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以其生长速度快、不易发生病害等特点成为近年来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南美白对虾养殖也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岱山县的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已达456 hm2.根据历年的养殖情况来看,尽管养殖塘使用了为数不少的潜水式、水车式、叶轮式增氧机,缺氧的状况还是时有发生,尤其在养殖密度高的精养塘和虾生长后期水体下部的缺氧较为严重,造成南美白对虾拥挤于水体上部,死亡率增加,直接影响了养殖产量.正是为了解决养殖过程中的缺氧问题,我们试验应用了充气式增氧系统.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萧山区南美白对虾养殖始于2000年,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养殖面积已达5700hm^2,占全区水产养殖面积的60%以上,年产量超过3.5万t。随着对虾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增氧机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南美白对虾高效健康养殖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方法 :选取3个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标上1号、2号、3号,其中1号池塘与胡子鲶混养;2号池采用生物絮团技术;3号池使用益生菌技术。三口池塘放养同批次的经淡化的虾苗,投喂的饲料一致,池水中的盐度无相异;但营养物质的增加不同。结果2号的养殖效果明显高于3号和1号。从水质类型来说,2号池采用生物絮团技术较适合南美白对虾生长水质,有利于环境保护。结论 :采用生物絮团技术养殖,池水形成生物絮团,促进水体物质循环,降低饵料系数,提高了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水产养殖业在珠江三角洲区域不断提升,且在农业经济增长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水产养殖业在大农业发展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如中山、斗门的“南美白对虾”,南海、顺德的名优“桂花鲈”、“鳗鱼”等高附加值的鱼类已形成了规模养殖、规模效益。目前,珠江三角洲养殖业普遍使用的是水车式或叶轮式增氧机,但其增氧效果不甚理想,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较高,且高能耗。佛山市农业机械研究所为适应水产养殖业市场的需要和水产养殖业进入新阶段的要求,开发研制了新型、高效的增氧设备——ZS-500型深水增氧机。通过在南海、中山…  相似文献   

5.
肉桂醛复合保鲜剂对南美白对虾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延长南美白对虾贮藏期,对8种天然化合物的抑菌和南美白对虾多酚氧化酶( PPO)抑制活性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肉桂醛同时兼具抑菌和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双重效果.经酶反应动力学分析,证明肉桂醛是多酚氧化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采用正交试验,对肉桂醛、植酸和海藻酸钠进行复配比较,确定复合保鲜剂的最佳组分为:肉桂醛质量分数0.10%、植酸质量分数0.05%、海藻酸钠质量分数0.50%.复合保鲜剂处理可有效抑制虾体菌落总数的增加和挥发性盐基氮的积累;同时还可抑制贮藏过程中的脂肪氧化,对感观品质具有良好的保持作用,在(4±1)℃条件下贮藏期可达8 ~10d,明显提高了南美白对虾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和货架期.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我国对虾养殖产业的行业竞争力,解决我国对虾养殖产业中生产过程信息散乱、海量产业数据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的现状,本文采用ECharts可视化技术及ARIMA预测算法,设计开发了一套对虾养殖产业信息可视化及展示平台,实现了生产加工、过程管理、经营销售、市场分析及价格预测等功能.平台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多尺度涵盖了对虾养...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对虾开背环节工艺不完善、实际应用装备缺乏等问题,以中型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对虾开背关键工艺方法,建立了对虾开背过程力学模型,获得影响开背效果主要因素为刀具角度、加工中心盘转速和刀具安置距离;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和分析了各因素对开背成功率、虾仁损伤率、虾线裸露成功率和感官评分值的影响,确定影响因素最佳区间为:刀具角度20°~60°、加工中心盘转速10~40r/min和刀具安置距离9~11mm;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多因素响应面试验研究分析,并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刀具角度43.838°、加工中心盘转速28.391r/min、刀具安置距离9.801mm时,开背成功率为99.161%、虾仁损伤率为2.825%、虾线裸露成功率为90.727%、感官评分值为86.944。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针对中型南美白对虾,当刀具角度45°、加工中心盘转速28r/min、刀具安置距离9.8mm时,开背成功率为98.89%、虾仁损伤率为3.33%、虾线裸露成功率为87.78%、感官评分值为85.33,与理论优化值的绝对误差均较小,优化后的对虾开背装置性能满足作业要求。研究可为对虾开背工序装置设计和参数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余姚市黄家埠镇地处余姚西北,区域面积40.08km2,有水产养殖面积566.7 hm2,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鱼米之乡,渔业资源相当丰富,海产品、淡水产品品种齐全,主要有生态鳖、南美白对虾、鳜鱼等."明凤"甲鱼产品和商标已获得浙江省名牌产品和浙江著名商标称号,"闻昌"、"樱山湖"等水产品牌也正在不断崛起.  相似文献   

9.
本设计吸取了喷水式增氧机及振荡式增氧机的优点,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低成本、低工艺、低能耗的新型水产养殖增氧机.该产品由电动机、电动机机箱、特制喷头、筛网、支架和浮体构成,主要适用于对非结冰水面的水产养殖水体进行增氧.实验结果表明该产品的制造工艺及成本、耗电量、寿命及生产周期均优于喷水式和振荡式增氧机,且增氧效果与喷水式增氧机相当.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在水产养殖中研究应用分析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产养殖的生产模式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较低的劳动生产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低质量的水产品以及缺乏安全保障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智能设备来实现精确、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水产养殖,提高渔业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是解决上述矛盾的主要途径。水产养殖中的人工智能是研究利用计算机实现水产养殖的过程,也就是利用机器和计算机监视水下生物的生长,进行问题判断、讨论和分析,提出养殖相关决策,完成自动化养殖。为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发展现状,本文从水产养殖的生命信息获取、水产生物生长调控与决策、鱼类疾病预测与诊断、水产养殖环境感知与调控,以及水产养殖水下机器人5个具体方面入手,结合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和技术特点;阐述了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和原理,总结了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水产养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推动水产养殖转型的主要建议,以期为加速推进中国渔业数字化、精准化和智慧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为进一步谋划好淮安市“十四五”特色农机化工作,淮安市农业农村局对水产养殖机械化开展“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发展现状淮安的水产养殖主要品种有四大家鱼、小龙虾、螃蟹、对虾等,近年来淮安市着力推进高标准、宜机化池塘改造,加大渔业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推广。2021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65万亩,其中以虾蟹为主的特种绿色水产养殖面积达49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9.4万吨,排名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大国,水产养殖对于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养殖技术由于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实现高产量。为了提高水产养殖产量,必须提升在单位空间里水产养殖的密度和质量,而水中的溶解氧水平直接影响鱼类摄食、生长、饲料转化和生存,进而关系到养殖成败和养殖效益的高低。因此,高密度水产养殖模式下,必须维持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当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不足时,必须通过使用增氧设备装置提高溶解氧含量。研究了叶轮式、水车式两种增氧机,介绍其基本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并比较了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  相似文献   

13.
《议案》实施以来,佛山市全面改善环境,重点发展园艺植保、畜禽水产养殖和水稻全程机械化三大工程,承担《议案》支持项目两个:南海区的园艺作物生产机械化推广建设项目,高明区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建设项目.全市农机化发展已由单一的机耕、机耙扩展到机械灌溉、机收、植保等,服务范围由原来只重视种植业扩展到水产养殖,农用运输及小型机械发电等方面.项目工程的实施让农民、农业企业、农机服务组织偿到了甜头,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溶解氧(DO)浓度是对虾养殖水质检测的核心指标.为提高对虾养殖溶解氧浓度的预测精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随机森林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EMD-RF-LSTM)的对虾养殖溶解氧浓度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对养殖水质溶解氧浓度时序数据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得到不同尺度下的固有模态分量(IMF...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秸秆还田机刀具性能的不足,研制了鞭式刀具.同时,在阐述鞭式刀具的结构与工作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对该刀具破茬瞬时的加速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刀具作用于根茬时刀头速度大,采用该刀具的还田机既可切碎秸秆,又可以同时入土破茬,并实现了碎茬与土壤的均匀混拌.  相似文献   

16.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根据害虫的习性,应用有引诱作用的生物物理技术,害虫高高兴兴自杀。为减少化学药剂污染,杜绝人畜中毒,保护天敌,建立无公害农业,开拓绿色食品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广泛应用于农林、蔬菜、水产养殖、烟草种植、储存、酒业酿造、园林、果园等,特别在棉铃虫防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既可防治,又可测报,操作简便,成本低,一次性投资可反复使用。单灯控治面积4hmZ,降低落卵量70%左右,管理得当可基本取消化防。对水产养殖可增加蛋白饲料来源,诱杀酒曲仓储害虫效果明显,充分发挥一灯多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现代农业物联网技术,全程监控鱼类生长、用药及销售过程,实现对水产品生产的全程安全监督管理。该技术主要包括:“水生动物疫病远程会诊及药品追溯系统”“水产养殖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以及“水产品质量安全及身份识别追溯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华北地区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兼顾产量与品质。【方法】于2018年4―9月,在河北涿州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场,以紫花苜蓿品种WL363HQ为试验材料,开展紫花苜蓿田间灌溉试验。试验设置3个灌水处理:W1处理,灌水下限45%FC(田间持水率),灌水上限90%FC;W2处理,灌水下限60%FC,灌水上限90%FC;W3处理,根据当地生产经验定额灌溉为39 mm,研究了不同灌水下限对紫花苜蓿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建植第5年的紫花苜蓿,全生长季需水量511.9 mm。苜蓿细根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0~20 cm土层根系密度最高。灌水对第1、第2茬及全年产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第3茬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第1、第2、第3茬内采用W1处理苜蓿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不同灌水处理对苜蓿粗蛋白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减少灌水量能增加苜蓿相对饲喂价值。【结论】建议华北地区紫花苜蓿第1、第2、第3茬采用45%FC灌水下限,第4茬采用60%FC灌水下限。  相似文献   

19.
饵料投放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关键工艺步骤之一,文章就该工艺过程,提出了自动饵料投放的解决方案。分析介绍了自动投饵机器人应用的可行性及系统构成。该系统的应用可达到降低人工成本、提高饵料投放精度的目的;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智能控制系统配合,可实现不同水产品种、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长环境下的饵料精确投放。  相似文献   

20.
<正>水产养殖行业中风机是其非常重要的一环,基于对水产养殖行业的风机调研,重点对可用于水产养殖增氧风机选型的罗茨鼓风机进行实验对比,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润滑油,经过试验得出耗电量的影响区别。对罗茨风机的润滑油选用具有指导意义。一、润滑油的意义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出现,水产养殖密度和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溶解氧的矛盾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