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了探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捆裹青贮的可行性,为该地区草产品加工提供技术依据,在甘南州夏河县研究了青贮时间与添加剂对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捆裹青贮品质的影响。在燕麦灌浆期、箭筈豌豆开花期刈割,添加玉米粉(4%)、尿素(0.4%)、Synlac Dry(0.002 g/kg)和Sila-Max 200 (0.0025 g/kg),以直接青贮为对照(CK),进行捆裹青贮。分别在青贮第40,80,120天开包取样,每处理各时间点3个重复,测定其营养指标、发酵指标和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结果表明:青贮时间对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捆裹青贮品质影响显著。由于高寒牧区秋冬季气温很低,完成青贮发酵所需的时间明显增加,在青贮80 d左右发酵才能完成。添加尿素显著提高了青贮料的粗蛋白含量,但同时其氨态氮含量在青贮40,80和120 d时一直保持最高值,较对照分别增加了73.70%、189.60%和185.27%;pH值下降缓慢,青贮120 d后pH仍在4.2以上。添加玉米粉效果明显优于添加尿素。和非生物型添加剂相比,乳酸菌制剂的青贮效果更佳,不仅促进了发酵进程,而且提高了青贮发酵品质。添加Sila-Max 200青贮效果优于添加Synlac Dry,其LAB 数量在青贮40 d后较对照增加了9.88%,乳酸含量增加了110.77%,pH值显著(P<0.05)下降;在青贮80 d后乳酸含量仍为对照的2倍,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处理,pH已降至4.1以下。因此,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在燕麦灌浆期、箭筈豌豆开花期刈割,添加Sila-Max 200后捆裹青贮80 d即可获得优质的青贮料。  相似文献   

2.
含水量对燕麦及燕麦+箭筈豌豆裹包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琚泽亮  赵桂琴  覃方锉  焦婷 《草业科学》2016,33(7):1426-1433
为了探讨含水量对燕麦(Avena sativa)以及燕麦+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混合(6∶4)后裹包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设45%~50%(A1)和65%~70%(A_2)两个含水量,以单贮(CK)和与箭筈豌豆混贮燕麦(H)为原料,研究采用捆裹法青贮40、80和120 d的发酵品质和养分含量,分析原料含水量对两种原料裹包青贮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量及单、混贮对燕麦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极显著(P0.01)。A_2含水量下各处理的粗蛋白、乳酸和水溶性糖含量比较稳定,p H值和氨态氮含量显著(P0.05)降低,青贮效果较优。A1含水量下粗蛋白含量下降幅度远高于A_2;A_2H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青贮料的p H,同时其乳酸含量在青贮40、80和120 d时一直保持最高值,120 d时仍高达0.82%,比最低的A1CK(0.50%)高64.00%。燕麦与箭筈豌豆混贮可显著改善青贮发酵品质,效果优于单播燕麦。青贮40 d时,钙、磷含量以A_2H为最高(1.34%和0.24%),A_1H次之(1.16%和0.23%),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青贮80 d时,A_1H和A_2H处理粗蛋白含量比对照分别高出31.94%和14.70%。综上所述,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6∶4),在箭筈豌豆盛花期、燕麦灌浆期刈割,在65%~70%含水量下裹包青贮可获得优质青贮料。  相似文献   

3.
不同添加剂对青贮燕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灌浆期全株燕麦为青贮原料,设置无添加剂对照(CK)和尿素(0.4%)、玉米粉(4%)、Synlac Dry(0.002g/kg)及Sila-Max 200(0.002 5g/kg)4个添加剂处理,捆裹青贮120d后取样,测定其营养指标、发酵指标和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研究不同添加剂对燕麦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添加尿素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CP含量、添加玉米粉处理可显著提高LA、AA含量,但两者并不能显著改善燕麦青贮品质;Synlac Dry和Sila-Max 200显著改善了青贮燕麦发酵品质并有利于青贮料长期保存。各添加剂中Sila-Max 200能够在较好保持青贮品质的同时,有利于青贮燕麦的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添加酶、乳酸菌制剂和酶+乳酸菌制剂对苇状羊茅与箭筈豌豆(7∶3)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酶制剂(E)、乳酸菌制剂(LAB)和酶+乳酸菌制剂(E+LAB)4个处理,3个重复,青贮后第7,24,60天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酶或乳酸菌制剂能有效地改善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组合添加进一步提高了乳酸含量和降低了pH值。与对照组和单独添加乳酸菌组相比,在整个青贮过程中无论是酶单独添加还是组合添加都显示较高的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最低的氨态氮/总氮。这说明酶和乳酸菌制剂组合添加对改善青贮发酵品质有叠加效应。综上所述,酶和乳酸菌制剂组合添加能更好的改善苇状羊茅和箭筈豌豆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西藏乡土乳酸菌和商品乳酸菌制剂对箭筈豌豆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试验设对照组(C,无添加)、商品乳酸菌制剂添加组(G)、乡土乳酸菌添加组(分别添加西藏乡土乳酸菌HG24、LMG4、LOG5),共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在青贮第60天打开实验室青贮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均具有较高的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较低的pH值、氨态氮/总氮和微量的丁酸含量,发酵品质良好;LMG4组和LOG5组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pH值、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HG24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商品乳酸菌制剂添加组(P〈0.05),pH值、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商品乳酸菌制剂添加组(P〈0.05)。综上所述,箭筈豌豆青贮发酵品质改善效果为:LMG4组、LOG5组〉HG24组〉商品乳酸菌制剂组〉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西藏地区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对其发酵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混合配比。试验设苇状羊茅(CK)、85%苇状羊茅+15%箭筈豌豆(C15)、70%苇状羊茅+30%箭筈豌豆(C30)及55%苇状羊茅+45%箭筈豌豆(C45)4个处理。青贮后第7,24,45和60d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箭筈豌豆比例的增加,各处理组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下降(P0.05),pH和氨态氮含量显著上升(P0.05)。在青贮后期,C45组pH(4.72)和氨态氮/总氮(96.19g·kg-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干物质、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而粗蛋白含量与C30组无显著差异。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各组的丙酸和丁酸含量较低。从发酵品质和箭筈豌豆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建议以70%苇状羊茅与30%箭筈豌豆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乳酸菌制剂、山梨酸钾和糖蜜对燕麦与箭薚豌豆(7∶3)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乳酸菌制剂处理组(L)、0.15%山梨酸钾处理组(S)和3%糖蜜处理组(M),分别在青贮后第30,45,60天开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种添加剂均改善了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其中乳酸菌制剂和糖蜜添加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和山梨酸钾添加组,而青贮饲料pH、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后两组。添加糖蜜对混和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略优于乳酸菌制剂。山梨酸钾添加组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乙酸、丁酸含量、氨态氮/总氮显著(P<0.05)低于后者,但对青贮饲料pH、丙酸含量无显著(P>0.05)影响。综上所述,3种添加剂添加效果依次为:糖蜜>乳酸菌制剂>山梨酸钾。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四川冬闲田燕麦/箭筈豌豆混合青贮适宜的生育期及混播混贮比例,本试验以‘贝勒’燕麦(Avena sativa)和‘川北’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原料,设置1∶0(T1),3∶1(T2),1∶1(T3),1∶3(T4),0∶1(T5)5个混播比例,在燕麦抽穗期/箭筈豌豆开花期、燕麦开花期/箭筈豌豆结荚前期、燕麦乳熟期/箭筈豌豆结荚后期刈割并混合青贮,青贮60 d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生育期中,燕麦抽穗期/箭筈豌豆开花期混合青贮的pH、氨态氮/总氮比值最低(P<0.05),燕麦开花期/箭筈豌豆结荚前期混合青贮的乳酸、乙酸含量最高;在5个混播比例中,T4较T1,T2,T3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淀粉含量更低、粗蛋白含量更高;T4组pH、氨态氮/总氮比值低于各比例,乳酸含量高于T1,T2,T5组。因此,在四川冬闲田于燕麦开花期/箭筈豌豆结荚前期刈割,以燕麦/箭筈豌豆1∶3比例混播混贮其青贮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西藏地区燕麦(Avena sativa L.)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混合青贮使用添加剂改善发酵品质的措施,进一步提高燕麦秸秆利用效率,将收获籽粒后的燕麦秸秆和抽穗期刈割的多年生黑麦草以4∶6混合青贮,分别添加1×106 cfu·g-1 FW的乳酸菌制剂、4% FW糖蜜和乳酸菌+糖蜜,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单独或组合添加糖蜜和乳酸菌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显著降低了pH值、氨态氮/总氮、丙酸和丁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P<0.05)。添加糖蜜组发酵品质优于添加乳酸菌组,显示较高的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且单独添加糖蜜与组合添加组各发酵指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在燕麦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4∶6)混合青贮时添加4%糖蜜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捆裹青贮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草饲喂鲁西黄牛,30头供试牛随机分成2组,2次/d,经60 d的饲养试验,与饲喂自然风干的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草牛进行对比,试验牛只平均日增重980.5 g,比对照组提高296.17 g,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含水量及添加剂对燕麦捆裹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搞清不同含水量和添加剂对燕麦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2个含水量(45%~50%,65%~70%)和5个添加剂处理进行研究。5个添加剂处理分别为玉米粉(4%)、尿素(0.4%)、Synlac Dry(0.002 g/kg)、Sila-Max 200 (0.0025 g/kg) 和直接青贮(CK)。以灌浆期全株燕麦为青贮原料,捆裹青贮40 d后取样,测定其营养指标、发酵指标和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结果表明,含水量与添加剂对燕麦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非常显著。与45%~50%含水量相比,65%~70%含水量下各处理的CP、主要有机酸含量和LAB数量比较稳定;NDF、ADF、WSC和M&Y数量降低,青贮效果较优。与CK相比,最佳含水量下玉米粉和尿素处理的青贮燕麦NDF、ADF、NH3-N均显著增加(P<0.05),WSC显著减少。Sila-Max 200处理的NDF、ADF含量最低(P<0.05),分别为52.12%和32.14%;LA含量最高,LAB数量也显著提高(P<0.05),抑制了好氧细菌的生长繁殖,效果优于Synlac Dry,青贮品质最佳。综上所述,在65%~70%原料含水量条件下选择合适添加剂处理可显著提高燕麦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玉米粉和乳酸菌对甘薯蔓、酒糟及稻草(4∶4∶2)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K)、玉米粉添加组(CF)、乳酸菌添加组(LAB)、玉米粉和乳酸菌组合添加组(CF+LAB),每个处理6个重复,室温下贮藏60 d开封,取样分析青贮品质。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粉和乳酸菌制剂均明显提高了青贮料的感官品质,与CK相比,CF处理、LAB处理及CF+LAB处理中 CP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 NH3-N/TN、AA、PA、Ash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CF处理极显著地提高了DM、CP、LA含量(P<0.01),而LAB处理则极显著地降低了NDF、ADF含量(P<0.01),CF+LAB中NH3-N/TN、AA含量及pH值极显著低于LAB(P<0.01),显著低于CF(P<0.05)。综上所述,添加玉米粉和乳酸菌制剂均提高了青贮品质,单独添加乳酸菌制剂青贮品质要次于单独添加玉米粉,两者组合添加青贮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添加剂对笋壳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青贮剂研究其对笋壳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共5组,即对照组(CK),原料直接青贮;A组:加玉米粉10%;试验B组:玉米粉和乳酸菌(10+0.001)%;C:添加3种酸(甲酸∶乙酸∶丙酸=80∶11∶9),混合液0.3%;D组:甲酸和甲醛混合液3%(85%~90%甲酸和37%~40%甲醛混合比为1∶1),塑料袋抽真空密封青贮45 d。并于青贮第3,5,8,15,23,30和45天分别取样。结果表明,笋壳单独青贮时pH值均达4.50以上,氨态氮占总氮比例高达22.83%,营养物质损失大,青贮效果不理想。添加玉米粉,玉米粉+乳酸菌,有机酸,甲酸+甲醛后笋壳青贮的pH值、氨态氮占总氮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种添加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粗蛋白、干物质及乳酸含量(P<0.05),可使笋壳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得到改善。各处理中乳酸含量均高于乙酸、丙酸和丁酸,各添加剂均可显著提高乳酸含量并降低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P<0.05),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各处理组优劣顺序为B>A>D>C>CK;青贮前8 d是影响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4.
水分和添加剂对辣椒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分和添加剂对辣椒秸秆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为扩大饲料资源提供新的途径。试验选取末次收获辣椒后的辣椒鲜秸秆为原料,设3个水分(75%左右、65%左右和55%左右)梯度,分别添加甲酸(1.5% FW,FA)、丙酸(1.5% FW,PA)、玉米粉(100 g/kg DM,CF)和马铃薯渣(30% FW,PD),以不使用添加剂为对照组(CK),100 mL PE瓶常温青贮45 d,测定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水分、添加剂及其互作对辣椒秸秆青贮效果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含水量的降低,pH和干物质升高,乳酸、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降低,含水量75%青贮饲料的pH和中性洗涤纤维最低,乳酸生成最多,氨态氮/全氮较低;与CK相比,添加FA显著(P<0.05)降低青贮饲料pH和氨态氮/全氮,增加乳酸和可溶性糖;添加PD和CF有效补充了发酵底物的不足,干物质和可溶性糖显著(P<0.05)增加;各添加剂组青贮料中均较少或未检测到丁酸。结合灰色关联度对参试青贮调制方式的青贮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表明,含水量75%+FA的综合表现最佳,其次是含水量65%+PD。综上可知,辣椒秸秆适宜青贮的含水量为75%左右;添加马铃薯渣青贮于各水分条件下效果皆较优,在生产实践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混合型乳酸菌制剂对会宁县不同品种青饲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为优质青贮玉米的推广及其加工调制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双因子交互设计(品种、添加剂),选择种植在会宁的14个青饲玉米品种,进行桶装青贮,每个品种分两个青贮处理,即混合型乳酸菌制剂组(Sila-Max)、空白对照组(CK),发酵60 d后分析对比各品种营养成分及发酵特性。结果表明:‘蜀玉201’的WSC和Starc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利单295’的ADF、NDF、Ash含量均较低,‘宁单34号’、‘金凯3号’L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本研究表明,品种和乳酸菌制剂会影响青饲玉米青贮品质,乳酸菌制剂能增加部分品种Starch,WSC,ESC,LA,AA含量,同时降低NH3-N含量,自然青贮下青贮品质较好的品种有‘利农368’、‘利单295’,加入乳酸菌制剂后青贮品质较好的品种有‘宁单34号’、‘金穗715’、‘蜀玉201’、‘豫青贮23’、‘桂青贮1号’。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乳酸菌制剂和麸皮对去穗玉米秸秆在不同装填时间青贮质量的影响,利用自制青贮发酵桶研究了乳酸菌制剂Sila-Max、Sila-Mix及麸皮和在2种装填时间(1次和3次装填)条件下对去穗玉米秸秆青贮的发酵参数、营养组成、发酵后干物质含量、干物质损失率以及48 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封发酵45 d后,各试验组玉米秸秆青贮质量良好,未添加组中,3 d延迟装填使发酵产物的乙酸、氨氮、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钙及干物质损失率分别提高了22.05%、50.00%、10.34%、5.19%、10.92%、20.51%和48.37%,干物质含量降低了7.37%,差异显著(P<0.05);1次装填,同时添加麸皮和Sila-Max组与未添加组相比,使发酵产物的乳酸、粗脂肪和干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22.98%、12.46%和5.57%,干物质损失率降低了39.27%,差异显著(P<0.05),添加Sila-Max组干物质含量提高了6.41%,干物质损失率降低了45.80%,差异显著(P<0.05),添加麸皮使粗蛋白含量降低了9.17%,差异显著(P<0.05);3次装填,添加Sila-Max组相比未添加组,使发酵产物的乙酸和木质素含量分别提高10.94%和9.14%,粗脂肪含量降低了11.29%,差异显著(P<0.05),添加麸皮组,使乙酸含量提高10.94%,粗脂肪含量降低了11.29%,差异显著(P<0.05),同时添加麸皮和Sila-Max使产物乙酸、木质素和干物质含量分别提高9.67%、12.13%和6.23%,粗脂肪含量和干物质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5.81%和26.73%,差异显著(P<0.05);所有处理均未对去穗玉米秸秆青贮的48 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可见,延迟装填会使去穗玉米秸秆青贮的干物质含量降低,有氧发酵增加,降低发酵品质,增加干物质损失率,1次装填添加Sila-Max及其与麸皮混合添加均可以提高发酵品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3次装填同时添加Sila-Max和麸皮,不能提高发酵品质,但可以减少营养物质损失。  相似文献   

17.
淋雨和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淋雨和添加剂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新鲜和淋雨苜蓿青贮2个因素,添加剂分别为对照、甲酸、绿汁发酵液、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绿汁发酵液+玉米粉、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7个水平,共14个处理。青贮90 d后,测定各处理的pH、氨态氮、有机酸、营养成分和硝基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淋雨和添加剂均极显著降低苜蓿青贮饲料pH、氨态氮、乳酸和乙酸含量(P<0.01)。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组(P<0.05)。淋雨和添加剂显著影响苜蓿青贮饲料的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缓冲能值(P<0.05),添加剂对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淋雨、添加剂及其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苜蓿青贮饲料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P<0.01)。添加剂可改善淋雨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其中改良绿汁发酵液+玉米粉组合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麻叶荨麻与玉米粉混贮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析添加玉米粉对麻叶荨麻青贮发酵品质和养分保存效果的影响,将麻叶荨麻与玉米粉5∶1混合调制青贮饲料,将其DM含量提高到310 g/kg,以麻叶荨麻单独青贮作为对照。每个处理18个重复,室温袋贮60 d后开封取样,测定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及消化率,并分别在贮藏后第0,3,5,15,20和60天调查pH、有机酸、氨态氮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玉米粉混合青贮通过快速降低pH和提高乳酸含量而明显加快了麻叶荨麻的发酵进程,发酵前15 d,混贮组pH下降速率和乳酸累积速率较单贮组快;混贮组显著降低了(P<0.05)pH、氨态氮、乙酸、丁酸及NDF和ADF含量,显著提高了(P<0.05)乳酸、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费氏评分及干物质与纤维组分的体外消化率;脂肪含量在两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麻叶荨麻与玉米粉以5∶1混合青贮能够成功保存麻叶荨麻的高品质营养特性,从而生产高品质青贮饲料,同时还能改善家畜对它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