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夹层内热风循环式保温箱和PTC元件箱底供热式保温箱进行了哺乳仔猪局部采暖保温控制试验研究。通过两种采暖保温系统的石英灯管、炕式保温和红外线灯的采暖保温效果相比较,结果证明两种系统均能显著降低仔猪的打堆频率(P<0、01)和腹泻发生率,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P<0.05),减少采暖保温的能源成本。其中热风循环式采暖保温系统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最高,达到了98.4%,比炕式保温组高1l、2%,比红外线灯组高12.8%。PTC元件箱底供热式保温箱组取得了最好的节能效果,日耗电量为3.58度,比红外线灯组低0.6度,比石英灯管组低1、04度,月能量费用相对降低12、4元和21.8元(按每度0.70元计算)。但是这两种保温系统对仔猪0~20日龄的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夹层内热风循环式保温箱和PTC元件箱底供热式保温箱进行了哺乳仔猪局部采暖保温控制试验研究.通过两种采暖保温系统的石英灯管、炕式保温和红外线灯的采暖保温效果相比较,结果证明两种系统均能显著降低仔猪的打堆频率(P<0.01)和腹泻发生率,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P<0.05),减少采暖保温的能源成本.其中热风循环式采暖保温系统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最高,达到了98.4%,比炕式保温组高11.2%,比红外线灯组高12.8%.PTC元件箱底供热式保温箱组取得了最好的节能效果,日耗电量为3.58°,比红外线灯组低0.6°,比石英灯管组低1.04°,月能量费用相对降低12.4元和21.8元(按每度0.70元计算).但是这两种保温系统对仔猪0~20日龄的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哺乳仔猪局部采暖保温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夹层内热风循环式保温箱和 PTC元件箱底供热式保温箱进行了哺乳仔猪局部采暖保温控制试验研究。通过两种采暖保温系统的石英灯管、炕式保温和红外线灯的采暖保温效果相比较 ,结果证明两种系统均能显著降低仔猪的打堆频率 ( P<0 .0 1 )和腹泻发生率 ,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 ( P<0 .0 5 ) ,减少采暖保温的能源成本。其中热风循环式采暖保温系统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最高 ,达到了 98.4% ,比炕式保温组高 1 1 .2 % ,比红外线灯组高 1 2 .8%。PTC元件箱底供热式保温箱组取得了最好的节能效果 ,日耗电量为 3.5 8°,比红外线灯组低 0 .6°,比石英灯管组低 1 .0 4°,月能量费用相对降低 1 2 .4元和 2 1 .8元 (按每度 0 .70元计算 )。但是这两种保温系统对仔猪 0~ 2 0日龄的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暖保温方式对仔猪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开发研制的两种保温箱 ,在秋冬季以红外线灯 (C1)和石英管灯 (C2 )比较采暖的效果。结果证明试验组仔猪打堆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增加其睡眠时间。利用卡方检验 (独立性检验 )进行分析 ,试验组和对照组打堆次数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说明保温方式对仔猪打堆有明显影响。当保温系统温度分布均匀、配置合理时 ,仔猪睡眠环境舒适度提高 ,这对于降低仔猪死亡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 ,仔猪成活率表明行为和生产成绩存在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1前言某大型规模化猪场建于1998年8月,占地面积27.86公顷,建有6条万头生产线,各种猪舍78座。所有猪舍均集中在一块缓坡地上,每幢猪舍外部结构、规格大小相同,气势宏大,十分壮观。猪舍均为封闭、双列式结构,跨度8m,檐高不足2.4m,相对较矮;猪舍布局为沿地势从高到低分别设置菜猪区、保育区、分娩区和怀孕区,办公和生活区处上风向。妊娠舍均为定位栏、水泥地面、尾部50cm固定铸铁漏缝地板;铁皮保温箱、红外线灯炮保温;自然通风。保育舍、菜猪舍普通水泥地面平养,无附加保温设施。栏内地面坡度过于平坦,排水…  相似文献   

6.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给仔猪最适宜的气候环境条件。笔者从lop年早春开始用保温箱给仔猪供暖。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仔猪育成率提高12.2%以上。保温箱用木材做成长9()c,宽60cm,高70cm的框,上面和四周内外用饲料编织袋,中间用尼龙簿膜3层封闭。正前下方有小门洞可任仔猪自由出人。箱上有换气活动口,保温箱内上面吊挂红外线灯泡,底下可垫稻草,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中、小型传统养猪场和广大农村农户养猪。现谈谈保温箱供暖的方法。1春季保温早春气候比较寒冷,最低温底3CC左右,保温箱内的温度比外界温度约…  相似文献   

7.
低黏度小麦及戊聚糖酶用于断奶仔猪日粮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 35日龄断奶仔猪 90头 ,随机分为 3组 ,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小麦—豆粕、小麦—豆粕 戊聚糖酶日粮 ,每组 3个重复。各组日粮营养水平相同。检测日粮类型及酶制剂对仔猪 35~ 4 9日龄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腹泻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黏度小麦用于 35日龄断奶仔猪日粮 ,合理配合 ,使仔猪 35~ 4 9日龄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分别提高 2 6 2 8%、18 2 9%和9 375 %。腹泻发生率降低 8 2 5 % ,仔猪每增重 1kg饲料投入减少 0 2 9元。小麦日粮中添加 0 0 5 %戊聚糖酶制剂有效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率 (6 3 74 % ) ,显著提高日粮Ca的消化率 (9 2 1% ,P <0 .0 5 )。  相似文献   

8.
通过A、B、C、D4种方法对仔猪黄、白痢进行预防,结果表明:B、C、D3组比A组发病率分别减少51.73、61.33和64.81个百分点,死亡率分别降低8.91、14.13和18.26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B组仔猪平均断奶重高于A组10.69%,差异显著(P〈0.05);C、D两组仔猪平均断奶重分别高于A组20.68%、21.24%,差异极显著(P〈0.01);C、D两组的发病率均极显著地低于B组(P〈0.01),C组死亡率比B组减少5.22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D组死亡率比B组减少9.35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C、D两组仔猪平均断奶重高于B组9.02%、9.53%,差异均显著(P〈0.05);D组的发病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D组仔猪平均断奶重高于C组0.47%,但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预防和治疗费用B、C、D3组分别比A组低1.04、0.71、0.64元/头,其中以B组费用最低,仅为0.09元/头。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配合牲力源用做仔猪三针保健的可能性.本试验选用1日龄杜&#215;长&#215;大三元哺乳仔猪15窝共150头,按照体重相近原则将15窝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第。I组为“新三针保健组”.于3日龄、7日龄和21日龄分别肌内注射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强勉)十牲力源0.5mL+0.5mL 1mL+1mL和1.5mL+1.5mL;第Ⅱ组为“传统三针保健组”,分别肌内注射长效土霉素0.5mL、1mL和1.5mL。对照组不作任何保健。28天观察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其它发病率等。结果表明: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配合牲力源做“新三针保健”优于传统三针保健和对照组,其腹泻率分别低16%和6%,其它发病率也分别低20%和10%。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能有效防止仔猪的腹泻和其它疾病的发生。新三针保健组能促使仔猪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比传统三针保健组多增重12.6%,但差异不显著(P〉0.05)。传统三针保健组也比对照组多增重6.2%,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选用21日龄的杜&#215;长&#215;大三元杂交早期断奶仔猪160头,按窝别、性别和体重分为2组,即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组为基础日粮+0.1%复合卵黄抗体粉剂。试验表明,21~35日龄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高15g(P〈0.05),采食量高2.4g&#183;d^-1(差异不显著),料重比下降,腹泻率下降9.9%(P〈0.05)。35-70日龄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高6.5g(差异不显著),采食量下降15g&#183;d^-1,料重比低,腹泻率下降1.5%(P〈0.01)。  相似文献   

11.
罗卫斌  章春桃 《养猪》2010,(1):11-12
选择28日龄体重相近的杜大长断奶仔猪64头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任何药物或制剂;0.2%和0.4%纳豆菌制剂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和0.4%纳豆菌制剂;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硫酸黏菌素100g/kg和金霉素150g/kg。结果表明,0.2%和0.4%纳豆菌制剂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9.8%和19.1%,料重比分别降低25.4%和19.3%,仔猪腹泻率分别降低4.0和7.2个百分点。经济效益分析发现,0.2%、0.4%纳豆菌制剂组比对照组每头仔猪分别多收入8.2元和6.5元。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42日龄的杜长金三元杂种猪36头,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添加0.1%复合酶,试验2组添加0.2%复合酶,对照组为未添加复合酶的常规饲料。经90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增重试验1组比对照组高7.54个百分点(P<0.01),试验2组比对照组高6.33个百分点(P<0.05);饲料报酬,每增重1kg,试验1组比对照组少耗料0.24kg,试验3组比对照组少耗料0.20kg,分别节省饲料成本0.28元和0.18元;试验期间,腹泻猪头数试验1组和2组比对照组分别减少12头次和14头次。  相似文献   

13.
试验期内试验组每头牛平均增重87kg,而对照组每头牛增重63kg,试验组牛平均每头日增重比对照组多24ks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10d后牛的毛色变得比较光滑,牛的精神状况及采食、饮水、排粪、排尿等生理现象正常。试验组牛平均每增重1kg消耗精饲料1.55kg,对照组牛平均每增重1kg消耗精饲料2.14ks。试验组牛每增重1kg的饲料费用为4.21元,对照组牛每增重1kg的饲料费用为5.35元,每千克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约饲料成本1.14元。  相似文献   

14.
选用21±1日龄、平均体重405.23±80.56g的新西兰白兔96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24只(公母各半),研究日粮中分别添加0%、0.05%、0.10%和0.20%的L-丙氨酰-L-谷胺酰胺对21~35日龄仔兔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仔兔日粮中添加0.05%-0.20%L-丙氨酰-L-谷胺酰胺可提高断奶仔兔日增重(P〈0.05),降低仔兔腹泻率,提高饲料报酬。第0~7d各试验组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出62.06%、60.93%、62.19%(P〈0.01);第7-14d,试验组的增重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未体现出优势。试验期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增重成本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9%和6%.试验Ⅲ组增重成本比对照组高出42.4%。综合增重、腹泻发生率和增重成本,L-丙氨酰-L-谷胺酰胺的适宜添加量为0.05%~0.1%.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组与对照组均选用同品种南江黄羊,经90天补饲试验,结果表明:A、B两个试验组全期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0.00g,63.89g,比对照组C35.33g分别提高41.52%和80.84%(P<0.01),比对照组C分别多增收10.87元/只和30.47元/只。饲料报酬则为1.70和2.46。其效益以补饲发酵饲料为最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遗传、性别、体重等相一致的原则,将80头35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20头。对照组不合大蒜和大蒜素,试验1组添加3%的大蒜,试验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100mg/kg大蒜素,试验3组为200mg/kg大蒜素组,饲养31d,探讨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组仔猪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18%,料重比降低14%,饲粮中添加100mg/kg和200mg/kg大蒜素可使仔猪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5.5%(P〉0.05)和17.9%(P〈0.05),料重比分别下降4.39/6和8.2%。3个试验组断奶仔猪腹泻率均比对照组低。对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表明:大蒜和大蒜素显著降低了仔猪血清尿素氮(P〈0.05),总蛋白和球蛋白比对照组有提高,但对血糖、白蛋白、血钙、血磷等影响不大。说明大蒜和大蒜素促进仔猪生产性能的提高,并具有提高免疫力、改善氮沉积,减少腹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氨化玉米秸秆日粮对杂交羔羊含饲育肥效果的影响。经统计分析,加水65%氯化玉米秸秆日粮的日增重最高,与其他5组日粮差异显著(P〈0.05),加水45%氮化玉米秸秆日粮与加水25%氯化玉米秸秆日粮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和生产成本方面,不同水分氨化玉米秸秆饲粮组合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加水65%氨化玉米秸秆日粮的料重比分别比加水45%氨化玉米秸秆饲粮、加水25%氯化玉米秸秆饲粮、未加水氯化玉米秸秆日粮低0.32,0.51,1.13,生产成本分别节约了0.47元,0.75元,1.66元。  相似文献   

18.
选用胎次、分娩日期、产活仔数和初生重相近的杜洛克一长白一大白杂交哺乳仔猪36窝,334头,随机分为3组,2个试验组分别口服0.5%和0.8%的稀盐酸。2个试验组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分别比对照组低17.86、19.48个百分点,死亡率分别低9.82、10.68个百分点;试验前期(0-20日龄),2个试验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9.65、14.21个百分点,后期(21-35日龄)分别高12.50、17.61个百分点,全期(0"35日龄)分别高10.64、15.43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试验1、2组及对照组的料重比分别为0.23、0.22、0.30,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微纳米饲用天然植物、传统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在牲猪日增重、饲料报酬率、肠道疾病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设计为3组,即植物组(Ⅰ)、抗生素组(Ⅱ)、空白对照组(Ⅲ),试验结果:Ⅰ组较Ⅱ组、Ⅲ组头均日增重比较差异显著,分别提高12.7%(P〈0.05)、18.9%(P〈0.05);Ⅰ组较Ⅱ组、Ⅲ组的饲料报酬率比较差异显著,分别提高3.5%(P〈0.05)、16.7%(P〈0.05);Ⅰ组较Ⅱ组、Ⅲ组肠道疾病发病(腹泻)率极显著降低。分别89.8.0%(P〈0.01)、95.0%(P〈0.01);防治肠道疾病的药物费用分别降低1.24元/头均、1.84元/头均。试验表明.微纳米饲用天然植物能显著提高日增重、饲料报酬率:能极显著降低肠道疾病发病(腹泻)率.提高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东营市洼地绵羊和小尾寒羊的育肥对比试验,从增重情况看,洼地绵羊平均每只比小尾寒羊多增重0.96kg,高19%;每千克增重比小尾寒羊节省混合精料1.78kg,除低饲养成本0.92元,从胴体、屠宰率和净肉率来看,洼地绵羊比小尾寒羊每只分别高0.76kg,0.38%和4.73%,差异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