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黄鱼是我国规模养殖的海水鱼和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是福建省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海水养殖产品之一。福建省宁德市是大黄鱼主养区,2020年养殖总产量约17.9万吨。目前,大黄鱼养殖主要集中在内湾,主要模式为网箱养殖,部分为滩涂栏网、浅海围网和池塘养殖;少量在湾外养殖,主要模式为抗风浪大网箱养殖等。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是适宜高密度人工养殖的热水性鱼类,也是目前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由于广东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其罗非鱼养殖产量一直居全国之首,尤其是茂名市近年来养殖罗非鱼发展迅速,2005年养殖产量达15万多吨,成为全国罗非鱼养殖出口的优势区  相似文献   

3.
养殖草鱼具有饲料成本低、价格较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草鱼本身也具有肉质细嫩、肉刺少、生长快等优势,是一个优良的主养、配养品种,广大渔农乐于养殖.但草鱼养殖也有病害多、死亡率高等缺陷,令养殖户蒙受一定损失.现将养殖过程中草鱼常见的疾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使用.  相似文献   

4.
史氏鲟是淡水中的大型鱼类之一,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同时也具有高耗氧率、易缺氧死亡的缺点。我们利用水库水体大、水中溶解氧高的优势,进行网箱养殖史氏鲟试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养殖条件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喉拟水龟是龟鳖类中名贵种之一.本文从黄喉拟水龟的开发利用的空间、野生资源状况、养殖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其养殖优势;介绍了其人工饲养技术;分别列举了稚幼龟、成龟、亲龟的一些常见病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罗非鱼是华南地区鱼类养殖中数量最多的品种之一,因其抗病力强、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营养价值高、适合内销与外销等优点而受广大养殖户青睐,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国,罗非鱼也成为我国对外出口的主要养殖品种.然而近年来由于养殖水体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异常及养殖密度大、饲料品质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使其病害发生率明显增加,其中细菌病的爆发是造成罗非鱼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09年7月,广东、广西、海南等华南地区爆发链球菌病(海豚链球菌、无乳链球菌)以来,近几年一直呈现高发态势;与此同时,嗜水气单胞菌作为主要的病原菌之一,其发病率及耐药性也逐年增加,给广大养殖企业和养殖户造成重大损失,也给罗非鱼产业带来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7.
如何有效控制养殖海区生态平衡是目前我国贝类养殖的难题之一.文章综述了贝、藻、海胆的多营养级综合水产养殖(integrated multi-trophic aquaculture,IMTA)模式,分析了混养物种之间的互利耦合机制,并阐述了推行此项技术的优势和难点.  相似文献   

8.
正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又名南美白对虾,自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浙江省开始养殖,由于其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合高密度养殖等优势,现已成为浙江省水产四大主导品种之一。当前,池塘高密度养殖是浙江省最主要的养殖方式,特别是南美白对虾(海水)高密度温室大棚养殖  相似文献   

9.
鳗鲡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养殖区域集中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形成养殖、饲料、加工、出口等全产业链的外向型产业。2017年我国鳗鲡总产量达217000 t,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全产业链年产值150亿元以上[1]。主要养殖品种有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欧洲鳗鲡(A.anguilla)、美洲鳗鲡(A.rostrata)和花鳗鲡(A.marmorata)。因美洲鳗鲡具有苗种资源丰富、来源稳定,能在低水温季节正常养殖等优势,其养殖量逐年增多,2018年美洲鳗鲡投苗数占总养殖量的41%。但随着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的普及,病害频发成为鳗鲡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是我区主要优势出口品种之一,而发展无公害养殖是水产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水产品消费安全的有效保障。笔从2002年开始进行南美白对虾无公害养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介绍取得养殖成功的一些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库作为一种开放型的养殖水域,除水体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拦、养设备的设置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之外,水体中凶猛鱼类种群和数量的多寡也是影响水库投放鱼类成活率、回捕率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梅山水库曾因鳡、鲌等凶猛鱼类的大量繁衍,形成种群优势,抑制了投放鱼类的生长,导致水库成鱼产量急骤下降,影响了水库渔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2.
欧鳗是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而且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药用功效,是出口创汇的世界名优鱼之一.目前,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在我国北方地区也开始了小规模的集约化养殖,但受养殖环境、规模、资金等条件限制,饲料尚需从南方购入.因此了解鳗鱼的营养需求以及可能引发的疾病,有助于为鳗鱼养殖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降低饵料系数和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海带是世界上重要的海藻养殖对象之一,中国、日本和韩国是养殖海带的主要国家.全球养殖海带以日本海带为主.在日本,北海道也养殖少量鬼海带和利尻海带(大岛泰雄,1986).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带养殖国家,大连是我国海带养殖的起始地,并且也是我国养殖海带的重要产地和出口盐渍海带的重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三疣梭子蟹是苏、浙、沪、闽、鲁等省市海水池塘养殖的主要产品之一,随着养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技术、饲料质量、投喂方式等暴露出许多问题,不仅造成养殖环境的污染,也使养殖病害日趋严重,甚至影响三疣梭子蟹产品的质量安全.为了促进三疣梭子蟹养殖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笔者根据近几年养殖三疣梭子蟹的实践经验,提出其养殖的几点思考,与广大养殖业者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团头鲂(也称武昌鱼)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作为淡水养殖品种推广以来,以其抗病力强、生长快、食性杂等优势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主要品种之一。但由于一些苗种繁育单位忽视团头鲂的种质保护、亲本选择和提纯复壮等选育工作,致使团头鲂养殖群体出现了退化现象。表现为生长缓慢、性成熟个体变小、品种混杂等不良现象,生长优势明显减弱,严重影响了我国淡水常规鱼类生产发展。团头鲂浦江Ⅰ号是经农业部公布的团头鲂良种。本场自1998年引进该品种以来,成功地进行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后备亲鱼选育等,为国内水产苗种繁育场提供更新换代的后备亲鱼。在池塘…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唐山市引入南美白对虾进行小规模池塘养殖试验,200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全面推广,目前已成为唐山市对虾养殖主要品种之一,养殖面积达10万余亩,年产量1.5万吨以上.养殖模式由单一的池塘养殖发展为池塘养殖、盐田晾水池养殖、小棚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多种模式.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迅猛发展,苗种产业也快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水鱼、脚鱼等。目前中华鳖养殖业已形成了大规模、有影响的特种水产养殖产业,其野生鳖市价仍达300元/千克以上,养殖鳖也在80~120元/千克。中华鳖在湖南省的养殖历史悠久,已成为湖南省水产养殖优势品种之一。为探索中华鳖不同养殖模式的效益,笔者采用藕池、稻田和大池三种模式进行中华鳖养殖效益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俗称河虾,全国年养殖产量超过27万吨,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青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优质水产品。青虾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上市时间灵活、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收益高等优势,青虾养殖已成为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青虾养殖过程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肝脏是鱼类的重要内脏器官之一,它不但与消化有关,而且还和机体解毒、免疫有重要关系.集约化养殖情况下,肝脏的病变已是影响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各种媒体也有脂肪肝、花肝等肝病的报道.如何防治肝病是当前水产养殖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台湾泥鳅是台湾水产科技工作者通过杂交选育出来的新品种,与普通泥鳅相比,具有适应高密度养殖、摄食旺盛、个体大、生长快、抗病力强等优势,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水产养殖者追捧和消费者青睐.2012年以来,台湾泥鳅逐渐被大陆少数南方水产企业引进养殖,并迅猛发展.目前,东北地区也有零星引进养殖,但未形成规模.为提高台湾泥鳅的认知度,方便引进养殖,本文对台湾泥鳅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东北地区养殖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