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是华南茶区茶叶生产的主要地区,其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及野生茶树资源非常丰富,是作为茶树选种、育种非常重要的原始材料。因此对华南茶区茶树种质资源品种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可以更好地促进华南茶区茶叶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成就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平盛  许玫 《中国茶叶》2001,23(4):34-35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种质资源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云南茶区广阔,气候独特,是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其茶树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素为世人瞩目.因此,对云南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广泛征集、妥善保存并深入研究,是茶叶生产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形势要求,也是以云南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基础,开发大西南不容忽视的重点之一.通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在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成果斐然,尤其是自"七五"以来,国家加强了对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投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也承担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的国家攻关项目,较全面系统地对云南的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定与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南茶树资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九五”茶叶科技生产发展设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月荣 《茶叶》1995,21(4):9-11
从浙江省茶树栽培、茶叶初制和深度加工发展论述了科学技术对茶业的作用;分析了浙江省茶叶科学研究和生产的优势及差距,提出以茶树品种选育和良种推广,苛叶浓度加工和茶叶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利用,茶树萌发调查控技术推广、茶树生物学和生态学资源开发以及机械采茶技术的推广作为“九五”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日本茶树遗传育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月荣 《茶叶》2000,26(2):114-118
本文介绍了日本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过程。日本茶树育种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海外茶树品种资源的引进和利用,茶树育种的目标,早期注重红茶品种选育,随后以绿茶品种选育为主,进入80年代后期,又侧重于多抗品种的培育,优良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推广,促进了茶叶产量的提高,同时加快了茶叶加工和茶园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茶叶生产的效益。茶树品种音一化和遗传育种资源不足是日本茶树育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海外茶的品种资源的收  相似文献   

5.
张伟  汤培彪  杨忠兴  王华 《茶叶》2011,37(2):72-75
本文首先介绍古茶树的定义,随后根据对凤庆县的古茶树资源调查,叙述了在凤庆县境内分布的古茶树资源分布现状.结合凤庆县近年来茶叶产业发展的状况,本文从古茶树的种质资源、优质茶叶原料、天然价值、稀有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分析了古茶树资源对凤庆县茶叶产业地位和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2008,(5):20-20
本书概述了当今国内外的茶叶生产情况和古今中外的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和茶树品种改良工作。种质资源部分重点阐述了茶树的起源演化、系统分类、考察收集、鉴定评价和核心种质的建立等内容;遗传改良部分除了介绍系统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常规遗传改良方法外,重点论述了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茶树功能基因研究以及转基因等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地理、气候及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是世界有名的茶叶产区。相对大陆茶叶生产历史而言,台湾发展茶叶生产历史较短。1980年,台湾政府推出“还茶于农”的政策,茶叶加工由过去大型茶厂转为茶农自产自制方式,推行茶庄园、茶旅游等休闲式茶叶生产,提供游客休闲游憩。同时台湾利用发达的食品工业优势,对茶叶副产品及提取物等茶叶深加工产品进行开发应用,开发出一系列茶食品、茶用品,大大提高了茶资源利用率和茶叶附加值。  相似文献   

8.
曾建明 《中国茶叶》2005,27(6):33-33
茶树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近10多年来我国名优茶生产的快速发展和茶叶产品国内国际竞争的加剧,无性系茶树良种在茶叶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广大茶叶生产者也对茶树良种化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全国掀起了一场茶树良种化工作的热潮.为了促使茶树良种化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省自然、气候条件优越,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实践中,茶区广大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我省茶树栽培地域广(除东山、平潭两海岛县外,县县(市)产茶),茶树品种资源及选育种经验丰富,茶树良种多(国家级良种19个,省级良种21个),茶类较齐全,名优特产品多且销售量大等特点,为我省茶叶生产的发展和提高奠定了基础.为总结群众的茶叶生产经验,开展茶叶科学研究工作,建所七十年来,尤其是建国五十多年来,经过全所科技人员和职工的努力,我所开展了二百多项试验研究,取得了四十多项获奖成果.回顾我所在茶树栽培技术研究方面的成绩,主要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别山区茶叶品质优异,名优茶品类繁多,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为了加快大别山区茶树地方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祁门茶叶研究所与安庆市农业局等有关单位合作,对大别山腹地岳西县的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仅对岳西县优良类型茶树品种的特点及其利用作一初步分析。一、品种资源调查岳西县是皖西重点产茶县,具有悠久的茶树栽培历史,主产区属《茶经》中所载的“寿州”和“舒州”。  相似文献   

11.
富阳市气候生态资源对茶叶生产影响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富阳市气象台1955~2007年气候资料及局地农业小气候观测资料,按照茶树栽培环境和茶园地理特征对气象条件要求,对富阳市境内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进行资源评价,结合茶叶生产实际进行富阳市茶叶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并对不利富阳市茶叶生产的气象灾害加以分析,提出生产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优质茶叶资源分布的地理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茶叶供应的同时,也要加大对优质茶叶资源分布的地理环境、茶树品种适应性,不同品种内含物质的变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找到优质茶叶资源最适宜的地理生长环境,及其对茶叶品质品种的栽培要求、适制品种与加工工艺等,从而解决优质茶叶资源受地理位置制约而不能进行大规模种植生产的局限性,为提升我国优质茶叶资源的产量及提高优质茶叶产品的质量,提供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仅对我国当前几种主要的优质茶叶资源为实例,对我国的优质茶叶资源分布的地理环境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叶生产最根本的物质资料。通过调研,摸清了浙江省长兴县栽培型茶树、野生古茶树和本地培育的新品系等茶树种质资源现状与各类面积及其比重,从适制性、开采期和抗逆性三个角度对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最后针对现存的三个不利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茶树种质资源地区分布及部分植物学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历史悠久,拥有极为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本文以我国茶树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的云南、福建、浙江3个省的茶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茶树品种的形态特征和品质特性中的部分性状进行分析,讨论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与茶叶加工地区性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杨阳 《茶叶通讯》1992,(2):22-25
茶树种质资源是供茶树品种选育和进行茶树生物技术研究的原始材料,它包括地方品种、引进品种、野生材料、近缘种和各种类型(人工、自然)的突变体等。近年来,世界主要产茶国的茶叶研究都集中在以提高茶叶品质为中心的内容上,而提高茶叶品质的根本途径就是不断提高茶树良种的选择标准和扩大良种的普及率。解放以来,我省的茶叶科技人员,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了多次群众性的我省茶树种质资源的普查工作,开展了研究利用,并取得了一些富  相似文献   

16.
近40年来,浙江茶叶科技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从茶树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茶树栽培技术、茶树病虫综合治理与农药的安全使用、茶叶加工技术和机具的发展、茶叶生化与检验技术、茶的综合利用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茶学研究的进展,重点是最近10年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17.
茶树品种资源研究,要做很多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茶树品种资源,可以在茶叶生产上直接利用,也可以在茶树育种时作为原始材料来利用。下面将这二方面,谈谈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一、茶树品种资源在茶叶生产上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闽东是福建省的茶叶主产区,产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科技队伍雄厚,具有发展名优茶的条件优势。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也促进了茶叶生产和消费较大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名茶走俏,产销发展很快,比重大幅度上升,名优茶的产量和品类不断增加,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我国茶叶市场,这对加速发展茶叶生产,繁荣山区经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据ITC(International Tea Committee)统计,2009年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七大茶叶生产国和第六大茶叶出口国。印度尼西亚茶树育种的进展集中于传统育种,主要方法是自然选种和杂交育种,印度尼西亚茶叶和金鸡纳研究所已培育出GMB系列11个优良的无性系国家品种,收集保存了约600份茶树资源。现将印度尼西亚茶产业概况、主要茶树品种、育  相似文献   

20.
福安市位于福建东北部沿海地区,背山面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是以生产绿茶、花茶为主的多茶类产区,有“中国茶叶之乡”的美誉。现有茶园面积23万亩。毛茶产量2.54万吨,毛茶产值7.10亿元,茶叶商品总值16.30亿元,茶叶是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区内茶园遍布,主要集中分布于丘陵、山地,以山坡梯层茶园为主。因此,分析福安市茶园水土流失现状,对于福安市山地资源的利用、控制水土流失、发展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