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对甘肃省8个不同鲜食葡萄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并研究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与霜霉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醉人香’‘高妻’和‘夏黑’为抗病品种,‘红地球’和‘奥古斯特’为感病品种,‘瑞必尔’‘金秀’和‘火焰无核’为高感品种。葡萄叶片内叶绿素总质量分数和品种与霜霉病的抗性不显著相关,但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降幅与霜霉病的抗性呈显著负相关,即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降幅与叶片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降幅低于30%时,品种表现为明显抗病;降幅为30%~40%时,品种表现为感病;而降幅高于40%时,品种表现为高感。表明,葡萄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降幅可作为葡萄对霜霉病抗性鉴定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以16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调查统计田间不同葡萄品种的霜霉病、白粉病发病程度。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欧美杂种葡萄对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明显强于欧亚种;欧亚种葡萄不抗霜霉病和白粉病,但品种间存在着感病性差异,奥古斯特、贵妃玫瑰、森田尼无核、矢富罗莎等品种较抗霜霉病和白粉病,黑大粒、6-12、红地球等品种易感霜霉病和白粉病。  相似文献   

3.
为测定不同品种葡萄对炭疽病菌的抗病性,通过室内接种,测定不同品种葡萄‘巨峰’、‘夏黑’、‘美人指’、‘白罗莎里奥’、‘红罗莎里奥’、‘醉金香’、‘阳光玫瑰’、‘魏可’、‘红乳’、‘昭平红’、‘红芭拉蒂’、‘东方之星’叶片和成熟期果实对炭疽病菌的抗病性,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并测定采果期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有机酸含量。叶片抗性结果显示:‘巨峰’、‘红芭拉蒂’高抗,‘美人指’、‘阳光玫瑰’、‘魏可’、‘夏黑’抗病,‘醉金香’、‘昭平红’、‘白罗莎里奥’感病,‘红乳’和‘红罗莎里奥’极感病。果实抗性分析结果显示:‘醉金香’、‘美人指’、‘东方之星’、‘阳光玫瑰’抗病,‘巨峰’、‘红芭拉蒂’、‘白 罗莎里奥’感病,‘红乳’、‘昭平红’、‘红罗莎里奥’和‘夏黑’极感病。不同品种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有机酸含量差异显著,但与炭疽病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因此,不同品种葡萄对炭疽病的抗感程度,要结合葡萄品种、生理期、栽种管理模式、环境气候等各项因子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鲜食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测定电导率、半致死温度、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对7个鲜食葡萄品种(乍娜、力扎马 特、矢富罗莎、奥古斯特、美人指、红地球、京秀)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宁夏地区不同鲜食葡 萄品种抗寒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们抗寒性强弱是矢富罗莎、奥古斯特和京秀比其他几个品种抗寒, 红地球和美人指居中,而乍娜和里扎马特抗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5.
以6个早熟葡萄品种为试材,对其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等进行了观察和调查,并对各品种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亚、夏黑、香妃适宜发展观光采摘园,矢富罗莎、贵妃玫瑰、藤稔可作为采摘葡萄园的搭配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研究了7个鲜食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的矢富罗莎、早紫、维多利亚、研选5号、凤凰51号、紫珍香、9307等7个品种(系),按病情指数可分为3类:矢富罗莎为高感品种,早紫、研选5号、凤凰51号为中感品种,维多利亚、紫珍香、9307为低感品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研究了7个鲜食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的矢富罗莎、早紫、维多利亚、研选5号、凤凰51号、紫珍香、9307等7个品种(系),按病情指数可分为3类:矢富罗莎为高感品种,早紫、研选5号、凤凰51号为中感品种,维多利亚、紫珍香、9307为低感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抗感霜霉病的葡萄品种高妻、夏黑、红地球及瑞比尔为材料,通过室内人工接种方法研究葡萄生单轴霉菌侵染后不同葡萄品种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受葡萄生单轴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品种POD、PPO、PAL和CAT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明显提高,抗病品种酶活性较感病和高感品种上升快且维持较高活性水平,抗性品种酶活性均出现2个高峰,第1个酶活性高峰较感病品种出现得早;抗病品种CAT和PAL活性较感病品种上升幅度更大,维持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9.
欧亚种葡萄对霜霉病与白粉病的抗性及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自然感病调查,利用配对设计方法,研究了7个欧亚种葡萄品种对霜霉病与白粉病的抗性关系。结果表明,在7个供试品种中,以藤稔、红宝石无核、矢富罗莎最抗霜霉病和白粉病,其它品种对这两种病害均无明显的抗性。欧亚种葡萄对霜霉病与白粉病的抗性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肖婷  郭建  吴祥  吉沐祥  杨敬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26-11727,11733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为鲜食葡萄的无公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接种和田间调查研究了句容地区主要品种巨峰、夏黑、美人指、金手指、贵公子、贵公主、红乳葡萄对霜霉病的抗病性.[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巨峰、贵公子、美人指、红乳对霜霉病的抗病性均表现高抗,夏黑、贵公主表现感病,金手指在室内完整叶片接种法和离体圆片接种法2种不同测定方法上表现不同的抗病性.室外调查结果表明,巨峰和夏黑多为露天栽培模式,发病率较高,其余避雨栽培品种霜霉病发病率较低,而且树龄较高的葡萄新枝发育较少,霜霉病发病率较低.[结论]根据不同葡萄品种合理设计栽培模式和修剪方式,能够防止病菌侵染,合理避过感病时期.  相似文献   

11.
葡萄霜霉病(Downymildew)是发生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于葡萄霜霉病发病盛期,对在陕西省杨凌区新引进栽培的不同葡萄新品种霜霉病抗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摸清不同葡萄品种抗病性,为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控和葡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新引进的38个葡萄品种叶片的田间发病情况统计,并对霜霉病的抗病指数和病叶率进行常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查的38个葡萄品种中,6个品种表现为高抗,病情指数为4.47;6个品种表现为抗病,病情指数为20.00;1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病情指数为34.47;8个品种表现为高感,病情指数为62.00。受霜霉病的感染,葡萄的病叶率达82.90%,且随着抗病等级的降低,叶片病害等级也随之增加。综上所述,不同品系葡萄对霜霉病的抗病等级为:山欧杂交种山葡萄欧美杂交种欧亚种,且不同葡萄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优无核等20个葡萄品种引种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增加湖南省的葡萄栽培品种,于1999年1月引进优无核、粉红亚都蜜、类人指、秦龙大穗、无核白鸡心、皇家秋天、奇妙无核、红宝石无核、维多利亚、京玉、夏黑无核、高妻、红地球、京秀、里扎马特、秋红、秋黑、金星无核、夕阳红、红双味等20个葡萄品种,以巨峰为对照,采用高产、优质、高效无公害系列配套技术,定植在常德市澧县小渡口镇,观测其生长特性、物侯期及其果实产量与品质。结果表明:优无核等15个欧亚品种于避雨栽培条件下,适应澧县的气候条件,定植后第二年优无核等品种平均株产超过7.5kg,品质较好,可在湖南及南方各省适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葡萄霜霉病是新疆葡萄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通过抗病品种进行防治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搞清目前当地一些品种对葡萄霜霉病的抗性,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不同葡萄品种的室内离体叶片接种试验、田间接种试验、大田发病情况调查及不同品种田间接种后病斑大小和单斑含孢量的测定,及其叶片背面气孔数量和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等,对不同品种的抗性进行比较和鉴定.[结果]室内外接种试验和大田调查都表明,在供试品种中,弗雷和克瑞森比较抗病,且其病斑较小,单斑含孢量也较少.其叶片气孔数量和大小与感病品种无核白鸡心等相比也较少而小.[结论]克瑞森和弗雷比较抗病,无核紫、紫香无核、红提、无核白鸡心和里扎马特等感病或高度感病.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葡萄霜霉病在经济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采集湖南、福建、江西三省的不同地区、不同葡萄品种的19份葡萄霜霉病菌,检测了它们的孢子囊大小和在户太八号、夏黑、醉金香、紫秋葡萄、维多利亚5个不同葡萄品种的致病力差异。结果表明,采自不同葡萄品种的霜霉病菌孢子囊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来源于刺葡萄的病原菌孢子囊明显大于来源于巨峰、红地球上的霜霉病菌孢子囊;来源于江西的菌株致病性普遍较强,而来源于湖南的菌株致病性普遍较弱。欧美杂交种葡萄,如户太8号、夏黑、醉金香,其病情指数相对较低;欧亚杂交种和东亚种葡萄,如维多利亚,紫秋葡萄,其病情指数相对偏高。上述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寄主的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力及孢子囊大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方法,研究了18个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18个品种对这三种病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别.和巨峰相比.矢富罗莎发病率最低,抗白腐病和霜霉病,也抗黑痘病,抗病性超过巨峰;其他品种的抗病性不如巨峰;无核品种的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葡萄霜霉病抗性蛋白(MrRPV1)LRR结构域对葡萄霜霉菌特异性识别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葡萄与霜霉菌间的互作机理打下基础.[方法]将MrRPV1和白粉病抗性蛋白(MrRUN1)两个蛋白的LRR结构域互换,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后转化至感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欧亚种西拉葡萄胚性愈伤组织中以获得转基因植株,并通过DNA、RNA分子水平检测和室内接种试验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共获得7个RGA10-8LRR阳性转基因(重组了MrRPV1蛋白LRR结构域)株系和6个RGA8-10LRR阳性转基因(重组了MrRUN蛋白LRR结构域)株系.在7个RGA10-8LRR阳性转基因株系中,仅RGA10-8-13阳性植株表现出与MrRPV1转基因苗S8-1一致的坏死斑点,肉眼观察不到白色霜霉状物,但7个阳性转基因系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白粉病抗性.在6个RGA8-10LRR阳性转基因株系中,RGA8-10-3和RGA8-10-28两个株系表现出对白粉病的抗性,有35%左右的细胞表现出细胞程序性坏死(PCD);RGA8-10LRR转基因苗均不抗霜霉病.[结论]MrRPV1的LRR结构域可能介导对葡萄霜霉菌的特异性识别,而MrRUN1的LRR结构域可能介导对白粉病菌的特异性识别.  相似文献   

17.
几个葡萄品种枝条中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及抗寒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抗寒性不同的鲜食葡萄品种1年生枝条进行不同的低温处理,测定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变化规律,并比较它们的抗寒性强弱.研究结果表明:抗寒性强的品种酶活性相对高,抗寒性弱的品种酶活性相对低,且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而下降,抗寒性强的品种变化得慢,抗寒性差的品种变化得激烈.在宁夏地区不同鲜食葡萄品种抗寒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别,7个鲜食葡萄品种中矢富罗莎、奥古斯特和京秀比其他几个品种抗寒,红地球和美人指居中,而乍娜和里扎马特抗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18.
22个葡萄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分析了22个葡萄品种的过氧化物(POD)同工酶酶谱特征。结果表明,22个品种共电泳出6种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酶谱类型17种,表明POD同工酶酶谱不能将22个葡萄品种鉴别区分,每种过氧化酶酶谱类型具3~5条酶带;Rf为0.6089的酶带为22个葡萄品种共有的特征谱带;Rf为0.3333酶带,为感或中感霜霉病的品种的特征谱带;Rf为0.2978、0.2661和0.4455的酶带,为抗或中抗霜霉病品种的特征谱带;SPSS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可分为五大类群:第一、二类群为森田尼无核、无核8611等12个欧亚品种,表现感至中感霜霉病;第三、四、五类群为超藤、饭刚黑、巨峰等10个欧美杂交种,表现抗至中抗霜霉病。此结果与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接种鉴定相一致。用POD同工酶特征谱带鉴定葡萄品种抗感霜霉病类型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不能作为葡萄品种鉴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