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从mRNA水平探讨了山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体外成熟(IVM)过程中(0、6、12、18、24和27h)GDF9基因的相对表达变化,分析其与卵丘细胞扩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GDF9 mRNA在山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体外成熟过程中均有表达,且在成熟培养初期表达量较低,其表达峰值出现在IVM12h,与卵丘细胞开始扩散的时间一致,之后又有所下降。由此推测,GDF9基因在山羊卵丘扩散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旨在比较一些与卵细胞成熟相关的激素和生长因子受体在两种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Ex-COC和Cp-COC)中的表达以探究两种类型的马卵母细胞成熟和发育能力差异的原因。本研究在屠宰场采集蒙古马离体卵巢带回实验室回收COCs,并根据卵丘细胞形态区分Ex-和Cp-COCs;通过qPCR和免疫荧光检测FSHR、LHR、IGF1R、IGF2R、ESR1、ESR2,BMP15和GDF9受体BMPR1B、BMPR2和ALK5在两种COCs中的表达模式;将雌二醇、IGF2、GDF9和BMP15分别添加进马IVM培养体系中检测其对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些受体基因的表达量在Ex-和Cp-COCs的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中均有差异,在Cp-COCs中,卵丘细胞的大部分受体基因表达量高于卵母细胞;而在Ex-COCs中,卵母细胞与卵丘细胞的基因表达水平相似或高于卵丘细胞。相较于Cp-COCs的卵母细胞,大部分的受体基因在Ex-COCs的卵母细胞中表现出更高表达水平。体外成熟培养试验表明雌二醇和IGF2的添加可能有利于提高马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马扩展型和紧凑型COCs中FSH、LH、IGF1、IGF...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6,(5):66-70
山羊产羔数是影响山羊产业的重要性状,因此高产羔数是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本文旨在筛选出影响高繁金堂黑山羊多胎主效基因,并探讨影响这两品种山羊多羔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发情前期的5只高繁金堂黑山羊和5只低繁藏山羊的卵巢组织为材料,提取总RNA,通过RT-PCR技术合成c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金堂黑山羊和藏山羊卵巢组织BMP15、GDF9和BMPR1B基因表达量。金堂黑山羊和藏山羊GDF9和BMPR1B基因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而BMP15基因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说明卵巢中BMP15基因的表达量与金堂黑山羊多羔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4.
湖羊是世界著名的多胎绵羊品种,BMP/Smad信号通路与绵羊生殖有密切关系,为探讨高繁殖力和低繁殖力湖羊垂体组织中BMP/Smad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本试验选取16只经产湖羊母羊,分为产单羔组和多羔组,发情后屠宰记录卵巢排卵数,并采取垂体组织,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湖羊BMP/Smad信号通路各信号分子基因(包括BMP蛋白家族基因:BMP2、BMP4、BMP7;BMP受体基因:BMPRⅠA、BMPRⅠB、BMPRⅡ;细胞内Smad蛋白家族基因:Smad1、Smad4、Smad5)mRNA在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多羔组卵巢排卵数极显著高于单羔组(P0.01);在垂体组织中,BMP2、BMP7、BMPRⅠA、BMPRⅡ、Smad1和Smad4基因表达量在单羔组和多羔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多羔组BMP4、BMPRⅠB和Smad5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单羔组(P0.01),且与卵巢排卵数分别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说明发情期湖羊垂体组织BMP4、BMPRⅠB和Smad5基因表达量差异可能是引起湖羊较高产羔数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双调蛋白(AREG)对绵羊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的影响。本研究从屠宰场绵羊卵巢上采集小腔和中腔卵泡的卵母细胞进行试验,利用自发荧光检测卵母细胞的NAD(P)H和FAD~(++)水平,利用JC-1检测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两种来源的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后,比较其卵丘扩展指数(CEI)、第一极体排出率(MII%);比较AREG、AREG+GDF9、AREG+BMP15、AREG+GDF9+BMP15、GDF9+BMP15对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CEI、MII%及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检测了AREG+GDF9+BMP15对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NAD(P)H和FAD~(++)水平及其受精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前,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和FAD~(++)水平均显著低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P0.05);体外成熟培养后,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CEI和MII%均显著低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P0.05)。与对照组相比,AREG+GDF9+BMP15显著提高了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CEI、MII%和线粒体膜电位(P0.05),且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组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AREG+GDF9+BMP15显著提高了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NAD(P)H和FAD~(++)水平(P0.05),且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成熟液中添加AREG+GDF9+BMP15可以明显提高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43.79±3.69)%、(28.54±4.31)%和(78.99±1.12)%、(47.46±2.50)%,P0.05),而且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表明,绵羊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代谢水平及IVM质量较低, AREG在GDF9和BMP15的协同作用下可以显著提高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代谢水平及IVM质量,并进一步提高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6.
家畜的繁殖性状是畜牧业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FecB基因是公认的多胎主效基因。本试验以布鲁拉美利奴羊与新吉细毛羊杂交一代为研究对像,对不携带FecB基因(++型)和携带FecB基因杂合型(B+型)的1月龄母羊超数排卵后,采用手术法进行活体采集卵泡液,收集并培养卵巢颗粒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型和B+型卵巢颗粒细胞上BMPR-1B、BMP15、GDF9、GnRHR、LHR、FSHR、ESR、AMH共8个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型和B+型卵巢颗粒细胞的BMPR-1B、GnRHR、LHR、FSHR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B+型卵巢颗粒细胞的BMP15、AMH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型(P0.05), GDF9、ESR基因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型(P0.01),ESR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低于++型(P0.05)。本试验对利用羔羊超排技术获得的FecB杂交羊卵巢颗粒细胞繁殖相关基因的表达状况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利用羔羊超排技术获得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阶段的发育环境,为探讨FecB杂交羊对羔羊超排技术的应答机制、优化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在协同C型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NP)调节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中的作用,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质量,试验基于CNP预处理的“两步法”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 IVM)体系,研究了预处理阶段添加GDF9和BMP15在调节绵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和胞质成熟事件中的作用,并探讨CNP和GDF9联合预处理后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及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GDF9可显著提高卵丘细胞中CNP受体NPR2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CNP阻滞绵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效率,而BMP15无此作用。预处理阶段联合添加CNP和GDF9能改善卵丘细胞功能,并且在CNP的作用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卵母细胞线粒体的活性和数量、GSH含量,并降低ROS水平,从而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质量以及体外受精后的发育效率,卵裂率和囊胚率得到显著增加。研究结果不仅表明GDF9能强化CN...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旨在研究甘氨酸对卵丘细胞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的影响,优化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培养体系。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6 mmol/L甘氨酸,体外培养至44 h后,通过倒置显微镜测量卵丘细胞扩散直径,结合流式细胞术与qPCR检测卵丘细胞凋亡情况;进一步检测成熟卵母细胞中谷胱甘肽(GSH)、细胞成熟促进因子(MPF)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水平及细胞成熟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甘氨酸能显著提高卵丘细胞扩散直径,减少卵丘细胞的总凋亡率,并能显著提高卵丘细胞中Bcl-2的mRNA表达;甘氨酸能显著增加成熟卵母细胞中的GSH、MPF和MAPK水平以及成熟相关基因BMP15、GDF9、CyclinB1、CDK1、C-MOS的mRNA表达。综上可知,甘氨酸可提高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降低卵丘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观察前列腺素E2受体激动剂(布他前列腺素(butaprost))与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表达的影响,阐明butaprost和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有无协同调控作用。采用胰酶消化法及机械法分离培养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分别将butaprost和雌激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utaprost和雌激素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中TGFβ3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0h作用组相比,雌激素作用16、24和48h时对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4h的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且受体激动剂butaprost和雌激素有协同调控TGFβ3的效应;加入吲哚美辛后能有效抑制内源性前列腺素对TGFβ3表达的作用。结果表明,butaprost和雌激素可调控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TGFβ3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旨在检测p21基因在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并克隆摩拉水牛p21基因CDs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收集体外成熟培养不同时期(0、6、12、24h)和不同形态[有第1极体(first polar body,PB1)PB1和无PB1]的水牛卵母细胞,通过RT-qPCR检测其p21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利用RTPCR技术从摩拉水牛卵巢颗粒细胞中扩增出p21基因编码序列,插入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pEGFP-N1-p21转染水牛颗粒细胞,并于培养24h和48h后观察转染细胞的荧光表达情况。收集转染48h后的颗粒细胞,通过RT-qPCR检测p21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成熟培养6h的卵母细胞p21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成熟培养0、12、24h的表达量(P0.05),有PB1的卵母细胞中p21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无PB1的卵母细胞(P0.05);重组质粒pEGFP-N1-p21转染颗粒细胞后,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且与转染pEGFP-N1和空白组相比,pEGFP-N1-p21转染组的p21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结果表明,在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均能检测到水牛卵母细胞p21mRNA表达量,成功构建了摩拉水牛p2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研究p21基因在水牛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和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鉴定脂多糖(LPS)对体外培养的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炎性因子表达及浓度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培养细胞法培养山羊瘤胃上皮细胞,添加不同浓度的LPS(1,5,10,50,100 mg/L)刺激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用MTT法筛选最佳刺激浓度,收集细胞;经qRT-PCR法分析核因子κb(p65)[NF-κb(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50 mg/L组细胞抑制率(IR)接近10%,初步确定LPS抑制细胞生长最佳浓度为50 mg/L; 50 mg/L组NF-κb(p65)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P0. 01); 10 mg/L组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1,5,100 mg/L组(P0. 01),50 mg/L组次之; 10 mg/L组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P 0. 01),50 mg/L次之; 50 mg/L组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1 mg/L组和100 mg/L组(P0. 01),与5,10 mg/L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 05)。说明LPS体外诱导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炎性反应的最佳浓度为50 mg/L。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检测了猪大、中、小卵泡颗粒细胞中FSH受体(FSHR)mRNA的表达差异,比较和分析了受体表达差异及其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中、小卵泡中颗粒细胞都有FSHR mRNA表达,大卵泡的颗粒细胞与小、中卵泡的颗粒细胞FSHR mRNA相对表达量有显著差异(P<0.05),中、小卵泡的颗粒细胞FSHR mRNA相对表达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大小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结果表明,小卵泡与大、中卵泡比较,卵丘细胞扩展率和第一极体排出率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猪不同大小卵泡颗粒细胞FSHR mRNA的表达量与其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率呈相关性,进一步证实FSHR在猪卵泡及卵母细胞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致密化相关基因在水牛体外培养早期胚胎中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Taqman探针法和SYBR GreenⅠ染料法分别分析了缝隙连结蛋白43和31(Cx43、Cx31)、上皮钙调素蛋白(E-cad)3个基因在水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及培养的早期胚胎中的mRNA表达。结果发现,Cx43基因在水牛成熟卵母细胞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后3个发育阶段(P0.05);Cx31基因mRNA表达趋势与Cx43相反,成熟卵母细胞中表达量最低,囊胚期最高,随体外胚胎发育Cx31mRNA表达量逐渐增高;E-cad基因在体外培养的各阶段胚胎中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3个致密化相关基因在水牛体外培养早期胚胎中均有表达,但是具有明显不同的mRNA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GDF9基因和BMP15基因在单、多羔黔北麻羊性腺轴组织中的mRNA相对表达规律,本实验选取产单羔和多羔的经产母羊各3只,通过qPCR法对GDF9基因和BMP15基因在单、多羔黔北麻羊性腺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GDF9、BMP15基因mRNA在单、多羔黔北麻羊5个性腺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由组间比较可知,多羔组的GDF9基因在垂体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单羔组,在输卵管中单羔组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多羔组,其他组织之间差异不显著;BMP15基因在输卵管中的表达量呈现为单羔组极显著高于多羔组,在子宫中呈现为单羔组显著高于多羔组,其余组织之间差异不显著。本实验结果表明GDF9基因和BMP15基因在黔北麻羊的单羔组和多羔组性腺轴组织之间的表达趋势大体一致,在卵巢中最高,在子宫中最低,说明2个基因对黔北麻羊的繁殖性能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深入探究GDF9基因和BMP15基因对山羊的繁殖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限饲对湖羊子宫RGMb基因及BMP系统成员表达的影响。首先应用qPCR检测RGMb mRNA在3月龄湖羊机体的组织表达谱,应用IHC检测RGMb在子宫中的定位。然后选取妊娠35d湖羊分为两组,对照组(C)饲喂100%NRC日粮,限饲组(R)饲喂50%NRC日粮,妊娠110天取其子宫组织(n=8),应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WB)检测BMP2、BMP4、BMPR1A、BMPR1B、BMPR2与RGMb的表达。结果,RGMb mRNA在湖羊机体的14种组织中均表达,且在子宫的相对表达量大于0.5。湖羊子宫RGMb主要定位于腔上皮与腺上皮细胞。RGMb蛋白在限饲组(R)湖羊子宫中的表达较对照组(C)显著下降(P0.05),但mRNA水平则无显著变化(P0.05);限饲组(R)湖羊子宫中的BMP2与BMP4 mRNA水平较对照组(C)显著上升(P0.05),而BMP受体BMPR1A、BMPR1B与BMPR2mRN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限饲影响子宫组织BMP系统成员尤其是RGMb蛋白的表达,提示RGMb可能参与BMP系统对湖羊子宫稳态的调控,为进一步研究BMP在子宫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详细了解玻璃化冷冻对绵羊卵母细胞中母源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分别玻璃化冷冻GV期和IVM 期(18、24 h)绵羊卵母细胞,解冻后进行体外培养.GV期和IVM期卵母细胞经过冷冻-解冻后,卵裂率(10.37%、23.17%、33.07%)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82.96%,P<0.01),且冷冻-解冻后的GV期卵母细胞卵裂率极显著低于冷冻-解冻后的IVM期卵母细胞(P<0.01).本试验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4种母源基因:Gdf9(生长分化因子-9)、Zar1(合子阻泄因子)、Mater(胚胎必要的母体抗原)、Dnmt1(DNA甲基化转移酶1)在不同处理后的绵羊卵母细胞中的mRNA含量.结果表明,4个基因的mRNA在GV期的表达量均高于IVM期的卵母细胞(P<0.01);经玻璃化冷冻处理后,4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升高,其中GV期含量最高(P<0.01).结果提示,绵羊GV或IVM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导致母源基因mRNA表达量升高,可能会对胚胎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AREG对绵羊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双调蛋白(AREG)对绵羊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的影响。本研究从屠宰场绵羊卵巢上采集小腔和中腔卵泡的卵母细胞进行试验,利用自发荧光检测卵母细胞的NAD (P) H和FAD++水平,利用JC-1检测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两种来源的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后,比较其卵丘扩展指数(CEI)、第一极体排出率(MII%);比较AREG、AREG+GDF9、AREG+BMP15、AREG+GDF9+BMP15、GDF9+BMP15对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CEI、MII%及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检测了AREG+GDF9+BMP15对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NAD (P) H和FAD++水平及其受精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前,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和FAD++水平均显著低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P<0.05);体外成熟培养后,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CEI和MII%均显著低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P<0.05)。与对照组相比,AREG+GDF9+BMP15显著提高了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CEI、MII%和线粒体膜电位(P<0.05),且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组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AREG+GDF9+BMP15显著提高了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的NAD (P) H和FAD++水平(P<0.05),且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成熟液中添加AREG+GDF9+BMP15可以明显提高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43.79±3.69)%、(28.54±4.31)%和(78.99±1.12)%、(47.46±2.50)%,P<0.05),而且与中腔卵泡卵母细胞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表明,绵羊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代谢水平及IVM质量较低, AREG在GDF9和BMP15的协同作用下可以显著提高小腔卵泡卵母细胞的代谢水平及IVM质量,并进一步提高小腔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阐明荣昌猪BMP15基因在荣昌猪性成熟前不同发育期的表达特性及其与SMADs信号相关基因的表达关系。采集1月龄、3月龄及5月龄荣昌猪卵巢组织,利用qRT-PCR及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荣昌猪不同月龄卵巢组织内BMP15基因表达及细胞定位特征;利用5月龄卵巢活组织添加重组人BMP15蛋白及TGF-β受体抑制剂(LY215799和LY2109761),应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BMP15及SMAD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SMAD2、SMAD3、SMAD4、SMAD7、TGF-β1、TGF-β2、TGF-β3、TGF-βRⅠ和TGF-βRⅡ表达特征及BMP15/SMADs信号通路。结果表明:从1月龄至5月龄,随着荣昌猪生长发育,卵巢组织内BMP15基因mRNA表达量呈上调表达(P0.05);石蜡切片免疫荧光试验表明,5月龄卵巢组织卵母细胞周围颗粒细胞内存在BMP15蛋白荧光信号;从3月龄至5月龄的卵巢组织内BMP15、SMAD4、TGF-β1及TGF-βRⅡ基因在mRNA水平呈上调表达(P0.05),而SMAD2、TGF-β2及TGF-βRⅠ呈下调表达(P0.05);通过5月龄卵巢活组织添加重组人BMP15蛋白、TGF-βRⅠ/Ⅱ及TGF-βRⅠ受体抑制剂培养,发现TGF-βRⅠ/Ⅱ抑制剂(LY2109761)明显抑制TGF-βRⅡ受体蛋白的表达,TGF-βRⅠ抑制剂(LY2157299)不能抑制TGF-βRⅡ受体蛋白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荣昌猪BMP15基因在荣昌猪性成熟前的卵巢组织内呈上调表达,SMAD4、TGF-β1及TGF-β RⅡ也呈上调表达。本试验研究表明BMP15基因通过TGF-βRⅡ介导SMAD4信号分子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荣昌猪BMP15基因在卵泡发育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TGFβ-SMAD信号通路基因在卵泡中的表达规律,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TGFβ-SMAD信号通路基因THBS1、DCN、LTBP1、TGFβ1、TGFβ2、TGFβ3、TGFβRⅠ、TGFβRⅡ、SMAD2、SMAD3、SMAD4基因在梅山、杜洛克S、M1、M2、L卵泡中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TGFβ配体1、2、3型及正向调控因子THBS1、LTBP1、负向调控因子DCN、受体TGFβRⅠ、TGFβRⅡ以及受体调控SMAD2、SMAD3和辅SMAD4都在梅山与杜洛克的中等卵泡中存在表达差异,TGFβ1基因、TGFβRⅠ基因在梅山猪各级卵泡中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杜洛克(P0.01)。研究提示,TGFβ-SMAD基因可能参与卵泡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卵母细胞及其紧密连接的卵泡细胞之间的精细调节,促使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在卵泡发育过程中,除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间的内分泌调节外,卵母细胞源旁分泌或自分泌因子维持发育卵泡内微环境稳态,调节卵母细胞成熟和颗粒细胞增殖.目前发现,这些关键的调控因子主要是TGFβ超家族成员中的生长分化因子-9 (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15).GDF9/BMP15主要表达于卵母细胞,是卵泡发育必需的细胞因子.论文综述了GDF9/BMP15的结构特点、表达特性、信号通路及其在卵巢中的生物学作用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