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南平市地处闽北丘陵山区,辖区内山塘水库星罗棋布,仅小型水库就有 324座,水面面积 1 045 hm2。近年来,部分水库采取鱼猪结合、鱼鸭混养、移萍入库、种草养鱼等措施,渔业产量有所提高,但并不明显。据笔者调查,主要原因是鱼种放养技术存在诸多问题。现根据山区灌溉型小水库的生态特点和管理现状,将鱼种放养技术归纳如下。 1调优品种结构 改常规品种单一的传统放养模式,根据水库的水质和饲养管理水平确定主养品种,混养美国大口胭脂鱼、巴西鲷、湘云鲫、建鲤、鳊鱼、鲂鱼等名优鱼种,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实现产量、质量、效益的同步增…  相似文献   

2.
从池塘条件,清塘、放养、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和捕捞等方面介绍了鳜鱼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技术交流     
<正>巴西鲷养殖技术要点巴西鲷养殖池塘养殖条件要求不严,一般养殖四大家鱼的池塘或农村的小水塘都可以养殖。面积0.5亩~5亩,最大不超过10亩,水深1.2米~1.8米。池塘最好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面、无污染的地方。放养前进行常规清塘和肥水处理。放养时间为5月初,鱼种放养前最好进行消毒处理。一般每亩放养越冬鱼种1000尾~1200尾,为充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河川沙塘鳢仿生态繁育的池塘选择、亲本放养、育苗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要点,并结合沙塘鳢规模化繁育试验结果,探讨了提高沙塘鳢繁养殖病害防治效果及沙塘鳢繁育出苗量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仿野生生态养殖无公害大闸蟹的环境要求、水域水质条件、仿野生生态养殖区设施建设工艺、蟹种放养、仿野生生态环境的涵养与维护、日常管理与饲养以及成蟹捕捞与暂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单一养殖崇明清水蟹带来的风险,提出了崇明清水蟹与青虾高效生态混养模式。从池塘准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等方面详细总结了该模式的技术要点,介绍了运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采用种植水草、投喂螺蛳等生态手段净化水体的主要方法。实践证明,崇明清水蟹与青虾高效生态混养模式的平均利润比单一养殖清水蟹模式高30%左右,较好地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从小山塘要求、鱼种放养、饲养管理饲养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介绍山塘型水库生态养殖黄颡鱼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珠江三角洲三种不同生态类型池塘的能量转换效率。三种不同类型的池塘分别是:1)静水塘,面积0.247ha,试验期间不换水,也没有其它增氧设施;2)加水塘,面积0.193ha,每天加水2,700-3,000M3/ha;3)微流水塘,面积0.193ha,每天由潮汐自然进水30,255-42,480M3/ha。另外,加水塘和微流水塘各配一台3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在鱼浮头时使用。结果表明增加池塘的换水量可以增加鱼产量,提高池塘的能量转换效率。还表明换水量大的池塘其生物能占的比例较大,而光合能占的比例则较小。为提高池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鱼产量,必须增加“直食性”鱼类的放养量、减少“滤食性”鱼类的放养量。  相似文献   

9.
《内陆水产》1993,(5):23-23
精养池塘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即一般在放水前每亩施粪肥或混合肥250-1000kg,肥水塘或老塘可少施,瘦水塘或新开塘要多施),在饲养过程中还应据季节、水温、水质、鱼类放养情况进行追肥。据研究表明:池水有机物耗氧量在30mg/1以下,有效氮在0.3mg/l以下,有效磷在0.04mg/1以下,就要施肥。池塘追肥一般根据以下因素的变化确定。  相似文献   

10.
<正>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冬季是放鱼种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鱼种壮,适应力强,而且冬季水温低,鱼活动力弱,这样在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另外可以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可以较早地疏散精养,促进鱼儿早春生长。因此为了使鱼种能够更好地生长,鱼种的放养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整修鱼塘对条件较差的池塘必须先行改造,使小池塘、浅水塘、死水塘改成适合鱼种越冬生长的大池塘、深水塘、活水塘。即使池塘条件较好,也要进行必要的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春季池塘养殖特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总结了春季池塘管理关键技术,主要措施有消毒防害、及时调控水质、科学放养等,对于做好春季池塘鱼类健康养殖,防患于未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鉴于乡村水塘长期得不到重视与保护而导致水塘景观逐渐丧失的现状,通过构建水塘景观生态网络并优化调控途径,对区域水塘景观规划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梁平区仁贤镇为例,基于2019年遥感影像和高程数据,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景观格局指数、水文分析及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等方法,探讨水塘空间分布规律并构建水塘景观生态网络。结果表明:(1)水塘空间分布受海拔、坡度和聚落等因素影响,集中分布于低海拔(420.00~447.74 m)、低坡度(0~6°)、邻近聚落(0~40 m)区域;(2)构建水生态网络和生境网络以提供水塘连通性,水塘斑块、汇水节点、自然水系及雨水径流共同构成水生态网络体系,其中雨水径流282条,汇水节点199个,目前仅有40个水塘位于汇水节点处;生境网络体系中,潜在生态廊道351条,主要由农田与林地构成;(3)水塘景观生态优化调控途径可从空间配置、生态网络、生境质量及景观构成4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可为水塘景观保护、小微湿地建设及乡村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在草型浅水湖泊滆湖中进行甲鱼生态高效养殖的技术,包括湖泊中甲鱼生态养殖基地的选择标准、养殖模式及养殖设施、鳖种的放养、日常管理、越冬管理、捕捞及运输等。  相似文献   

14.
“冬至”至“立春”是淡水鱼种放养的“黄金季节”。因为这段时间气温低,水质比较稳定,鱼种体质坚实,鳞片紧密,拉网、运送、投放不易受伤,能提前适应周围新的环境条件,有利开春后迅速生长。冬季放养鱼种,必须把好“十关”。1鱼塘改造关利用冬闲时节对小塘、浅塘、死水塘、漏水塘进行改造,条件较好的鱼塘也要进行修整,放干塘水,经太阳曝晒或冷冻后挖去过厚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2鱼塘消毒关鱼塘以生石灰消毒效果较佳,还能起到直接的施肥作用。消毒要选择在晴天进行。干塘消毒先将塘水大部分放掉,留水5~10cm,用100kg/667m2生石灰水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异育银鲫“中科3号”养殖的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工作以及放养后日常管理、消毒、施肥、饲料管理、水质监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鳜鱼人工养殖健康高效养殖模式,2010—2011年,扬州市江都区水产管理站在江都市渌洋湖养殖场开展了鳜鱼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试验。试验针对鳜鱼暴发性疾病严重、水质难以调控、成鱼上市集中价格偏低的问题,采取了鳜鱼生态模式放养、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控水质、成鱼分茬  相似文献   

17.
王桂芳 《齐鲁渔业》2014,(11):47-47
秋季鱼塘的管理措施有:1加强水质管理养殖成鱼的池塘,由于鱼种放养多、投饵施肥量大、水中有机质较多,容易引起水质恶化,所以每天要把鱼吃剩的残饵及杂物捞起,并根据天气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  相似文献   

18.
农村很多成鱼养殖户,没有鱼种塘培育“斤两”鱼种。也有很多在养鲢鳙鱼为主的肥水塘,存在难养草鱼问题。我们调查了在这方面解决得好的养鱼户,现将成鱼塘分期套育鱼种、肥水塘养好草鱼,商品鱼均衡上市,亩产750公斤以上的经验介绍如下。一、早放养“斤两”鱼,分期套育鱼种。水深1.4米以上的池塘,1月上旬亩放养“斤两”鱼种(每尾0.15公斤以上)鲢鳙共90尾、17厘米至“斤两”草鱼250尾、4厘米以上鲤鱼100—150尾。2月上旬亩套养20厘米鲢鳙鱼种90尾;3月亩放养4厘米以上鲮鱼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光唇鱼人工养殖的池塘条件、鱼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控等主要技术,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光唇鱼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七、水质管理充分利用微生物制剂加强养殖全程的水质管理是生态健康养殖的主要内容之一。水质改良是无公害生态养殖的基础,要养好一塘鱼、虾、蟹,先要养好一塘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