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小麦矮腥黑穗病(Tilletia ContraversaKhn)是危害小麦生产的一种危险病害,是我国对外检疫对象。全国许多省市的有关科研单位都开展了灭菌处理试验的研究,经过几年的研究工作表明,有两种灭菌方法较为有效。一是加热处理灭疫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取得了灭菌效果,但加热后的小麦品质显著降低,而且加热过程中很难防止病菌孢子飞扬。  相似文献   

2.
董微  陈万权  刘太国 《植物保护》2007,33(6):128-131
由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TCK)引起的小麦矮腥黑穗病是重要的国际检疫性病害,也是我国对外的A类检疫对象。本文就该病原菌的形态学和生物学鉴定、分子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分子检测技术在病害检疫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小麦矮腥黑穗病 Tilletia controverla Kuhn 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检疫对象。每年我国在进口粮中经常截获小麦矮腥病瘿以及通过种子的洗涤检验的方法来检出小麦矮腥厚垣孢子。本方法是通过对被测的矮腥厚垣孢子的染色处理后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小麦矮腥黑穗病 Tilletia contraversa Kuhn 是一种国际性的危险病害,被列为我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发展,我国从美国、加拿大、罗马尼亚等国家进口的小麦中以及从疫区来的牧草、饲料中曾多次发现了小麦矮腥黑穗病。在小麦卸货过程中,一般每船分舱检查和取样三次(上、中、下三层)或四次,由于在实际的检疫工作中,有时在  相似文献   

5.
小麦矮腥黑粉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hn,简称 TCK)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是麦类腥黑穗病中危害最大、极难防治的病害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对其检疫鉴定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实现准确、快速地鉴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由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 (TCK) 引起的小麦矮腥黑穗病是对小麦危害极大的一种病害。国际上有15个国家包括中国把其列为检疫对象。基于中美小麦贸易和检疫的需要,对小麦矮腥黑穗病在我国传入和定殖的风险研究一直是两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此病害在风险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由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TCK)引起的小麦矮腥黑穗病是对小麦危害极大的一种病害。国际上有15个国家包括中国把其列为检疫对象。基于中美小麦贸易和检疫的需要,对小麦矮腥黑穗病在我国传入和定殖的风险研究一直是两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此病害在风险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刘昊 《植物检疫》2007,21(5):303
2007年4月上旬,张家港局检验检疫人员在对某韩国籍化工品船实施登轮检疫时,发现该船储存于干货库内的面粉品质较差,根据其包装及询问确认该面粉来自于美国,检疫人员随即取样带回。后经江苏局植检实验室进一步的检测鉴定及复核,确认该面粉携带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hm)。据悉,这是张家港首次在船舶检疫中截获该病害。  相似文献   

9.
彭金火  张翠蓉 《植物检疫》1993,7(4):275-276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 Tilletia indicaMitra 是我国一类对外植物检疫对象,迄今对该病的防治仍无十分有效的措施和免疫的小麦品种。本试验应用钴—60γ射线处理小麦印度腥黑穗菌冬孢子。当照射剂量为50万拉德时,冬孢子相对死亡率为99.7%。采用将该菌冬孢子悬浮液直接涂抹在1.5%水琼脂平板上的方法,获得了21%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0.
小麦光腥黑穗[Tilletia foetida(Wallr.)Lindr)]为国内限定非检疫性对象.20世纪50~60年代在我国曾大面积发生[1].当时上海市普遍发生,但是到70年代只零星发生,80年后基本绝迹.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月广州新沙口岸于进境马来西亚麦麸中检出检疫性病原真菌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Tilletia indica Mitra),检疫性杂草具节山羊草(Aegilops cylindrica Horst)及其他有害生物共21种次,涉及麦麸252.540 t,货值61872.3美元。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多数在运输工具检疫过程中于食品舱内面粉中检出,极少于货检中检出,该次于进境马来西亚麦麸中检出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属全国口岸首次在麦麸中截获。  相似文献   

12.
郑建中  关书琴 《植物检疫》1991,5(5):390-390
1974年上海所第一次检疫进口法国小麦,80年代共检疫进口法国小麦计18船次,约60万吨。据统计,截获昆虫6科9种,病害14属17种,杂草19科38属77种。在已鉴定出的昆虫和杂草籽中有我国对外检疫对象谷象 Sitophilus granarius 2  相似文献   

13.
大豆疫病的调查与病原菌鉴定周肇蕙严进(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北京100029大豆疫病是一种检疫性、危险性病害,1986年列为我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1995年大豆疫病又被列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所以,此病害现今已受到我国内、外检疫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4.
小麦矮腥黑穗病是由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aversa Kühn,TCK)引起的麦类腥黑穗病中危害最大,防治最难的一种病。该病是我国官方管制的检疫性植物真菌病害。本文从病菌冬孢子形态学诊断、生物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图像识别诊断、以及电子鼻诊断5个方面综述了小麦矮腥黑穗病菌诊断技术,并对新诊断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 Erwinia stewaltii(E.F.Smith)Dye 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检疫对象之一。近年来,进口玉米种子检疫工作逐渐增多,在检验中把分离到的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病原菌接种到玉米幼苗上,感病后如能长久保存感病幼苗不退色、并且症状明显,这对对外出证和同外商谈判是很重要的依据,我们把保存绿色植物标本的脱色着色法应用在这一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工作中听到一种说法:“检疫只管检疫对象”,“检疫对象以外的病虫害可以不管,也无依据去管”我们认为搞植物检疫工作不能只管检疫对象,检疫对象以外的病虫害也要管,这是有依据的: 1954年我国第一个检疫对象名单的第七项规定“输入植物检疫如发现上列30种检疫对象以外的其他国内尚未发现或分布未广的植物病虫害,必须经过熏蒸消毒或指定输入  相似文献   

17.
玉米细菌病 Erwinia stewartii(E.FSmith)Dye 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检疫对象之一。带病种子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国际间的品种交流日趋频繁,为了防止这一病害传入我国,除了加强种子检疫工作外,辅以种子消毒处理也是防止这一病害传入的重要措施。据文献报道,用0.1%,升汞浸种20分钟可以减少种子带菌率,但是因种子内部带  相似文献   

18.
黑麦草粒腥黑粉病菌与黑麦草的检疫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正  章桂明  朱连 《植物检疫》2005,19(6):362-366
黑麦草既是某些外来危险性病害如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的重要寄主;本身也受到很多病菌包括其他腥黑粉病菌的侵害;美国农业部在1996年至1997年继续对小麦印腥病菌疫区分布的调查中,在俄勒冈州及美国东南部等州发现了一种在形态学上非常近似于小麦印腥,但其寄主是黑麦草的病菌,进一步研究证明,此病原菌是与小麦印腥病菌非常近似的种-黑麦草腥黑穗病菌(Tilletia walkeri Castlebury and Carris 1999).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对黑麦草粒腥黑粉病菌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了黑麦草的检疫性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油菜黑胫病菌和茎基溃疡病菌的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黑胫病和油菜茎基溃疡病分别由子囊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和L.maculans引起.我国油菜产区仅发现L.biglobosa,未发现L.maculans.因而,L.maculans是我国的对外检疫性对象.这两种真菌形态相似,引起的病害症状相似,给田间快速准确鉴定带来难度.本研究基于环介导等温...  相似文献   

20.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入侵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正  朱连 《植物检疫》2004,18(6):351-354
1931年以来,小麦印度腥黑穗病(Tilletia indica Mitra)从一个在原发地微不足道的地方性病害,发展成为威胁小麦生产,影响国际小麦贸易的世界性检疫病害[1~3,].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关注小麦印腥病菌对我国小麦生产的潜在威胁,1986年,中国公布小麦印度腥黑穗病为禁止传入的检疫性病害,1992年,中国公布其为一类检疫性病害.迄今近40个国家对此病采取了检疫性措施,其中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欧盟、俄罗斯、东欧及非洲有关各国[2,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