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有关研究报道通过微生态技术、种植水生植物等对青虾养殖池塘水质具有一定改善的效果。然而采用外源性生物或微生物的技术手段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往往不太稳定,但运用将人工基质引入池塘固化微生物的办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在青虾养殖池塘内设置人工基质,固化水中微生物形成生物膜,通过对基质上及水体中微生物数量和水质指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鱼肥,当施放到养殖水体以后,都是通过肥料所含的各种营养元素作用于水生植物(水体中主要是浮游植物,也称藻类)来提高水体的初级生产力。藻类既可以直接作为白鲢等滤食性鱼类的饵料,同时也是水中浮游动物和其它微型动物的饵料,最终通过食物链被池塘中的经济水生生物——  相似文献   

3.
对复合微生物渔肥与常规化肥在池塘养鱼中的使用效果作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使用化肥相比,复合微生物渔肥能显著降解水体中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有害物质,增加水体溶氧量,加快水体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为鱼、虾等水生生物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并提高水产养殖品种的免疫力,促进水生生物的健康生长,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为人们提...  相似文献   

4.
李华 《齐鲁渔业》2020,37(2):35-37
为使水产养殖水体达到或保持安全水质的标准,往往需要对水体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敌害生物、致病微生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进行严格控制或有效去除。养殖水体的设施化处理技术包括源水处理、养殖排放水处理、池塘原位水体净化等方面,养殖场可以针对自身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适宜的方式解决水质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水体水质情况以及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构,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测定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一级移动床生物净化、二级固定床生物净化、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水体和生物净化载体以及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果显示,水体的氨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分别为0.85和0.21 mg/L。养殖系统水体、生物净化载体和虾肠道样品中共有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此外,一级、二级生物净化系统水体中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生物净化载体中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为优势菌;对虾肠道中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另外,对虾养殖循环水系统中生物净化载体上的细菌物种含量比水样中的细菌物种少,但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养殖水体,...  相似文献   

6.
淡水养殖池塘水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也是一个脆弱而易于调控的生态系统.环境中非生物因子(温度、光照,残饵及鱼虾排泄物积累等)首先影响到其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变化,而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又反过来影响养殖水质和养殖动物的质量.在南美白对虾虾塘环境中,由施肥、投饵及虾的排泄物造成的污染相当严重,是导致虾类生长缓慢、饲料系数增高、中毒、发病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3.池塘水体净化设施池塘水体净化设施是利用池塘的自然条件和辅助设施构建的原位水体净化设施。主要有生物浮床、生态坡、水层交换设备、藻类调控设施等。(1)生物浮床:生物浮床净化是利用水生植物或改良的陆生植物,以浮床为载体,种植在池塘水面,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吸附作用和物种竞争相克机理,消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有机物质,并为多种生物生息繁衍提供条件,重建并恢复水生态系统,从而改善水环境。生物浮床有多种形式,构架材料也有很多种。在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水体氮素污染日益突出,硝化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环境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我国淡水养殖环境中硝化微生物的多样性、作用机理、厌氧氨氧化过程和机理等研究进展,并展望今后的研究工作:(1)淡水养殖水域硝化作用和氨氧化微生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2)淡水养殖环境氨氧化微生物及其他氮素转化关键微生物的过程与机理;(3)深入研究特定生态系统中如池塘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各个过程,构建相关氮素转化和氮素平衡模型,为完善淡水池塘生态系统氮循环理论、水产养殖环境的氮素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淡水养殖产量约占全世界养殖产量的68%,其中池塘养殖是最主要方式。近些年来农村的水产养殖业获得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逐渐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然而由于追求高产量,养殖密度大于水体的养殖容量,大量残饵、肥料及生物代谢物的累积,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水体富养化,养殖自身污染日趋严重,引发养殖生态系统失衡。采用微生物修复养殖水体,不但能有效消除污染物、净化水质,而且能够抑制水中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养殖  相似文献   

10.
周志新  陈欣 《齐鲁渔业》2006,23(3):33-33
池塘污染是指养殖池塘的自身污染,即在养殖过程中,因养殖方式或养殖技术等方面原因,造成对池塘水体环境的污染。 1 池塘污染的特点与原因 1.1 池塘污染特点池塘高密度养殖,残饵、药物残留、水生生物排泄物增多,淤泥增厚,其后果不仅直接危害养殖生物,还破坏了养殖水体的微生态平衡。 1.2 池塘污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药害。由于水产疾病防治技术滞后及养殖户用药知识匮乏等原因,导致许多养殖者使用价廉、残留严重的农药、鱼药及化工原料,造成对养殖水体的污染。二是残饵。饲料质量较差或投饲过多、方法不当造成对水体污染。由于片面追求产量,放  相似文献   

11.
正养殖水体是水产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直接影响水体中的生物化学过程,进而影响养殖动物的生长和存活~([1])。水生植物对养殖水环境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净化是水体中氮磷的主要去除途径。水蕹菜(Ipomoea aquatica)能够有效去除凡纳滨对虾池塘亚硝酸盐氮的含量~([2]),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总氮、总磷  相似文献   

12.
构建"潜流湿地+生态池"的湿地生态系统,并以纯生态池净化系统作为对照区,对实验区与对照区内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评价该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循环水养殖工程正式运行后,体系中的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种类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养殖池塘(对照区)养殖池塘(实验区)外河。养殖池塘的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外河。经过3级净化后水体浮游植物种类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外河净化系统(对照区)净化系统(实验区),密度与生物量迅速下降。生物多样性指数也低于外河,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其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增加。同时,实验区浮游植物多样性均小于对照区,水体营养盐去除更彻底,水质净化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正海水池塘刺参生态混养对虾可有效防控刺参池塘生物敌害,并充分利用对虾残饵、排泄物,全程不投喂人工饲料,实现养殖水体时间、空间等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效果。刺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传统刺参单一品种的池塘养殖存在敌害生物侵扰、大量天然饵料难以被充分利用、夏眠期池塘闲置水体资源浪费等问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监测池塘水体藻类群落组成、多项水质指标、底泥总有机碳(TOC)和底泥异养细菌数等指标值,研究了固定化微生物对凡纳滨对虾生产性养殖池塘水质调控和污染底泥的修复能力,微生物固定所用载体为改良沸石和生物活性炭(相应的固定化微生物分别记为ZE-M组和BE-M组)。试验结果显示,处理组(ZE-M组和BE-M组)池塘水体中藻类组成呈多元化,隐藻、蓝藻和绿藻数量比较接近,而对照组则是蓝藻占绝对优势。试验过程中,对照池的氨氮浓度和COD呈直线上升,而处理组氨氮浓度和COD的增长幅度缓慢,ZE-M、BC-M载体微生物的使用是产生差异的直接原因。对照组和处理组的其它水质指标变化规律及差异性不明显,可能是由于池塘水体由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所致。固定化微生物对池塘底泥TOC含量和异养细菌数的影响显著(P<0.05),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池塘底泥TOC含量随着养殖时间均有增加的趋势,但对照组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试验初期,各组表层底泥中的异养细菌数量在3.367×105~8.60×105CFU/g范围内,试验结束时增长到85×105~393.7×105CFU/g。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异养细菌差异显著(P<0.05),其中ZE-M处理组...  相似文献   

15.
水产养殖中,养殖水体微生态环境起着养殖生物排泄物及残饵的分解、转化、水质因子的调节与稳定等作用。它的正常与否决定着水质的优劣,进而影响养殖生物能否健康成长。我国的水产养殖多以静水为主,池塘老化严重,自净与调节能力较差,急需治理,这是预防病害的关键。目前,相对于物理和化学方法,应用微生物治理养殖水体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枯草芽胞杆菌分解转化和适应能力强,对养殖生物和人体无害,因而目前被大量的用于水产养殖中。1枯草芽胞杆菌的生物学性质与作用机理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subtilis)是一种短杆状、无荚膜能运动的革兰氏阳性细…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群落是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殖环境微生态调控。在不同季节采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池塘水样,分析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总氮(TN)和总磷(TP)等理化指标,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水体中微生物对各类碳源代谢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菌群结构。结果表明,1月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和菌群结构不同于其他采样时间,养殖鱼类种类对池塘理化指标和微生物菌群结构影响不大。不同采样时间的池塘理化指标差异显著,同一采样时间不同养殖鱼类池塘的理化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中,1月尼罗罗非鱼池塘中的NH4-N含量高于其他月份,且显著高于4月和7月(P<0.05);1月TP含量显著高于4月、7月和10月(P<0.05)。1月斑点叉尾鮰池塘的TP和NO3-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月份(P<0.05)。Biolog-Eco微平板技术检测到尼罗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池塘中的微生物群落对碳...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废水内含氮、磷等营养盐类,直接排放容易导致周围水体富营养化.在养殖水体中设置浮床,采用经济动、植物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可在净化水质的同时增加养殖收益,具有换水量低、成活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优点.现在鳜养殖池塘设置了不同生物(水稻、空心菜及河蚌组合)浮床面积,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科学养鱼》2005,(11):77-77
养殖池塘水体中可溶性的糖在养殖过程中是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的,并持续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糖是池塘水体中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碳源物质,因为水体中碳源物质的缺乏使得水体营养物中的碳氮比例不平衡,大多数的微生物不能正常生长。所以有的养殖户长期大量使用微生  相似文献   

19.
“水瘦鱼不肥”是几百年来渔民肥水养鱼的经验之谈,意思是养殖池塘的水越清,那么池塘里养殖的鱼也不会肥满。施肥是提高海淡水鱼虾蟹贝等养殖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施肥养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群众早已将施肥的方法用于鱼、虾、蟹、贝等养殖品种的苗种培育及养成。施肥水产养殖即利用人工施加的肥料(包括无机肥料、无机复合肥料、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等),培养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并使之大量繁殖,为各种海淡水、鱼、蟹、贝等养殖品种提供各种适口的天然饵料或二级饵料而达到提高单位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解析不同季节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养殖池塘水体菌群结构与功能特征,本研究选取中国北方典型岸基半开放刺参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分别构建了辽宁长海刺参养殖池塘四季水体菌群16S rRNA基因测序文库。结果显示,辽宁长海刺参养殖池塘水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以夏季最高,秋季最低。不同季节第一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次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春、夏、冬季特异性菌门分别隶属于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秋季与其他季节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菌门(P>0.05)。基于COGs数据库预测,水体菌群24种功能蛋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春、冬季均表现为功能蛋白显著上调,主要表现在能量生产与转换、核苷酸运输与代谢、碳水化合物运输与代谢、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运输与分解代谢、细胞壁/膜/包膜生物发生、细胞的能动性、转录和复制等方面;夏季水体菌群在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功能、翻译、核糖体结构、生物发生功能、细胞壁/膜/包膜生物方面的功能蛋白显著性下调;秋季水体菌群在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染色体分裂、细胞骨架、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转运和分解功能蛋白显著下调,细胞外结构功能蛋白显著上调。研究表明,刺参养殖池塘水体菌群种类及丰度存在季节性差异,秋季与其他季节相比,共有菌群种类较少,相似性较低;而水体菌群结构的季节性演替则依赖于其功能的变化。研究结果以期为刺参养殖池塘水体微生态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