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尹政 《甘肃农业》2008,(6):60-61
本文利用实际调查资料对小柳沟盆地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计算与开采潜力评价,计算结果为小柳沟盆地地下水多年平均天然补给量为733.65万立方米/年。地下水储存资源为1.03亿立方米,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513.56万立方米/年。利用开采潜力指数评价,小柳沟盆地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为1.37,为开采潜力较小区,可增加开采量139.80万立方米/年(3830.14立方米/天)。  相似文献   

2.
查汗套海滩生态建设区不具备引黄灌溉、天然排水条件。开采地下水,以抽代排,把地下水位降到临界深度以下,防止盐渍。在此为目标,评价地下水流系统中的水资源量,允许开采量,达到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区环境治理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方法对武功县城漆水河傍河水源地的开采量及补给量进行了评价,经对比分析,认为开采量可满足要求,且保证程度较高。同时,对工程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认为开采对环境影响较小,不会产生水资源枯竭问题,但有可能产生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源等问题。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曹炳媛 《甘肃农业》2006,(11):71-74
依据甘肃省玉门镇供水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和边界条件,在开采期内开采量不变条件下,用承压水非稳定流井群干扰法对水源地各个开采井水位下降值进行了预报,并依据计算结果对其允许开采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是指地下水的实际开采量超过了允许开采量,易引发了水质恶化、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在对石家庄市供水现状和需水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过量开采带来的一系列危害,并从分区控制开采、加强信息监控管理等方面对地下水过量开采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嘉荫县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及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嘉荫县实测地下水资量,对天然补给量进行计算分析,分别采用平均布井法和开采系数法对地下水可开采量进行计算,最后对嘉荫县地下水资源量供需平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嘉荫县地下水可开采量满足了项目建设用水的要求,具有一定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7.
余敦和 《甘肃农业》2004,(10):61-61
文中详细说明三大灌区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及有较高的保证程度 ,为进一步开发地下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郑婷婷  左京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587-3589,3662
根据黑龙江某取水工程水文地质情况,采用GMS软件,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取水工程地下水流场进行模拟,预测在两种不同开采方案下研究区地下水流场水位变化。结果表明,在开采量相同的情况下,方案二通过优化调整拟建取水工程开采井的位置和布局,减少蒸发量并增加河流补给,在保证供给水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取水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是较好的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9.
由于姜堰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并且随着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可能会出现局部采补失衡的情况,研究姜堰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十分有必要。基于姜堰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抽水试验所得参数,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姜堰区水文地质数学模型,并通过不断调试参数使模拟水位和实测水位拟合情况较好,证明建立模型合理有效,能真实地反映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可用于姜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预测。以水位为控制目标,预测未来2030年姜堰区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结果表明,现状开采条件不变情况下,2030年姜堰区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67.04万m~3/年;并与现状实际开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力为76.41,远远大于1.2。表明现状开采条件情况下,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仍具有一定的开采空间。因此,应严格按照浅层地下水剩余资源量分区图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进行指导,针对有开采潜力区进行科学合理布井。  相似文献   

10.
北京西郊农场节水型农业示范区的地下水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西郊农场节水型农业示范区地下水资源的调节计算,建立了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并得到了不同年份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用此模型预测了2010年的地下水动态。预测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按现在的开采水平到2010年地下水水位理深将达54.2m;节水灌溉可明显减缓地下水水位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基于Visual Modflow的西南矿区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祯  姚远  庞练  罗伟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7):168-169
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评价是矿区土壤和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西南某矿山土壤地下水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综合考虑矿区重金属污染特征、地下水固有的脆弱性、污染源荷载风险和污染危害性,模拟了矿区地下水流场和重金属在土壤地下水环境系统中运移的情况,为矿山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管理和污染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充分考虑降水、渠灌、井灌开采对灌区地下水动态的综合影响,根据隔离井法的思路,从灌区抽水具有间歇性的特点出发,将开采期-水位恢复期作为一个计算时段分别建立和求解地下水动态调控的数学模型,再将各计算时段看作是一个连续、互馈的动态过程,利用该模型便可实现灌区地下水动态的调控计算。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综合阐述了国内外GIS技术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为模拟地下水动态特征和进行资源评价建立了基于GIS的具有地下水模拟功能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四川攀枝花地区的地下水评价中。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调蓄能力差,开采潜力不足。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松嫩平原区环境地质对地下水动态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东  王纯  张梅桂  田辉  朱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70-14272
20世纪70年代开始,黑龙江松嫩平原区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与1970年相比,2006年地下水开采量增加近3倍。在地下水过量开采作用下,地下水环境发生动态变化,造成了哈尔滨漏斗、大庆漏斗、齐齐哈尔漏斗等多处大型地下水漏斗。漏斗的发育对地下水开采量变化极为敏感,近年来,随着开采量的减少及稳定,地下水漏斗也趋于萎缩并逐渐稳定。同时,区域上地下水位的下降也加剧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区生态环境恶化,加速了区域湿地萎缩及土地沙漠化。  相似文献   

15.
燃气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常常因压气机积垢、涡轮腐蚀及侵蚀等问题导致部件性能衰退,对整机运行状态造成消极影响。基于性能仿真模型,研究了用于天然气管道的LM2500+SAC 型燃气轮机的高压压气机、高压涡轮、动力涡轮等部件在等熵效率衰减和通流能力变化时,其高压压气机喘振裕度、最大允许输出功率及热循环效率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高压压气机、高压涡轮等熵效率衰减均会导致燃气轮机最大允许输出功率明显下降,且热循环效率随之降低,但部件通流能力的变化对整机性能的影响较小;为双转子航改型燃气轮机配备具有可转导叶的动力涡轮后,通过增加其通流能力和燃料气供应量,能够有效提升处于亚健康状态机组的最大允许输出功率。研究结果可为故障部件定位和燃气轮机运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地下水研究成果较少及以往地下水资源研究中仅追求最大开采量单一因素的现状,加之洛阳市水文地质条件差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不尽相同等客观因素,综合考虑洛阳市现状开采量及地下水可开采量的互馈效应,对洛阳市地下水资源进行开采区划分,结果表明洛阳市地下水资源可划分为:可增强开采区、控制开采区和调减开采区。据此提出洛阳市地下水资源的合理保护对策,为洛阳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以及饮水安全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污染物随再生水进入地下环境后其迁移衰减情况及对地下水的潜在危害性,以Multi-cell模型为基础,结合污染物质量守恒、在水土中吸附再分配、生物降解等机理,针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构建了计算污染物随水在土壤剖面的垂向迁移衰减一维模型,并以北京通州大兴再生水灌区为研究区域,以再生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萘和菲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钻孔资料及灌溉水水质、地下水水质资料,应用该模型进行试算.结果表明,经过多年连续灌溉后,通州大兴大部分地区进入潜水含水层的萘、菲浓度较低,整体污染风险较低,仅在通州区潞城镇等个别地区萘、菲浓度较高,应引起重视;由于大兴区整体包气带较厚,其污染风险低于通州区.土壤粘土层是萘、菲积累的主要层位,其吸附容量远大于细砂等粗颗粒介质,在土壤表层低环多环芳烃迁移性更强.应用这一模型,能够较为宏观地掌握通州大兴再生水灌区不同区域地下水中多环芳烃萘和菲的污染风险差异.  相似文献   

18.
根据吉林省松花江干流区1997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对该区域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的分析比较,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其开发潜力还很大,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在现实水资源利用水平下,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用水开发需要。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热激法是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重点研究方向,当前热激法的主要注热方式有注热流体、井下电加热、微波加热、太阳能加热等。对国内外热激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注热方式的优缺点:注热流体具有操作简单,流体循环利用等优点,但能量利用率较低,适用于饱和度较高的水合物开采;井下电加热热损失较小,适用于开采井井深较大的情况;微波加热能量转化率高,对水合物具有更强的靶向加热作用;太阳能加热清洁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微波加热和太阳能加热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的技术发展尚不足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水稻施用钾硅钙微孔矿物肥料的田间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示范方法,以宝坻区老稻田为试验地块,进行常规施肥和增施钾硅钙微孔肥料的田间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硅钙微孔矿物肥料,植株茎秆粗壮,坚硬,增强了植株的抗病虫性、抗倒伏能力;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增加,成熟期提早,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