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供体细胞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核移植重构胚的作用,比较了用于保种的冻存和新鲜的成纤维细胞做供体细胞、供体细胞不同的离心转数、供体细胞不同的血清饥饿时间及用本实验室冻存的成纤维细胞,解冻复苏后,不同传代次数对重构胚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用冷冻保存的和新鲜的成纤维细胞作为核供体,所得重构胚卵裂率、囊胚率无显著差(P>0.05);供体细胞离心800 r/min时所得重构胚效果较好,离心1500 r/min所得重构胚的卵裂率、囊胚率与其他3组相比较低;血清饥饿3~5 d组所得重构胚比其他3组好;用解冻复苏后再传2、5代的细胞进行核移植,所得重构胚的卵裂率、囊胚率无明显差异(P>0.05),显著高于传8代的细胞所得重构胚。说明供体细胞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核移植重构胚发育有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比较胎儿成纤维细胞、颗粒细胞、卵丘细胞和不同性别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核移植效果,探讨供体细胞的种类及性别对猪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胎发育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胎儿成纤维细胞的融合率(64.74%)高于颗粒细胞的融合率(51.05%)和卵丘细胞的融合率(56.89%),但3种细胞的卵裂率及囊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胎儿成纤维细胞、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均可作为供体细胞用于构建猪体细胞核移植的重构胚。雄性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重构胚的融合率和分裂率与雌性胎儿成纤维细胞重构胚的融合率和分裂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雄性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重构胚的囊胚率显著低于雌性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重构胚的囊胚率(P<0.05)。  相似文献   

3.
供体细胞培养处理方法对水牛核移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经常规培养法 (DMEM 10 % FCS)、血清饥饿法 (DMEM 0 .5 % FCS培养 5~ 10 d)和 Apidicolin- APD结合血清饥饿法 (0 .1mg/ L APD培养 2 4 h,DMEM 0 .5 % FCS培养 1~ 18d)培养处理的水牛卵巢颗粒细胞和水牛成体耳部成纤维细胞作供核 ,分别采取带下注核法和胞质内注核法进行核移植。同一供核细胞各处理组间的核移植胚融合率 (以颗粒细胞作供核 )以及重组胚的囊胚发育率无明显差异 (P>0 .0 5 ) ,但经 APD 0 .5 % FCS培养处理供体细胞核移植后的分裂率显著高于其他组 (P<0 .0 5 )。用 7%乙醇处理的成体耳部成纤维细胞进行核移植 ,其重组胚的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与对照组 (不含乙醇 )均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果表明 ,(1)血清饥饿处理水牛供体细胞对其核移植效果没有影响 ;(2 ) DNA合成抑制剂 APD结合血清饥饿培养处理水牛颗粒细胞和成体耳部成纤维细胞 ,可提高其核移植效果 ;(3)乙醇预激活处理水牛成体耳部成纤维细胞 ,对其核移植效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比较水牛2种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方法的效果以及激活前的时间间隔对全细胞胞质内注射法(Whole-Cell Intracytoplasmic Microinjection,WCICSI)核移植效果的影响.采用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供核,比较了透明带下注核法(Perivitelline Microinjection,PM)和WCICSI核移植效果.另外,试验了不同类型的供体细胞进行全细胞胞质内注射后与激活前的受体胞质的最适宜作用时间.结果,WCICSI构建核移植重构胚的成功率显著高于PM(87.1%vs 81.1%,P<0.05),虽然其重构胚的分裂率极显著低于PM(49.5%vs 71.8%,P<0.01),但囊胚率、核移植的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卵丘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在注射后3 h激活,重构胚的囊胚发育率最高;颗粒细胞注射后与激活前的最佳时间间隔可在1.5~3 h,但3 h是最佳的作用时间.结果表明,(1)WCICSI可用于水牛体细胞核移植的研究;(2)水牛胞质内注射供体细胞后3 h进行激活,核移植重构胚的发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用3代~5代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作核供体细胞,体外成熟培养44 h~46 h、排出第1极体(PbI)的猪卵母细胞去核后,进行小鼠-猪种间核移植操作。Hoechst 33342染色检查去核效果,去核率为84.2%(27/32)。共培养68枚小鼠-猪种间核移植重构胚,其中48枚发生卵裂,卵裂率为70.6%,13枚胚胎发育至8-细胞,发育率达27.1%(13/48)。  相似文献   

6.
供体细胞对猪体细胞克隆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中国农业大学实验用小型猪香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成年耳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3种细胞系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比较了血清饥饿法和接触抑制法处理胎儿成纤维细胞诱导进入G0/G1期的效率,发现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饥饿2d和4d差异不明显,同样接触抑制2d和4d差异也不显著(P〉0.05)。系统研究了影响克隆胚胎发育的供体因素:血清饥饿与否、细胞形态、细胞类型及个体差异等,结果表明:血清饥饿处理对克隆胚的早期发育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圆形光滑细胞有利于细胞融合,对早期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个体、不同类型的供体细胞对克隆胚囊胚发育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系统探讨了水牛体细胞核移植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初步建立了水牛体细胞核移植的一整套程序。体外成熟培养22~24h的水牛卵母细胞去核后,将经血清饥饿(0.5%FBs)培养2~9d、0.1mg/L Aphidicolin(APD)培养 0.5%FBs培养2~9d或一般培养法(10%FBS)培养的水牛耳皮成纤维细胞或颗粒细胞,直接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细胞质中,或注射到卵周隙中再经电融合(100V/mm,15μs,电脉冲3次)构建重构胚。重构胚经化学激活后(5pmol/L离子霉素5min,2mmol/L6-DMAP3h)培养7~8d,评定其胚胎发育能力。耳皮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经0.1mg/L APD 0.5%FBs培养处理后的重组胚卵裂率,均极显著高于血清饥饿和一般培养处理的同种供体细胞(P<0.01),但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差异(P>0.05)。耳皮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经0.1mg/L APD 0.5%FBS处理后进行核移植的分裂率和发育率均无显著差异(63.06%比58.70%,P>0.05)。以水牛颗粒细胞为核供体时,电融舍法的重构胚分裂率显著高于胞质内注入法(P<0.05),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差异(P>0.05)。培养3代和6代的水牛颗粒细胞以及培养6代和10代的耳皮成纤维细胞,其具有正常二倍染色体的细胞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这2种细胞不同培养代数作供体进行核移植时,各代之间核移胚的体外分裂率、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差异P>0.05)。这些结果表明:(1)水牛耳皮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经培养传代所建立起来的细胞系相对比较稳定;(2)0.1mg/L APD预培养处理供体细胞能提高水牛体细胞核移植的效果,但血清饥饿培养则无作用;(3)水牛耳皮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均可作供核细胞,核移植后都能得到体细胞克隆的囊胚,但前者的效果略优于后者,且其核移植效果不受供核细胞培养代数的影响;(4)电融合核移植胚胎的发育率高于胞质内直接注入法,但两者的总体效率相似。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供核细胞端粒酶基因的激活是否影响核移植胚胎的早期发育,试验采用转染端粒酶基因的牛乳腺上皮细胞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分别作为供核细胞进行核移植,检测重构胚卵裂率、囊胚发育率和孵化胚发育率及囊胚细胞数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细胞都可被牛卵母细胞重编程,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说明供核细胞人端粒酶催化亚基水平的高低对植入前阶段的核移植胚胎发育无显著影响,推测牛早期核移植胚胎可以调节端粒酶基因的表达和端粒的延伸,无需外源人端粒酶催化亚基活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筛选猪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最佳脱羰秋水酰碱(Demecolcine,DC)浓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手工重构胚发育的影响,以期建立高效的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系.观察不同成熟时间卵母细胞在不同DC浓度下的去核效率,并进一步比较了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法和荧光染色去核法、不同类型的供体细胞(颗粒细胞、新生巴马肌肉成纤维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和供体细胞的不同处理方法(70%~80%汇合、血清饥饿法和100%接触抑制法)对重构胚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DC诱导去核,对体外成熟培养44 h的卵母细胞以浓度0.4 μg· mL-1作用0.5~1 h为宜.(2)用DC化学辅助手工去核与用荧光染色去核的重构胚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13.11% vs 9.25%,P>0.05).(3)以胎儿成纤维细胞、颗粒细胞和新生巴马小型猪肌肉成纤维细胞为供体构建的重构胚的融合率、卵裂率及囊胚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4)用70%~80%汇合(对照组)组、接触抑制组和血清饥饿组的细胞作供体构建的重构胚,在融合率上,接触抑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裂率与囊胚率上,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法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替代荧光染色去核法,能省去去核过程中荧光染色及紫外光照射去核等步骤,从而简化了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程序,提高了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效率,能为高效的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细胞核移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取成年小鼠唇部皮肤进行培养,分离成纤维细胞并血清饥饿培养1周,用作核供体。对成年小鼠进行超排,取卵母细胞用作核受体,核移植重构胚经SrCl2激活处理6h后,同mM16培养液和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把发育到早期囊胚的重构胚转移至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饲养层上,添加ES细胞条件培养液,消化分离ICM,然后接种培养,对孵出的ES细胞样集落进行鉴定培养。结果显示,小鼠唇部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核移植重构胚2-细胞率为54.05%,桑椹胚率17.14%,囊胚率6.90%,对照组卵丘细胞的核移植重构胚2-细胞率为60.00%,桑椹胚率21.85%,囊胚率11.69%,但2种供体细胞在支持核移植重构胚发育能力上差异不显著。成纤维细胞重构囊胚中6个囊胚分离出ES细胞样集落,3个ES细胞样集落可稳定传代;对照组卵丘细胞重构囊胚中9个囊胚中分离出ES细胞样集落,5个ES细胞样集落可稳定传代。从核移植重构胚中分离出的ES细胞样集落具有岛状或巢状群体生长形态,生长旺盛的集落可自发分化成单个散在或片状存在的上皮样或梭形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为阳性,常规冻存复苏,仍显示ES细胞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自制的兔抗牛脾细胞免疫血清裂解供体细胞膜而获得核胞体,结果表明,自制的免疫血清可以成功的裂解供体细胞膜而获得核胞体。将该法制备的核胞体应用于牛体细胞核移植的胞质内注射中,从而为核移植中供体细胞核胞体的获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在比较不同供体细胞对重构胚发育的影响时。结果表明。颗粒细胞与耳成纤维细胞构建的重构胚卵裂率没有显著差异(62.62%versus67.89%,P〉0.05),囊胚率也没有明显的差异(23.88% versus 18.92%,P〉0.05):在4℃低温冷藏一定时间的供体细胞与未经冷藏的供体细胞,其卵裂率和囊胚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63.34%versus62.03%;26.67%versus24.45%,P〉0.05);同样,耳成纤维细胞也得到相同的结果(70.76%verSus66.67%:21.74%versus19.56%,P〉0.05)。颗粒细胞构建的重构胚在注核后3~5h进行激活较1~3h有更高的卵裂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73.91%versus56.52%,P〈0.05),裳胚率无显著性差异(23.53%,versus15.38%,P〉0.05)。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探讨供体细胞类型及含羞草素对水牛体细胞克隆的影响。结果如下:与成纤维细胞相比,卵丘/颗粒细胞可以获得较高的融合率和分裂率,但两者的囊胚率差异不显著;克隆水牛的成纤维细胞能用于核移植,而且对核移植结果没有影响;性别对重构胚的早期发育影响不大;含羞草素处理可以替代血清饥饿处理。  相似文献   

13.
优化山羊体细胞核移植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乳腺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比较了供体细胞类型、细胞冷冻及核移植的重建方法(胞质内注射、电融合)对重构胚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1)乳腺细胞支持重组胚的发育能力(囊胚率7.14%)显著低于成纤维细胞(16.19%)和颗粒细胞(19.01%)(P〈0.05),卵裂率无显著差异(P〉0.05);(2)乳腺上皮细胞构建重组胚时电融合法的效率(69.52%)极显著高于胞质注射法(59.20%)(P〈0.01);成纤维细胞的重组成功率、卵裂率和囊胚率在两种方法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颗粒细胞,胞质注射法重组成功率(82.17%)显著高于电融合法(50.99%)(P〈0.05),其囊胚率也稍高于电融合法,但无显著差异(P〉0.05);(3)上述3种供体细胞在冻融后支持重组胚发育力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山羊体细胞核移植中,上述3种细胞支持重组胚的发育力以成纤维细胞和颗粒细胞较好;细胞冷冻对其无显著影响;在构建重组胚方法上,乳腺细胞以电融合法为宜,颗粒细胞是胞质注射法优于电融合法,而成纤维细胞两种方法均可。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不同传代的培养方法和不同方法处理及不同培养分离法探讨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处理方法对猪体细胞胚胎发育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100%长满汇合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核移植融合率高于70%~80%的胎儿成纤维细胞(P<0.05),分裂率高于血清饥饿培养的胎儿成纤维细胞(P<0.05),但囊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2)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冷冻-解冻后的核移植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均显著低于新鲜和4℃冷藏的细胞(P<0.05),但融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解冻后不宜直接进行核移植;(3)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得到的胎儿成纤维细胞所构建的重构胚胎在融合率、分裂率和囊胚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100%长满汇合培养是较好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培养处理方法;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解冻后不宜直接进行核移植;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均可用于分离培养猪体细胞核移植的胎儿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5.
核移植就是将共体核移入受体卵胞质获得重组胚的过程,核移植可以产生遗传组成相同的若干后代,前景迷人。猪胚胎核移植目前以早期卵裂球做供体,次级卵母细胞做受体。猪胚母体-合子转变(MZT)发生于4细胞期,MZT不影响重组胚的发育能力。核质融合及激活老头儿采电激法,可有效地使重级胚发育,卵母细胞质可使融入的核发生再规范产重排发育程序,供体细胞周期对核移胚的发育有重要影响。由于猪胚的特殊性,核移植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成年小鼠的卵丘细胞核、胎儿成纤维细胞作核供体细胞来进行核移植,研究小鼠卵母细胞的去核程序和影响重构胚附植前发育的激活条件;随后将重构胚与供体细胞系共培养后获得囊胚阶段的小鼠重构胚,并将其移植到受体鼠体内后获得了24%克隆胚胎。结果表明,小鼠卵母细胞质能够进行重编程来支持早期的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利用从成熟后的猪卵母细胞中获得的颗粒细胞与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下一步猪体细胞核移植的供核细胞作好准备,为转基因猪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从成熟卵母细胞中获得的颗粒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和冷冻保存;采用室温消化法分离培养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结果表明,接种后的原代颗粒细胞和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经过5~6d后均可连生铺满皿底,细胞排列有序,可用于继代培养;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冷冻解冻后可以存活。利用成熟后的猪卵母细胞的颗粒细胞,可以简单而快速地分离与培养;通过室温消化法可以分离培养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并且经过冷冻解冻后可以复苏存活,其存活率为80.2%。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比较供体成纤维细胞的不同血清饥饿培养天数、传代次数、冻存复苏等方面试验条件对重组胚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供体细胞血清饥饿0、1~3、4~6、7~9d之间重组胚卵裂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囊胚率以饥饿1~3d的最高,与4~6和7~9d组别差异显著(P〈0.05);以传代0、1~3、4~6、7~9代的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卵裂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桑椹胚率以传1~3代最高,差异显著(P〈0.05);2代细胞解冻后的卵裂率显著高于4和8代细胞,而以2和6代冷冻解冻后细胞为供体,卵裂率并无明显差异,8代细胞的桑椹胚率显著低于其它组。本试验为提高供体成纤维细胞在卵母细胞中重新程序化及后续重组胚发育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食蟹猴耳部成纤维细胞作为核供体利用电融合法构建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研究其核重编机制并寻找适宜的培养基,初步建立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体系。结果显示:(1)重构胚胎激活后3 h,供体核的大小基本不发生变化,但在激活后6 h大部分形成膨大的类原核。(2)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融合率为74.2%,有70.5%的重构胚胎发生卵裂,29%的卵裂胚胎发育到桑椹胚阶段。(3)在NCSU-23+10%FCS和TCM199+10%FCS培养基中,重构胚突破4-细胞阻滞发育到8-细胞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3.5%和17.0%,在NCSU-23培养基中的为19.9%,但是只有在NCSU23+10%FCS和TCM199+10%FCS培养基中重构胚胎发育到囊胚阶段(1.4%vs1.1%),尽管差异不显著。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食蟹猴-猪异种体细胞克隆体系。  相似文献   

20.
将发育不同时期的兔胚和移核胚的卵裂球细胞核与去核的成熟卵母细胞共同组成移核胚,通过中间受体培养和移植实验检验胚胎的发育能力。结果表明,(1)兔囊胚之前各个时期的胚胎细胞核均可使移核胚发育到囊胚;(2)胚胎极化前后的卵裂球参与组成的移核胚发育到囊胚的比例无显著差异。但极化后 64细胞胚的卵裂球与去核卵母细胞的融合率低于极化前的 8细胞胚胎卵裂球;(3)兔 16细胞胚与去核的卵母细胞组成的移核胚可以发育到期,产仔率为 3.16% ;(4)兔移核胚卵裂球用于连续核移植,其后 2 代均可发育成囊胚,其中第 1 代移核胚与第 2 代移核胚发育率相似,但显著高于第 3 代移核胚;(5)兔移核胚和各代连续移核胚卵裂球与去核卵的融合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