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奶牛热应激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奶牛的热应激   奶牛具有耐寒畏热的特性.奶牛生产环境的最适温度为10~16℃,处于这一温度段的奶牛饲料利用率最高,产奶量也最高.奶牛对体温调节的能力有限,因为奶牛单位体重的表面积较小,同时奶牛是以粗饲料为主,且采食量大,热增量也较大,1头日产奶20 kg的母牛比干奶牛的热量高50%,产奶量越高,产热越多.采食量和乳的合成也会增加,均会导致产热增加.当外界环境气温高时,就不利于身体的散热,因而表现出一些应激性症状.  相似文献   

2.
保持一定的产奶量 ,尤其在较长时间的热应激状态下保持一定的产奶量是养牛的难点 ,因为高温能使采食量和产奶量下降。加强环境管理是降低热应激作用的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奶牛舒适度的首选措施包括遮荫、扇风、喷水、池泡等。而适当的饲喂方式也能改善暑天的采食状况。以下一些基本的营养措施可减轻暑热对采食量的影响 :1饮用水 :天气炎热时 ,保证奶牛的足量饮水十分关键。饮水量的下降会限制干物质的摄取(DMI)及产奶。NRC指出 ,当环境温度由50 ( =1 8×℃ 32)升至95 时 ,产奶能力为60磅的奶牛的饮水量几乎要增加…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奶牛,最适宜的温度是10~20℃,相对而言耐寒不耐热,当温度高于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奶牛的体温应该在产热和散热之间保持平衡,如果奶牛产生的热量超过散失的热量,牛体内就会积聚热。因此,在热带地区,夏季热应激一直是奶牛生产的重大难题。通常引起奶牛体温过高,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生长速率缓慢以及繁殖力降低,严重的时候,热应激能  相似文献   

4.
奶牛最适的环境温度在10~16℃之间,当外界温度低于10℃时,机体必需通过体内的产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虽然奶牛具有瘤胃内发酵产生的热量和隔热性能良好的毛皮,对低温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但是在反刍和休息时需经常卧下,致其乳房常接触冰冷、潮湿的地面,并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产生冷应激。这使机体热量消耗增多。采食量增大,饲料在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问缩短,消化率降低,饲料报酬下降,甚至会因抵抗力的下降而引发多种疫病。所以,在寒冷的冬季和早春,要保证奶牛健康,维持产奶量,就必须加强对奶牛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奶牛的饮水量与其体格、年龄、活动量、产奶量以及环境等因素有关,饮水不足会降低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进而影响生产性能。为了提高奶牛的饮水量,要保证水源的清洁卫生、水温适宜、水的压力和导电性适度,以及考虑在全混日粮中添加水分。奶牛对水质问题比较敏感,污染物、细菌类、化学品和矿物质等均会影  相似文献   

6.
奶牛比较耐寒而不耐热.温度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部分饲料或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温度高于20℃时,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高温条件下,气温每升高1℃,高产奶牛就消耗3%的维持能量.温度超过27℃时,产奶量下降5%~10%;超过32℃时,采食约减少20%;超过40℃时,食欲几近废绝.采食量下降是导致高产奶牛泌乳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改善夏季高温时节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奶牛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冬季气温降低 ,如果饲养管理不当 ,往往会使奶牛的食欲降低 ,采食量下降 ,引起产奶量下降 ,甚至引发疾病。因此 ,要使奶牛在冬季产奶量不下降 ,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1 调节温度适用于奶牛产奶的温度在 4 4~ 2 1 1℃之间 ,温度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 ,会使奶牛产奶量下降。黑白花奶牛产奶最适宜的温度在1 0~ 1 5℃之间。最适于奶牛产奶的温度也是饲料利用率最高的温度。为使奶牛冬季产奶量不下降 ,要增加牛舍保温设备 ,提高牛舍及运动场的温度。2 饮足温水冬季养奶牛以采食干草为主 ,若饮水不足 ,奶牛食欲减退 ,采食量减少 ,将引起产奶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奶牛95%以上是荷斯坦奶牛。这种奶牛产奶量高,但极不耐热。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产奶量就会减少3%~20%。当温度为38%.湿度为80%时,就会厌食、中暑。繁殖力降低、生病、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9.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其适宜的温度为10~20℃,一般环境温度在4-24℃、相对湿度60~80%时,对产奶量影响较小,25℃以上对产奶量越高的奶牛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达到5。10千克。主要是因为高热和高湿度环境条件会给奶牛造成严重的应激反应,减少了用于支持产奶量和维持身体所需养分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0.
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尤其当外界温度超过30℃以上时,奶牛就会表现采食量减少,易造成奶牛的产奶量下降,,发情紊乱、热射病发病率增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降低经济效益。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夏季,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应正确分析夏季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原因并围绕提高产奶量认真做好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1调节环境温度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奶牛的汗腺不发达,比较怕热。当牛舍温度超过30℃时,就会阻碍奶牛体表热量的散发,使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因此,盛夏季节应该采用遮阳、通风、喷水等方法为奶牛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减少高温对奶牛的危害,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牛棚的温度。牛棚采用排风扇或给牛洗澡的方式降温,两者交替使用,对于减少奶牛的热应激反应和保持产奶量有着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范围为15~25℃,温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奶牛抵抗力就会降低,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发病率升高,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等现象,正常的产奶量和繁殖力也会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夏季炎热,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会明显下降,减产3%~20%。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暑季,应做好奶牛的夏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奶牛是反刍动物,采食量大,消化快,如果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受到影响。奶牛的产奶量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但产奶量除了与奶牛的品种有关外,科学地饲养和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辛学 《湖南饲料》2007,(1):45-45
一、增暖。牛舍四周要有防寒保暖设施,严防风霜风雪侵入舍内。要给奶牛铺垫干草,以免夜间爬卧休息时着凉生病。保持舍内地面干燥清洁,勤除粪便,勤换勤晒垫草。饮用水也要增温,冬季天气寒冷,奶牛要忌饮冷水,坚持每日按时饮用16~18℃温水3~4次。坚持每天早晚用20~25℃温水洗奶牛的乳房两次,以可刺激其乳腺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产奶量。二、增光。冬季日短夜长,特别是阴雪天气,光照不足,奶牛产奶量会因此而下降。所以,应当在牛舍内安装电灯补充光照时间,保证每日不低于16小时。同时,白天要增加舍外运动时间,让奶牛多晒太阳,勤给奶牛梳理毛…  相似文献   

16.
<正>1调节环境温度夏季气温高,光照强,奶牛的汗腺不发达,比较怕热。当牛舍温度超过30℃时,就会阻碍奶牛体表热量的散发,使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因此,盛夏季节应该采用遮阳、通风、喷水等方法为奶牛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减少高温对奶牛的危害,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牛棚的温度。牛棚采用排风扇或给牛洗澡的方式降温,两者交替使用,对于减少奶牛的热应激反应和保持产奶量有着很大的帮助。盛夏炎热天气时,每天挤奶后,也可用水向牛体喷雾降温,来增  相似文献   

17.
炎夏热应激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量和繁殖力下降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热应激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是十分明显的.如产奶量下降,繁殖力下降。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最主要的应从环境和营养两方面加大饲养管理力度。1热应激的症状,奶牛的理想温度范围为4℃-18℃。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郭卫华 《北方牧业》2006,(12):21-21
<正> 奶牛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5℃,温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奶牛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的现象,采食量一般下降10%~40%,奶产量也会有明显降低,每天下降幅度可达3~9千克。同时,由于粗料采食不足,瘤胃中乙酸下降,造成鲜奶乳脂率下降。高产奶牛由于代谢率较高,与一般奶牛相比多产生3~4倍的热量,因而夏季高温带来的不良反应更为突出。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暑季,高产奶牛饲养管理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 根据季节特点配制饲料对高产奶牛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使其在受热应激影响食欲减退的情况下,尽可能摄取到应有的必需养分  相似文献   

19.
奶牛经过不断选育,产奶量不断提高,但高产奶量增加了奶牛机体产生的热量,在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热量会积累加剧,进而导致热应激的发生。为了散热,奶牛启动一系列的适应机制,包括增加呼吸频率、出汗等,长期则导致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奶牛热应激评定、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及缓解热应激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缓解奶牛热应激提供有效的综合方案。  相似文献   

20.
冬季来临,室外气温降至0℃以下,植物干枯死亡,草食动物面临饥寒交迫的窘境。中国北方,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日夜温差很大,夜间室外温度甚至达到-30℃,气候十分恶劣。在农村,农民因缺乏科学技术与饲养管理经验,寒冷的冬天带来的是牛、羊掉膘,奶牛产奶量下降。据不完全统计有近70%的奶牛,冬季产奶量减产20%~40%。下面就如何解决此问题做一简要概述。1低温对奶牛的主要影响1.1维持营养需要量增加。奶牛是恒温动物,体温经常保持在38.5℃左右。在严寒的冬季,由于外界气温低,奶牛的体热散失量大大加强,用以维持体温所需的热量也就相应增加。即奶牛在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