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田间鉴定指标筛选研究基础上,对萝卜品质和生理生化性状进行分析,筛选出电导百分率及高温致死时间两个指标用于萝卜耐热性鉴定。从萝卜外部形态、产量品质性状、生理生化三个方面入手,采用田间鉴定与生理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萝卜耐热性鉴定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三种独立的鉴定方法:一是以热害指数为重点,参照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和越夏死株率的田间鉴定。二是以产量和有效根率的产量鉴定。三是利用电导百分率及高温致死时间的生理鉴定。由此形成在萝卜长叶期进行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测定;长根期测定叶片热害指数和越夏死株率,或进行电导百分率和高温致死时间测定;萝卜收获期测定有效根率,最后综合评价萝卜耐热性。三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收到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萝卜外部形态、产量水平多项指标入手,通过指标筛选,提出萝卜耐热性田间鉴定有效指标为: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热害指数、越夏死株率、有效根率。鉴定标准分别为: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W/A)≥0.5g/cm2为强耐热,(W/A)介于0.2~0.5g/cm2为中等耐热,(W/A)≤0.2g/cm2为感热。叶片热害指数≤10%为强耐热,介于10%~30%为中等耐热,≥30%为感热。越夏死株率≤10%为耐热,介于10%~20%为中等耐热,≥20%为感热。有效根率≥90%为强耐热,80%~90%为中等耐热,≤80%为感热。其中越夏死株率和有效根率是萝卜田间鉴定较简便的操作方法,可广泛用于大批材料的初步鉴定筛选。  相似文献   

3.
热胁迫下萝卜干物质形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萝卜不同耐热品种在高温胁迫下的生长表现,叶面积、干物质变化。结果表明:热胁迫对萝卜生长的影响主要是叶面积下降,根腐病大量发生,导致个体变小、品质变劣、产量下降。热胁迫下萝卜播收期为60 d,播种后30 d为长叶期,30~60d为长根期。通过苗期单位面积叶鲜重与收获期有效根率测定可预测萝卜耐热性。  相似文献   

4.
以欧洲鹅耳枥原种(Carpinus betulus)及其4个园艺品种贝克曼(Albert Beekman)、弗兰斯(Frans Fontaine)、卢卡斯(Lucas)、法斯塔(Fastigiata)为试验材料,观察其在南京地区自然越夏的田间性状表现,分析其越夏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应用隶属函数法和系统聚类法对欧洲鹅耳枥各品种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后得出欧洲鹅耳枥各品种耐热性强弱依次为弗兰斯>贝克曼>法斯塔>原种>卢卡斯。热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能较好地反映欧洲鹅耳枥耐热性强弱,但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在越夏期内变化规律性不强,应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耐热性比较。欧洲鹅耳枥各品种在南京地区可安全越夏,其耐热性综合评价结果与自然越夏田间性状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玉米生长季频遭高温热害,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从植株外部形态、经济性状、植物细胞微观结构、植物生理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玉米耐热性的鉴定方法和评价指标等作一综述,以期为玉米耐热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重庆番茄青枯病病原鉴定及抗源材料筛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青枯病是重庆番茄生产主要障碍之一,为选育抗病品种,在明确病原的基础上,进行了抗源材料筛选。2000~2003年分离出番茄青枯病病菌68株,经致病性测定、培养性状、生化测定等研究,明确重庆市番茄青枯病病原菌为Ralstonia solanacearum,生理小种1,生化型Ⅲ。苗期室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设伤根浸根接种法、灌注接种法、剪叶接种法3种处理,结果以伤根浸根接种法更为准确、可靠。经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田间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温室病圃诱发鉴定,结合农艺性状比较研究,筛选出F9819-2-1、F9802-1-1、600-1-1、599-1-1等4份高抗青枯病、农艺性状优良、性状稳定的优异材料,可望在育种上进一步利用。  相似文献   

7.
水稻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述了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水稻耐热性分子遗传与耐热新品种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开展水稻耐热性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平均气温逐年的升高,高温发生时间前移,持续时间延长,南瓜定植之后极易遭受高温胁迫。建立南瓜田间早期耐热性鉴定方法,对品种进行耐热性评价筛选,是缓解高温热害胁迫经济有效的措施。本试验以中国南瓜×印度南瓜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自然高温环境下,通过比较植株两叶一心期、五叶一心期、团棵期和伸蔓期4个时期的单株叶片萎蔫程度,计算株系热害指数,经过多重比较,确定南瓜热胁迫的敏感时期,建立南瓜田间早期耐热鉴定方法。利用供试材料的单瓜种子数目,检验田间评价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南瓜团棵期的热害指数变异系数最大,是南瓜植株对高温胁迫的敏感时期。利用田间热害指数和单瓜种子数目2个指标可综合判断中印南瓜自交系的耐热特性。  相似文献   

9.
番茄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对6个有代表性的番茄材料在高温胁迫下植物形态学和生理学的一些变化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快速、可靠、简便的番茄耐热性鉴定技术。调查重庆地区夏季田间种植的不同品种番茄,田间对自然高温的反应,发现统计座果率、果实商品性、产量、单果种子数等性状是鉴定番茄耐热性最可靠的方法。室内测定花粉活力、细胞膜热稳定性、SOD活性变化、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结合人工模拟高温条件鉴定热害指数,能较准确、快捷地鉴定出品种耐热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10.
番茄抗青枯病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枯病是重庆番茄生产主要障碍之一,为选育抗病品种,在病理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抗源材料选育及利用研究。2000~2003年分离出番茄青枯病病菌68株,经致病性测定、培养性状、生化测定等研究,明确重庆市番茄青枯病病原菌为:Ralstoniasolanacearum,生理小种1,生化型Ⅲ。苗期室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方法研究设伤根浸根接种法、灌注接种法、剪叶接种法三种处理,结果以伤根浸根接种法更为准确、可靠。经抗病性鉴定,结合农艺性状比较研究,筛选出四份抗源材料,并配组选出一个强优组合。  相似文献   

11.
5种冷地型草坪草离体叶片在骤然高温干旱(45℃不供水)条件下,细胞外渗液电导率极显著地高于在单因子高温(45℃供水)和单因子干旱(25℃不供水)条件下的电导率,后两者又极显著地高于对照条件(25℃供水)下的电导率。单因子高温和单因子干旱对细胞膜的伤害是显著的,高温和干旱的共同作用对细胞膜的伤害更大。夏季高温干旱应是造成冷地型草坪草在上海越夏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供试材料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电导率最高的均为匍匐翦股颖Bent,细叶羊茅Southport,两者与其他材料间有显著差异,其次为多年生黑麦草新品系上农PRG—2和草地早熟禾Nassau,最低的为多年生黑麦草新品系上农PRG—1、高羊茅Houndog和草地早熟禾Wabash。电导率高的材料在田间的越夏表现也最差。不耐热的材料也不耐旱。本测试系统中的电导率可作为鉴定冷地型草坪草耐热、耐旱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在提出一种黄瓜营养生长耐热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研究黄瓜耐热性与其叶片、根系和花粉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黄瓜营养生长的耐热性是高温下黄瓜产量形成的重要生理基础,花粉耐热性不能作为黄瓜耐热材料的筛选指标。高温下黄瓜叶片厚度、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叶片温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根系干重与黄瓜营养生长耐热性呈显著线性相关,表明蒸腾降温是黄瓜营养系统避免高温伤害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遴选适宜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耐密、抗病、抗倒的鲜食玉米品种,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提供品种支撑。开展了11个鲜食玉米品种与鲜食大豆的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在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气候条件下,夏播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在双穗率、空秆率等植株性状及千粒鲜重、出籽率、结实率等产量性状上差异明显,其中晶白甜糯、虞珑糯1612、苏玉糯5号、苏科糯1801、苏科糯1901等5个品种结实率较高,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能力;苏甜糯818、斯达糯41、扬甜糯104结实率较低,表现出较低的耐高温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浸水时间对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桂春8号和桂春11号大豆种子在不同浸水时间处理条件下的受害表现,筛选出大豆种子耐浸水胁迫处理方法。【方法】以去离子水浸泡12-168 h后,分别测定浸泡溶液电导性及种子的发芽势、出苗率和正常苗率等。【结果】浸水处理对大豆种子产生严重的危害,浸水后大豆种皮消融,种子内溶物外漏,种子萌芽子叶出现坏斑,部分真叶坏死,生长点消失;根部主根发育受到破坏,长出不定根,严重时根部不能发育,部分种子向地性消失。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大豆浸泡液电导率不断增加,发芽势、出苗率、正常苗率逐渐降低,浸泡液电导率与发芽势、出苗率、正常苗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0.854和-0.811,达极显著负相关。此外,桂春11号的发芽势、正常苗率均显著高于桂春8号。【结论】桂春11号的耐浸水胁迫能力高于桂春8号。浸泡液电导率可作为大批量初步筛选大豆耐浸水种质资源的指标,发芽势、正常芽率等可作为进一步筛选大豆耐浸水胁迫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广西双季稻区早稻品种芽期和幼苗期耐低温淹水能力进行评价,为广西稻区直播早稻品种选择供参考。【方法】以25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人工模拟低温环境,设低温淹水[日均温5 ℃(12 h光照+12 h黑暗),发芽盒水层深度5 cm]和对照[日均温5 ℃(12 h光照+12 h黑暗),发芽盒水层深度3 mm]2个处理,对供试品种已催芽的种子培养处理10 d,处理结束后,恢复到28 ℃条件下继续培养10 d,使种子恢复生长。测定成苗率、根长、根数、苗高、单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通过隶属函数值分析和相关分析,对其耐低温淹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结果】25个水稻品种的成苗率胁迫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变幅为0~1.00,平均胁迫系数为0.935。各指标胁迫系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成苗率与单株地上部鲜重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下同),与其他性状也呈正相关,但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P> 0.05)。苗高与根长、地上部分鲜重和根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根数和株鲜重呈显著正相关。根据隶属函数值将供试品种的耐低温淹水胁迫能力分为强、中、弱3种类型,其中耐性强的品种有9个,分别为桂育12号、五山丝苗、优质农家种2号、桂育9号、金丝苗、象州香米、河西丰占、Y两优1号和桂育11号;与耐性弱和耐性中的水稻品种比较,耐性强的水稻品种在根长、根数、根鲜重和苗高上有明显优势。与对照相比,低温淹水胁迫下,幼苗的根长、根数、苗高、单株鲜重、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均有所降低,其中根长降幅最大,达19.0%,其次是根鲜重和根数,降幅分别为18.2%和16.3%。【结论】成苗率、根系指标(根长、根数和根鲜重)和苗高可作为直播早稻耐低温淹水逆境胁迫的关键筛选指标。桂育12号等9个品种可直接用于广西直播稻生产上,也可为水稻耐低温淹水机理研究及培育适合机直播的水稻品种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6.
糜子资源耐盐性评价与盐胁迫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糜子资源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探究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糜子品种形态结构变化及生理响应,建立糜子耐盐性鉴定的指标体系。【方法】 在人工气候箱内用质量分数1% NaCl溶液胁迫,对100份糜子资源萌发期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鞘长、根长、芽长、根重、芽重及苗期生理指标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苗期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进行综合评价,评估糜子品种对盐胁迫的耐受性。【结果】 在质量分数1% NaCl胁迫处理下,糜子品种萌发期幼苗芽长小于对照,但不同品种降低幅度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各萌发期指标相对值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盐害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根鲜重、发芽指数、发芽率在萌发因子中的负荷量较大,可作为萌发期糜子耐盐性筛选的主要鉴定指标。聚类分析表明,伊选大红糜、污咀黍、白黍等11个品种为高度耐盐品种资源,呼盟黑粘糜、小黑黍、临河双粒黍、陕78等4个品种为高度盐敏感品种资源。耐盐性品种与盐敏感性品种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指标上存在较大差异。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耐盐性品种叶表面出现盐囊泡并增多变大,气孔张开度变化不明显。盐敏感性品种气孔关闭,叶片表面蜡质增多粗糙,气孔保卫细胞受损破裂出现凋亡。透射电镜显示,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增加,耐盐性品种叶绿体外部形态变化不明显,在胁迫12 h后仍能维持正常的内部结构。而盐敏感性品种叶绿体由椭球形或椭球形变成球形且淀粉粒增多,叶绿体外被膜逐渐解体,基粒排列紊乱随机分布,类囊体膨胀,甚至解体消失。耐盐性品种相对电导率增加幅度小于盐敏感性品种,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Ⅱ)和NPQ)降低幅度小于盐敏感性品种。【结论】 质量分数1% NaCl溶液可作为糜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盐浓度。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可作为糜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指标,扫描电镜下气孔的状态、透射电镜下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可作为糜子耐盐性鉴定的细胞学指标,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参数可作为糜子耐盐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7.
黄瓜幼苗对热胁迫的生理反应及叶绿素荧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高温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筛选简单可靠的耐热性鉴定指标,对于提高耐热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将5个黄瓜自交系分别在38℃和42℃热胁迫下处理3d,测定了处理前后黄瓜幼苗的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害指数较高的自交系,其细胞膜透性也较大;随着热胁迫温度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18.
一串红是夏季园林常见花卉,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期间正值北京地区夏季高温天气,为使一串红发挥出很好的景观效应,选用耐热性好的品种是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对自育的1120#、12#、73#品种和国外引进的展望、王后共5个一串红品种在热胁迫处理下叶绿素含量、电导率、MDA和脯胺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展望和王后叶片叶绿素下降速度最大、细胞膜伤害率上升最快、MDA含量达最大、脯氨酸含量增幅较小,是最不耐热的2个品种,1120#、12#和73#品种耐热性较好。这种耐热性差异在北京地区夏季盆花生产中也得到证实。因此,在夏季高温季节种植一串红,建议选用耐热性较好的1120#、12#和73#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