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广西河池市是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山区农业市.为探讨高寒山区中稻田一年三熟免耕丰产栽培模式,提高农民种田收入,2003年以来,在我市中稻地区实施2390公顷的"超级稻-再生稻-大蒜"免耕丰产栽培试验与示范,其中超级稻免耕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71.3千克,再生稻平均每667平方米产326.9千克,大蒜免耕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蒜头368.4千克,一年三熟每667平方米产值达3291.7元,比传统耕作每667平方米增加纯收入2319.5元.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闽中山区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发展日新月异,传统栽培技术规范要根据变化了的条件,加以研究组装集成技术,才能在生产中发挥实际指导作用.闽清县依托福建省农业厅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开展超级稻-再生稻两季吨粮集成技术、菜后稻粮经轮作地力肥沃区超高产栽培集成技术、中高海拔区优质超级稻集成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推广.组成了适合闽中山区推广应用的超级稻栽培集成技术体系,5年3项集成技术累计应用面积1万hm2,每公顷产量9 211.5 kg,比普通栽培技术每公顷增产880.5 kg,有效推动了水稻产量水平的提高和全县粮食的增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着重介绍冬闲田地免耕地膜覆盖栽培辣椒技术:在晚稻收割后,直接起畦,一次性施足肥,用黑地膜覆盖,免耕除草种植辣椒。几年的实践证明,在冬闲田地上采取免耕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既节本增效又能抢季节,而且优质高产,提高商品率,每公顷鲜辣椒产量45000-52500kg,按每千克1.2元计算,每公顷产值54000-63000元。  相似文献   

4.
紫云英-烟草-超级稻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紫云英-烟草-超级稻种植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实现每公顷年产值40860元,比种植两季杂交水稻增收21600元。  相似文献   

5.
高寒山区"超级稻-再生稻-大蒜"免耕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河池市高寒山区一年三熟免耕丰产栽培模式,近年来在东兰、南丹、天峨、凤山等县实施"超级稻-再生稻-大蒜"免耕丰产栽培试验研究与示范,一年三熟每666.7m2产值达3291.7元,比传统单季稻每666.7m2增收2556.4元。为河池市山区农民探索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秋马铃薯的效果及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宜昌市于2007秋在枝江市示范种植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秋马铃薯36.67 hm2举办核心示范样板3.33 hm2.平均每公顷产鲜薯19695 kg、纯收入19997.4元,整个示范区平均每公顷纯收入15000元以上,其主要栽培要点是备好种薯、适时播种、施足底肥、保证密度、盖好稻草、精心田管、搞好化调.  相似文献   

7.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油菜/西瓜 辣椒/棉花模式作物产量高、效益好,每公顷作物产量合计为93020kg,合计收入69868元,纯收入52238元,值得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该模式种植方式及主要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超级稻免耕抛栽的产量表现及经济效益,于2011年在广西宾阳县进行不同耕作方式(免耕抛栽、翻耕抛栽)的晚稻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翻耕抛栽相比,免耕抛栽下超级稻的每穗粒数、有效穗数、结实率、粒重较高,生产成本相对较低(14100元/hm2),使其产量增产了2.6%,纯收入(10284元/hm2)增加了5.1%。由此可见,免耕抛栽是一项既节本又高效栽培技术,在桂中地区的晚稻生产上应该大力推广,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超级稻两优293氮磷钾养分用量优化施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3元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超级稻两优293氮磷钾养分用量优化.结果表明,超级稻的产量受氮肥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磷肥影响较小.多元回归方程分析表明,每公顷施用氮、磷、钾养分分别为271.01、118.69、252.23 kg时超级稻产量最高为9 609.27 kg,结合海南超级稻生产的实际,建议超级稻生产中每公顷施用氮、磷、钾养分分别为270~280、108~119、243~281kg,此时氮、磷、钾养分配比以1:0.40~0.44:0.9~ 1.04较合适.  相似文献   

10.
喀斯特山区“超级稻—双低油菜”免耕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池市喀斯特山区中稻单产低、农民增收困难等课题,近年来在石山地区进行了"超级稻-双低油菜"免耕丰产栽培技术探讨.经过三年来的试验示范探索,总结出一套"超级稻-双低油菜"免耕丰产栽培的成功经验,为河池市山区农民实现一年多收提供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与稻鸭共育防治水稻“两迁”害虫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明晖  李品清 《广西农学报》2010,25(1):16-17,21
为探索环保、有效的水稻"两迁"害虫防控技术,采取频振式杀虫灯与家鸭野放稻鸭共育结合防治的方法,此法对"两迁"害虫有特效,并能给家鸭提供养料,平均每只鸭重1.42kg,按市价每千克14元,示范区的1 627只鸭子纯利润21 909元;增产稻谷6 708kg,增产值9 391元;农药费用减少12 590元,以上三项收益合计43 890元;扣除电费及塑料网费用、人工费,共增加经济效益2 286.8元/hm2。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与GPS的水稻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通过GPS定位在广西柳江县基隆村水稻种植区8.69ha的水田上采集10个土壤样品,分析其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同时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并依据所得土壤养分含量选择4块水稻田进行精准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探讨在高度分散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下水稻精准施肥技术。田间试验结果显示,4田块精准施肥均比常规施肥增产,平均增产稻谷331.5kg/ha,增产率为5.6%;且节省肥料投入,每公顷平均减少肥料开支579.0元,综合稻谷增产值及肥料节支费用,每公顷平均增收1276.1元。  相似文献   

13.
稻草还田对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稻草还田量和方式的研究表明,每hm^2翻压6750kg稻草还田,有利于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状况,提出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和有效硅的含量,增产11.76%,覆盖后翻压4500kg/hm^2稻草还田次之。  相似文献   

14.
幼龄果园套种模式生产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行套种,是果农提高前期收入,集培肥地力、以短养长、以园养园的有效办法。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在平孟镇新植砂糖桔果园内进行“柑桔+西瓜+旱稻+马铃薯”套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幼龄果园套种,效益西瓜产值4.16万元/hm^2,旱稻产值1.16万元/hm^2,马铃薯产值4.1万元/hm^2,三项效益产值共9....  相似文献   

15.
广西桂北地区油菜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组合对广西桂北地区油菜产量的影响,为确定油菜最高产量施肥量和最佳效益施肥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不同施肥水平N(0、89.8、150、179.36、269.4、359.2 kg/ha)、P205(0、60.0、107.4、120.0、240.0kg/ha)、K2O(0、60.0、107.4、120.0、240.0 kg/ha)组合,共13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根据试验测产数据建立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以寻求油菜的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进行寻优.[结果]处理13(N3P3K4)的油菜籽产量最高,为1911.2 kg/ha,比CK处理(N0P0K0)增产760.1%;处理2(N3P3K3)产投比最高,为9.03,增加收益3744元ha.[结论]通过拟合的肥料效应方程,得出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239.6 kg/ha、P2O5120.3 kg/ha、K2O 188.9 kg/ha,最佳效益施肥量为N 208.9kg/ha、P2O5 98.1 kg/ha、K2O 173.0 kg/h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水溶性硅肥对烟叶质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江西省烟叶生产中全水溶性硅肥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于旱地和水田中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全水溶性硅肥施用量(60、120和180、0 kg/ha)对烟叶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等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两种土壤类型中施用硅肥处理与对照(0 kg/ha)相比,均能显著提高烟叶的单叶重;硅肥施用量60、120和180 kg/ha处理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处理增长9.1%、9.5%和10.7%;施用全水溶性硅肥对原烟外观质量及烤烟等级影响不明显;120 kg/ha处理的产值最高,为47707.7 元/ha,180 kg/ha处理其次,为47699.6元/ha,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结论】施用全水溶性硅肥能改善原烟品质,降低烟叶烟碱含量,并提高烤烟的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7.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推广,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在同等自然条件下,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每667m^2增产稻谷49.2kg,增产率为11.4%,经济效益提高98.3元。测土配方施肥能够提高水稻单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淮北地区大穗型水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淮北地区的水稻产量和种稻效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用大穗型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采用田间试验和生产示范的方法,制定了大穗型水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经大面积生产示范,水稻平均单产增长26.2%,1hm2生产成本降低628.5元,实现了高产节本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2007~2008年在田林县进行了早稻免耕抛秧与秋玉米免耕(即“双免”)轮作稻草覆盖栽培模式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模式每667m^2年产量达946.23kg,其中早稻667m^2产589.76kg,秋玉米667m^2产356.47kg,每667m^2年产值1635元,每年每667m^2增加收入500元以上。本文分别对早稻免耕抛秧和秋玉米免耕栽培的技术要点进行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以直播稻品种郑旱10号为供试材料,探讨不同播量(90、120、150、180、210 kg/hm2)对直播稻郑旱10号产量及根系生理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直播稻适宜播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结果表明,直播稻郑旱10号的产量随播量增加先显著增加后显著降低,当播量为1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10.64 t/hm2。直播稻郑旱10号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齐穗后逐渐下降,随播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播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大。地上部干质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增加,根干质量、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加后降低,齐穗期达到最大;地上部、根干质量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在分蘖中期、穗分化始期和齐穗期均随播量增加而增加,而在成熟期随播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播量为150 kg/hm2时达到最大。根系氧化力和根系生长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先增加后降低,穗分化始期达到最大;均随播量增加而降低,其中齐穗期和成熟期在播量大于150 kg/hm2时,降低更加明显。综上,当播量为150 kg/hm2时,直播稻郑旱10号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成熟期地上部、根干质量和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最大,根系氧化力、根系生长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较大,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