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了常规CTAB法、改良CTAB法和SDS法对太行花叶片总DNA的提取效果,并对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在多种分子标记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常规CTAB法提取的DNA难以完全溶解,且有褐化现象;SDS法提取的DNA产率及纯度都很低;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产率高且稳定,无明显降解,杂质少,OD260/OD280值在1.8左右.以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为模板,应用叶绿体和线粒体通用引物扩增出了特异性的高效产物,ISSR和RAPD引物对总DNA的扩增也获得理想结果.因此,改良CTAB法适用于太行花总DNA提取,其产物能满足核、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分子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棉花DNA提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就提取棉花基因组DNA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相应的改进方法作了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SDS法和CTAB法分别优于原SDS法和CTAB法,两种改进方法提取棉花基因组DNA效果一致.DNA的得率与提取方法有关,还与棉花的取材部位有关.改进的CTAB法DNA得率高于改进的SDS法;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棉花不同部位基因组DNA,其DNA得率的高低依次为花药>花瓣>叶片>纤维.由改进方法提取的棉花基因组DNA能完全双酶切,能满足SSR和AFLP等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从富含次生代谢物的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嫩叶中获得高质量DNA,设计了5种先提核再提DNA的CTAB法Ⅰ,CTAB法Ⅱ,CTAB法Ⅲ,CTAB法Ⅳ及改进的SDS法,并以常规CTAB法为对照。用不同的方法就光皮桦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A260/A280值测定、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和PCR扩增等方法对所提的DNA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设计的5种改进方法提取的DNA质量要比常规法的好,但提取的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改进的CTAB法Ⅰ是提取光皮桦基因组DNA的最佳方法;PCR扩增结果表明,不同的DNA提取方法会影响PCR带型的变化。图3表1参13  相似文献   

4.
为从富含次生代谢物的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 嫩叶中获得高质量DNA , 设计了5 种先提核再提DNA 的CTAB 法Ⅰ , CTAB 法Ⅱ , CTAB 法Ⅲ , CTAB 法Ⅳ及改进的SDS 法, 并以常规CTAB 法为对照。用不同的方法就光皮桦基因组DNA 进行了提取,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A260/ A280值测定、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和PCR 扩增等方法对所提的DNA 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设计的5 种改进方法提取的DNA 质量要比常规法的好, 但提取的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改进的CTAB 法Ⅰ是提取光皮桦基因组DNA 的最佳方法;PCR 扩增结果表明, 不同的DNA 提取方法会影响PCR 带型的变化。图3 表1 参13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小蠹科昆虫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分别以单头削尾材小蠹、削尾材小蠹足部肌肉组织以及多年75%酒精浸渍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的酚仿抽提法、改良的CTAB法、SDS法及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即磁珠法)4种方法提取小蠹基因组DNA,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分光光度值的测定以及COⅠ基因扩增。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可从单头标本中提取总DNA;对于75%酒精浸渍2年的标本,4种方法均适用,大于2年的浸渍标本,仅磁珠法适用,且磁珠法适合微量组织总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6种链霉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优化SDS、SDS、优化CTAB、CTAB、液氮研磨、微波法分别提取委内瑞拉链霉菌基因组DNA,比较6种方法的差异,选出最佳提取方法分别提取S.fradiae,S.venezuelae,S.ambofa-ciens,S.glaucescens,S.coelicolor基因组DNA,并利用16S rDNA的通用引物扩增相应的目的基因。结果表明:6种方法制备的基因组DNA以优化SDS法和微波法为上选,后者的纯度高但量很少。优化SDS法是6种提取方法中最可靠的DNA提取方法,DNA量大,纯度高,可靠,可作为PCR反应的模板进行16S rDNA基因有效扩增。  相似文献   

7.
金花梨基因组DNA提取及其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花梨嫩芽为试材 ,通过在磨样时添加不同量的抗氧化剂Vc ,对CTAB法作了一定的改进 ,比较了不同处理的提取效果 ,再分别以成熟叶片、新梢和嫩芽为材料 ,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 ,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材料的提取效果 ,并以金花梨及其 18个变异单系的基因组DNA为模板 ,4 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 :以嫩芽为试材 ,在磨样时每克鲜样添加 0 10g的Vc ,能够提取到高质量的基因组DNA ;采用改进的CTAB法 ,用成熟叶片、新梢和嫩芽均能提取到可直接用于RAPD分析的基因组DNA ;大部分引物可以在不同模板上扩增出条带 ,但仅有 5个引物可以同时在金花梨及其 18个变异单系基因组DNA上扩增出条带 ;用RAPD结果对金花梨及其 18个变异单系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8.
栎属植物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获取高质量的栎属植物基因组DNA,采用经过改良的SDS法和CTAB法对几种常见栎属植物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表明:改进的SDS法和CTAB法都较常规的方法好.所提出的DNA较纯净.改进的CTAB法与改进的SDS法比较.改进的CTAB效果较好,所获得的DNA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纯度较高,OD260/OD280为1.75~1.80,运用SSR和RAPD进行分析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扩增片段,说明蛋白质、多糖、RNA等去除较干净.  相似文献   

9.
山核桃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引物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SDS法、CTAB法、简易CTAB法及高盐低pH法提取山核桃干叶的基因组DNA并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显示,SDS法更适合于山核桃基因组DNA的提取;对600条10碱基的随机引物进行了初筛和复筛,结果筛选出了20条扩增多态性强、稳定性好的引物,作为全部基因纽的扩增引物.  相似文献   

10.
冷季型草坪草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DS法、热CTAB法、高盐低pH法和改进CTAB法分别提取高羊茅(Festuca arundinoceaSchreb.)、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3种冷季型草坪草基因组DNA.结果表明,改进CTAB法为最佳的提取方法,分离的DNA产率高、纯度高、质量高,经纯化后电泳检测带型清晰.RAPD扩增显示,用该快速、简便、有效的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能扩增出清晰易辨的带型.  相似文献   

11.
适于TAIL-CR模板的水稻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筛选适合作为TAIL-PCR模板的水稻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方法]采用5种方法提取水稻叶片基因组DNA,筛选出DNA纯度及浓度较高的、适合作为TAIL-PCR模板的水稻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结果]改良的SDS法及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及浓度较高,效果明显优于脲法及简易法。以TAIL-PCR技术对选择的同一个含Ds元件的样品的5种提取方法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Ds侧翼序列的扩增,改良的SDS法及CTAB法得到的条带特异,这些产物经回收、纯化后可直接用于序列的测定。但考虑到CTAB价格比较昂贵,毒性较大,一般不主张采用。[结论]改良的SDS法提取的水稻基因组DNA最适作为TAIL-PCR的模板。  相似文献   

12.
以6种不同生长型桃幼叶为材料,为适应SSR分析要求,对常规CTAB法、改进CTAB法、常规SDS法以及SDS-CTAB结合法4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常规CTAB法所提取的DNA呈黏稠状的浅褐色沉淀,难以溶解;常规SDS法和SDS-CTAB结合法提取的桃基因组DNA浓度较低,在品种间差异较大;而改进CTAB法提取DNA完整性较好,D260nm/D280nm值介于1.8 ~2.0,RNA去除干净,其SSR分析(引物CPPCT26)条带清晰,多态性好,表明此方法提取的不同生长型桃幼叶基因组DNA完全适于SSR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提取葡萄幼叶基因组DNA,即:改良的CTAB法、高盐法和SDS法。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APD-PCR扩增对三种方法提取的DNA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方法提取葡萄幼叶DNA均能满足RAPD扩增要求,扩增效果为:CTAB高盐法SDS法。因此,改良的CTAB法是一种适合新疆葡萄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小麦条锈菌夏孢子为实验材料,分析比较了CTAB法、SDS法、尿素法和CTAB/SDS法4种方法对小麦条锈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利用4种方法提取的小麦条锈菌夏孢子DNA的纯度和得率存在一定差异,单位重量夏孢子分离的DNA量依次为:CTAB法>尿素法>CTAB/SDS法>SDS法,而所获得的DNA纯度依次为:CTAB/SDS法>CTAB法>SDS法>尿素法。以不同分离方法获得的小麦条锈菌DNA为模版,利用特异性微卫星引物RJ17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析,4种方法均能满足SSR反应,但CTAB法更适于SSR反应。  相似文献   

15.
大米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售大米为材料,分别采用热解法、异丙醇沉淀法、CTAB法、SDS法、高盐低pH值法等以及它们的改良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并对提取的DNA进行光密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检测,比较这些方法的提取效果,优化对 大米材料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除异丙醇沉淀法、SDS法和异硫氰酸胍法外,其他所有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均可满足PCR检测要求.同时,综合考虑基因组DNA的纯度和浓度,本研究认为大米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优劣顺序依次为改进CTAB法>高盐低pH值法>CTAB法>改进SDS法和改进热解法.这几种大米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都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利于快速检测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羊角槭基因组DNA提取及SRAP-PCR体系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CTAB法、SDS法、偏重亚硫酸钠法提取槭属中羊角槭基因组DNA,通过DNA含量测定、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对所提DNA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3种提取方法中CTAB法最适合提取羊角槭基因组DNA,所得DNA的质量和纯度较高.以CTAB法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SRAP扩增反应,对SRAP反应体系的dNTPs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3个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筛选.获得羊角槭SRAP最优反应体系为:50 μl的PCR体系中含有DNA模板100 ng、10×PCR Buffer (不含Mg2+)、Mg2+ 2.5 mmol/L、dNTPs 0.2 mmol/L、引物0.5 μmol/L、Taq DNA聚合酶 1.0 U.  相似文献   

17.
川续断叶片中很有较多的蛋白质、多糖、酚类以及其他一些次生代谢物,采用传统的CTAB法很难得到高质量的DNA。试验以川续断叶片为材料,提出一种改良的CTAB法提取叶片基因组DNA,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琼脂糖电泳检测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利用中药材条形码ITS2序列的引物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PCR验证。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得到的DNA质量较好,其OD260/OD280的值介于1.8~2.0之间,ITS2序列的引物PCR扩增成功率达到100%。改良的CTAB法为较为理想的川续断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获得的总DNA能够满足下游的PCR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法结合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SDS法结合溶菌酶法和CTAB法结合溶菌酶法对鱿鱼肌肉组织中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DS法结合CTAB法和SDS法结合溶菌酶法提取细菌总DNA的效果相近,CTAB法结合溶菌酶法提取细菌总DNA的效果相对较差,3种方法所提取的细菌总DNA纯度均较高,无需纯化即可进行进一步PCR扩增试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果说明,SDS法结合CTAB法较另两种方法能更真实地揭示待测样本中微生物的实际组成。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附子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附子的遗传多样性、种质鉴定和指纹图谱的构建提供基本保证。[方法]以中药材附子药源植物的幼嫩叶片和块根为试材,分别采用SDS法、CTAB法和改良CTAB法从中药材附子药源植物中提取基因组DNA,比较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对于新鲜叶子,采用SDS法提取DNA的A260/A280值最接近1.80,其次为改良CTAB。采用改良CTAB法从新鲜附子提取DNA的A260/A280值最接近1.80,表明改良CTAB法的除杂效果优于SDS法。SDS法适于杂质含量较低的试材。采用SDS法提取的DNA浓度最高,改良CTAB法次之,CTAB法最低;从鲜材料提取基因组DNA浓度比干材料高。[结论]3种方法均能提取到中药材附子药源植物的基因组DNA,SDS法对新鲜叶子提取的基因组DNA效果最佳,改良CTAB法对新鲜附子进行DNA提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甜菜总DNA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TAB法、SDS法、改进CTAB法和改进SDS法提取甜菜总DNA,并对提取得到的DNA进行质量鉴定和PCR扩增效果检测.结果表明: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的甜菜总DNA OD260/OD280在1.8左右,DNA纯度好,产率高,CTAB法和改进的SDS法产率次之,SDS法最低.同时对改进的CTAB法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即用5.0 mL细胞提取液,0.8 mL无水乙醇, 0.6倍体积的异丙醇,可从1.0 g甜菜叶片中提取到高质量高纯度的DNA 764 μ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