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酵母β-葡聚糖在饲料中添加或注射或制成β-葡聚糖-嗜水气单胞菌油乳剂灭活疫苗(β-AH)对黄河鲤[Cyprinus (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免疫应答及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后的抵抗能力。选择体质量为(32.33±0.21) g的健康黄河鲤1 800, 随机分为12(Ⅰ–Ⅻ), 每组3个重复, 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添加0(ⅠⅦ–Ⅻ)150300450600750 mg/kgβ-葡聚糖的基础日粮(Ⅱ–Ⅵ)、注射每千克体质量150 mg450 mg750 mg β-葡聚糖(Ⅶ–Ⅸ)和注射β-AH(1.50 g/L4.50 g/L7.50 g/L, Ⅹ–Ⅻ), 进行为期42 d实验。于实验的第714283542 天取样, 测定各组血液白细胞吞噬指数(PI)、血清溶菌酶(LZM)活性及凝集抗体效价。第43, 各组选取50, 每组再分2小组, 每小组25, 进行2×LD50 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实验, 计算14 d内相对免疫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 RPS)。结果表明, 3种方式使用β-葡聚糖均显著提高黄河鲤的PILZM活性和RPS。饲料中添加450 mg/kg β-葡聚糖, 35 d黄河鲤的PILZM活性最大, 而且RPS也最好, 然而凝集抗体效价无显著影响; 添加750 mg/kgβ-葡聚糖对黄河鲤的PILZM产生抑制效应, 但凝集抗体效价增强。注射β-葡聚糖和β-AH组的LZMPI和投喂结果相似且凝集抗体效价明显增高, 35 d 达到最大, 但是注射高剂量的组PILZM对比中等剂量组偏低。攻毒实验显示, 投喂β-葡聚糖剂量在150~450 mg/kgRPS显著提高, 再增加反而降低, 最大RPS85.46±7.71。注射β-葡聚糖, RPS随剂量增大而提高, 最大为92.96±2.89。注射β-AH显示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各组间无显著差异。黄河鲤饲料中β-葡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450 mg/kg, 腹腔注射葡聚糖和β-AH, 可以明显提高其免疫力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斑点叉尾 (Ictalurus punctatus)ipu-miR-143的靶基因进行预测, 并对预测到的ipu-miR-143靶基因进行生物学鉴定。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 斑点叉尾 微管相关蛋白基因RP/EB家族EB1基因的3′-UTR区具有ipu-miR-143的潜在作用位点。结合对几种近缘物种中RP/EB家族EB1基因和miR-143的进化保守性进行分析, 推测ipu-miR-143在斑点叉尾 中可以通过靶向EB1基因的3′-UTR区而发挥其调控功能。因此, 本研究将斑点叉尾 EB1基因的3′-UTR(含有miR-143靶位点)构建到pMIR-REPORTTM Luciferase载体的下游, 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对ipu-miR-143的靶基因进行鉴定。采用HEK293CCK两种细胞进行细胞转染, 两种细胞中转染miR-143 mimics组荧光相对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表现为显著性降低(P<0.05)。共转染miR-143 inhibitors, CCK细胞中荧光素酶相对活性(8.27±1.02)与对照组相比(5.44±1.55)显著上调(P<0.05); HEK293细胞中荧光素酶相对活性(6.30±1.19)与对照组(4.26±0.84)相比有所上升, 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miR-143可以通过靶向EB1基因的3′-UTR区而发挥其调控功能。本研究旨为后续深入研究斑点叉尾 EB1基因的转录后调控机制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鉴定对虾白斑病综合征病毒(WSSV)囊膜蛋白VP110在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鳃细胞中的结合蛋白, 运用pET-32(a)+载体构建了1段含RGD模体的截短VP110原核重组表达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后获得分子量为41 kD的截短重组VP110蛋白(rVP110)。以rVP110作为诱饵蛋白, 运用pull-down实验结合蛋白质谱分析鉴定rVP110结合蛋白, 结果显示, 中国明对虾鳃细胞中的肌动蛋白和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rVP110具有结合作用。利用PCR扩增中国明对虾AK编码基因, 将其与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获得重组AK蛋白(rAK), 通过pull-down实验进一步证实rAK可与rVP110发生结合。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体内中和实验结果显示, rAKWSSV感染克氏原螯虾具有一定的中和作用, 能延缓螯虾的死亡进程。另外, 中国明对虾在人工感染WSSV, 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 AK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18 h时达到峰值, 然后下降至正常水平; 酶底物法检测结果同样显示, 鳃细胞中AK酶活性在感染WSSV后发生显著上调。本研究旨在为深入了解WSSV囊膜蛋白VP110WSSV感染宿主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生物絮团对仿刺参幼参生长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仿刺参幼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 采用发酵法培养生物絮团, 在室内塑料水槽中进行为期30 d的幼参培育实验。选择蔗糖作为碳源, 并设置饵料替代(010%15%20%共计4个梯度)和换水频次 (3 d/次和7 d/次两种)正交实验, 分析其对幼参生长、成活及其体内消化酶、免疫性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为生物絮团培育幼参技术确定最佳投饵量和换水频次等参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实验期间处理组淀粉酶(AMS)活性总体均高于对照组, 生物絮团可以提高幼参淀粉酶活性; 15天时, 3 d换水1次并替代15%饵料的处理组幼参体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32.9 U/mg prot)及碱性磷酸酶(AKP, 146.8 U/g prot)活性高于其他3组和对照组(P<0.05); 7 d换水1次且替代20%饵料组SOD(35.3 U/mg prot)AKP酶活性(158.8 U/g pro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30天时, 7 d换水1次且替代10%饵料组幼参淀粉酶和SOD活性均比15 d有所升高, 尤其AKP活性明显升高; 其特定生长率(4.12 %/d)与成活率(98.9%)均最高7 d换水1次且替代15%饵料组体壁中可溶性蛋白含量(10.9 mg/g)最高,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替代10%饵料组(9.3 mg/g)差异不显著。而3 d换水1次且替代20%饵料组幼参成活率(91.8%)最低, 其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其他3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适当降低换水频次和减少投饵量适于生物絮团系统中幼参的生长、存活与可溶性蛋白质积累。

  相似文献   

5.
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了进一步研究胶州湾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本文根据2011年冬季(2)、春季(5)、夏季(8)和秋季(11)在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 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多元分析方法等研究了胶州湾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并分析了胶州湾鱼类群落结构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57, 隶属于2103146, 种类组成以暖温性和暖水性鱼类为主。主要优势种有方氏云鳚(Pholis fangi)和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等。胶州湾鱼类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D的季节变化范围为1.02~1.65, 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36~1.73, 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61~0.76。方差分析表明, 丰富度指数的季节变化显著, 而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无显著性季节变化。单因子相似性(ANOSIM)分析表明, 胶州湾鱼类群落结构和种类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 方氏云鳚、六丝钝尾虾虎鱼、细纹狮子鱼、斑、赤鼻棱鳀和皮氏叫姑鱼等是造成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分歧种。典范对应分析表明, 影响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盐度和pH, 其次是底质类型, 条件效应分别为0.3100.0840.1760.256。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胶州湾鱼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为胶州湾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广东省佛山市4个不同畜禽-鱼复合养殖场采集分离猪/鸭源、鱼源、水源、泥源气单胞菌(Aeromonas)57, 通过K-B药敏纸片法, 测定其对824种药物的敏感性; 提取基因组DNA, 进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PCR(ERIC-PCR)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57株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利福平具有较高耐药率; 不同菌株间存在耐药谱差异。57株气单胞菌通过ERIC-PCR分型, 分为24个基因型; 采用PFGE分型可分为46个簇。两种分型方法均发现来源于同一养殖场的菌株存在相同或相似图谱的分离株, 并且有相似的耐药谱, 提示此为同一克隆株。实验结果表明, ERIC-PCRPFGE分子分型技术均适用于气单胞菌的相关性分析及其耐药性克隆传播追踪; 复合水产养殖环境有可能有利于耐药菌从畜禽向水产养殖环境转移。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来源气单胞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及溯源追踪旨在为规范畜禽-鱼复合养殖模式用药及建立健康的水产养殖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全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养殖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 研究了不同气水比对曝气生物滤池净化效能, 以及对DO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试验系统在温度为(19±1)℃, 系统循环次数为15, 养殖池DO保持在12 mg/L以上的运行条件下, 随着气水比由0.75 : 1~1.50 : 1的增加, 生物滤池氨氮的去除率由35.0%增加至52.0%, NO2-N的去除率由8.2%增加至44.6%, 气水比对硝化反应影响显著, 但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影响并不显著, 其平均去除率为10.14%; pH值有增加的趋势, 生物滤池进水口到出水口的pH值由7.97增加至 8.08; 气水比最佳运行参数为1.25:1。同时还发现1级生物滤池进水口DO接近饱和, 1级到末级滤池间DO仅降低了10%, 系统pH7.9~8.1。本研究所获参数, 可供生物膜法处理养殖循环水的条件优化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溶藻弧菌减毒活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Overlap PCR和同源重组技术, 结合氯霉素(Cm)正向筛选和sacB基因蔗糖负向筛选, 构建了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Ⅲ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 T3SS)注射装置蛋白vscO基因无标记框内缺失突变株ZJ03ΔvscO。在以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模型的感染实验中发现ZJ03ΔvscO的毒力较ZJ03下降约150倍。将ZJ03ΔvscO作为减毒活疫苗通过注射、浸泡的途径免疫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发现其对溶藻弧菌有很好的保护效应, 其中注射组的免疫保护率达84%, 浸泡组次之(68%)。血清效价分析显示, 免疫后第4周注射组和浸泡组的效价均达到最高值, 分别为1: 2 0481128。上述结果表明, 所构建的ZJ03ΔvscO减毒活疫苗可有效提高石斑鱼对溶藻弧菌的免疫力, 并且免疫和攻毒的途径可能是影响免疫保护效果的因子。本研究旨在为溶藻弧菌引起的鱼类疾病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象山港地处浙江中部沿海(121°25′-122° 03′E, 29°05′-29°46′N), 港内平均水深20 m左右, 最深达55 m。近年来, 象山港网箱养殖规模不断增大, 陆源污染加重, 导致象山港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找到象山港网箱养殖环境的有效修复方法及修复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海带和龙须菜等大型藻类对象山港中部网箱养殖区进行生境修复, 同时应用总DNA提取、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及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 研究了网箱养殖区和藻类养殖区沉积环境中细菌群落的特征及其在生境修复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 象山港网箱养殖区细菌种类丰富, 7个门的细菌组成。生境修复使网箱养殖区细菌多样性有增加趋势, 优势种群由放线菌门、海仙菌属和苍白杆菌属的细菌代替了不动杆菌嗜氨基杆菌和假单胞菌属的细菌; 藻类养殖区由5个门的细菌组成, 细菌群落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冗余分析结果显示, 氨氮和COD是沉积环境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 细菌群落结构的好转趋势与化学因子的好转是一致的, 这说明采用大型藻类对网箱养殖区环境进行生境修复具有明显的效果, 同时可以确定细菌群落结构可作为生境修复效果评价的指标之一本研究通过科学分析藻类养殖对养殖区环境的影响及评价生境修复的效果, 可为实现生态系统调控与管理、以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CPUE标准化方法与模型选择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简称CPUE)常被假设与渔业资源量成正比关系而广泛应用于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中, 但大量研究表明, CPUE与资源量间的正比关系常因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成立。为能有效利用CPUE数据, 渔业工作者常使用各种统计模型对CPUE进行标准化, 以重新构建该正比关系。因此, 在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中, CPUE标准化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对CPUE标准化的基本概念、构建过程、统计模型和模型选择方法进行了全面回顾, 并强调了模型选择的不确定性, 介绍了基于模型平均的多模型推断方法。同时, CPUE标准化所面临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介绍与讨论, 对其未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以期为CPUE标准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浙江南部近岸海域春季蟹类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2011年春季(4月、5月和6)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共3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数据, 分析了该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和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 春季共捕获蟹类13, 隶属于147; 上述所有种类中, 3种不确定外, 其余分别为广温广盐种4种、高温广盐种4种与高温高盐种2; 4月与6月蟹类的质量密度与尾数密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4月与5月、6月间的多样性指数(H′)差异均显著(P<0.05); 丰富度指数(D)与底盐、水深两者均呈线性正相关(P<0.05), 而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与质量密度均呈线性负相关(P<0.05)。浙江南部近海春季蟹类群落以中小型非经济种类为主, 结构较简单, 其丰富度(D)随底盐、水深的增加而增加, 而多样性(H′)与均匀度(J′)随质量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另外, 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为春季的绝对优势种, 且其对质量密度与尾数密度的总贡献率均超过50%, 这可作为渔业生态功能区及重要渔业水域选划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碳源(添加CO2)和氮源(添加NaNO3)加富对大型海藻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生长及其生化组成的影响。设置碳源加富(800 μL/L CO2)和对照(400 μL/L CO2) 2 个碳源处理组, 氮源加富(100 μmol/L300 μmol/L 500 μmol/L 3 NO3--N)和对照(10 μmol/L 3 NO3--N) 4 个氮源处理组, 每个处理 3 个重复。实验共进行10 d, 测定不同处理组藻体的生长及可溶性总糖(SS)、可溶性蛋白质(SP)、藻红蛋白(PE)、叶绿素a(Chla)、总碳(TC)和总氮(T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碳源和氮源加富都会促进脆江蓠的生长, 800 μL/L CO2 100 μmol/L 3 NO3--N 处理组, 脆江蓠的瞬时生长率(SGR)最大(11.70%/d); 高浓度CO2 会降低藻体SPPE Chla 的含量, 但提高了SS 的含量;随着硝态氮浓度的增大, PE SP 含量逐渐增加, SS 含量逐渐降低, Chla 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藻体的TN 含量随着硝态氮浓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TC C/N 比值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并且藻体的TN TC 含量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本实验证实添加碳、氮会引起脆江蓠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变化, 但其能耐受较高的CO2 浓度和氮浓度。

  相似文献   

13.

  制备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全菌灭活疫苗, 采用腹腔注射和浸泡两种方式分别免疫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于免疫后0 h4 h8 h12 h24 h48 h72 h96 h7 d14 d分别取牙鲆脾、头肾、鳃3种组织, 提取mRNA,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种组织中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MCHⅠMHCⅡT细胞表面受体CD4T细胞表面受体CD8 免疫球蛋白(Ig)M 7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 两种方式免疫后各基因表达量均出现显著上调。注射组3种组织中, IL-1βTNFα基因的表达高峰出现时间在12~24 h, MHCⅠMHCⅡCD4CD8的表达高峰出现在48~72 h, IgM的表达高峰出现在免疫后7 d, 各基因表达量最高值是对照组的2~70; 浸泡组3种组织中, IL-1βTNFα基因的表达高峰出现在免疫后12~48 h, MHCⅠMHCⅡCD8表达高峰出现在48~96 h, CD4在头肾和鳃中表达高峰出现在72 h, 在脾中表达高峰出现在7 d, IgM在鳃中表达高峰出现在96 h, 在脾和头肾中表达量在14 d内逐渐上升, 各基因表达最高值是对照组的2~20倍。结果表明, 注射组各组织基因的转录水平均高于浸泡组, 且脾、头肾中表达量最高值出现时间早于浸泡组, 但鳃中各基因峰值出现时间晚于浸泡组。研究结果为疫苗的免疫途径及免疫效果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太平洋牡蛎不同组织DNA甲基化的F-MSAP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荧光标记的甲基化敏感性扩增多态性(F-MSAP)技术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6个组织进行全基因组CCGG位点甲基化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 鳃、闭壳肌、外套膜、唇瓣、性腺、消化盲囊6个组织的甲基化水平分别为: 31.77%36.41%32.00%36.47%32.77%37.92%。甲基化模式分为全甲基化和半甲基化, 在太平洋牡蛎中, 全甲基化模式与总体甲基化水平一致, 消化盲囊、唇瓣、闭壳肌组织的甲基化水平较高, 而鳃、外套膜、性腺组织的甲基化程度较低; 半甲基化位点显著少于全甲基化位点, 并且不同组织间的半甲基化位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而从全甲基化位点及总甲基化水平分析, 不同组织之间甲基化水平差异显著。太平洋牡蛎中存在组织特异性甲基化片段和非组织特异性甲基化片段, 但却只在一个或部分个体中出现, 没有发现在所有研究个体中都存在的甲基化差异片段, 这可能与牡蛎较高的杂合度相关。对实验样品进行的荧光标记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F-AFLP)分析发现, 样品间的确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基于以上结果可以推测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可能与个体遗传背景相关联。

  相似文献   

15.

利用(Cyprinus carpio)上皮细胞(epitheliaoma papulosum cyprini, EPC)培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Sn1203分离株(IHNV-Sn1203), 根据GenBankIHNV G蛋白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的序列设计引物(GenBank序列编号AB288207), 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IHNV-Sn1203G蛋白全长ORF, 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7b(+), 构建了pET27-G重组质粒, 并进行了测序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IHNV-Sn1203G蛋白基因序列长度为1 527 bp, 与韩国株具有最高的核酸同源性(96.86%)和氨基酸同源性(97.05%)。该基因编码508个氨基酸残基, 推导分子量约为56.55 kD, 等电点为6.15; 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G蛋白富含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 存在2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 存在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7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 G蛋白N端含有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 亲水性大于输水性; 位于483~508位氨基酸存在一跨膜区; 抗原表位预测显示抗原性良好; 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 IHNV-Sn1203株与日本株和韩国株聚为一簇, 都属于JRt基因型。

  相似文献   

16.

选择健康、均匀, 体质量为(6.74 ± 0.08) 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360尾随机分为4, 分别投喂含有0 mg/kg100 mg/kg200 mg/kg400 mg/kg绿原酸的饲料28 d, 随后将对虾从盐度为32的天然海水直接转移至盐度为10的海水中暴露72 h, 测定对虾肝胰腺TASGPxCAT活力和GPxCA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在天然海水养殖条件下, 绿原酸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TASGPx活性无明显影响, 但投喂含有绿原酸的饲料28 d, 对虾肝胰腺GPxCATGPxCA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D0(P<0.05), D2GPx活性和GPxCAT基因表达水平最高, 分别为164.29 U/mgprot1.612.14。低盐度胁迫24 h, D0组对虾抗氧化反应表现在TASGPx活性和GPx基因表达水平较28 d显著升高(P<0.05), 分别增加了31.30%27.96%170%, 而绿原酸各组对虾肝胰腺TASGPx活性和GPx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D0(P<0.05), 说明绿原酸可有效缓解低盐度胁迫下对虾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的剧烈波动。低盐度胁迫72 h, 绿原酸各组对虾肝胰腺TASGPxCAT活性及CAT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D0。上述结果表明绿原酸能够诱导凡纳滨对虾的抗氧化系统功能, 在凡纳滨对虾抵抗低盐度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为开发绿色植物提取物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解决盐度胁迫对机体造成的氧化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IGF-IR基因全长cDNA序列, 并对该基因在草鱼不同时期胚胎和成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序列分析表明, 草鱼IGF-IR基因cDNA序列全长5 741 bp, 包括5′端非翻译区822 bp, 3′端非翻译区581 bp, 开放阅读框4 338 bp, 共编码1 445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 草鱼IGF-IR可能属于a, 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鲤(Cyprinus carpio)IGF-IRa、斑马鱼(Danio rerio)IGF-IRa和人类(Homo sapiens)IGF-IR的相似性分别为95%93%66%, 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表明该基因在长期进化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RT-PCR结果表明, 该基因从16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胚胎期到出苗期都有表达, 在成鱼大部分组织中均有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草鱼IGF-IR mRNA在不同时期胚胎组织中广泛存在, 其中在脑部、脊索和尾部等生长旺盛组织的细胞中表达量较高。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草鱼IGF-IR基因在生长发育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和育种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附着基是苗期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生活的主要场所, 其表面藻际细菌对幼体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对附着基藻际细菌多样性的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在杂色鲍育苗期间定期采集附着基样品, 再利用PCR-DGGE技术对藻际细菌群落进行多样性及变化规律分析。相似性和UPGMA聚类结果表明, 藻际细菌群落结构随时间变迁呈现出连续性变化, 相邻两天细菌群落的戴斯相似性系数Cs高达80.9%~96.1%, 但育苗前期与育苗后期的藻际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 育苗前期藻际细菌多样性随时间变化趋于丰富, 之后多样性稍有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受附着基上藻类生长状况及鲍摄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细菌多样性指数出现一定波动。本研究旨为鲍的科学育苗与健康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环境变化与鲍苗期细菌性病害的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肌肉cDNA为模板, 利用小清蛋白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 克隆得到β小清蛋白两种不同亚型, 型、型编码区基因。将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pET28a (+)表达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 (DE3)]中诱导表达。结果表明, 经诱导的小清蛋白重组质粒菌株有特异的蛋白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 目的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3 kD, 与预期大小一致。菌体超声破碎后发现2种亚型的小清蛋白均为可溶表达。利用Ni2+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 得到高纯度的重组小清蛋白PVⅠPVⅡ。经Western Blot 鉴定, 重组小清蛋白PVⅠPVⅡ均能与抗鲢小清蛋白单克隆抗体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小清蛋白的结构与致敏性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 GSIV)是近年中国大陆新发现的引起人工养殖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大规模死亡的病毒病原。为了揭示大鲵虹彩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型差异, 本研究对2010–2012年采集自全国不同大鲵养殖区域的患虹彩病毒病的大鲵样本进行了分子检测、病毒分离培养以及病毒主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 MCP)基因测序与比对分析。结果显示, 采自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等省的10个样本检测为阳性, 通过细胞培养获得10株病毒流行株。对该10株流行株MCP基因的测序与比对分析发现, 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9.7%~100%, 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无明显差异, 证实中国大鲵虹彩病毒流行株属同一基因型。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 所选大鲵虹彩病毒与蛙病毒分别聚为一枝, 但其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旨为大鲵虹彩病毒病的疫苗研制及其免疫防控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