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广泛实施集流节灌 挖掘农业发展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集流节灌对抑制水富,缓解水资源矛盾,提高农作物品质方面的意义,进而提出大力推广集流节灌技术,开发利用农业用水资源,挖掘发展潜力,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宁南干旱山区的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宁夏南部干旱区农业产生最突出的矛盾是干旱缺水,近年,发展节水灌溉在宁南山区农业生产与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重点推广集雨节灌(滴灌,喷灌,膜上膜下点灌及窖,井下微灌),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对缓解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疆部分县市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在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重新利用重要因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特征、要素禀赋、技术应用、政策制度4方面选择制约其长效利用的因素,结果表明:民族、水资源稀缺程度、土地经营规模、运行管护模式是否健全、是否有运行管护资金对农户采用农业高效节灌技术的行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兼业程度、节水投资占家庭年收入比重和水价征收标准对农户采用农业高效节灌技术的行为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省计委批准郁南县大河灌区节水灌溉等18个点为近期广东省农业节灌的示范项目,作为拉动全省大幅度节约水资源的“龙头”,以缓解我省的水资源危机状况。节水方式包括排灌系统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滴灌以及水稻控制灌溉等多种类型。节水灌溉项目为:  相似文献   

5.
管网系统新型给水设施──组合式放水阀马清志,赵庆民(河南省平顶山市水利局467000)1问题的提出平顶山市位于豫西山地与黄淮平原的接壤地带,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农业灌溉由于灌水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近几年来,低压管道输水灌...  相似文献   

6.
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雨水资源利用的特点,研究和筛选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旱地农业配套栽培技术,形成集雨节灌工程技术应用模式、旱地农业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提出适合彭阳县乃至宁南山区集雨补灌的高效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并在彭阳县王洼镇集雨利用技术集成示范区进行示范.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山丘区集雨节灌工程模式及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志宸 《节水灌溉》2007,(4):63-64,66
立足河南省山丘区实际,提出了具有河南省山丘区自身特点的集雨节灌工程模式,并对典型代表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了传统大田农业模式对集雨节灌工程发展的制约,强调集雨节灌应与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紧密结合,优质高效,突出效益.  相似文献   

8.
治沟造地是我国解决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重要举措。解决好用水、排水和防洪安全问题,是治沟造地流域农业产量提升、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总结黄土高原流域水资源利用和水利设施防洪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治沟造地流域蓄(水)、排(水)、防(洪、盐渍化)、灌(溉)、管(理)为一体的水利综合配套技术,并推荐了两个适用于不同汇水面积的洪峰流量计算公式,为蓄排水工程设计提供依据。该技术有利于黄土高原治沟造地流域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治沟造地的土地安全。   相似文献   

9.
集雨节灌是雨水集蓄利用与节水灌溉工程的有机结合,集雨节灌工程的发展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雨水利用、农业灌溉闯出了一条新路。介绍了山东省宜发展集雨节灌工程的区域情况,对山东省集雨节灌的现状和工程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山东省集雨节灌工程的发展需求、发展潜力、发展目标、投资水平、产出效益、并提出了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设施农业雨水利用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和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设施农业雨水利用的必要性,提出了雨水微集流和膜面集雨两种设施农业雨水利用模式,通过对膜面集雨示范介绍,提出了设施农业利用膜面集雨进行灌溉的条件和技术要点.说明面对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的现状,因地制宜地在设施农业区发展雨水利用技术,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地下水的开采,对当前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灌溉水利用系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睿冉  刘旭 《节水灌溉》2011,(11):56-58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定量评价灌溉水利用程度的一项指标。正确确定灌溉水利用系数,并利用灌溉水利用系数对灌区用水进行管理,对于农业节水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至关重要。对国内外灌溉水利用系数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对本领域的研究前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农田灌溉中节水与养水的哲理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阐述了节水灌溉的内涵,辨证地分析了节水灌溉对地下水一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水源条件下节水与养水所采以的相应措施。认为我国目前推广节水灌溉工作中,应把涵养水源和水结合真情为,以确保农业持续发展中维持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我国近期节水农业技术研究在农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技术、输配水节水工程技术、田间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提高作物从农田土壤中获取水分形成产量的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了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应研究的重点为 :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研究新工艺、新配方加速节水农业新设备及新材料的产业化 ,节水高效灌溉制度与控制灌溉技术 ,研究开发多种可用于灌溉的水资源 ,研究提高灌溉用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高效用水农业首先要发展节水灌溉,在农业水利灌溉领域,通过分析国际先进的节水模式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评价我国灌溉农业高效用水工程进展。针对我国人口与水、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问题,论述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农业用水状况以及我国节水灌溉进展,指出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和推广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加提高节水意识,健全节水法规,发挥政府职能,提高资金投入,不断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创新以及落实管护责任等改进建议,激发节水灌溉工程长效运行等方式以推进我国灌溉农田高效用水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20年农田灌溉科技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农田灌溉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章从农田灌溉科技事业、农田灌溉的基础理论研究、高效井灌技术、节水灌溉研究示范与推广、农业水管理体制、农田水管理6个方面对20年农田灌溉科学技术的成就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半干旱低山丘陵地区的地理条件和水资源特点,以低压管灌和二次加压喷灌等工程节水技术为依托,配合农业节水措施和管理节水措施,对水土资源进行逐级开发,高效利用。根据示范区应用效果观测,技术应用后节水26.35%,扩大单井控制灌溉面积3.17倍,每公顷增加经济效益4692.9元。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紧缺是我国北方缺水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该区域农业灌溉多采用人工控制灌水量与灌溉时间,这种灌溉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大力推行智慧灌溉,是实现农业灌溉智能化和科学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对北方缺水地区智慧灌溉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概述,其次列举了当前多种农田智慧灌溉技术及其在不同种类农田中的应用状况,最后提出了发展智慧灌溉的建议与展望,以期对我国北方缺水地区农业智慧灌溉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 1个水库灌区为例 ,从节水的 3个作用分析了灌溉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调度的 2个模型。优化调度不仅能减少灌区水量损失 ,提高水分生产效率 ,还能在提高灌区水分生产效率方面起明显的作用。这类节水技术对于缓解我国农业供水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是节水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中低产田地区水资源生产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河南省中低产田地区水资源生产潜力的开发途径。主要包括:实行节水灌溉及节水技术;建立合理的灌溉制度,以便改善农田水分状况,按农作物的需水规律进行灌溉;合理规划作物种植,提高农田整体水分利用效率;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以降低作物对水分的无效吸收等。  相似文献   

20.
玛纳斯河灌区农户农业灌溉水价承受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玛纳斯河灌区农户种植棉花平均生产成本和收入情况、水费占成本、收入的比例情况、农户可接受的灌溉水费占单位面积投入比例、农户对现行灌溉水价的评价及对水价构成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灌区农户灌溉水价的承受能力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灌区农户水费承受能力指标及2006年该灌区农户可承受的平均终端灌溉水价为0.110 9元/m 3 .为该灌区制定农业灌溉水价改革政策、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