解释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