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为红叶李的商品化生产、遗传转化和品种定向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红叶李茎段为外植体,在MS、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红叶李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红叶李的离体繁殖体系。[结果]适量浓度的6-BA和NAA组合比单独使用6-BA诱导率高,处理⑤(6-BA、NAA的浓度分别为1.0、0.2mg/L)的诱导率达75.0%,且腋芽生长良好。处理⑥(6-BA、NAA的浓度分别为2.0、0.2mg/L)的增殖系数为7.67,芽苗高度大于2cm的芽数为4.76。适合红叶李生根的最佳IBA浓度为0.5mg/L,生根率达98.3%。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结论]红叶李离体培养的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6-BA1.0mg/L+NAA0.2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铁线莲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铁线莲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铁线莲茎段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6-BA、NAA和IBA,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其腋芽诱导分化、诱导芽增殖和继代苗生根的影响。[结果]铁线莲腋芽诱导效果以MS+6-BA 1.0 mg/L+NAA 0.2 mg/L为最佳;增殖培养以MS+6-BA 1.5 mg/L+NAA 0.50 mg/L为最佳;继代苗生根培养以MS+6-BA 1.5 mg/L+IBA 2.0 mg/L最佳。[结论]建立了铁线莲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添加不同浓度激素及其组合培养基对海南菜豆树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为建立海南菜豆树组培快繁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海南菜豆树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6-BA及6-BA与NAA、IBA和NAA组合,进行诱导萌芽、增殖、生根培养研究,分析添加不同浓度激素及其组合的培养基对海南菜豆树组织培养的效果.[结果]海南菜豆树芽的诱导率随6-BA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当6-BA质量浓度为4.0mg/L时,芽诱导率达100.0%,且长势良好;当6-BA质量浓度为3.5 mg/L、NAA质量浓度为0.2 mg/L时芽增殖率最高,增值系数达5.8;在生根培养中,当NAA质量浓度为0.2 mg/L、IBA质量浓度为0.3 mg/L时生根率最高,达76.0%.[结论]海南菜豆树最适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4.0 mg/L;增殖培养以MS+6-BA 3.5 mg/L +NAA 0.2 mg/L效果最好;生根培养以MS+IBA 0.3 mg/L +NAA 0.2 m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不同激素对月季茎段扦插和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月季(Rosa chinensis)茎段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ABT、IBA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以及6-BA、NAA、GA3对组织培养的影响,探讨适宜月季快速繁殖的条件.结果显示,MS培养基中添加50 mg/L的ABT或100 mg/L的IBA时,月季茎段生根率较高,生长健壮.MS+0.5 mg/L 6-BA+0.3 mg/L NAA是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MS+1.0 mg/L GA3是不定芽生长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为了得到最适合的驱蚊草初代培养、分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激素配比,以叶柄为初始材料,对比研究了多篇文献报道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驱蚊草的最佳初代培养基为MS+NAA 0.2 mg/L+6-BA 2.0 mg/L,2,4-D在初代培养中起着负作用;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NAA 0.6 mg/L+6-BA 0.75 mg/L+GA3 0.2 mg/L,但有待进一步研究添加GA3的效果;而驱蚊草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3 mg/L。  相似文献   

6.
白首乌的离体再生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快白首乌种苗生产速度及实现其生产的现代化。[方法]以带侧芽白首乌茎段为外植体,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植物生产调节剂进行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适宜于白首乌的初代培养基为:1/2 MS+6-BA 0.50 mg/L+NAA 0.05 mg/L;增殖培养基:MS+6-BA 0.20 mg/L+NAA 0.10 mg/L;生根培养基:1/2 MS+IBA 0.20 mg/L。移栽成活率达100%。[结论]采用白首乌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能实现种苗的快速工厂化。  相似文献   

7.
不同激素浓度对红掌组培苗快速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掌(Anthurium andrae anum)组培苗为材料,考察了6-BA、NAA和IBA浓度及配比对红掌组培苗繁殖系数的影响及NAA和IBA对其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2.0 mg/L6-BA+1.0 mg/L NAA+1.0 mg/L IBA,繁殖系数达5.35;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或1/2 MS+ 1.0 mg/L IBA,生根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更好地开发利用菝葜。[方法]以菝葜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以MS1、/2 MS1、/4 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菝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式为0.1%升汞消毒9 min。1/2 MS1、/4 MS培养基更有利于菝葜芽的诱导、增殖及生根,6-BA对芽丛的增殖培养具有关键作用。最佳启动培养基为1/2 MS+6-BA 2.0 mg/L+IBA 0.1 mg/L+NAA 0.2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 MS+6-BA 3.0 mg/L+IBA 0.2 mg/L+NAA 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 MS+IBA 0.1 mg/L+NAA 1.5 mg/L+活性炭1 000 mg/L,生根率最高,达75%。[结论]该研究建立了菝葜的组织培养繁殖体系,增加了菝葜的繁殖系数。  相似文献   

9.
以甜樱桃砧木大青叶植株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初代、继代、生根的培养基的筛选和下地移栽的技术研究。结果显示,以当年生嫩枝为外植体可以快速获得组培苗以达到高效快繁的目的,适合大青叶的培养基:初代为MS+6-BA 0.8 mg/L+NAA 0.1 mg/L,继代为MS+6-BA 0.5 mg/L+IBA 0.2 mg/L,生根为1/2 MS+IBA 0.6 mg/L。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试验选取山西道地药材连翘,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育研究。[方法]以连翘含有2个腋芽的嫩茎茎段为外植体,利用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水平通过正交试验法进行比较,最终利用方差分析筛选出最适宜连翘快速繁育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连翘的最佳组织培养体系为初代培养基(MS+6-BA 1.0 mg/L+IBA 0.3 mg/L+蔗糖25 g/L)、增殖培养基(MS+6-BA 1.0 mg/L+IBA 0.1mg/L+蔗糖35 g/L)、生根培养基(MS+6-BA 1.5 mg/L+IBA 0.1 mg/L+蔗糖25 g/L),生根率可达93.3%,生根的平均根长最长,达9.7mm,适合大规模繁殖。[结论]该研究为连翘的大规模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黄杨叶栒子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以幼嫩茎段为接种外植体,对黄杨叶栒子进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1/2 MS+6-BA 1.0 mg/L+IBA 0.1 mg/L为黄杨叶栒子较佳的启动培养基,MS+6-BA 1.5 mg/L+IBA 0.1 mg/L为较佳的增殖培养基,在生根阶段,以1/2MS+IBA 2.0 mg/L+NAA 0.5 mg/L为较佳培养基,一定量的IBA和NAA互作时,黄杨叶栒子的生根率最高,生根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2.
秦丽凤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6):1183-1188
[目的]建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杉木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桂林市全州县15年生优良杉木单株基部或根部萌芽条的茎尖为外植体,筛选最佳HgCl2浸泡灭菌时间;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组合进行芽的诱导和增殖,以1/4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生长素或生长素组合进行生根培养,筛选适宜杉木组织培养和快繁的培养基.[结果]在改良培养基1/2MS+0.8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3 mg/L吲哚丁酸(IBA)中,杉木茎尖芽的诱导率达74.3%,平均芽长达2.3 cm;在改良培养基1/2MS+0.6 mg/L 6-BA+0.3 mg/L IBA中,杉木茎尖诱导芽的继代培养增殖倍数适中,增殖芽生长较快,有效苗数较多;在改良培养基1/4MS+0.5 mg/L IBA+1.0 mg/L ABT 6号生根粉中,杉木继代苗的生根率达90.7%.[结论]6-BA质量浓度是影响杉木外植体诱导率的主要因素,同时影响新芽的萌发数量;IBA则主要影响新芽的生长速度.适宜质量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杉木组培苗生根,但质量浓度过高会抑制苗木生根.在实际生产中,以1/2MS+0.8 mg/L 6-BA+0.3 mg/L IBA为杉木茎尖芽诱导和生长的培养基、1/2MS+0.6 mg/L 6-BA+0.3 mg/L IBA为杉木茎尖诱导芽的继代增殖培养基、1/4MS+0.5 mg/L IBA+1.0 mg/L ABT 6号生根粉为杉木组培苗的生根培养基,可实现杉木优良无性系规模化育苗.  相似文献   

13.
沙棘品种深秋红茎尖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沙棘品种深秋红茎尖组织培养基配方。[方法]选用不同培养基,以7月中旬至8月下旬采集的大田茎尖为外植体,对沙棘品种深秋红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最适初代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IBA 0.5 mg/L,最适继代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IBA 0.2 mg/L,最适腋芽诱导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结论]该研究建立了沙棘品种深秋红茎尖组织培养技术,为其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百合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食用百合鳞片作外植体 ,以MS为基本培养基 ,对其组培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适宜的芽诱导培养基为MS + 1 .0mg/L 6-BA + 0 .1mg/LNAA + 1 .0mg/LKT ;适宜的快繁培养基为MS + 1 .0mg/L 6-BA + 0 .0 1mg/LNAA + 0 .5mg/LKT ;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 + 0 .1mg/LIBA ;芽诱导和快繁较适宜的条件为光照 1 6h/d、温度 ( 2 5± 1 )℃ ;在光照 1 2h/d、温度 ( 2 5± 1 )℃条件下较易生根  相似文献   

15.
生姜芽的组培快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寻找生姜芽组培快繁的最佳方案。[方法]以MS为基础培养基,设计生姜芽组培快繁的两条途径,选择生姜芽组培快繁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结果表明,茎尖→芽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6-BA 3.0 mg/L+NAA 0.1 mg/L;茎尖→愈伤组织→芽,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2,4-D 2.0 mg/L+KT 1.0 mg/L,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6-BA 2.0 mg/L+NAA 0.5 mg/L。采用超净工作台上用75.0%酒精30 s+10.0%NaClO 15 min+0.1%HgCl210 min+50 ug/L青霉素与台外消毒相结合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去污效果最佳。[结论]对愈伤组织进行切割并继代培养后再诱导芽分化,可获得较大的增殖倍数。  相似文献   

16.
芦荟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大规模快速生产芦荟组培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3个芦荟品种的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用含不同浓度6-BA和NAA的增殖培养基和含不同浓度NAA的生根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不同培养基对芦荟组织发育的影响。[结果]在诱导芦荟侧芽分化的过程中,增殖培养基成分为MS+6-BA 3.0 mg/L+NAA 0.2 mg/L时,诱导效果比较理想,平均诱导出3.6个芽;在诱导生根的过程中,生根培养基成分为MS+NAA 0.2~0.3 mg/L时,生根率较高,平均生根数为7.8~8.2条,根较长且都为正常根。[结论]芦荟组织培养和快繁的培养基最佳配方为:增殖培养基MS+6-BA 3.0 mg/L+NAA 0.2 mg/L、生根培养基MS+NAA 0.2~0.3 mg/L。  相似文献   

17.
新疆天山雪莲组培快繁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天山雪莲组培快繁技术。[方法]以新疆雪莲切除根部的无菌苗,或无菌苗的真叶,或者直接采集野生的新疆雪莲幼嫩部位作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及丛生芽分化、丛生芽增殖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和组培苗移栽试验。[结果]新疆天山雪莲外植体在MS+NAA 2 mg/L+6-BA 0.5 mg/L和MS+6-BA 1.0+NAA 0.1 mg/L+2,4-D 0.1 mg/L培养基上可诱导产生大量的丛生芽;在MS+6-BA 0.5 mg/L+NAA 2.0 mg/L和MS+6-BA 0.5 mg/L+NAA 0.01 mg/L培养基上交替培养,丛生芽继代快速增殖率达1.0∶3.5;组培苗在MS+NAA 0.2 mg/L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达83%;生根的雪莲组培苗经炼苗和移栽后成活,生长健壮。[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快繁技术为雪莲野生资源保护和产业化发展开拓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野生小花碧冬茄组织快繁技术提供依据,文中研究了组培条件下,不同浓度的6-BA、NAAI、BA处理对野生小花碧冬茄外植体器官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小花碧冬茄无菌种子获得的试管苗为材料,筛选其成苗培养和生根培养最适激素组合。[结果]成苗培养中,较高浓度的6-BA配合较低浓度的NAA有利于外植体形成丛生芽,而高水平的NAA会引起愈伤组织的大量产生。对野生小花碧冬茄而言,芽分化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蔗糖30 g/L+琼脂粉5 g/L+NAA 0.2 mg/L+6-BA 1.5 mg/L;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蔗糖30 g/L+琼脂粉5 g/L+NAA 0.4 mg/L+6-BA 1.0 mg/L;生根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蔗糖30 g/L+琼脂粉5 g/L+IBA 1.0 mg/L+NAA 0.4 mg/L。[结论]明确野生小花碧冬茄芽分化、愈伤组织和生根培养的理想激素配比,初步建立了野生小花碧冬茄的高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