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白发病菌侵染谷子的最佳条件及筛选稳定的高引发白发病发生的接种技术。[方法]拟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湿度条件,采用卵孢子拌种的方法,结合统计学分析,明确温度对卵孢子侵染的影响以及卵孢子侵染感病谷子品种最适温度和湿度条件。同时,采用卵孢子拌种,孢子囊悬浮液离体叶片接菌、喷雾接菌和幼苗浸根等4种不同的接种方法,拟摸索稳定高效的接菌技术。[结果]20℃处理的卵孢子对谷子的侵染最严重,病原菌侵染的最佳温度和湿度组合为:相对湿度为80%~100%,温度为23~25℃时,白发病的发生率最高。白发病菌最佳接菌条件为:卵孢子拌种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可达98.5%,其次为孢子囊悬浮液喷洒叶片接菌,发病率达到73%,可作为有效接菌手段。[结论]湿度为该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病率最高,卵孢子拌种为最稳定可靠的接菌方法。其研究结果可为谷子抗性鉴定及白发病菌致病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苹果链格孢菌侵染条件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度与保湿时间对苹果链格孢菌的侵染有很大的影响.当温度低于10℃,病原菌潜育期需72h;但当温度为25~30℃时,潜育期仅为6.5~8h.叶面保漫时间愈长,愈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叶面最少保湿时间为6h.病原菌侵染的最佳温度和保湿时间组合为:温度28~32℃,保湿时间24~48h.不同菌株接种试验表明:各菌株致病性有一定的差异,兰1、天2、平3菌株致病性较强,而武4菌株致病性较弱.品种感病性差异显著.印度、红星最易感病,祝、乔纳金抗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阿月浑子褐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书宇  苏淑钗  樊桂敏  陈志刚  冷平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471-11473,11498
[目的]研究阿月浑子褐斑病的发病规律及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田间实地调查阿月浑子褐斑病的发病规律;从阿月浑子发病组织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真菌,室内观察其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根据其形态鉴定其分类地位;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温、湿度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阿月浑子褐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阿月浑子叶片和果实,造成叶斑和枯梢,在我国的阿月浑子引种地发病情况严重。该病原真菌经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ria),其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相对湿度在95%以上。[结论]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是病害发生的2个高峰期,夏季连续阴雨是阿月浑子叶片褐斑病侵染和爆发的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4.
设施条件下微型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静  曹克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32-4535
[目的]对设施条件下微型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动态进行研究。[方法]在保护地微型马铃薯幼苗上人工接种马铃薯晚疫病病菌,结合逐日天气变化和保护地内逐小时温湿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保护地微型马铃薯晚疫病侵染高峰日的日温度变化在11.5~24.0℃之间,日最低相对湿度高于95%,日降雨累积时间至少8 h以上。[结论]设施条件下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动态呈跳跃式发展,气象条件合适时,病原菌会在1 d之内大量产孢和严重侵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对烟草赤星病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细菌。[方法]应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从烟草根际分离到的细菌进行烟草赤星病拮抗性鉴定,对其中对烟草赤星病菌拮抗性较高的一株细菌利用细菌16S rRNA通用鉴定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和田间抗病性试验。[结果]共从烟草根际分离120份细菌,有6份对烟草赤星病病原菌具有一定拮抗作用,其中1份细菌拮抗作用明显,定名为BS06-1。将该细菌的16S rRNA测序结果登录NCBI网站进行Blastn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BSD-2同源性达到96%,与枯草芽孢杆菌BCRC 14718同源性达到95%,证明该菌属于枯草芽孢杆菌。田间试验证明该菌株BS06-1对烟草赤星病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结论]BS06-1细菌对烟草赤星病具有明显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枸杞炭疽病又称黑果病,是枸杞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影响枸杞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气象因子是空气相对湿度、降雨量和温度。空气湿度大有利于炭疽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染,降雨会加速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病原菌生长发育适温为23~25℃。该病在连遇阴雨天气时流行速度极快,雨后4小时孢子萌发,2~3天即可造成全园受害,常年可造成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80%,甚至绝收。目前正值枸杞青果期,也是炭疽病的侵染适期,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烟草赤星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草赤星病是发生较严重的一种常见烟草病害,为了模拟室外不同的气象条件下烟草赤星病的最适发生环境,对贵州省烟草赤星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25℃、湿度达到100%、黑暗的条件最适合烟草赤星病菌生存;ZA培养基最适宜赤星菌菌丝生长,而OA培养基最适宜赤星菌产孢。赤星病菌的生长随温度、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到达一定数值后逐渐下降。利用SPSS软件建立了温度和湿度对烟草赤星病菌落平均直径增长量的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15x2+0.0158x-0.04,y=-0.001x2+0.213x-4.666。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明确环境因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温度、酸碱度、光照、湿度对该病原菌菌落生长和菌核萌发的影响。[结果]菌落生长适宜条件为18.0℃、pH4.0~5.0、持续光照培养。12h黑暗12h光照、15.0~18.0℃、pH4.0~5.0条件下产菌核量最多。12.0~24.0℃、pH4.0~9.0、空气湿度100%以上条件下适合菌核萌发。菌丝和菌核的致死温度分别为45.0℃和50.0℃。[结论]环境因子与白腐病均生长密切相。  相似文献   

9.
马娅莉  刘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89-15691
[目的]对从棉花根际分离到的促生细菌进行初步鉴定,观察了菌落特性、细胞特点。[方法]采用常规的细菌鉴定方法和Vitek-AMS仪GNI测试卡。[结果]经鉴定,WPL2菌株为假单胞菌,YPL2菌株为假单胞菌,C1菌株为阴沟肠杆菌,WPC2菌株为土壤杆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茎长与对照间差异在0.05水平显著,分别比对照高出2.86%~12.86%、2.01%~14.78%、14.48%~19.39%、6.54%~18.55%。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株高、R/T与对照间差异在0.05水平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0.8%~17.3%、2.7%~11.18%、34.48%~72.41%。大田试验结果表明,3种处理与对照间差异达到在0.05显著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棉花出苗。[结论]菌株KL5、WPL2作为菌肥的效果比较稳定,促生效果明显;组合KL5、KL3+WPL2、YPL2的处理菌肥出苗率最高,可以作为促生菌肥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0.
大豆霜霉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豆霜霉病病粒接种、孢子囊人工接种胚轴试验以及病苗徒手切片观察,揭示出大豆霜霉病为系统侵染病害。种子表皮下的卵孢子越冬后,萌发侵染胚轴,形成系统侵染。带病种子是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通过不同温度下贮藏的种子,不同时期播种,发现温度对卵孢子的萌发和侵染影响很大,在室温下贮藏豆种以及适时播种可减少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不同品种的抗性试验表明,大豆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显著,采用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对1983~1987年的病害调查,发现降雨造成的高湿度对病害影响很大,尤其是7月份的降雨量,是大豆霜霉病流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植物病原真菌对链霉菌702的敏感性变化。[方法]以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为供试菌,在不同氮(N)、磷(P)、钾(K)水平和不同温度条件下观察3种植物病原真菌对链霉菌702的敏感性变化。[结果]随着N水平的提高,纹枯病菌菌落直径生长速度减缓,气生菌丝增加,而赤霉病菌与赤星病菌的菌丝生长变化不明显。随N含量的增加,702对3种病菌的抑制率逐渐下降,随着P含量的增加,702对供试菌的抑制率显著增加,随着K含量的增加,702对供试菌的抑制率变化差异不大。当培养温度分别在30、25、25℃时,链霉菌702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率最高。[结论]该研究为链霉菌702有效合理地应用及更好的防治植物病原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山地气候对烟草赤星病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对贵州省5个典型山地气候区烟草赤星病进行了调查。调查烤烟品种为感病品种(云烟87),共获得5个区域田间病害发生情况数据资料。利用SPSS软件多种增长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曲线估计,通过Sig值、R2的比较,认为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赤星病田间动态变化过程。分析赤星病发病因素,证明初始病情、日平均温度、日平均相对湿度、风速及降雨量是影响赤星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烟草赤星病田间增长速率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阙文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46-11047
[目的]探索卷烟制丝过程贮叶工序适宜的环境温湿度控制条件。[方法]通过设定制丝过程贮叶工序环境温湿度条件,系统研究了烟片温度、烟片含水率、切丝效果、叶丝物理质量等变化情况。[结果]在不同的温湿度贮存环境条件下,烟片含水率、切丝前烟片温度等关键指标变化较小,切丝效果差异不显著,叶丝物理质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根据环境条件与加工质量的影响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温湿度控制条件,以达到既能降低企业能耗,又能保证卷烟在制品工艺质量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干筋期烤烟主脉干燥特性和颜色变化,为干筋期烤烟烘烤工艺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中部叶为试验材料,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研究干筋期不同风速(低速、中速和高速)、相对湿度(12%、18%和24%)和干球温度(60、64、68和72℃)条件下烟叶主脉的干燥特性,并对烤后烟叶颜色参数值进行分析.[结果]干筋期烟叶主脉失水呈降速干燥,随着干筋期风速的增加、相对湿度的降低或干球温度的升高,干燥速率加快.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可很好地描述干筋期烟叶主脉水分干燥曲线,尺度参数α随着风速的增加、干球温度的升高和相对湿度的降低而降低,形状参数β受干筋条件影响较小.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的干筋期烟叶主脉估算水分扩散系数Dcal在1.994× 10-10~4.026×10-1m2/s,干筋期烟叶主脉干燥活化能Ea为56.57 kJ/mol.随着干筋期风速增加,烟叶亮度L*和正反面亮度差?L*增大,颜色偏亮黄色;随着干筋期相对湿度的增加,烟叶L*和正反面?L*减小,而红度a*、黄度b*和饱和度C*逐渐增大,颜色偏橘黄色;随着干筋期干球温度的升高,烟叶a*增大,颜色偏红棕色.[结论]烤烟干筋期采用较高的温湿度和较低的风速有利于提高干筋效率、增加烟叶饱和度.  相似文献   

15.
张爱民  王长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19-4121
[目的]研究不同陈化条件下烤烟的绿原酸含量及褐变程度。[方法]以云烟85、K326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对烤烟绿原酸含量及烟叶颜色值的影响。[结果]云烟85和K326的绿原酸含量随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褐变程度随温度、空气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的温差下,温度越高,褐变越剧烈;空气湿度大于50%时,烟叶颜色值增加显著。在烟叶含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氧气浓度越高,褐变越强烈。[结论]烤烟的绿原酸含量与烟叶颜色值呈负相关,温度和空气湿度都可以加速绿原酸的氧化,增加烟叶的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品种多样性对烤烟生产的影响.[方法]烤烟品种K326、云烟87、云烟85和红花大金元间作,以试验当地连片种植的烤烟品种(K326)为对照.[结果]品种多样性能有效防治体系中炭疽病、气候性斑点病,却降低了体系对赤星病、普通花叶病和烟青虫的抵抗能力.与对照相比,品种多样性使烤烟产量和产值分别提高17.81%和10.42%,但使上等烟比例降低10.36%.[结论]该研究可为以后在烟草生产上积极开发、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以提高烟草产、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适宜湖北省五峰烟区马里兰烟赤星病防治方法。[方法]从不同海拔、抗性品种、移栽方式、药剂施用几个方面研究了马里兰烟赤星病的防治技术。[结果]低山烟区赤星病害发病率较低。在抗病性接种鉴定中,五峰1号、Md872、Md609均表现为中抗烟草赤星病。膜下移栽和井窖式移栽的赤星病病情指数较对照常规大田移栽分别降低8.81和8.98。在参试药剂中,塞菌铜600倍、甲基托布津750倍对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98.41%和98.58%;农用链霉素2 000倍和菌核净600倍的防治效果略差,分别为96.48%和97.32%。[结论]为马里兰烟赤星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地产烟叶最佳储存条件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西地产烟叶的最佳储存条件。[方法]通过对储存在不同温湿度条件的不同部位、不同等级广西地产烟叶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单料烟评吸,探索适合广西地产烟叶储存的最佳温湿度条件。[结果]广西地产烟的中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超出最佳参考值许多,总植物碱含量在最佳参考值范围;上、下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多在最佳参考值范围,但上部烟叶的总植物碱含量较高,下部烟叶的处于最佳参考值范围的下限。从评吸结果看,3种温湿度条件存放的烟叶内在质量基本一致。[结论]长期保持温度20℃、湿度63%左右的储存条件比较适合广西地产烟叶的长期(2~3年)自然醇化,有利于保证烟叶的颜色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贵州省天柱县不同产区特色烟叶品质特征及分布。[方法]以贵州天柱烟区社会资源和气候条件为基础,对特色烟叶品质特征和发展潜力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结果]天柱烟区劳动力和土壤资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具备生产特色优质烟叶的社会经济条件,烟叶生产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天柱片区烟叶外在质量特色明显,化学成分协调,糖含量较高,评吸质量清香风格突出,吸食品质优良。天柱烤烟区域定位为中低山清香型烤烟种植区,为黔东南州烟叶发展的主要潜力区。[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完善天柱烟叶的特色定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类叶面肥对烤烟农艺性状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叶面肥对烤烟农艺性状及抗病性的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97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类叶面肥对烤烟农艺性状、花叶病抗性、赤星病抗性、气候斑病抗性、黑胫病抗性的影响。[结果]施用维果7号处理的烟叶农艺性状表现在各处理中相对较好,施用铜大师+大师兄处理的烟叶花叶病、赤星病、气候斑病、黑胫病等病害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较低,综合防效相对较好。[结论]该研究为武隆烟区筛选出一种抗病性较好的叶面肥,为改善烟叶品质、提高烟农收入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