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自根西瓜为对照,研究了嫁接西瓜果实的蔗糖积累特性及相关代谢酶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嫁接与自根西瓜果实的果肉组织均以积累蔗糖为主,果皮以积累已糖为主,嫁接西瓜果实的糖含量显著低于自根西瓜.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嫁接西瓜幼果组织转化酶(Inv)活性降低,蔗糖合酶(SS)活性上升,从而导致果实中蔗糖含量的降低.因此,嫁接引起的西瓜果实中Inv、SS活性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嫁接西瓜糖分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不同砧木对西瓜植株生长及商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早熟优质小型西瓜‘早佳’为接穗和对照,丝瓜、南瓜(‘铁木真’)、葫芦(‘昌砧力士F1’)、‘野生西瓜1号’、‘野生西瓜2号’为砧木,研究5种砧木对西瓜嫁接苗生长及商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栽培影响植株长势和雌花坐果节位;嫁接提高了植株(接穗)自身的抗病能力;与对照相比,嫁接后果实单果重(除丝瓜/早佳组合)、果皮厚、中心糖含量(除丝瓜/早佳组合)均极显著上升,边缘糖含量极显著降低;南瓜/早佳和葫芦/早佳组合极个别果实有异味,但不影响食用。5种嫁接组合中,野生西瓜/早佳组合极个别果实中出现空洞。综合田间性状,丝瓜不适合作早佳西瓜砧木,南瓜和‘野生西瓜2号’砧表现最佳,葫芦和‘野生西瓜1号’砧居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西瓜果实糖积累及与糖代谢相关酶的关系,为揭示西瓜糖积累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籽瓜品种‘靖远大板’(P1)、西瓜‘04-12’自交系(P2)及其杂交的F1代为材料,测定了西瓜果实整个发育期果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磷酸合成酶(SS)、转化酶(Inv)的活性.【结果】幼果期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都较低,随着果实发育,P1与F1变化趋势相近,变化幅度较小,而P2果实果糖与葡萄糖都是先升高后略有降低,蔗糖含量快速升高成为后期果实中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蔗糖/己糖比值0.71).3个西瓜品系果实中酸性转化酶(AI)与中性转化酶(NI)活性都是早期变化缓慢,后期呈大幅度下降;SS活性变化为先升高后下降;SPS活性变化P2一直升高,P1与F1趋势相近,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只是F1下降幅度较小.【结论】西瓜总糖含量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增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更多的取决于蔗糖含量的增加幅度;高糖西瓜蔗糖的快速积累,与SS、SPS活性的上升和Inv活性的下降有密切关系(P0.05).  相似文献   

4.
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与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5个西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西瓜蔗糖代谢与相关酶调控的关系。结果表明:5个不同品种西瓜果实中糖积累动态十分相似,果实发育前期,糖积累缓慢;进入生长中期,蔗糖迅速积累,单糖下降;生长后期蔗糖下降,单糖略有回升;中育6号西瓜蔗糖含量最高,三白西瓜最低;AI和NI活性变化对糖分的积累和成分构成具有重要影响,SS酶活性对蔗糖的积累作用较小,SPS和蔗糖的积累趋势相一致,在蔗糖代谢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表覆膜对柑橘果实糖积累及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地表覆膜(plastic film mulching,PFM)促进柑橘果实糖分积累增加的调控机制,丰富柑橘果实优质品质的形成理论知识。【方法】以鄂柑1号椪柑为材料,比较柑橘果实成熟期覆膜和对照之间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果实糖分积累以及蔗糖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相比,覆膜处理使土壤水势降低,最终叶片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果肉囊瓣皮和汁胞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高;处理中囊瓣皮中的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酶分解活性比对照显著增加,而汁胞中蔗糖合酶的分解活性降低,合成活性增加。【结论】覆膜使土壤产生了一定的水分胁迫,水分亏缺胁迫下诱发的渗透调节机制,使果实中糖分含量增加。其中蔗糖合酶是在覆膜情况下提高果肉库强,促进果实糖分积累增加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6.
遮阴对甜瓜果实蔗糖积累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光照强度对果型大小不同的甜瓜果实蔗糖积累量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甜瓜果实糖分积累的内在生理机制。【方法】以"玉金香"、"银帝"、"黄河蜜"3个果型大小不同的甜瓜品种为试材,分析了透光率100%(自然光照,对照)、52%(一层黑色遮阳网遮阴)、26%(一层黑色遮阳网+一层白色防虫网遮阴)3个光照水平,对甜瓜果实蔗糖积累量及其代谢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果实发育初期,蔗糖分解酶(AI,NI)活性较高,蔗糖积累很少;随着果实发育,蔗糖分解酶活性大幅度下降,蔗糖合成酶(SS,SPS)活性逐渐升高;甜瓜果实定个后进入蔗糖快速积累期,蔗糖分解酶活性降到最低。遮阴降低了甜瓜果实蔗糖含量,52%透光率条件下,"黄河蜜"果实的蔗糖含量降幅(21.6%)显著大于"银帝"(10.1%)和"玉金香"(11.5%);26%透光率条件下,"黄河蜜"的蔗糖含量降幅(30.7%)大于"银帝"(25.8%),且二者均显著大于"玉金香"(16.7%)。遮阴对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是降低了蔗糖合成酶(特别是SPS)的活性:透光率52%条件下,"玉金香"和"银帝"SPS活性分别比对照下降了18.7%和20.5%;透光率26%条件下,"银帝"的SPS活性降幅(32.7%)显著大于"玉金香"(26.2%);"黄河蜜"在2个光强水平下SPS活性降幅(30.5%和36.7%)均显著大于"银帝"和"玉金香"。【结论】蔗糖合成酶活性降低是遮阴条件下甜瓜果实蔗糖积累量减少的主要原因,SPS是甜瓜果实蔗糖积累的关键酶;遮阴条件下蔗糖积累量和代谢酶活性降低具有果型依赖性:大果型品种("黄河蜜")>中果型品种("银帝")>小果型品种("玉金香")。  相似文献   

7.
不同砧木对无核葡萄果实糖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筛选出提高无核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优良砧木,为葡萄果实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种不同砧木嫁接的4年生克瑞森无核葡萄和自根苗为试材,利用HPLC技术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测定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中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影响,及二者间的相关性变化。【结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克瑞森无核葡萄砧木嫁接苗和自根苗的果实糖分积累主要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为辅。砧木嫁接在不同程度上能够提高克瑞森无核葡萄的可溶性糖的积累,不同砧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5BB、5C、101-14MG和SO4嫁接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内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总糖含量,其中101-14MG嫁接苗可溶性糖与自根苗比最大提高了14.67%,促进作用最明显。而贝达和188-08不利于提高果实内糖含量。在果实发育期间各砧木嫁接苗果实蔗糖转化酶(AI和NI)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发育中期(花后75 d)酶活性达到峰值;而蔗糖合成酶整体呈上升趋势,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与自根苗相比,7个砧木中101-14MG更利于提高克瑞森无核葡萄的AI和SS-c活性,SO4更利于提高其SS-c和SPS活性,嫁接苗果实内糖组分含量与AI、SPS和SS-s活性相关性较大,其共同作用影响了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其中SS-s对糖分的积累贡献最大。【结论】7种砧木嫁接的克瑞森无核葡萄中,SO4、101-14MG、5BB和5C嫁接均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内可溶性糖的积累,其中101-14MG表现最佳。克瑞森无核嫁接苗果实内可溶性糖的积累是AI、SPS和SS-s活性共同调控的结果,其中SS-s是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糖积累中最重要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8.
脐橙果实糖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罗伯逊”脐橙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蔗糖合成酶 (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测定 ,结果表明 :SS合成与分解方向的活性变化趋势相似 ,SS分解方向活性在果实的整个发育期的两次回升 ,分别是SPS和SS合成方向的活性上升阶段 ,它通过调节果实内蔗糖浓度来影响果实的库强 ;SPS和SS合成方向分别是花后 15 0d之前和花后 15 0d之后影响果实糖积累的主要酶 ,SS分解方向则是通过调节果实的库强来影响糖积累  相似文献   

9.
光照强度对厚皮甜瓜糖分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厚皮甜瓜中3种糖分积累与4种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找到适合秋冬茬甜瓜生长的光照强度。【方法】以"一品天下108"厚皮甜瓜品种为试材,在温度相同的日光温室隔间中,分别设置自然光照、自然光照+补光50μmol/(m2.s)和自然光照+补光100μmol/(m2.s)3个处理,分别于花后7,14,21,28,35,42 d采摘甜瓜果实,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甜瓜果实磷酸蔗糖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活性及蔗糖、果糖、可溶性糖积累的影响。【结果】光照越强的处理,厚皮甜瓜果实中果糖、可溶性糖含量和2个转化酶活性越高;在花后7~21 d,光照越强的处理,厚皮甜瓜果实中蔗糖含量越低,但在花后28~42 d,光照最强的处理,果实中蔗糖含量却最高;SPS活性在厚皮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呈波动变化,光照最强处理的果实中SPS活性随果实的成熟总体呈升高趋势;自然光照处理中,SS活性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呈波动变化,2个补光处理果实中的SS活性变化趋势较一致,即在花后7~21 d活性较低,花后28~42 d活性明显升高。【结论】补光程度达到某一阈值后,才会对甜瓜果实糖分积累和蔗糖酶活性的变化有较大影响。就本试验而言,冬季补光50μmol/(m2.s)的效果不明显,补光100μmol/(m2.s)即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结果枝着生叶片对云南省特早熟柑橘糖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云南省特早熟柑橘果实普遍存在糖分含量低的问题,在探索柑橘果实糖分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特早熟柑橘结果枝着生叶片对果实糖分积累的影响,为研发提高特早熟柑橘果实糖分含量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了特早熟柑橘兴津早生不同结果枝着生叶片数的叶片和果实的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S-AI、 SPS和SS活性),以及相对应果实的糖分组成成分(果糖、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结果】结果枝着生叶片数为4片和7片的果实汁胞中葡萄糖和总糖的含量要高于结果枝着生叶片数为1片的果实;汁胞中的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SPS)随着可溶性糖的积累而增加,叶片中蔗糖代谢相关酶(S-AI、SPS、SS活性)则相反;叶片的蔗糖合成酶活性(SS)与汁胞中蔗糖和葡萄糖含量成高度负相关,叶片的酸性转化酶(S-AI)与汁胞中葡萄糖含量成高度负相关;汁胞中的SPS活性与葡萄糖及蔗糖含量成中度正相关。【结论】随着柑橘结果枝上着生叶片数的增加,果实的糖分含量明显增加。研发促进抽生着生叶片数多的结果枝的肥水管理和以其结果为主的花果管理技术,可以提高云南省特早熟柑橘糖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春玉米籽粒蔗糖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高淀粉玉米(四单19)、普通玉米(东农250)、优质蛋白玉米(丰禾10)为材料,研究氮素用量对春玉米籽粒蔗糖合成的影响,揭示蔗糖合成过程中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氮素用量适当有利于提高玉米籽粒中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活性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并且证实了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能促进春玉米籽粒蔗糖积累。  相似文献   

12.
对沙培环境中的椰子苗进行钠替代钾试验,结果表明:在Na+和K+总浓度为4mmol·L-1的情况下,25%和50%的钠替代钾处理中,蔗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对照相似,试验后期均趋于平稳且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75%和100%的钠替代钾处理中,除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外,蔗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蔗糖合成酶(SS)活性均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蔗糖是植物中重要的代谢产物,它直接或间接参与多种生理生化反应,研究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对提高植物生物学产量和增强植物抗逆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是蔗糖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它催化蔗糖代谢中的限速反应,SPS基因在分子水平编码调控SPS。研究SPS基因克隆与表达规律是从分子水平揭示蔗糖代谢的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SPS基因克隆和表达研究进展,并展望了SPS基因的研究前景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时空表达特性分析,初步推测甘蔗各家族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在甘蔗蔗糖积累途径中的功能,为研究甘蔗各家族sPs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甘蔗4个家族SPS基因在高、中、低糖甘蔗品种未成熟叶片、成熟叶片和茎中的时空表达特性.[结果]在甘蔗伸长期、蔗糖积累前期和蔗糖积累后期,SofSPSDⅢ基因在所有甘蔗品种的未成熟叶片、成熟叶片和茎中均高水平稳定表达,相对表达量在5.3~8.1;SofSPSB基因在成熟叶片中几乎不表达,而以茎中表达量最高.在伸长期,SofSPSC和SofSPSA基因表达较强,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3~14.2和1.5~4.4;在蔗糖积累前期,SofSPSC基因表达稍有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相对表达量达为4.6~8.9,而SofSPSA基因表达加强,相对表达量达3.8~6.9;在蔗糖积累后期,SofSPSC基因在成熟叶片中的表达量比蔗糖积累前期下降4.0~7.2倍,且均比未成熟叶和茎中下降约6.0倍,而SofSPSA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比蔗糖积累前期下降1.8~5.7倍.各家族SPS基因在不同糖分甘蔗品种间的表达趋势一致.[结论]甘蔗D家族SPS基因维持甘蔗蔗 糖合成的基本功能,通过调控C、A家族SPS基因的表达来调控蔗糖合成的强度,B家族SPS基因不参与甘蔗源叶中蔗糖合成而参与蔗糖的积累与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克隆甘蔗B家族s0心PsB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甘蔗SPS酶学特性及SPS活性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进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同源克隆获得甘蔗SofSPSB基因部分序列,再结合RACE技术获得全长cDNA序列。扩增SofSPSB基因ORF并连到原核表达载体pETBlue-2上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结果】通过比对B家族中进化关系很近的玉米(Zeamays)ZmSPS1和水稻(Oryzasativa)OsSPS1基因序列,并在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扩增获得甘蔗B家族SPS基因(SolSPSB)2330bp序列。结合5’-RACE和3’-RACE技术获得3481 bp SofSPSB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包含一个3225bp的开放阅读框(0I江);起始密码子(ATG)位于转录起始位点后56bp处,终止密码子(TGA)后有一段201bp的非编码序列,并带有真核生物典型的polyA尾巴;编码1074个氨基酸,SofSPSB与Zm—SPS1、OsSPS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7%和81.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0%和83.9%;其理论分子量Mw=118.96kDa,等电点pI=6.30。经原核表达后纯化获得带6xHis标签的融合蛋白。【结论】克隆获得甘蔗B家族Sol-SPSB基因全长cDNA序列,成功构建了SoPSPSB基因原核表达载体,使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  相似文献   

16.
The content of sugar is influenced by sucrose synthase (SS) activity in roots.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level in the amino- nitrate ratio on SS activity of leaves and roots, roots yield and sugar content in sugar beet were studied in the field experiment by nutrient solution cul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S activity in leave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roots. With nitrogen level increasing, SS decomposition activity enhanced, and synthesis activity reduced. SS activity was regulated by different nitrogen forms and the ratio of NO3– and NH4 . SS synthesis activity was enhanced as NH4 increasing when NO3–: NH4 ≥1, and it decreased as increasing NH4 when NO3–: NH4 ≤1, and it was the highest when NO3–: NH4 =1. SS decomposition activity was enhanced as NO3– increasing. Sucrose content in root was lowed as nitrogen level increasing, but it was enhanced as NH4 increasing in the same nitrogen level. Root and sugar yield were the highest in the medium nitrogen level and NO3–: NH4 =1. The result in field experiment corresponded with that in the nutrient fluid culture. It provides a basis for using reasonably nitrogen fertilizer in sugar beet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7.
高粱可溶性糖含量与SS、SPS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个高粱品系和1个杂交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高粱可溶性糖含量与SS、SPS酶活性的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南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红香栗"、"黄狼"、"蜜本"3个南瓜品种为试材,对花后1~8周果实内的果糖、葡萄糖、蔗糖、淀粉等营养成分含量及相关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果实的迅速成熟,"黄狼"和"蜜本"的己糖总量持续下降,收获前才略有升高,"红香栗"的已糖含量在花后第3周之前有一段上升过程,随后迅速下降,果实成熟时3个品种的己糖含量相差不大。"黄狼"中中性转化酶活性呈单峰变化,"红香栗"和"蜜本"为双峰变化。"黄狼"和"蜜本"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都有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授粉后的第4周和第6周,第6周后逐渐降低。"红香栗"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变化呈明显双峰型,高峰出现在第2周和第4周;在前6周,"蜜本"的淀粉磷酸化酶活性一直在7.6μg/(g.min)上下浮动,到第7周迅速下降到最低点,此后又急剧上升;"黄狼"的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在初期4周变化不大,于第5周下降到最低谷,此后又持续上升。随着果实的成熟,3个品种的蔗糖含量升高,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酸性转化酶活性下降,蔗糖合成酶活性增高。【结论】"红香栗"为淀粉积累型品种,"黄狼"的淀粉和糖类含量都较低,"蜜本"在淀粉和糖类的积累上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在3个品种果实生长前期,其转化酶活性均高于合成酶活性;在果实生长中后期,转化酶活性逐渐下降而合成酶活性上升,于成熟时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水平硝态氮对甜菜蔗糖合成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硝态氮对双向酶—蔗糖合成酶 (SS,Sucrose Synthase,SS,EC2 .4 .1.13)的合成和分解方向酶活力影响不同 ,不同水平的硝态氮肥能不同程度地促进甜菜根和叶片中的 SS的活性 ,而且对 SS分解方向酶活力的促进作用更大 ,根中 SS合成和分解方向的酶活力远远大于叶片中的酶活力 ,根中蔗糖合成则以 SS合成酶活性为主 ,随施硝态氮水平的增加 ,SS分解方向酶活性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