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内分泌腺甲状腺1对,位于胸腔入口处附近,在气管两旁,邻近颈总动脉和颈静脉,大小如赤豆,但变化较大。甲状旁腺2对,很小,位于甲状腺之后,常被结缔组织连接于甲状腺或颈总动脉外膜上。鳃后腺1对,很小,位于甲状腺之后,与甲状旁腺邻近,参与禽体内钙的代谢;家畜鳃后体组织在胚胎发生过程中吸  相似文献   

2.
鳞鳃太阳鱼的适宜饵料配方鳞鳃太阳鱼生长快、易捕捞,在美国习惯用斑点叉尾蛔配合饲料进行养殖。为测定太阳鱼最佳生长和成活所需最低饵料蛋白含量,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水产养殖研究中心试制出太阳鱼种全价颗粒饲料,其配方如下(%)。豆饼55、鱼粉10、肉骨粉2、玉...  相似文献   

3.
秦岭细鳞鲑     
正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又名细鳞鱼、花鱼、梅花鱼、金板鱼等。属硬骨鱼纲,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的鱼类。保护等级:国家Ⅱ级。秦岭细鳞鲑体长、侧扁、吻钝。口亚下位,上颌骨后伸达眼中央下方,下颌较上颌短,上下颌齿排成弧形,上颌齿约46枚,下颌齿约28枚。犁骨齿和腭骨齿约32枚,排列成马蹄形。眼大,距吻端较近,眼间较宽。鳃孔大,侧位,向前达眼中央下方,鳃膜不和颊部相连。体背细鳞,头部无鳞;  相似文献   

4.
1看鱼体健康的鱼体表鲜艳有光泽,鳞片完整,呼吸顺畅有力。如体表或肌肉出现出血现象,鳃盖发红则可能是出血病;如体色消退,无光泽,可能是烂鳃病;如皮肤充血,体表粘液增多,部分鳞竖起或脱落,鳍条残缺不全,可能是竖鳞病;  相似文献   

5.
泥鳅、鱼纲,鳅科。体延长,亚圆筒形。尾端侧扁、鳞小、腹部白色或灰色长达10cm以上。黄褐色,身上具有不规则斑点。口小,嘴有须5对左右,泥鳅喜居静水底层,湖泊,池沼,水田,沟渠等水网是它的栖身之地,并有着潜伏水底觅食,水干枯时钻入泥之中静卧等特异功能,故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6.
鲤鳍子宫线虫又叫“红线虫”,寄生于鱼类鳍上鳞下。大量寄生,亲鱼不能产卵。严重感染可引起夏花鱼种死亡。野鲤肤孢虫,寄生于鳃上鳞下,破坏鳃组织和表皮组织,引起发炎腐烂,重者死亡。渔业生产中,二者混合感染危害严重。据资料介绍,治疗肤孢虫,可用敌百虫。姜礼燔报道可用“应氏灭孢灵”治疗。1990年,我站流水养鱼池中暂养的鲤亲鱼20组4D尾同时感染肤抱虫鲤鳍子宫线虫,用食盐水浸泡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及诊断lop年4月侨日,我站流水养鱼池暂养的鲤亲鱼,消瘦发黑,鳞片隆起,遂逐尾检查发现:有的鳞片呈红…  相似文献   

7.
第二讲乌鳢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乌鳢的体形(见图)呈圆筒状,尾部略侧扁;头尖、长而平扁,上覆鳞片,颇似蛇头,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一直延伸到眼后,下颌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和口盖骨上密布细齿;眼中等大;鳃孔大,鳃耙粗短而稀疏,鳃腔上方有一个密布毛细血管的鳃上器,具有辅助呼吸的机能;体被圆鳞,较大;侧线较平直,但在臀鳍起点上方折断,前后两段相隔1个鳞片,侧绒鳞60~67;背鳍和臀鳍均很长,几乎与圆形的尾鳍相连,无硬刺,胸鳍圆扇形,腹鳍短小.肛门位于身体中点的腹面;鳔一室,较细长;胃呈囊状,具两个幽门垂;肠短,双曲,仅为体长的一半略多.体背部为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侧边有两条黑纹,奇鳍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偶鳍浅黄色,间有不规则的斑点,胸鳍基部有一黑色斑点.(待续)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的抗病能力较强,在养殖中一般无大病.但由于受季节、气温、水质、饲料及体表无鳞的特点和渔池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引起局部感染或患寄生虫病,因此,需要提前预防和及时治疗. 1 烂鳃病 1.1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游动缓慢,少食或停食.体形无异常,检查鱼鳃可见鳃丝腐烂,并分泌出大量黏液,病重时鳃丝上附有污物.  相似文献   

9.
杂交优势主要取决于杂交用的亲本群体及其相互配合情况。如果亲本群体缺乏优良基因,或亲本纯度很差,或亲本群体在主要经济性状上基因频率无多大差异,或在主要性状上亲本群体所具有的基因其显性与上位效应都很小。  相似文献   

10.
光倒刺鲃的年轮特征与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分别采集于贵州清水江和都柳江的共计249例标本,观察了光倒刺鲃鳞片、主鳃盖骨、匙骨、脊椎骨4种材料的年轮特征。结果表明,光倒刺鲃这4种年龄鉴定材料的年轮特征各不相同,以鳞片年轮特征最为清晰。根据71例光倒刺鲃标本的体长、体重、鳞径资料,拟合出其体长与鳞径的关系。光倒刺鲃的生长拐点年龄为11.13龄,体长为679.12 mm,体重为7 483.87 g。  相似文献   

11.
1污染鱼看鱼形:未污染鱼的形体协调,鱼尾正常;受到污染较重的鱼头特别大、尾巴很小、脊椎弯曲,有的出现畸形,鱼身发黄,尾部发青。看鳃:未污染鱼的鳃颜色鲜红,排列整齐;污染鱼鳃色淡白,不光滑,较粗糙且其状不整齐。看眼:正常鱼的眼微凸,光泽清新;污染鱼的眼浑浊,失去应有光泽,有的甚至向外鼓出。嗅气味:正常鱼有显明新鲜的腥味,污染鱼则气味异常。由于受不同毒素污染的不同,使鱼分别呈现氨味、气油味、煤油味或大蒜味、火药味等。含酚量极高的鱼鳃有时甚至可被点燃。污染较严重的鱼煮后食其异味很浓,应禁止食用。2农药毒死鱼正常鱼腰鳃紧贴肚…  相似文献   

12.
鱼鳞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鱼鳞是鱼真皮层的变形物,占鱼体重量的1%~5%,由结缔组织构成,起到保护鱼体免遭损害的作用。通常鱼鳞分三种:一种是板鳃鱼(如鲨鱼等)所特有的鳞;另一种是斜方型、边缘相联的硬鳞;第三种是骨鳞,这在硬骨鱼类中最多,每个鳞片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由骨质组成,坚固脆薄,下层由纤维结缔组织相互交错而成,显得柔软以便鱼体活动,然而鱼鳞的真正构造还不太清楚,但通过X射线研究,推测与动物的骨相似,而且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3.
在夏季水绿鱼肥时节,是鱼寄生虫病和出血病的高发病季节,由于水面大,费用高,防治难度也大。1寄生虫类型1.1中华鱼蚤病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大量寄生时,鳃上缘长了许多白色小蛆,故名鳃蛆病。中华鱼蚤仅寄生于草鱼、督鱼和赤眼鳟。病鱼在水面打转或狂游,尾鳍露出水面,故又称尾巴病。病鱼身体消瘦,生长受阻乃至死亡。中华鱼蚤病分布广,  相似文献   

14.
松鼠猴病毒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鼠猴(Saimiri sciureus)属灵长目卷尾猴科,产于哥伦比亚和巴拉圭。体形纤细,体长22~36cm,尾长25~40cm,体重500~1100g。毛短、厚、柔软,体色鲜艳多彩,口缘和鼻吻部为黑色,眼圈、耳缘、鼻梁、脸颊、喉部和颈两侧为白色,头顶为灰色到黑色。背部、前肢、手和脚为红色或黄色,腹部浅灰色。眼大,眼距很短,耳大。尾无缠绕性。  相似文献   

15.
1细菌性疾病鱼类主要预防赤皮、烂鳃、肠炎、打印、竖鳞、白皮、疖疮等病。注意养殖水域的环境卫生,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平时可经常加换新水,定期用漂白粉、强氯精、消毒灵、全氯等杀菌药物,兑水全池泼洒,一般每半月一次,也可在食场周围挂药篓,或用适量药物拌饵投喂,都能起到调节水质,杀灭细菌的作用。蟹类主要预防烂鳃、肠炎、腐壳、黑肢等细菌病,除经常加换新水外,注意用人工的方法营造适宜的养蟹环境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用小瓦、砖块等在池中设置宜于河蟹穴居的人工蟹巢,也可到外河外沟中捞取新鲜水草入池,以供河蟹…  相似文献   

16.
刚棘颚口线虫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刚棘颚口线虫扫描电镜显示:头球顶端有两片半球形的大侧唇,大侧唇背面有1对双乳突和1个头感器。在轮节皮棘第6-7排或第8-9排或第10-11之间各有1对颈乳突,与樊氏等及古贺正崇等描述颈乳突位置有所差异。并观察到雄虫尾端长交合刺的皮纹上有细小的凹陷小乳,其顶端有开口处;有2对尾乳突。雌虫阴门位于虫体腹面中线之后;尾端前腹面有半月状的肛门,有1对尾乳突。其中头钩、体棘、交合刺和尾乳突等形态特征与前人记述相似。  相似文献   

17.
《饲料工业》2019,(24):45-51
为探讨长期投喂肉质改良剂对大鳞鲃生长、肌肉结构及抗氧化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311.32±2.54)g,初始体长(35.79±2.33)cm健康大鳞鲃成鱼2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分别投喂添加0、6.5%、10.5%和14.5%肉质改良剂的等氮等能饲料,依次标记为Y1~Y4组,其中Y1组为对照组。饲养75 d后测定大鳞鲃生长指标,各组织(鳃、脑、肝胰脏、中肾、脾脏)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背部生肌肉肌纤维直径和质构特性。结果显示:Y2、Y3组大鳞鲃增重率、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其中Y3组达到最大值,Y2组次之(P<0.05);背部生肌肉硬度和咀嚼度最大值均出现在Y3组,Y4组次之,分别比Y1组提高了37.52%、24.82%、51.6%和39.7%(P<0.05);胶着度最大值出现在Y3组(P<0.05),比Y1组提高25.59%;各试验组肌纤维直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Y3组直径最小,比Y1组降低29.65%(P<0.05);肉质改良剂能提高大鳞鲃抗氧化能力,其中Y3组SOD、CAT活性相对高,而MDA含量下降也最为明显。总之,肉质改良剂可效提高大鳞鲃生长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肌肉结构。建议大鳞鲃饲料中肉质改良剂添加水平为10.5%。  相似文献   

18.
魏建辉 《广东饲料》2002,11(1):37-38
1烂鳃病病原及症状1.1细菌性烂鳃病因:细菌性烂鳃一般都是由柱状屈挠杆菌(FlexibacterColumnaris)感染引起。病状:发病初期,鳃上分泌大量的粘液,呼吸困难。因此,可以看见鳗鱼在水车、增氧机、岸边游动、聚集。随着病情的发展,轻压鳃部有大量污物或淡红色血水流出,剪开鳃盖可见鳃瓣充血缺损,有无数菌体聚集形成柱状菌落。有的病鳗肝脏颜色变浅,肠道充血。1.2寄生虫性烂鳃病因:由多种车轮虫、杯体虫、斜管虫、指环虫、两极虫等寄生虫感染引起。病状: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鳗鱼活力低,采食量下降,离群独游,鳃丝分泌大量…  相似文献   

19.
黄鳝幼鱼饲料蛋白源氨基酸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Zuiew),俗称鳝鱼、罗鱼、长鱼、无鳞公子等,在脊椎动物分类学中属硬骨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为底栖鱼类,是我国的主要名优淡水鱼类之一,分布在中国、朝鲜、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尤以我国分布较广。我国水产品中唯有黄鳝、鳖、泥鳅3种特种水产品具有较全面的营养成分。现在,日本、韩国等不少发达国家已将此“三特”列入佳肴之列,并被誉为“药鳝、寿鳖、参鳅”,说明“三特”在现代营养学、美食学、食疗医学中已被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地方绵羊品种丰富,按尾型可分为4类:(1)细短尾羊。尾细无明显的脂肪沉积,尾端在飞节以上,如西藏羊、罗曼诺夫羊等。(2)细长尾羊。尾细、尾端达飞节以下,如新疆细毛羊、林肯羊等。(3)脂尾羊。脂肪在尾部积聚成垫状,形状和大小不一,尾端在飞节以上的称短脂尾羊,如小尾寒羊、蒙古羊、卡拉库尔羊等;尾端在飞节以下的称长脂尾羊,如大尾寒羊等。(4)肥臀羊。脂肪在臀部积聚成垫状,尾椎数少,尾短,呈"W"形,如哈萨克羊、吉萨尔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