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遮荫度(O%,50%,75%)和遮荫期限(60d,120d)对柱花草10^#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遮荫(60d)导致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下降,水分利用率WUE增加,植物量和根冠比减小,并且759/6遮荫处理与对照之间出现显著的差异(P〈O.05),遮荫使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75%遮荫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O.05)。长期遮荫(120d)使75%处理的叶绿素总量降低,植株高度、分蘖数比对照显著降低(P〈O.05),叶片含水量的变化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遮荫对广东西部香根草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遮荫(0%,75%和94%)条件下对广东西部香根草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导致叶片的光合速率下降,香根草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也有所降低,94%遮荫处理的光补偿点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但是遮荫对表观量子效率(AQY)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遮荫使香根草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75%和94%遮荫处理的叶绿素总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3.28%和19.40%。遮荫也使香根草的植株含水量显著(P〈0.05)增加,并且94%遮荫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轻度遮荫对紫羊茅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20%,40%轻度遮荫处理对紫羊茅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60d,随光强的减弱,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20%和40%遮荫处理叶绿素总量分别比自然光照增加了8.80%和10.87%。紫羊茅分蘖能力和各部分植物量增量明显提高,20%和40%遮荫处理总干重增量分别比自然光照提高15.46%和35.00%。随遮荫强度增加,植株高度增加。遮荫能显著提高植株的含水量,40%遮荫处理植株含水量达到76.39%。  相似文献   

4.
遮荫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的重要环境因素。为了探明遮荫对高寒草地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苗定居的影响,本研究在其原生境下开展人工控制试验,探究了狼毒种子在不同遮荫高度(10 cm, 15 cm, 20 cm)和不同遮荫方位(东向、西向、南向、北向)下的出苗和幼苗定居表现。结果表明:不同遮荫处理均显著降低了高寒草地土壤表层温度(P<0.05),增加了土壤含水量(P<0.05);不同高度遮荫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狼毒种子出苗率和成苗率。与对照相比,东向、南向和北向遮荫处理对狼毒种子出苗率均无显著影响,而西向遮荫处理能显著降低狼毒出苗率(P<0.05);狼毒的成苗率在各方位遮荫处理下无显著性差异,均为100%。本研究表明,遮荫是影响狼毒种苗定居的重要环境因子。因此,维持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在一定的高度水平,可有效遏制狼毒种苗定居和种群扩散。  相似文献   

5.
王成  王益  周玮  骈瑞琪  张庆  陈晓阳 《草业学报》2019,28(6):109-118
试验旨在探讨含水量和添加植物乳杆菌对辣木叶青贮品质、单宁含量的影响。采用双因素(水分×植物乳杆菌)完全随机设计,含水量分别为60%、70%和75%,植物乳杆菌设置添加组(1×10^6 cfu·g^-1鲜样)和对照组。分别于青贮的60和120 d,开袋取样测定发酵品质、蛋白组分和单宁含量。辣木叶干物质中粗蛋白(CP)含量为16.7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为10.72%。含水量对辣木叶青贮品质有显著影响,70%含水量组与60%水量组相比,氨态氮(NH3-N)、氨基酸类游离氮(FAA)、乙酸(AA)、丙酸(PA)和乳酸(L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70%含水量条件下,添加植物乳杆菌,有机酸(LA、AA、PA)含量显著升高(P<0.05),乳酸菌(LAB)和酵母菌(Yeast)数目显著降低(P<0.05);发酵60 d时,在60%和75%含水量条件下,添加植物乳杆菌,pH值显著降低(P<0.05);所有处理的大肠杆菌数量均小于2.0 log cfu·g^-1FM。不同含水量和植物乳杆菌对辣木叶青贮后单宁含量均有降低作用,但无显著差异(P>0.05)。辣木叶蛋白丰富,易于调制青贮饲料,70%含水量和添加植物乳杆菌对辣木叶青贮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降解单宁含量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行间种植白三叶对桃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桃园种植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对桃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行间种植白三叶的桃树为处理、行间清耕的桃树为对照,在6月份降雨后(雨后1d)及持续无雨的不同时间(雨后11d和雨后20d),研究了行间种植白三叶对桃树叶片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无雨天数的延长,对照和处理的叶片相对含水量(WRC)、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非环式电子传递的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PSⅡ非循环电子传递速率(ETR)均呈降低趋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则呈升高趋势;在雨后1d,对照和处理间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在雨后11d,对照和处理的Ci,Fv/FmPSⅡ,ETRqP均和雨后1d时无显著差异,而对照的RWC,Pn,TrGs则较雨后1d时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处理(P<0.05);在雨后20d,处理和对照除Ci显著升高外(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且对照Ci显著高于处理,其余指标对照均低于处理。说明随着高温无雨天气时间的延长,产生水分胁迫的程度在逐渐增加,导致桃树光合速率下降,甚至光合中心受损,而桃树行间种植白三叶可有效缓解高温干旱对桃树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0,50,100,150,200,250,300 mmol·L^(-1))胁迫对扁蓿豆(Melilotoides uthenica)苗期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胁迫天数下,随盐浓度的升高扁蓿豆株高、叶面积、茎粗均呈降低趋势,根冠比呈增大趋势。胁迫第14.21和28 d,150~300 mmol·L^(-1)浓度下株高显著低于对照(P<0.05);300 mmol·L^(-1)浓度下,叶面积、茎粗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根冠比显著大于对照及其他各浓度处理(P<0.05)。即盐胁迫下,扁蓿豆各生长部位对盐敏感性不同。扁蓿豆叶绿素、丙二醛(MDA)、叶片相对水分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不同胁迫时期,不同盐浓度影响有差异。胁迫第14 d时200~300 mmol·L^(-1)浓度处理、胁迫第21d和28 d时100~300 mmol·L^(-1)浓度处理均使扁蓿豆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胁迫第14 d时250~300 mmol·L^(-1)浓度处理、胁迫第21 d时200~300 mmol·L^(-1)浓度处理、胁迫第28 d时150~300 mmol·L^(-1)浓度处理均使其叶片相对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浓度处理(P<0.05)。可见,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抑制扁蓿豆幼苗生长的临界盐浓度值在减小,即盐胁迫对扁蓿豆幼苗的抑制程度与盐浓度、胁迫时间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一年生墨西哥羽毛草(Nassella tenuissima)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对墨西哥羽毛草进行水分胁迫,测定其各项指标,以期为墨西哥羽毛草的养护管理与在园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0%、40%、60%处理(D20、D40、D60)的植株株高生长速度和叶片相对含水量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大幅度地降低,复水后D20、D40、D60各处理的叶片含水量与对照(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相差7.11%、2.68%、0.80%,只有D20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未恢复到对照水平;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随各处理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呈逐步增加的趋势,复水后,D20、D40、D60各处理相对电导率分别比对照高12.1%、5.92%、2.42%,D20、D40、D60处理MDA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52.18%、151.92%、133.97%,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在水分胁迫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酶(P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复水后,D20、D40、D60各处理SOD活性恢复到对照的82.65%、90.68%、97.13%,只有D20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其余处理均恢复到对照水平,D20、D40、D60处理POD活性与对照相差7.54%、5.55%、11.73%,D20、D40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墨西哥羽毛草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能够适应40%田间持水量的土壤水分条件,是干旱地区优良的园林地被植物。  相似文献   

9.
种子超干贮藏对中性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和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干燥法对陇东紫花苜蓿种子进行不同程度的干燥处理,并于室温下贮藏1年后进行盐胁迫沙培试验,以探明种子超干贮藏对植株生长和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适当超干处理并贮藏后,种子出苗率提高53.33%~66.67%,60 d时植株叶片数提高14.02%~58.34%,根体积提高36.22%~194.22%,根长提高13.75%~18.66%,可溶性糖含量提高31.5%~36.81%,而MDA含量降至对照的18.09%~74.51%,各处理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与种子含水量间规律性较弱,趋势不明显;轻度干燥处理促进了植株生物量的增加,而含水量的继续下降则降低了生物量;各处理植株的根系活力(4.59%含水量处理除外)和根瘤数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或显著低于对照。说明适度含水量的超干贮藏促进了中性盐胁迫下种子的萌发以及植株叶片和根系生长,增强了植株的渗透调节能力并降低了其遭受逆境胁迫的程度,但对根瘤的产生并无促进作用甚至影响了其形成。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艾草替代花生秧对湖羊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20.00±0.64)kg左右健康状态良好的湖羊公羊1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均使用艾草替代基础饲粮中的花生秧,替代量分别为25%、50%、75%。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期(1~60 d),各试验组湖羊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和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2)试验前期(1~30 d),各试验组粗脂肪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后期(31~60 d),试验Ⅲ组湖羊粗蛋白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粗脂肪的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Ⅱ组血清IgG、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蜜桔林5个遮荫度(0,27%,50%,65%和70%)下3种禾草(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高羊茅Festuca arundinecea和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地上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1)在林-草复合农林模式中,扁穗牛鞭草在全光照和低遮荫度(<27%)下有最大的地上生物量,并随遮荫度的增加,其光合速率与地上生物量逐渐降低;2)高羊茅在中遮荫度(50%左右)下,有最大叶绿素总量(1.80 mg/g)和最大地上生物量,在低遮荫度和高遮荫度的处理下,其叶绿素总量和地上生物量都较低;3)鸭茅在中、高遮荫度下有最大的叶绿素b含量和最大地上生物量;4)3种禾草的光合速率都是在全光照下最大,随着遮荫度的增加,光合速率下降的程度不同.总之,3种禾草的耐荫性顺序是:扁穗牛鞭草<高羊茅<鸭茅,因此,在构建林-草复合种植模式过程中,应根据林木的覆盖度(遮荫度)来确定适宜种植的牧草.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鸭茅对干旱、盐胁迫的回馈,采用随机区组盆栽试验。试验包括4种相对含水量处理,相对含水量为75%(CK)、55%、35%、20%和3种盐浓度(100,70和35 mmol/L),以相对含水量75%作为对照,研究干旱胁迫和盐胁迫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相对含水量的减少,鸭茅的非光化学荧光淬灭(NPQ)幅度逐渐降低,光化学淬灭系数(qP)逐渐增加;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活性(Fv/F0)逐渐减少;电子传递速度(ETR)逐渐降低;实际原初光能的捕获效率Y(Ⅱ)降低。但在极度干旱胁迫时,热耗散能力降低,光合作用上升,潜在最大光合效率和潜在光合效率增加,实际原初光能的捕获效率增加;表明在极度干旱的条件下,鸭茅的内部机制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来避免恶劣的环境。盐胁迫时,低浓度促进热耗散幅度抑制光合作用,相反高浓度抑制剩余光能的转化和促进光合效率;鸭茅的Fv/Fm先上升后下降,Fv/F0与Fv/Fm有相同的趋势;ETR先上升后减少,原初光能的捕获效率先增加后降低。综合评定,鸭茅受盐胁迫影响大于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3.
设置3个光照强度,研究葛根在引种栽培中对光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结果显示,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光合色素总量随遮荫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叶绿素a/b变化则相反;葛根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随遮荫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Ci)则随之上升;葛根叶绿素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光合效率潜能(Fv/F0)、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均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升高。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葛根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而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活性随遮荫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综合可见,严重遮荫在一定程度上对葛根生长造成胁迫,引种栽培中要防止光照强度过低对葛根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8个月季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透光率25%、50%、75%和100%的遮阴处理,测定了其脯氨酸、可溶性糖、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8个月季品种在不同透光条件下耐阴程度有所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透光处理下各项生理指标的反应也不尽完全相同,多数品种在遮阴胁迫后叶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与ck有极显著差异(P<0.01),但各品种间差异有所不同,在透光率25%条件下,白米浓表现最好,各项指标均与ck有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对8个月季品种的综合分析得出,耐阴性强弱顺序依次为:白米浓(可在透光率25%的条件下生长)>玫瑰地毯、恋情火焰、猩红梅荻郎和紫微星(可在透光率50%的条件下生长)>哈德福俊(可在透光率75%的条件下生长)>巴西诺和皇家巴西诺(只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矮嵩草草甸上天然太阳辐射为背景,建立人工增强太阳UV-B辐射和遮光装置,分别模拟平流层臭氧损耗5%时近地面的太阳UV-B辐射和滤去40%-60%的太阳辐射强度。结果表明,经过40多天的增强UV-B辐射处理降低了矮嵩草光合色素的含量以及Chla/b的比值,而使Chlb/(a b)比值上升。增强UV-B辐射还使矮嵩草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Y)下降。遮光处理使得矮嵩草光合色素含量上升,Chla/b和Chlb/(a b)比值基本不变。遮光处理还提高了矮嵩草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Y)。  相似文献   

16.
遮阴对10种野生观赏植物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野生观赏植物在遮阴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及寻求适度的遮阴比例,选取兰州地区10种野生观赏植物为试验材料,比较测定不同光强生境(全光照、25%、50%、70%遮光率)对10种野生观赏植物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角茴香(Hypecoum erectum)和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含水率随着遮阴度的增加而增加,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在75%遮阴度时干重最大,显著高于其余遮阴处理及全光照(CK)(P0.05);藤本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可溶性糖含量随着遮阴度的增加而减少,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角茴香、水杨梅(Geum aleppicum)和驴蹄草的叶绿素含量随着遮阴度的增加而增加;东方草莓(Fragaria orientalis)、角茴香和驴蹄草在全光照下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香青(Anaphalis sinica)和水杨梅在75%遮阴度下丙二醛含量较高。综上所述,香青、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藤本铁线莲和野棉花(A.vitifolia)比较适合全光照生长;鹅绒委陵菜、小花草玉梅、东方草莓、角茴香和水杨梅可以忍耐适当的遮阴环境;驴蹄草适合在遮阴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综合评价冷季型草坪草种的耐荫能力,选取4种冷季型草坪草的5个品种,研究了0%、37%、63%、81%和96%5个梯度的遮阴处理对叶绿素a含量与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遮阴强度下,叶绿素a随着遮阴时间的延长呈正相关,在高遮阴强度下,则随着时间的延长呈负相关;单株干重、单株苗数在低遮阴强度下均呈正相关,在高遮阴强度下,各草种均呈负相关,但草种间下降的速率不一致;单株成穗数对遮阴反应最为明显,其中,润草1号在94.6%遮阴处理仍然有少量成穗,艾德王在80.1%时成穗为零,其他品种均有少量成穗。  相似文献   

18.
遮荫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和产草量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3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遮荫网控制光照强度,研究了紫花苜蓿在不同遮荫强度下(对照、遮荫50%、遮荫80%)的生长情况,分析了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和产草量指标。结果表明,遮荫处理对紫花苜蓿叶绿素a和b含量影响不显著,叶绿素a/b值随遮荫强度的增大而降低;苜蓿株高、茎叶比、产草量等指标随遮荫强度的增大而降低,全年产草量对照分别是遮荫50%和80%的3倍和8倍;第1茬产草量占总产草量的百分比随遮荫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遮荫条件下种植紫花苜蓿,建议遮荫强度不要超过50%,产量以第1茬为主,减少刈割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