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橡胶园土壤资源信息,实现土壤资源信息共享,在调查和收集大量橡胶园土壤资料的基础上,运用GIS和空间数据库技术,探讨了橡胶园土壤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构建方法,对橡胶园土壤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胶园土壤数据库系统的E-R模型,确定橡胶园土壤数据库的结构以及库中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关系模型,构建了橡胶园土壤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实现橡胶园土壤数据可视化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花生产区土壤养分管理与施肥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分析河南省花生主产区土壤养分资源状况的基础上 ,探讨了目前花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施肥与土壤管理问题 ,并提出了针对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名优茶产区土壤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了河南省名优茶主产地——大别山、桐柏山茶区的土壤条件,对影响茶树生长发育的母岩状况,土层厚度、土壤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今后茶叶生产与茶园布局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5月19日,"全国第二届土壤调理与修护高层论坛和学术研讨会议"在河南商丘召开。300余名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农资企业代表和行业媒体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在我国当前的土壤状况下,如何进行土壤调理与修复并做好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次会议由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绿色生态环境修护联盟共同主办,河南省土壤调理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肥料协会承办,河南省火车头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协办。  相似文献   

5.
以MAPGIS为工作平台,以莱西市为例,探讨了以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资料为依据,进行土壤空间数据库建立的流程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土壤信息系统的原理、特点,重点阐述了我国土壤数据库县市级、区域级和国家级的研究进展及数据库构建的方式,总结了我国土壤数据库的发展进程;分析了土壤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土壤数据库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浙江省衢县白水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土壤和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园区1:1万土壤图和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经扫描输入计算机,交替运用ArcView和Are/Info软件,对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了屏幕数字化,建立拓朴关系,经编辑、坐标转换等处理,建立空间数据库。园区34个土壤剖面的测定值和描述性状、51个耕层土样的测定值和调查统计资料由键盘输入计算机,建立了属性数据库。通过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联接,实现土壤和土地资源及其相应属性的互相查询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园区土壤和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获得各类土壤和土地资源的面积。并探讨了GIS在土壤和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管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一、河南省冬小麦田土壤养分基本状况由于近20多年大量化学肥料的投入,河南省小麦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土壤养分总体也随之提高,一般中高产地区,土壤速效氮含量40~60mg/kg,速效磷含量10~25mg/kg,土壤速效钾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MAPGIS)和EXCEL建立了河南省1:20万土壤数据库,根据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973”项目提出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标体系(pH值)和全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编制出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土壤表层属性专题分异图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利用SPSS对不同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间的多种土壤表层属性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对表层土壤属性都有影响,特别对有机质和pH值影响尤其显著。在1:20万尺度范围内。土壤类型对有机质、pH值、全氮和阳离子交换量起到主导作用,成土母质对有机质和pH值起主导作用。土壤类型对土壤各属性的影响程度要大于成土母质。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农业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河南省农业数据库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即建设河南省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加强地方农业专题文献数据库建设;将多媒体技术和3S技术引入农业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白浆土机械物理性质,以黑龙江东部岗地白浆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现场试验法和钢材脆性仪测定了白浆土原状土壤的抗剪强度和脆性。结果表明:白浆土内聚力白浆层最大,依次为淀积层、耕层;土壤粘着力淀积层最大,依次为白浆层、耕层;土壤外摩擦角由耕层向淀积层呈逐渐增加趋势。土壤水分升高,内聚力和内外摩擦角均有降低趋势;而土壤粘着力则相反。白浆土耕层土最易被破碎,白浆层居中,淀积层难以破碎。耕层和淀积层土壤在含水量低于塑性界限值阶段,破碎土壤所消耗的能量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并在土壤塑限值附近形成峰值,之后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降低。破碎白浆层土壤所消耗的能量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降低。破坏土壤时形成大小不一的土块,大土块比率随土壤水分增加而增加。耕层土壤易破碎成较小的土块和土屑;白浆层土壤居中,淀积层不易破碎。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的改良效果,通过腐植酸土壤调理剂与常规肥料配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上进行3年小麦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改善土壤化学性状。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3.8%~5.0%、8.6%~12.0%、16.4%~29.2%、27.3%~30.7%。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改良土壤盐碱障碍,相比常规施肥处理,pH降低0.30~0.43个单位,碱化度降低4.6%~27.2%,脱盐率为17.28%~23.53%,钠离子含量降低15.4%~42.7%,氯离子含量降低20.7%~37.6%。2250 kg/hm2和3000 kg/hm2土壤调理剂施用量间均无显著差异。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提高小麦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小麦产量提高7.47%~25.83%。综上,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2250 kg/hm2是改良黄河三角洲盐碱土以及提高小麦产量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3.
刘栋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6):8-14
以黄土高原西部典型小叶杨人工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区内不同土层中的土壤及其团聚体有机碳氮的含量和储量,分析并探讨了土壤有机碳氮的分布及其随土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小叶杨林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受土壤质地影响,壤土以<0.053 mm团聚体为主,而砂土以0.250~0.053 mm团聚体为主;2)、研究区内小叶杨人工林下表层土壤碳氮含量高于底层土壤,且壤土差异较砂土更为明显,且含量也高于砂土;3)、土壤质地影响土壤中碳氮元素随团聚体的分布:壤土有机碳氮的分布取决于各团聚体有机碳氮的分布特征,而砂土有机碳氮的含量取决于<0.053 mm团聚体的有机碳氮含量,有机碳氮的储量则取决于0.25~0.053 mm团聚体的有机碳氮储量。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南部3种农田土壤剖面坚实度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南部地区不同质地类型土壤剖面坚实度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含水率的定量关系,以黄墡土、土娄土、裸露在地表的粘化层耕作剖面为研究对象,定位观测其0~45 cm土壤坚实度与含水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黄墡土、土娄土、裸露在地表粘化层耕作剖面的犁底层平均坚实度均大于耕层,犁底层平均坚实度较耕层分别高194.8%,87.3%,10.4%;剖面土壤质地越粘其平均坚实度越大;土壤坚实度与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坚实度变化速率为0时,以上3种土壤剖面临界含水率分别为0.1712,0.1757,0.1835;质地不同的土壤剖面坚实度时空变化特征有差异,其中黄墡土剖面0~20 cm土层土壤坚实度为350~500 kPa,受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较小;20~30 cm土层土壤的坚实度为500~1400 kPa,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30 cm以下土层土壤坚实度为700~1600 kPa,受土壤含水率变化影响较大。土娄土剖面0~40 cm土层土壤坚实度为600~1200 kPa,受含水率变化影响较大;40 cm以下土层土壤坚实度稳定在1 800 kPa左右。粘化层剖面0~15 cm土层土壤坚实度在2000 kPa左右,受环境影响较大,15 cm以下土层土壤坚实度稳定在1800 kPa,受含水率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蒋云舞  王建新  鲁耀  杨景华  周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063-2066,2217
[目的]通过了解云南不同典型作物种植模式、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正确识别和评估农田土壤肥力质量,为当地精准施肥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田间土壤采集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不同种植模式以蔬菜-休闲和蔬菜-蔬菜轮作模式土壤肥力最高,土壤养分含量达到或接近极丰富水平,然后依次是水稻-蔬菜、水稻-休闲、水稻-春玉米,玉米-休闲种植模式土壤肥力最低。不同土壤类型以石灰性土肥力最高,土壤主要养分基本上达到极丰富水平或丰富水平,然后依次是新积土、黄壤和水稻土,红壤肥力最低。不同土壤质地,砂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肥力大小相当,重壤土肥力相对较低。同时,研究区域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有效硼含量在临界值以下,其他主要养分指标基本上达丰富或极丰富水平。[结论]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下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确定最佳施肥量时,既要考虑土壤自身养分含量现状,又要充分考虑不同种植模式、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田间大区对比的方法,2008~2010年在黑龙江省呼兰区黑土上研究玉米机收后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物料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培肥地力,与单施无机肥相比,无机肥配施秸秆有机物料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同时改善土壤的氮、磷、钾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7.
免耕对农田土壤持水特性和有机碳储量影响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耕作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明确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科学耕作方式,为区域优化耕作模式、改善土壤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吉林公主岭(GZL)、山西寿阳(SSY)、河北廊坊(HLF)、山西临汾(SLF)4个长期定位试验,选择传统耕作(CT)、免耕(NT)两个耕作处理,分析耕作对有机碳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1)免耕对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显著提高了东北冷凉区黏质黑土(公主岭)和华北砂质潮土(廊坊)的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土壤容重分别增加了12.1%、0.7%,但降低了黄土高原东部粉砂壤质黄土(临汾)和砂壤质褐土(寿阳)的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1.5%、8.2%。(2)公主岭试验点0、10 kPa土壤体积含水量处理间差异显著,免耕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40.4%、30.1%;寿阳试验点0、10、500 kPa下免耕较传统耕作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降低了6.4%、4.3%、5.9%,350 kPa下提高了2.1%;廊坊试验点10、350、500 kPa免耕下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提高了0.6%、5.6%、2.6%;临汾试验点0和10 kPa免耕下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降低了7.1%、5.5%,350 和500 kPa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提高了2.9%、8.9%。(3)在4个区域,免耕显著提高了0—10 cm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其中公主岭增加最显著,提高了45.4%;但免耕对0—80 cm土层总有机碳储量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公主岭提高了7.2%,寿阳、廊坊、临汾分别降低了26.8%、31.3%、23.5%。(4)土壤有机碳与饱和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年均温、年降水、紧实度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有机碳储量受气候因子、持水能力、紧实度的影响显著。【结论】由于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气候、作物类型、土壤性质等不同,免耕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可以显著提高各区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但仅提高了东北冷凉区黏质黑土(公主岭)土壤总有机碳储量。总体来说,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提高表层有机碳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油菜钵苗移栽机成穴器的入土阻力及穴内回土量,根据油菜钵苗移栽的农艺要求,结合垂直入土成穴作业的特点,开展了成穴器外形优化研究。以油菜钵苗移栽机成穴器外形(方锥台形、圆柱台形、正菱台形)、下端尺寸、入土深度为试验因素,利用离散元法对成穴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以成穴器的入土阻力与穴内截面回土系数为指标评价各试验因素对成穴作业质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较优的成穴器外形为圆柱台形,所成孔穴上端尺寸为72 mm,有效深度为43 mm,入土阻力为62.8 N,穴内截面回土系数为0.07。结合物理试验对成穴器作业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孔穴上端尺寸、有效深度、入土阻力和穴内截面回土系数的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之间的误差平均值分别为5.7%、6.9%、5.3%、22.2%。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成穴器外形及参数组合合理,所成孔穴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根际效应下镉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际微区是联系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纽带,控制着重金属等污染物从土壤向植物的迁移.以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际箱装置培养根际土壤,研究了不同强度玉米根际效应下,土壤对Cd的吸附与解吸.结果表明,相比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显著增加,不同处理下根际土壤DOC含量与根系的干物质重量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01);根际土壤pH显著提高.根际土壤对Cd的吸附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且在较高的Cd浓度下这种差异表现的更明显,不同pH下土壤吸附试验表明,根际pH的升高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用Freundrich方程来描述Cd离子在根际效应下黑土中的吸附特征.根际土壤的解吸量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相关分析表明,平均的解吸百分数与根际土壤DO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1),说明根系分泌的可溶性有机物质与Cd离子的络和作用,是导致根际土壤中Cd较难解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干热河谷泥石流流域不同分区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泥石流频发的小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根据该流域的微地貌特点,将流域划分为物源区、流通区、堆积区;为全面了解土壤肥力的分区异质性特征,结合各分区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其土壤物理结构、养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分区土壤颗粒组成差异性不大,土壤质地以粗粒和砾石为主,土壤沙石化明显,流通区土壤物理结构相对较好;小江流域山地土壤含水量总体受季节影响较大,而不同分区的土壤含水量则受垂直地带性因素影响,表现为流通区〉物源区〉堆积区;不同分区土壤养分含量受人类活动、土壤类型、土壤颗粒组成等因素影响,差异性特征复杂,总体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