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成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安塞县为例,分析了该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成效,探讨了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对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替过程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背景下,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07年与1999年相比,全县林草覆盖率提高了12.6%,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了14%;高效设施农业已...  相似文献   

2.
1999年我国政府启动了“退耕还林”这一世界最大的生态保护工程,旨在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一工程实施五年来,在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和减少水土流失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大面积坡耕地向林地和草地的转化,使整个工程实施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本文依据1995-2002年安塞县统计资料和农户调查数据,在对安塞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确定安塞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变化过程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探讨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性。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的实施,在短期内显著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加速了安塞县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增长对农业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加强第二产业的发展应是今后几年安塞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能值分析方法是惯用的评价生态系统能量输入输出的方法之一.本文以位于陕西省黄土丘陵区的安塞县为例,通过分析该区域退耕还林(草)前后生态系统投入产出的能值动态变化,定量评价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受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安塞县生态系统年总投入能值和总输出能值均呈先下降后上扬的发展趋势,其中有机能和不可更新环境资源投入量表现出递减的趋势,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对于减少表土流失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总能值产出中,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能值产出占绝对优势,但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林业的能值产出表现出快速的增长势头,系统的结构日趋多元化;在系统主要能值指标中,能值投资宰、环境负载率呈现先增后降再增长的趋势,净能值产出率和能值持续性指数均呈先降低再增长的趋势,系统稳定性呈现增加的趋势.说明退耕还林后系统的生态环境压力趋于减小,持续性增强,系统结构趋于稳定,系统功能协调,基本可以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能值分析方法是惯用的评价生态系统能量输入输出的方法之一。本文以位于陕西省黄土丘陵区的安塞县为例,通过分析该区域退耕还林(草)前后生态系统投入产出的能值动态变化,定量评价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受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安塞县生态系统年总投入能值和总输出能值均呈先下降后上扬的发展趋势,其中有机能和不可更新环境资源投入量表现出递减的趋势,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对于减少表土流失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总能值产出中,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能值产出占绝对优势,但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林业的能值产出表现出快速的增长势头,系统的结构日趋多元化;在系统主要能值指标中,能值投资率、环境负载率呈现先增后降再增长的趋势,净能值产出率和能值持续性指数均呈先降低再增长的趋势,系统稳定性呈现增加的趋势。说明退耕还林后系统的生态环境压力趋于减小,持续性增强,系统结构趋于稳定,系统功能协调,基本可以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主要举措,为认识黄土丘陵区十几年来参与退耕的农户特征变化,文中对2001年退耕还林(草)工程试点初期陕西省安塞县的149户调查农户进行了跟踪回访(2015年),对比分析了15年来农户搬离情况、农户劳动力结构、耕地和养殖情况、家庭收入情况、退耕态度等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近15年来,离开农村生活的农户增加,非农业劳动力比例和数量增加,非农业收入增加很快,退耕农户表现出明显的向非农化转变特征,整体收入结构好转;但退耕农户之间收入差异增加,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特征明显;与初期相比,退耕农户的生态保护意识特征趋于淡化,对补贴款发放期限和强度期望提高,停止补贴后有复耕意向的农户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退耕还林(草)工程效应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现状和生态类型区划原则,将黄土高原划分为4个不同的生态类型区;然后根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从生态、社会经济2个层次中选取对黄土高原影响较大的28个指标因子,建立适合黄土高原地区的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每个生态类型区的特征和自然状况,确定不同生态区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7.
宁南半干旱退化山区庭园生态农业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退耕还林还草后如何实现农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这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针对宁夏南部退化山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试区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4种生态农业模式,系统分析了各种生态农业模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及其推广前景,为半干旱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运行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在对西部退耕还林 (草 )的必要性及目前状况论述的基础上 ,分析了它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退耕地区人口城市化、提高可耕地的产出能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完善补助机制 6项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的农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20多年的研究和生产治理实践,结合调查资料,阐述了黄土高原的战略地位和农业资源条件下特点,提出了“自给性农业,水土保持性林业和商品性牧果业”的“三性农业”发展战略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方向,以及恢复植被、建设基本农田、发展经济林、发展养殖业等四大主导措施。最后对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模式与治理速度、轮封荒山恢复植被、依靠科技增加政府投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资源、产业发展及其耦合态势是水土保持政策措施实施效果最直接的反映,本文以安塞县为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就农业资源-产业系统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过程和机制进行了时序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资源-产业系统对水土保持作出了积极响应,但其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效果和机理不同,总体上遵循了衰退过度到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发展→良好协调发展的路径,但耦合作用的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并不一一对应,存在着交错分布的特点;同时,农业资源与产业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演化趋势都预示着系统演变过程中潜伏着较大危机。为此,在完善产业链网结构的同时可通过建设农村土地市场和明晰林业产权等手段减少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保证资源与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ain for Green Program(GGP)has changed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the agricultural eco-economic system in China.In response to the results of a lag study that investigated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GGP and the agricultural eco-economic system in a loess hilly region,we used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survey data from 494 households in Ansai,a district of Yan’an City in 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 in 2015.The model clarified the direction and intensity of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GGP and the agricultural eco-economic system.The coupling benefits were derived through linkages between the program and various chains in the agricultural eco-economic system.The GGP,the agroecosystem of Ansai and their potential coupling effects were in a state of general coordination.The agroecosystem directly affected the coupling effect,with the standardized path coefficient of 0.87,indicating that the agroecosystem in Ansai at this stage provided basic material support for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GGP and the agricultural eco-economic system.The direct path coefficient of agroeconomic system impacted on the coupling effect was-0.76,indicating that partial contradictions occurred between the agroeconomic system and the coupling effect.Therefore,although the current agroecosystem in Ansai should be provided sufficient agroecological resources for the benign coupling between the program and the agricultural eco-economic system,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ailed to effectively transform agroecological resources into agricultural economic advantages in this region,which resulted in a relative la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system.Thus,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GGP and the agricultural eco-economic system was poor.To improve the coupling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economic system in cropland retirement areas,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needs to be diversified,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including agroecological resources,agricultural economic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al social resources)need to be rationally allocated,and the chain structure of the agricultural eco-economic system needs to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12.
定西关川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对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定西关川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退耕还林还草前后(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景观格局演变分析。结果表明:从1995-2010年,农地面积由56.86%减少到28.50%,而林地由9.01%增加到20.01%,草地由31.92%增加到48.30%;建筑用地持续增加,水域面积减少较快。流域景观破碎化程度略有上升,斑块形状指数有所降低。景观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连接度指数变化不大。1999年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林草地面积增加的直接驱动因素。15 a间,有50.95%的农地转变为草地,有46.24%的林地和草地又转变为农地,说明流域人口和城市的扩张,林草地面积扩大的压力仍然很大。此外,关川河流域水域面积的快速减少,说明流域水资源环境呈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服务功能冲突——以安塞县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吕昌河  程量 《干旱区研究》2007,24(3):302-306
安塞县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经济落后,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从土地利用和生态服务功能变化与冲突的角度,分析安塞县农业、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变化过程与相互作用,指出安塞土地利用变化突出表现为坡地耕垦所引发的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生态服务功能的冲突则主要表现为食物生产与水土保持之间的矛盾.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实现食物安全的同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鉴于西部地区粮食生产总体水平较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危及农业持续发展,选取陕西省安塞县作为案例,通过分析当地粮食生产的资源条件,对粮食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展开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从资源配置、利用模式和生产技术方面分析了资源低效利用原因,并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利用模式和集成技术体系有机结合方面探讨了粮食生产的资源高效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安塞县梯田建设及其对环境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统计和检测数据分析了影响安塞县梯田建设的因素以及梯田建设对环境和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建国后安塞县梯田建设分为起步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基本稳定期四个阶段。坡耕地转换为梯田后,土壤水肥条件得到改善,土地利用集约度和粮食单产明显提高。梯田建设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具有阶段性,1996年前,农户生计方...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疆尉犁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沈君  高志刚 《干旱区研究》2005,22(2):279-283
尉犁县是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它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流域生态建设的全局。以新疆尉犁县为分析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尉犁县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尉犁县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渐上升,由1985年的弱持续发展型到2002年的较强持续发展型;(2)尉犁县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不包括库尔勒市)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名靠后,显示了尉犁县在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还存在问题和障碍,应该引起注意和重视。最后就尉犁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为例,进行了土地人口承载力的计算和农业内部产业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种植粮食作物的人口承载力要远远大于畜牧业,而从农业内部不同产业综合效益分析来看,草畜业要大于种植业。考虑到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力,将未来绿洲农业土地的利用模式调整为:耕地种植业和耕地草畜业的用地比例为1∶2左右;耕地种植业中,稳定口粮生产,压缩饲料粮生产,提高饲草种植比例;畜牧业中,压缩耗粮型猪禽养殖数量,发展节粮型草畜(牛、羊)的数量,提高食草性畜牧业比重;调整种植业、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结构,建立绿洲生态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兼容。  相似文献   

18.
盐池县半荒漠风沙区资源环境的基本特点与区域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宁夏盐池县半荒漠风沙区为地域单元,在分析该区资源优势和环境特点基础上,从资源环境、人口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角度,阐明了该区产业建设方向和区域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