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RNA干扰及其抗口蹄疫病毒复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双链RNA(double strand RNA,dsRNA)介导的序列特异性RNA降解作用。已经证明,在植物和昆虫细胞中RNAi是其主要的抗病毒机制,但迄今为止,几乎没有发现哺乳动物细胞感染病毒后能自发诱导有效的抗病毒RNAi反应。为此,通过人工方法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建立有效的抗病毒RNAi便成了国内外学者孜孜探索的重要抗病毒策略之一。目前,RNAi的分子机制及其功能仍然有待更加深入地研究与阐明,但它作为一种反向遗传学手段已经在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不仅在抗多种哺乳动物病毒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而且已作为一种治疗策略运用于人类抵抗重大遗传性和病毒性疾病的研究当中。笔者对RNAi的分子机制,及其抗口蹄疫病毒复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了有关介绍。  相似文献   

2.
RNA干扰(RNAi)是指双链RNA(dsRNA)分子在mRNA水平抑制相应基因的表达或使其沉默的过程,是一种序列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试验证明RNAi作为一种基因功能研究的新手段,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发育相关研究中发挥了极其高效的作用。本文综述了RNAi在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4,(12):2042-2047
RNAi是由双链小RNA(siRNA)介导的以序列特异性方式诱导同源mRNA降解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其特异性和高效性,已成为当前广泛应用的特异性基因阻断技术。虽然内源性RNAi机制在果蝇、秀丽隐杆线虫、拟南芥等低等动植物中的抗病毒侵染作用已较为明确,但在高等动物尤其在哺乳动物抗病毒感染中的研究一直处于探讨阶段。近期,《Science》等顶级学术期刊上,连续发表将RNAi应用于哺乳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性研究。发现去除病毒中的抑制蛋白,乳鼠体内产生大量内源性siRNA并对病毒进行攻击,且成功抑制病毒扩增,使得乳鼠存活。研究结果均证明RNAi在哺乳动物中也具有抗病毒功能,从而为高等动物病毒病的预防及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简单回顾RNAi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叙述RNAi在哺乳动物水平上的研究情况,尤其是近期应用RNAi在小鼠以抵抗病毒对机体的感染和相关应用与安全性问题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RNA干扰机制及其在水产生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现象是1998年在对秀丽线虫的研究中发现的.RNAi利用双链RNA(dsRNA)特异性地降解相应序列的mRNA.从而特异性地阻断相应基因的表达.本文介绍了RNA干扰现象的发现、分子机制、生物学意义及其技术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6.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通过双链RNA介导,特异性地降解相应序列的mRNA,从而导致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近年来,利用小分子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介导的RNAi技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同时,在活体中利用RNAi研究多种生物基因功能也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文章旨在介绍在转基因小鼠中RNAi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8.
最近德国科学家应用一种称为 RNAi(RNA interference)的方法 ,成功地实现了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关闭特异的基因。 RNAi是一种在细胞内导入与特定基因序列相同的双链 RNA(ds RNA) ,而特异关闭基因的新方法。 1998年在一种线虫体内发现这种机制。现在认为 ,RNAi是植物、果蝇、线虫和很可能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许多生物抵抗病毒感染和限制转座子运动的一种自然存在的防御机制。此前 ,科学家曾用这种在细胞内注入 ds RNA的方法 ,成功关闭了线虫的几乎所有基因 ,但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效果不好。现在认为 ,在哺乳动物这样的高等动物细胞内注…  相似文献   

9.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序列特异性基因沉默机制,对病毒抗原基因有抑制作用或抑制转座子转坐,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RNAi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以及改善畜禽生产性状等功能。本文就RNAi的作用机制及特点和其生理功能加以综述,旨在为其在猪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RNAi(RNA-mediated interference)是一种由序列特异性的dsRNA(double stranded RNA)作为触发器来触发同源mRNA降解从而引起基因沉默的细胞机制。利用RNAi方法可以通过沉默特异基因来对目的基因进行功能性分析,另外通过干扰RNA抑制病原性基因的表达来进行病毒性疾病治疗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作者对RNAi的作用机制、RNAi在抑制病毒复制和抵抗病毒感染动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RNA干扰文库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NA干扰是一种在进化上保守的抵御转基因或外来病毒侵犯的防御机制,存在于许多不同种属的生物体中,在生物体细胞之间进行传递,具有抵抗病毒入侵和维持基因组稳定的作用.RNA干扰文库是以RNA干扰技术为基础建立的一种简单、高效、大规模、高通量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工具,应用于大规模基因功能的筛选,在基因功能研究、发现新的药物靶基因和疾病相关基因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流感病毒是一类危害人和动物健康的RNA病毒,其在宿主细胞内的有效复制离不开宿主蛋白酸性核磷蛋白32家族成员A (ANP32A)和病毒RNA聚合酶的协助和支持。病毒RNA聚合酶由3种蛋白PB1、PB2和PA组成,且ANP32A与病毒RNA聚合酶的最强相互作用需要这3种蛋白的共同参与。ANP32A是酸性富含亮氨酸的核磷蛋白32(ANP32)家族成员,其被确认为支持细胞核中病毒RNA聚合酶活性的关键宿主因子,对流感病毒的复制具有重要的作用。ANP32A的物种特异性差异决定了病毒RNA聚合酶的宿主范围:独特的33个氨基酸序列存在于禽类ANP32A (avANP32A),而在哺乳动物ANP32A中缺乏此氨基酸序列。avANP32A中特有的33个氨基酸序列能增强ANP32A的功能,从而增加禽源特征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不能有效利用较短的ANP32A (即缺乏独特33个氨基酸序列的ANP32A),因而哺乳动物ANP32A无法支持禽源特征聚合酶活性,然而在人ANP32A (huANP32A)中插入这33个氨基酸能促进其对AIV聚合酶的支持作用。此外,流感病毒的适应性突变也能增强AIV在哺乳动物中的传播力和致病性。AIV适应哺乳动物时往往会发生E627K突变,以增强其在哺乳动物中的复制能力。作者主要介绍了宿主蛋白ANP32A对流感病毒复制、转录的影响和流感病毒发生适应性突变的作用机制,简要论述了ANP32A与聚合酶的相互作用对流感病毒跨物种感染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3.
Canine distemper virus--an agent looking for new hos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nine distemper is caused by the 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 a RNA virus belonging to the genus Morbillivirus of the family Paramyxoviridae. The genus Morbillivirus includes measles virus, Rinderpest virus and peste-des-petits-ruminants virus. The host spectrum of CDV, which includes numerous families of Carnivores, has been changed in the last years and distemper-like diseases have been observed in numerous other species. These include epidemics in large felids, marine mammals and javelinas. Different viruses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pinnipeds including a seal-specific isolate, termed phocine distemper virus 1, PDV-1, and a CDV strain, named PDV-2.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previous epidemics among marine mammals in various regions of the worl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occurrence of so far unrecognized morbillivirus epidemics. In some including the mass mortalities of Baikal and Caspian seals and of large felids in the Serengeti, terrestrial carnivores including dogs and wolves have been suspected as a vector for the infectious agent. However, in other epidemics among marine mammals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remains unknown including both seal epidemics in northwestern Europe in 1988 and 2002. It remains to be determined whether a morbillivirus from other marine mammals or terrestrial carnivores caused the infection in this unprotected seal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RNAi介导的病毒抗性的原理,以柑橘上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为研究对象,以期得到对CYVCV具有抗性的转基因植株。根据CYVCV的CP基因和RP基因序列设计含有不同酶切位点的特异性扩增引物,获得RNA干扰片段,分别构建RNA干扰载体ihpCP-pGN、ihpRP-pGN和ihpCPRP-pGN,将干扰载体转入农杆菌EHA105后,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柑橘的遗传转化,获得两株转基因阳性植株,为培育抗CYVCV病毒柑橘品种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鉴于现有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在治疗口蹄疫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寻找新型抗病毒策略势在必行,而RNA干扰正是一种有益的尝试。RNA干扰通过沉默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可有效的阻断口蹄疫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复制。论文以口蹄疫病毒引起宿主细胞病变、RNA干扰的机制及RNA干扰抑制FMDV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为内容,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防控口蹄疫。  相似文献   

16.
RNAi是指外源dsRNA引发身体内的基因的同源序列降解,从而表现出基因转录后的沉默后现象,到目前为止在真菌、拟南芥、线虫、锥虫、水螅、涡虫、果蝇、斑马鱼、小鼠等真核生物中都发现存在这一基因沉默机制。研究表明,RNA干涉与植物中的共抑制、真菌中的基因压制熏很可能具有共同的基本分子机制。它可以用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也可用于克服转基因生物的基因沉默现象,使外源基因在遗传改良生物中能更好地表达,还用于基因治疗,抑制有害基因的表达等。  相似文献   

17.
夏庆友  帅小蓉  刘春  朱勇 《蚕业科学》2003,29(3):213-216
RNA干涉 (RNAInterferance ,简称RNAi)通过导入一段与内源靶基因同源的双链RNA(dsRNA)序列 ,使内源mRNA降解 ,从而达到阻抑基因表达的目的。已在线虫等生物中建立RNAi技术 ,对难于获得突变体的基因或生物体尤其有效。日本九州大学、东京大学和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的 3个研究小组对RNAi在家蚕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初步发现在家蚕和其培养细胞中存在RNA干涉现象。探讨了RNA干涉技术在家蚕基因功能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 strain WB82, isolated from a wild boar in 1982, induced a distinct cytopathic effect (CPE) in primary swine testicle cell culture and in most of the porcine cell lines. This strain of CSFV was found to be composed of two biotypes. cytopathogenic (cp) CSFV, as a minor population, and noncytopathogenic (noncp) CSFV, as a major population. The noncp CSFV (designated strain WB82/E+) was obtained by biological cloning, and it showed the exaltation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phenomenon. In Northern blot analysis and RT-PCR assay, CSFV RNA with a subgenomic (sg) length was detected in addition to full-length viral RNA only in the cells in which a CPE had been revealed. These RNAs represent the genomes of typical defective interfering (DI) particles because of the strict dependence on a complementing helper virus and interference with replication of the helper virus. The sg RNA, which exhibits the genomes of the DI particles, lacked the nucleotides of the viral genomic region from Npro to NS2 (4764 bases). When extracted sg RNA was transfected to the cells infected with the WB82/E+ strain, a distinct CPE was observed. Interestingly, the CPE was observed in cells infected with other heterologous noncp CSFV ALD and GPE- strains by sg RNA transfect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se noncp CSFVs act as helper viruses for the replication of sg RNA (DI particles). It was also shown that the cytopathogenicity of strain WB82 is caused by apoptosis.  相似文献   

19.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抵抗病毒入侵、调控基因表达的监控机制,是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种自我保护现象。随着对RNA干扰机制的深入理解,其在病毒性疾病上的应用的研究也初显成效。作者概述了RNA干扰的作用机制及抑制猪瘟病毒增殖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