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赤点石斑鱼俗称红斑。目前,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已经对多种海水鱼类,例如大黄鱼、美国红鱼、红笛鲷、黑鲷苗种等慢慢地引进低盐水域养殖,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就赤点石斑鱼而言,早期福建省进行过盐度对赤点石斑鱼受精卵发育的影响及仔鱼活力的判断的研究,并未对低盐驯养苗种养殖情况进行分析。本次总结了  相似文献   

2.
石斑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我国沿海主要有青石斑鱼、云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等,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现将云纹石斑鱼网箱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赤点石斑鱼人工繁殖和仔鱼培育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是名贵海洋经济鱼类,活石斑鱼畅销于港澳市场。近年来福建、广东和浙江沿海渔民大力发展石斑鱼钓渔业,以活鱼外销,为国家创汇。随着我国海水增养殖业日益发展及香港企业化网箱养殖石斑鱼,对赤点石斑鱼需求量与日俱增,出现苗种供不应求局面。目前,天然种苗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因此开展石斑鱼人工繁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赤点石斑鱼胚胎及仔鱼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是我省近年来发展起来网箱养殖的主要海洋经挤鱼类。为了解决苗种问题,我所从1985年开始进行人工繁殖的研究,但偏重于解决人工繁殖技术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2011,(2):53-54
全国首届"石斑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化论坛"分量足,三院士齐亮相。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青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的人工繁殖试验,但到目前为止,成活率一般很难突破10%,未能实现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成鱼人工养殖成活率也只有40%。12月19—21日,首届"石斑鱼类繁育与养殖产业化论坛”在中山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来,石斑鱼养殖业发展迅速,天然野生石斑鱼苗种资源量较少,无法满足石斑鱼产业发展需求。目前云纹石斑鱼的人工育苗已能达到稳定的批量生产水平。云纹石斑鱼苗在养殖过程中已表现出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等优点,成品云纹石斑鱼价格与赤点石斑鱼相近,养殖经济效益高。近年来开展云纹石斑鱼人工育苗,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云纹石斑鱼的人工育苗技术总结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选择与培育(1)亲鱼选择:选择体质健壮,无伤病、畸  相似文献   

7.
<正>赤点石斑鱼俗称红斑、鲙鱼,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的一种重要鱼类。尽管网箱养殖石斑鱼优点很多,但是仍然存在着养殖过密、海区污染严重,以及病害严重,特别是赤点石斑鱼被鱼虱寄生而发病致死,造成养殖户经济损失惨重。同时,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扩大了江河入口的湖泊沼泽等低盐水环境,因此,海水养殖石斑鱼并不是唯一理想的养殖方式。但鱼虱等多种海水寄生虫在低盐环境中不易存活,进行低盐养殖石斑鱼的试验研究具有生产上的实际意义。目前已有学者在赤点石斑鱼成鱼对盐度范围11~41适应性方面与盐度对受精卵发育的影响做  相似文献   

8.
毛连环 《河北渔业》2020,(4):1-3,19
通过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亲本强化、苗种繁育阶段的饵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牡蛎作为赤点石斑鱼亲本营养强化饵料使得亲本成活率达89.33%,所产的卵子平均受精率达78.9%、孵化率达80.1%,均显著高于使用南美白对虾和蛏子组(P<0.05);苗种培育至摄氏卤虫阶段,采用鱼油(4 g/L)与经小球藻强化轮虫和虾青素(5 g/L)混合代替,成活率29.53%,全长增长率175.00%,效果最佳;苗种培育至摄氏桡足类阶段,采用鱼油(4 g/L)与桡足类和虾青素(5 g/L)培育,成活率和全长增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后期采用软颗粒料(鳗粉:鳀鱼=3:2,添加虾青素5 g/kg)可极显著提高赤点石斑鱼的养成成活率和全长增长率(P<0.01)。  相似文献   

9.
赤点石斑鱼围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营养价值较高,属于高档优质鱼类。浙江省温岭市于2002年引进赤点石斑进行网箱养殖,获得成功。随后,为探索赤点石斑鱼的池塘高效养殖,笔者又从福建、舟山、温州等地引进自然种苗开展试养,积累了一些技术与经验,现将赤点石斑鱼围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赤点石斑鱼是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海水网箱养殖的名贵经济鱼类。目前,国内外养殖石斑鱼的饵料主要是小杂鱼和虾蟹等。随着近渔渔业资源减少,作为饵料的新鲜小杂鱼数量越来越少,满足不了海水养殖业的发展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福建霞浦进行了配合饲料饲养赤点石斑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林浩然 《福建水产》2012,34(1):1-10
石斑鱼是驰名世界的名贵海产鱼类,是中国南方沿海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海水养殖业的主要对象,经济价值巨大。中国石斑鱼类养殖兴起于20世纪80、90年代;进入21世纪,中山大学的研究团队围绕石斑鱼苗种繁育和养殖产业化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其生殖调控、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病害防治、种质分析、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等方面进行集成创新,建立苗种繁育和成鱼养殖各个环节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措施,实现了石斑鱼苗种规模化繁育和自养自足,从而带动石斑鱼养殖产业发展到相当的规模。石斑鱼类养殖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资源高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产品优质安全的现代渔业基本内涵为目标,改革和提升传统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和提升产业链上的各项技术,包括:(1)优化苗种人工繁育技术,提高苗种成活率和苗种质量;(2)培育抗逆、抗病、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3)配制高效、优质的人工配合饲料;(4)建立病害检测和防控新技术和研制主要疾病的特异性疫苗;(5)建立高效、低碳、节能的养殖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先进的养殖模式;(6)加强石斑鱼类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及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协同发展,为石斑鱼养殖产业的技术创新和集约化与工程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石斑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斑鱼(Epinephalus)属鲈形目能科,是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水性鱼类,在中国近海有31种,其中,南海有30种,东海8~9种,黄渤海仅1种。目前我国大陆沿海养殖的种类主要有:赤点石斑鱼、青石斑鱼、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等。  相似文献   

13.
赤点石斑鱼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正>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Temminck et SchIegel)广东俗称红斑,分布于我国南海和东海南部,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主要网箱养殖鱼类之一。由于还未掌握人工育苗方法,在以往的网箱养殖生产中,全靠天然鱼苗。研究解决赤点石斑鱼人工繁殖与育苗问题,已列为重要攻关课题之一。各有关水产单他相继开展对此课题的研究。许波涛等1983  相似文献   

14.
<正>石斑鱼是石斑鱼属鱼类的统称,全世界已记录有100多种,我国记录有46种,主要养殖种类是鲑点石斑鱼、青石斑鱼、点带石斑鱼、巨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等。石斑鱼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  相似文献   

15.
斜带石斑鱼(Epimephelus coioides)俗称"青斑"、"点带石斑",是一种名贵的海产鱼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与日俱增,近几年东山县斜带石斑鱼工厂化养殖和池塘养殖发展迅速,苗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特别是适合池塘成鱼养殖的大规格种苗(体长10~15cm)更是供不应求,且价格居高不下.为了缩短养殖周期,节省斜带石斑鱼苗在室内工厂化中间培育的生产成本,笔者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4月2日在东山县采用保温棚进行斜带石斑鱼苗种的中间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16.
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志华 《淡水渔业》2005,35(2):42-43
为了探索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解决制约淡水石斑鱼大面积推广养殖的"瓶颈"苗种问题,笔者于2004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龙胆石斑鲈人工育苗仔鱼开口及前期饵料转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胆石斑鲈,学名宽额鲈(Epinephelus Lanceolatus),属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是已知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该鱼为新兴高档石斑鱼类养殖品种,其生长速度快,养殖两年可达3kg~6kg,上市规格越大价格越高。人工养殖在台湾得到迅猛发展,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亦开始引进养殖。我国不是龙胆石斑的天然苗种主要产区,人工育苗成为养殖苗种的重要来  相似文献   

18.
赤点石斑鱼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点石斑鱼(Epincphelusakaara)是名贵的海水经济鱼类之一,因其肉质爽滑、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由于受到近岸海水污染,滥捕的影响,赤点石斑鱼已很少捕获,在我省沿海已接近绝种的边缘。开展对赤点石斑鱼人工繁殖,拯救该鱼类,已是水产业界的当务之急。近十多年来,各国水产工作者也十分重视,对赤点石斑鱼进行过人工繁殖,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湿颗粒饲料在海水鱼养殖中应用与使用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志刚 《科学养鱼》2007,(11):68-68
海水鱼的养殖是一个新兴产业,养殖品种主要有牙鲆、大菱鲆、大黄鱼、花鲈、美国红鱼、真鲷和石斑鱼等,养殖规模逐年扩大,技术日趋成熟,在苗种培育、养殖设施、水质处理、病害控制、饲料营养及投喂技术、经营管理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较日本、挪威、美国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特别是饲料与营养方面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20.
正淡水石斑鱼是从中美洲引进养殖的鱼类,近年来在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已经逐渐推广养殖。通常,采用土塘作为繁殖和培育池来进行淡水石斑鱼苗种繁育工作。淡水石斑鱼成鱼在繁殖过程中有打窝的习性,对塘底有破坏作用。另外,繁育出的苗种在土塘进行培育,由于规格大小不一,互相残杀,不便管理。同时,淡水石斑鱼苗的饵料选择和水质管理也影响苗种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