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目的:筛选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抗菌活性较强的中药。方法:选取治疗乳房炎常用的中药20味进行超声提取,用微量肉汤法对6种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筛选试验。结果:当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29213的最小抑菌浓度都在要求抑菌范围内,说明菌数符合要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甘草、黄连、大黄、黄芩、连翘、地肤子、远志、知母和丹参;对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黄连、黄芩和连翘;对无乳链球菌和副乳房链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黄连、甘草和知母;对停乳链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甘草、黄连、知母、地肤子、远志和大黄;对肺炎克雷伯菌,20味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均大于50 mg/mL。结论:不同中药提取物对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不同,其中黄连、甘草、黄芩、大黄、知母、连翘、丹参等对奶牛乳房炎6种病原菌抗菌活性均较强,且抗菌活性强的中药大多为清热解毒类。  相似文献   

2.
筛选对临床分离多重耐药猪大肠杆菌有抑菌、杀菌作用的中药,并分析部分中药的联合抑菌效果。选用标准菌株ATCC83707作为对照菌株,采用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微量2倍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各味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2种中药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氟沙星、青霉素G、链霉素、阿莫西林都耐药,仅对多黏菌素B呈现敏感。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对黄连等12味中药表现为中度敏感,对其他中药表现为不敏感;ATCC83707对黄连等10味中药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不敏感。黄连-芦荟、黄连-诃子、山楂-芦荟、山楂-诃子、山楂-诃子、芦荟-乌梅、诃子-白头翁等联合应用时,对临床分离大肠杆菌菌株呈现协同作用;黄连-山楂、黄连-乌梅、黄连-白头翁、山楂-香薷、芦荟-五味子、乌梅-香薷、乌梅-诃子、黄芩-诃子、诃子-五味子等联合应用时,对临床分离大肠杆菌菌株呈现相加作用;黄连-香薷、黄连-五味子等联合应用时,对临床分离大肠杆菌菌株呈现无关作用;其余药物联合应用时,对临床分离大肠杆菌菌株呈现拮抗作用。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呈现了多药耐药趋势,但对中药仍然保持一定的敏感性;抗菌方面,中药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部分中药间有协同作用,临床用药时须谨慎筛选。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7种中药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及临床耐药菌株的抑菌作用,并且为减小致病菌的耐药性提供试验依据,本试验以65%乙醇水为溶剂,煎煮提取,减压浓缩,提取物离心后分成上清液和沉淀两部分,分别采用管碟法测定抑菌圈大小.结果显示:7味中药提取物中,赤芍、连翘、白术的上清液和沉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穿心莲、莪术和秦艽对部分菌株有抑制作用,而知母上清液的抑菌作用不明显;中药沉淀的抑菌效果优于上清液的抑菌效果,且连翘、赤芍提取物对临床耐药金葡菌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和研究可有效抑制奶牛乳腺炎主要致病菌的中药复方及其抗炎效果,本文通过对黄连、黄柏、赤芍、苦参、连翘等5味中药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组方,采用平板打孔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研究了各单味中药及其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同时研究了筛选出的中药复方的不同剂型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急性炎症和棉球致肉芽肿的慢性炎症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4株菌对5味中药的敏感性强弱依次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中药方3和方7对4种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较强,且以方3的搽剂及膏剂对急、慢性炎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本研究结果为研制防治临床奶牛乳腺炎的药物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不同酸化剂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和平板培养法进行了八种单一酸化剂(甲酸、二甲酸钾、乳酸、苹果酸、酒石酸、富马酸、柠檬酸、磷酸)对3种标准菌和1株临床分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八种单一酸化剂对标准大肠杆菌、标准金色葡萄球菌、标准沙门氏杆菌及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甲酸、富马酸和酒石酸的抑菌活性最强,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相对最弱。说明甲酸、富马酸和酒石酸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对禽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探讨定量分析单味及多味复方中草药的药理活性的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两倍稀释法测定16种中草药对4种禽大肠杆菌体外抑菌的MIC;并选取24种两味组合,12种3~5味组合进行试验。结果单味中药对禽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的MIC在3.9g/L至375g/L之间;24种两味中药组合的MIC在11.7g/L至250g/L之间,少数组合对各血清型大肠杆菌有拮抗作用;12种3~5味中药组合的MIC在11.7g/L至46.8g/L之间,全部组合表现协同作用,显示中药配伍优势。  相似文献   

7.
4味中药及其与抗菌药的复方制剂的MIC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改进的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了黄连、鱼腥草、大青叶和苦参4味中药及其相互配伍(1:1)对标准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4味中药与抗菌药配伍(1000:1)对临床分离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4味中药及其相互配伍对大肠杆菌标准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MIC值介于3.91—62.50mg/mL之间,其中大青叶和鱼腥草以1:l配伍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好,MIC为3.91mg/mL;对临床分离株,单方药中黄连抑菌效果最好,MIC为31.25mg/mL,24种复方药中,黄连和盐酸多西环素或加替沙星以1000:1配伍的抑菌效果最好,其MIC为3.91mg/mL。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分析大黄、虎杖、丹参、地榆、甘草和银杏叶对奶牛乳腺炎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强弱,为其在抗感染疾病中的临床运用及抗菌中药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大黄、虎杖、丹参、地榆、甘草和银杏叶对15个种属33种120株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合SPSS 17.0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以及同种属菌株MIC50和MIC90的统计分析,比较6味中药体外抑菌活性的强弱。结果:大黄、虎杖、丹参、地榆、甘草和银杏叶6味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强于对革兰阴性菌的活性,6味受试药以地榆的抑菌活性最强,对120株奶牛乳腺炎病原菌均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MIC为0.39~6.25 mg/mL。而大黄、虎杖、丹参、甘草和银杏叶的抑菌活性强弱因菌株种属差异而明显不同,对于阳性菌,总体以甘草的抑菌活性最强,其次为丹参、大黄和虎杖,最差为银杏叶;对于阴性菌,相对抑菌活性最好的是丹参,其次为大黄和虎杖,再次为银杏叶,抑菌活性最差的是甘草。研究表明地榆和丹参体外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检测四味穿心莲散及其组分(穿心莲、辣蓼、大青叶和葫芦茶)对沙门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选用穿心莲、辣蓼、大青叶、葫芦茶等10种中药,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中药水提物、两药联合及市售四味穿心莲散和自制四味穿心莲散对沙门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四味穿心莲散的4种组分中,大青叶对沙门菌的抑菌活性最强,MIC为12.5 mg/mL;4种组分杀菌活性一致,MBC均为400 mg/mL;在两药联合中,4种联合呈现相加作用或协同作用;市售四味穿心莲散MIC和MBC均为200 mg/mL,自制四味穿心莲散MIC为50 mg/mL,MBC为200 mg/mL。分析结果表明,大青叶抑菌效果最好,杀菌效果与其他3种组分一致;自制四味穿心莲散的抑菌效果更具优势,杀菌效果与市售方剂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草药的研究已成为药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试验在原来22味常见中药药敏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对大肠杆菌、沙门菌相对较为敏感的7味常见中药,并采用酚红做指示剂,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了7味药及其互相任意以1:1配伍对大肠杆菌、沙门菌的体外抑菌试验,以期为临床合理选用中草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