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研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麦洼牦牛132头,按年龄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补饲组,每组66头牦牛,补饲组归牧后补饲精料(1 kg/d·头),对照组只放牧。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补饲组牦牛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 0.05),掉膘降低41.42%,补饲组成年牦牛、犊牦牛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成年牦牛掉膘降低55.14%,犊牦牛掉膘降低57.31%;(2)补饲组牦牛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分别提高7.56%、9.86%、8.45%,补饲组成年牦牛、犊牦牛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犊牦牛提高10.52%,成年牦牛提高10.69%;(3)补饲组与对照组放牧牦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蛋白、尿素、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肌酸激酶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补饲组成年牦牛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提高24.41%。由此可见,冷季补饲精料有助于提高放牧牦牛生长性能和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有利于牦牛冷季保镖,且对犊牦牛的效果优于青年牦牛。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增加高原生态环境下犊牦牛的初生重,提高犊牦牛成活率。[方法]本研究采取了在母牦牛怀孕后期补饲的方法,在怀孕后期,母牦牛自然放牧回圈后,每晚每头母牦牛补饲250g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连续补饲3个月。[结果]表明,试验组犊牦牛的初生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而且母牦牛产后掉膘少,产后发情率高。[结论]对地处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放牧母牦牛围产期补饲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后,能有效提高犊牦牛的初生重。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究冷季补饲精料对怀孕牦牛繁殖性能、生长期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一选用6岁左右、健康无病的经产怀孕麦洼牦牛10头,随机分为2组(5头/组),即对照组(全放牧)和精料组(放牧+精料补饲料400g/d)。试验二选用2岁左右、健康无病的生长期麦洼牦牛21头,随机分为3组(7头/组),即对照组(全放牧)、玉米组(放牧+补饲玉米500 g/d)和玉米菜粕组(放牧+补饲玉米菜粕500 g/d,各50%)。结果表明:试验一,精料组犊牦牛初生重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47.48%(P<0.01);试验二,对照组生长牦牛体重下降9.25 kg,补饲玉米组和玉米菜粕组生长期牦牛分别增重12.38 kg和2.33 kg,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玉米组生长牦牛增重极显著高于玉米菜粕组(P<0.01)。结果提示,冷季给予怀孕牦牛补饲精料可提高犊牦牛初生重;冷季生长牦牛补充精料有助于提高生长性能,同时补饲能量饲料(玉米)的效果高于蛋白饲料(菜粕)。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补饲、隔离断奶及同期发情处理方法,考察对母牦牛发情率、人工授精受胎率及产犊率等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补饲+断乳组初产母牦牛和经产母牦牛与隔离断乳组及对照组初产母牦牛和经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补饲组、隔离断乳组与对照组初产母牦牛和经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断乳+同期发情组初产母牦牛与补饲+断乳+同期发情组初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断乳+同期发情组经产母牦牛与补饲+断乳+同期发情组及补饲+同期发情组经产母牦牛的诱导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采用补饲、隔离断乳及同期发情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能显著提高当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人工授精受胎率及产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冷季补饲精料对牦牛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A试验选用8头分娩期相近、7岁左右的牦牛,平均随机分为精饲组和对照组。精饲组采用放牧与精料补饲400 g/d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全放牧。B试验选用18头健康无病、2岁左右的牦牛,随机分成玉米组、玉米菜粕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放牧,玉米组采用放牧和补饲玉米500 g/d,玉米菜粕组采用放牧和补饲500 g/d玉米与菜粕(各50%)。结果:A试验精饲组初生牛犊的初生重比对照组的初生重比率增加47.48%(P0.01),具有明显优势;B试验对照组牦牛减重9.25 kg;玉米组和玉米菜粕组各自增重12.38 kg、2.33 kg。相较于对照组,玉米组与玉米菜粕组有明显的增重优势(P0.01),而且玉米组的增重还明显高于玉米菜粕组(P0.01)。结论:相较于常规全放牧的方式喂养牦牛,冷季对牦牛进行补饲精料,提高了牦牛的生长、繁殖性能,还可以使怀孕牦牛生产的犊牦牛初生重增加。而在精料中能量饲料(玉米)比高蛋白饲料(菜粕)喂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加高原生态环境下牦牛的繁殖性能。本研究采取了在母牦牛围产期补饲的方法,在牦牛围产期,母牦牛自然放牧回圈后,每晚每头母牦牛补饲250g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连续补饲5个月。结果表明,试验组犊牦牛的初生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而且试验组母牦牛产后体况评分比对照组高(P0.01),产后母牦牛当年的发情率和当年受胎率、产犊率、犊牛繁活率都比对照组高(P0.01)。对地处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放牧母牦牛围产期补饲母牦牛浓缩精料补充料后,能有效提高牦牛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枯草期对母牦牛进行产前和产后7个月补饲对其来年繁殖性能和后代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设计了枯草期妊娠母牦牛“产犊前5个月”+“产犊后2个月”暖棚补饲试验,方法是从2020年10月1日开始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妊娠母牦牛白天放牧,夜间暖棚过夜,但试验组早上出牧前和黄昏归牧后精料补饲,对照组不补饲,试验于2021年4月30日结束,试验期共7个月。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妊娠母牦牛所产犊牛的繁殖成活率、公母犊牛平均初生重、母牦牛翌年发情时间、受胎率比对照组母牦牛分别高30%、2.94 kg和2.71 kg、40 d、45%,公母犊牛平均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1)。另对两组母牦牛所产后代犊牛进行短期集中育肥效果观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试验期内试验组和对照组公、母牛的体重分别增长46.91 kg和41.74 kg、34.47 kg和30.35 kg,验期期内两组公母牛的日增重分别为52.12 g和46.38 g、38.30 g和33.72 g,试验组公母牛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3.82 g和12.22 g。通过本组试验得出如下结论:如果保证了母牦牛在妊娠期和哺乳前期的营养需要,不仅可以提高其来年繁殖性能,其后代犊牛的生长发育水平远高于不补饲母牦牛后代犊牛,进行育肥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冷季暖棚夜宿+精料补饲对妊娠母牦牛体重、犊牛初生重的影响,选择同期配种,年龄、生理状况近似的母牦牛两群。通过抓阄的方法确定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头,11月1日~3月1日(冷季)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暖棚夜宿,3月1日~9月1日(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补饲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牛比对照组母牛多增重13.5kg,试验组比对照组犊牛初生重、四月龄体重平均增重3.5kg、21.8kg。经T检验均P0.01体重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两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补饲精料对减少牦牛冷季掉膘有明显作用。8月龄牦牛补饲精料试验组比对照组少减重2.81kg,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0月龄补饲精料牦牛试验组比对照组少重2.19kg,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计算投产比得出,补饲精料是增加三江源区牦牛冷季营养供给,减少掉膘,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暖季补饲矿物元素复合舔砖对放牧牦牛生长性能及产奶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牦牛140头,按年龄、性别组成相同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补饲组,每组70头。补饲组在归牧后可自由舔食矿物元素复合舔砖,对照组不补饲,试验期为60 d,测定牧草中矿物元素含量、牦牛生长性能、泌乳母牦牛产奶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组犊牦牛和青年牦牛总增重和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 01);青年牦牛和成年牦牛日增重显著高于犊牛(P0. 05)。与对照组相比,补饲组泌乳牦牛产奶量无显著变化(P0. 05),7,8岁泌乳牦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5岁以下泌乳牦牛(P0. 05)。说明在牧草生长旺盛的暖季给牦牛适当补饲矿物元素复合舔砖能提高牧草的利用率和日增重,而犊牦牛和青年牦牛的补饲效果优于成年牦牛。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补饲蛋白料对3月龄断乳母犊牦牛日增重和肉质的影响。选用24头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的3月龄断奶母犊牦牛(59.51±3.49kg),随机分成两组(处理组放牧+补饲蛋白料,对照组采用完全放牧饲养),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试验预饲期7d,正式期30d。试验始末对犊牦牛进行称重,并随机各选取4头牛进行屠宰取样,进行肉质品质分析。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全期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3.57kg(P0.05)和118.89g(P0.05);(2)处理组犊牦牛的屠宰率显著提高了11.25%(P0.05),后股肉的剪切力显著降低了13.75N(P0.05);(3)犊牦牛背最长肌中氨基酸组成丰富,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每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以及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补饲蛋白料可以提高断奶母犊牦牛的体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质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补饲对后代增重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妊娠后期母牦牛1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头),对试验组母牦牛肌注Se和VE,考察Se和VE补饲对所产犊牦牛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牦牛分娩当日和产后第4周血清Se浓度和VE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犊牦牛初生当日血清Se浓度为27.0±1.8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周龄时虽然下降为17.5±3.4ng/mL,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1.7ng/mL(P0.01)。试验组犊牦牛血清VE浓度在出生当日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4周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实验期间试验组犊牦牛增重39.8k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1kg (P0.05),平均日增重试验组的300g/日,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1 g/日(P0.05)。试验组犊牦牛下痢现象减少。结果显示,通过肌注对妊娠末期牦牛补充Se与VE,能够促进犊牦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发一套适合高纬度地区推广应用的牦牛高效养殖集成技术,增加当地牧民养殖牦牛的经济收入,试验开展了牦牛暖棚饲养试验、牦牛犊牛全哺乳及补饲育肥试验、母牦牛妊娠后期及哺乳期补饲试验、18月龄犊牛及成年牦牛全舍饲育肥试验。结果表明:暖棚饲养条件下,经计算母牦牛的试验末体重、日增重、总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40 kg(P0.01)、283.00 g(P0.01)、34.00 kg(P0.01),并盈利862.40元/头。试验组全哺乳犊牛的断奶体重和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28.47 kg(P0.01)、189.00 g(P0.01),并实现相对盈利1 084.32元/头。补饲育肥条件下,经计算犊牛的出栏重和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39.91 kg(P0.01)、226.00 g(P0.01),并实现相对盈利1 989.96元/头。妊娠后期补饲条件下,经计算母牦牛的试验末体重、总增重、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47.70 kg(P0.01)、13.50 kg(P0.01)、225.00 g(P0.01),母牦牛产犊的成活数高于对照组,且其所产犊牛的初生重比对照组高3.50 kg(P0.01);哺乳期补饲条件下的母牦牛,其犊牛的4月龄体重比对照组高21.80 kg(P0.01)。18月龄犊牛及成年牦牛在全舍饲育肥条件下,试验组试验末体重、总增重、日增重、宰前空腹重、胴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屠宰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经计算分别比自然放牧条件下相对盈利1 072.32元/头、966.48元/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上年未产犊牦牛采用补饲与同期发情处理技术,并采用安格斯肉牛细管冻精开展牦牛杂交,出生的犏牛犊采用犊牛培育技术,对不同培育条件对犏牛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年未产犊母牦牛补饲技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隔年产犊母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产犊率及犊牛成活率分别为86.67%、82.23%、78.34%和96.46%,分别提高22.84%、27.59%、33.03%和7.62%,差异显著(P<0.05)。采用犏牛犊牛培育技术,与传统对照组相比,犊牛培育组和培育对照组公、母犏牛初生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上年未产犊母牦牛补饲与同期发情处理技术结合犏牛犊牛培育技术,显著提高其杂交一代犏牛的生长发育速度,提高犊牛的繁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水平补饲料对3月龄早期断奶犊牦牛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3月龄(90±5)日龄]健康大通母犊牦牛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犊牛全放牧,试验组犊牛在放牧基础上分别补饲不同蛋白质水平(粗蛋白质水平分别17%、18%、19%)的3种等能量(增重净能5.6 MJ/kg)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补饲能够显著提高犊牦牛的平均日增重,17%、18%和19%补饲组分别提高了28.87%、47.47%和28.61%(P0.05)。2)与对照组相比,补饲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浓度(P0.05),17%、18%和19%补饲组分别增加了10.57%、16.64%、21.84%(P0.05)。3)与对照组组相比,补饲料粗蛋白质水平为18%时,显著提高了瘤胃和大肠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P0.05),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盲肠、结肠的绒毛高度以及十二指肠和盲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因此,补饲能够提高早期断奶母犊牦牛生产性能和促进胃肠道发育,早期断奶母犊牦牛的补饲料的适宜粗蛋白质水为18%。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藏羊和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期分组设计,分两期进行。分别在海北同保牧场暖季、冷季做补饲控释尿素对藏羊和牦牛增重试验,结果表明:在冷季补饲时,试验期藏羊对照组、试验组只均增重分别为(0.79±0.32)、(1.85±0.5)kg;试验期牦牛对照组、试验组只均增重分别为(4.59±1.63)、(7.52±1.3)kg,两组间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暖季补饲控释尿素,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高寒地区放牧牦牛补饲尿素糖蜜营养舔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季对放牧牦牛补饲尿素糖蜜营养舔块,可使牦牛少减重19.10~25.85kg,减少损失171.90~232.65元,相应多获利63.99~83.34元;暖季通过90d放牧补饲育肥,补饲后牦牛体增重达到37.96~46.16kg,比同龄对照组提高40.13%~70.39%,补饲后牦牛多获利77.13~148.59元,经济效益极为显著。根据其补饲效果,提出高寒牧区放牧牦牛较为适宜、绿色、环保、营养物质平衡的饲草料供给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藏羊和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期分组设计,分两期进行。分别在海北同保牧场暖季、冷季做补饲控释尿素对藏羊和牦牛增重试验。结果表明:在冷季补饲时,试验期藏羊对照组、试验组只均增重分别为0.79 kg&#177;0.32 kg、1.85kg&#177;0.50 kg;试验期牦牛对照组、试验组只均增重分别为4.59 kg&#177;1.63 kg、7.52 kg&#177;1.30 kg,两组间增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而在暖季补饲控释尿素,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蒸汽压片玉米对牦牛冷季补饲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30头常年放牧牦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傍晚归牧后每头补饲精料(玉米)1kg/d。试验组用蒸汽压片玉米替代粉碎玉米。每月称重1次,直至试验结束。[结果]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试验组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高3.91%、1.83%、1.19%,差异显著(P0.05);试验末,试验组相对生长率为-9.53%,对照组为-16.32%,试验组比对照组少掉膘6.79%;试验组只均比对照组减少掉膘损失155.88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蒸汽压片玉米补饲牦牛,显著降低了牦牛冷季掉膘率,增加了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舍饲、放牧+补饲及放牧的饲养方式,对30头24月龄牦牛进行育肥试验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舍饲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达到484.83 g,放牧+补饲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达到358.27 g,对照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达到117.11 g,舍饲组与放牧+补饲组及对照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对比,差异显著(P0.05);放牧+补饲组与对照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采用舍饲及放牧+补饲的育肥方式,显著提高育肥牦牛的增重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