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筛选元蘑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优化液体菌种培养工艺。[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不同的接种条件(包括不同菌龄、不同接种量)和不同的培养条件(包括不同转速、不同培养时间),以菌丝体生物量、菌丝球密度及菌丝球形态为指标进行元蘑液体菌种的筛选。[结果]液体培养元蘑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200 g马铃薯、150 g稻草粉、10 g玉米粉、20 g葡萄糖、3 g蛋白胨、2 g酵母膏、维生素B_11片;最佳接种菌龄为5 d;最佳接种量为9%;最佳培养转速为160 r/min;最佳培养时间为7 d。[结论]元蘑液体菌种经过优化培养,菌丝体生物量、菌丝球密度及菌丝球形态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平菇菌丝液体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法]以平菇为试材,以菌丝干重为检测指标,筛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马铃薯淀粉4%、酵母粉0.100%、硫酸镁0.15%、磷酸氢二钾0.2%。[结论]供试菌株在优化培养基配方条件下,菌丝干重有显著提高,为平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和规模化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榆黄蘑的深层发酵最佳培养基的制备,为榆黄磨的液体发酵培养提供参考。[方法]以初选培养基为基础,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适合榆黄蘑菌丝体生长以及适合产生胞外多糖的优化培养基。[结果]确定适合榆黄蘑菌丝体生长的优化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汁20.00%、葡萄糖1.00%、蔗糖1.00%、牛肉膏0.15%、蛋白胨0.15%、NaCl0.01%、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075%、VB0.001%。适合产生胞外多糖的优化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汁20.00%、葡萄糖1.50%、蔗糖1.50%、牛肉膏0.10%、蛋白胨0.10%、NaCl0.03%、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075%、VB,0.001%。[结论]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培养基进行榆黄蘑的深层培养。  相似文献   

4.
研究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菌丝平板培养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得到优化配方。以花脸香蘑菌丝生长速度为指标,通过平板培养研究9种碳源、8种氮源及6种无机盐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影响,并用三元二次正交回归试验对花脸香蘑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促进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麸皮,最佳无机盐为MgSO_4,培养7 d后菌丝生长速率分别为2.29、1.88、1.64 mm/d;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琼脂2%、蔗糖3.06%、麸皮0.45%、MgSO_4 0.02%。培养基中添加蔗糖、麸皮和MgSO_4可促进花脸香蘑菌丝生长,并得到优化后的培养配方,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菌丝干重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榆黄蘑菌种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的种类和添加剂量。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汁10.00%、葡萄糖1.00%、玉米粉0.30%、黄豆粉0.25%、磷酸二氢钾0.15%、V_C0.001%。该配方碳、氮源取材比较方便,物美价廉,便于大规模工业化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6.
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德  周明  高虹  史德芳  郭鹏  李露  薛淑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36-18538
[目的]优选灵芝液体发酵的最优培养基。[方法]以不同碳源的培养基培养灵芝,研究不同碳源对灵芝液体发酵菌丝生长情况及生物量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玉米粉水解液发酵得到的灵芝菌丝体生物量最大;不同培养基发酵得到的菌丝体生物量大小顺序为玉米水解液〉玉米粉〉葡萄糖+玉米粉〉蔗糖+玉米粉〉麦芽糖+玉米粉〉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顺序为麦芽糖+玉米粉〉葡萄糖+玉米粉〉玉米粉〉玉米水解液〉葡萄糖。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玉米粉为灵芝液体发酵的最优培养基。[结论]筛选出灵芝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为以玉米粉为碳源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是对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GuoL.Zhou液体发酵培养基的营养源和培养条件进行探索。[方法]以发酵培养液中的菌球生物量、菌丝生长速度和菌球萌发活力指数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的培养的温度、pH值、碳源、氮源、接种量进行优化筛选,研究最佳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并对发酵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功能性成分测定对比。[结果]液体发酵培养中最佳的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27℃、起始pH为8.0、接种量为11%、碳源是海藻糖、氮源是豆粕粉,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海藻糖2.0%、豆粕粉3.5%、KH_2PO_4(0.05%)、MgSO_4(0.025%),该条件下菌球生物量最高为2.36g·100mL~(-1)。发酵菌丝体的三萜类化合物、β-葡聚糖和黄酮含量均高于子实体。[结论]通过对发酵工艺的筛选优化,为该菌的人工驯化和功能性食品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高寒地区蛹虫草摇瓶液体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法]以菌丝体干质量浓度为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筛选出液体培养基中的最优碳源和氮源,然后运用方差分析得出最佳碳氮肥比(C/N).[结果]辽宁某企业提供的蛹虫草菌株液体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碳氮肥比为2∶1和1∶1时均可使菌丝达到较大的生物量.[结论]该研究为高寒地区蛹虫草的液体发酵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选出适合紫丁香蘑(Lepista nuda)菌丝生长的液体发酵培养基。[方法]以紫丁香蘑菌丝体干重和胞外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适合紫丁香蘑菌丝生长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结果]碳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KH_2PO_4和氮源,最后是MgSO_4。[结论]最适液体发酵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2%(w/V),酵母浸粉0.5%(w/V),KH_2PO_40.3%(w/V),MgSO_40.05%,CaCl_20.001%,VB10.001%(w/V),pH 7。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魏菇的液体制种技术。[方法]采用一种自制的简易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研究了阿魏菇液体制种技术,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阿魏菇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比。[结果]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的菌丝生物量有明显差异,蔗糖(碳源)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最大,一定量的蛋白胨(氮源)能够促进菌丝生长,少量的K+和Mg2+有利于菌丝生长,但它们对阿魏菇菌丝生长速度影响较小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最优培养基为:3.00%蔗糖+0.50%蛋白胨+0.10%KH2PO4+0.05%MgSO4。用该培养基在自制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阿魏菇液体培养,10 d后菌丝生物量达到25 g/L。空气流速在0.08~0.12 m3/h有利于菌丝的迅速生长且形成的菌丝球大小均一。栽培实验表明,通过气升式反应器生产的液体菌种可以正常出菇。[结论]阿魏菇液体菌种具有菌丝生长快、制种和生产周期短等优点,是实现阿魏菇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史俊  赵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27-728,737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种子的液体悬浮培养方法。[方法]以MS为基础培养基,设计了不同浓度的基础培养基、激素、天然附加物、pH、蔗糖等5个影响因子的15种培养液配方,筛选出铁皮石斛最适的液体培养条件。[结果]适中的无机盐浓度,NAA、较低的pH值、较高的蔗糖浓度以及适量的土豆汁都有利于铁皮石斛种子的萌发;试验优选出的相对适合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1/2MS+0.5 mg/LNAA+80 g/L土豆汁+45 g/L蔗糖。[结论]筛选出了相对较合适的培养基配方,为铁皮石斛栽培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兰蓉  杨国伟  吴志明  苑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79-7181
[目的]对鸡腿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筛选及优化。[方法]以鸡腿菇为供试材料,胞外多糖和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鸡腿菇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筛选及优化。[结果]鸡腿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2.0%,酵母膏0.75%,CaCl0.2%;鸡腿菇液体发酵产菌丝体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2%,酵母膏0.75%,KH2PO4 0.2%;鸡腿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和菌丝体的最佳发酵条件均为:起始pH值7.0,接种量20.0%,装液量120ml,培养天数6d;[结论]该研究为鸡腿菇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巴音布鲁克蒙古口蘑液体培养的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蒙古口蘑的营养代谢特点,为进一步开展蒙古口蘑资源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巴音布鲁克草原蒙古口蘑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技术,通过研究生物量、菌球特征、培养时间等内容,阐明蒙古口蘑液体培养的营养代谢特性以及适宜的液体培养条件.[结果]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糁5;,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黄豆0.1;,pH 6.5~7.0时蒙古口蘑生物量较稳定,生物量干重达0.684 8 g/100 mL,菌龄为21d.培养基装量以摇瓶体积的40;为宜,转速125 r/min,溶解氧满足需要.[结论]巴音布鲁克蒙古口蘑对不同营养物质的代谢能力不同、培养时间亦不同.蒙古口蘑对马铃薯配方和米糠配方的营养代谢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4.
胡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26-1928
[目的]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长根菇这一珍稀食、药用菌资源。[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定指标,采用静置培养的方法探索长根菇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静置培养长根菇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4.0%玉米淀粉、0.2%黄豆饼粉、2.0%葡萄糖、0.2%蛋白胨、0.2%KH2PO4、0.1%MgSO4、0.1%CaSO4和60.0 mg/L VB1。在此培养基中,在25~26℃静置培养8 d后,长根菇菌丝体生物量可达8.75 g/L。[结论]由于优化的培养基中主要原料价格较低,因此将此培养基配方用于生产将会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包珍  江军山  王训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60-13562
[目的]为海藻糖的科学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对以红薯淀粉为原料发酵生产海藻糖的过程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海藻糖合成酶产生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使用最佳培养基来确定最佳发酵时间、发酵温度、pH、装液量等最佳培养条件。[结果]以食尼古丁节杆菌为生产菌,得到海藻糖合成酶的产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4%、蛋白胨0.5%、牛肉膏0.6%、K2HPO40.08%、NaH2PO40.12%。确定了以红薯淀粉为原料发酵生产海藻糖的培养条件为发酵时间48 h,最适发酵温度38℃,最适pH 7.0,最适装液量200ml/500 ml。[结论]确定了红薯淀粉发酵生产海藻糖的小试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为红薯淀粉发酵生产海藻糖后期的中试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粘类芽孢杆菌DN-1固体发酵条件。[方法]以活菌数和芽孢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对DN-1菌株的最适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菌株DN-1最适培养基配比为:15%稻壳,40%玉米粉,20%马铃薯,10%茶渣饼,15%水,0.1%磷酸氢二钾和0.2%硫酸锰。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72 h,发酵温度37℃,初始pH 6.5~7.0,接种量10%。优化后菌株DN-1活菌数、芽孢率分别达26.3亿/g、92%。[结论]试验结果为DN-1菌株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青松  林华  杨远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362-9362
[目的]研究含有丰富营养的菠萝皮汁对黑木耳菌丝液体发酵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在黑木耳的斜面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分别加入4%、7%、10%菠萝皮汁的试验,观察菠萝皮汁对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7%添加量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与其他配方间差异在0.01水平显著,菌丝体干重达到最大,与其他配方有0.05水平显著差异。[结论]含有丰富营养的菠萝皮汁对黑木耳菌丝液体发酵生长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8.
贾素中  杭晓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72-174,188
[目的]优化益生菌发酵桑葚汁饮料的加工工艺。[方法]以桑葚汁为主要原料,以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为发酵菌种,对桑葚汁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发酵时间、接种量4个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所制得的发酵桑葚汁饮料进行感官评价,得到发酵工艺的最佳组合,同时对其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优化出的最佳发酵工艺:桑葚汁添加量为50%,蔗糖添加量为5%,发酵时间为24 h,接种量为3‰,由此所得的发酵桑葚汁呈红棕色,具有果香及发酵风味,口感酸甜。在0~4℃冷藏条件下贮藏28 d后,活菌数仍有2.1×10~8CFU/m L。[结论]复合益生菌发酵的桑葚汁饮料可作为一款营养保健活菌饮料,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