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前,我国养殖的对虾有10多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凡纳对虾、南美白对虾、万氏对虾),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中国对虾)。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草虾、虎虾),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日本对虾、竹节虾、车虾)。墨吉明对虾^*F.merguiensis(墨吉对虾),长毛明对虾^*F.penicillatus(长毛对虾),细角滨对虾^*L.stylirostris(蓝对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养殖对虾连续发生大面积暴发型流行性病害。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班节对虾都难以幸免,斑节对虾尤其突出,损失极为严重。为探索养殖对虾抗病防病途径,旨在群众性养虾生产中可推广应用,巩固,促进养虾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对虾的养殖实践中,一些技术管理措施与对虾的形态关系有直接关系,如根据对虾的体长体重计算投饵量,根据敌害鱼胃中对虾头胸甲长研究敌害鱼对对虾的危害情况等等。作者根据多年的对虾养殖实践,经几年实测资料的积累,计算了养殖虾中国对虾体长与体重,  相似文献   

4.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也是亚洲和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性海洋产业。我国的对虾养殖产量和养殖规模曾在19881992年居于世界首位,年产量达20多万吨,年产值近百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1993年养殖对虾病害的暴发性流行,导致了整个对虾养殖产业的严重滑坡,不仅对虾养殖业本身经济损失巨大,而且相关的对虾加工和出口等行业也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由对虾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对虾病害防治和养殖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同时也积极引进凡纳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和细角对虾(俗称蓝对虾)等新的虾种进行养殖,特别是我国华南地区采用高位池和过滤海水防病养虾系统等高新技术进行凡纳对虾和斑节对虾养殖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促进了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迅速回升,对虾养殖业又开始出现增产增收的良好局面。2000年华南地区养殖对虾产量增长迅速,达到12万多吨,其中约5万吨是凡纳对虾;仅广东省就达到7.5万多吨.超过全国产量的1/3。采用新的集约化防病养殖技术,凡纳对虾单造产量普遍达到510吨,公顷,高的年产量已达到20吨,公顷,在江苏、山东等地进行小规模养殖也取得了成功,其养殖成功率和效益优于我国原有的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华南地区现已成为我国养殖对虾的主产区。2000年我国华南地区引进细角对虾进行试养取得成功,个别地区单造产量达到610吨,公顷,成为我国南方对虾养殖中又一个新的种类。但是,国内对于细角对虾的研究刚刚开始,缺乏专门介绍该虾的资料,广大虾农对此虾也了解不多。作者在此对细角对虾的养殖技术作一简单介绍,并与凡纳对虾等其他滨对虾属种类进行比较,提供给有关科研人员和养虾业者参考,希望对我国细角对虾养殖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刀额新对虾养殖技术一、对虾良种—沙虾刀额新对虾,俗称沙虾或独角新对虾,是适宜于海、淡水养殖的对虾良种。具有壳薄体肥、肉嫩味美、离水存活时间长、活体运输方便等特点,个体虽比长毛对虾小些,但肉质胜过其它对虾,是一种出口创汇新品种。沙虾生命力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6.
1993年以来,对虾白斑病流行全国沿海,给对虾养殖业造成沉重打击,对虾产量连续数年在低谷徘徊。我国科研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逐步弄清了对虾白斑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和检测方法。2002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对虾病害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治愈了对虾弯体、细菌性红体、烂鳃、黄鳃、肠炎等病,尤其是对虾白斑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一、对虾白斑病的诊断1.不显症对虾白斑病病毒检测对不显症对虾是否携带白斑病病毒,目前已有几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酶联免疫法和核酸探针法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应用,通过检测,能在发病前20~40…  相似文献   

7.
搞好对虾亲虾的人工越冬,既有利于培育对虾早苗,增加养殖对虾的生长时间,达到提高养殖对虾的产量、规格和产值。又能减少海亲虾的用量,有利于保护和增殖对虾资源。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虾产业现状及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对虾产业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但近年来中国对虾出口形势面临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因此,了解我国对虾产品、产业的现状,加大我国对虾产品与产业的研究,对我国对虾产业增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对虾需要的蛋白质并不完全一样,一般学研究认为日本对虾、中国对虾需要较高的蛋白质,而斑节对虾和南美白对虾要求较低。饲料中必需要有与对虾本身蛋白质相似的氨基酸,只有在这必需氨基酸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虾才能将它们同化为本身相同的蛋白质(增肉)。  相似文献   

10.
几种养成虾的病毒携带状况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组织病理学方法检测了深圳市及其临近地区养殖对虾携带病毒的情况。检查118尾外观正常的养殖对虾,包括斑节对虾,长毛对虾,近缘新对虾和刀额新对虾。检出带有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包涵体的个体20尾,约占17%;带有对虾肝胰腺类细小病毒包涵体的个体4尾,约占3.3%。  相似文献   

11.
虾蟹池塘混合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养的虾类品种有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刀额新对虾等。虾蟹同属甲壳动物,其栖息习性、食性虽然有许多相同之处,但青蟹营底栖爬行活动,而虾类多营游泳活动,虾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对虾养殖业发展迅速,对于对虾颗粒饲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省市纷纷制订了对虾颗粒饲料的标准或暂行规定,用于限制对虾颗粒饲料的粗制滥造。尽管国内用于对虾颗粒饲料加工的机械设备有多种多样,但还没有一种简单可靠、能够满足对虾饲料特殊要求的专用加工设备。实际上,国内有些现有的膨化饲料机设备,只需对某些零件作些改进,就可以直接用于加工沉性对虾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13.
3种对虾种间RAPD遗传标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RAPD技术对虾属中凡纳对虾、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基因组DNA的特异性遗传标记进行分析,筛选了OPK和OPE两个系列40个引物,有37个引物获得了片段长度在250-2200bp之间且重复性良好的谱带,其中34个引物均可以将1种、2种甚至3种对虾分别区别开来,共获得了264个扩增片段,其中3种对虾特异性片段95个,每个引物分别获得了1-7个大小不等的片段,凡纳对虾获得了28个特异性片段,日本对虾获得了32个特异性片段,中国对虾获得了35个特异性片段。通过Popgnen1.32种群遗传分析软件包计算结果表明:日本与对虾与中国对虾的遗传距离最大,高达0.9096;日本对虾与凡纳对虾的遗传距离次之,为0.8608;凡纳对虾与中国对虾的遗传距离最小,其值为0.6219。根据遗传距离指数,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系统树。  相似文献   

14.
渤海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是一年生的大型洄游性虾类,经济价值较高,为渤、黄海海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为了确定适宜的捕捞时间,提高对虾的产量,合理地利用对虾资源,现就有关对虾生长方面的大量生物学测定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简要地阐述了对虾的生长特性和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5.
对虾细胞培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的细胞培养,是研究对虾不同学科和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至今,国内外已有不关于对虾细胞培养的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不同作者对不同对虾细胞原代培养的结果,比较了其培养方法和培养条件的异同;描述了研究尝试多种方法对原代细胞的传代培养,其中一些方法对对虾细胞系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介绍了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在对虾不同领域的应用状况,尤其是对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方面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16.
《海鲜世界》2004,(5):25-25
湛江市海产品非常丰富。主要海产品有:对虾,龙虾,蟹,海蜇,黄花鱼,花鳝,海参,东风螺等。这里的龙虾、鲍鱼等是名贵品种。湛江对虾产量很大,历来为广东省有名的对虾产区,年产一般2000多吨,其中墨吉对虾、长毛对虾最多。从70年代初郊区开始试养对虾获得成功始,至1991年湛江市已经建造虾池18万亩放养数万亩,总产量达9000多吨。品尝对虾以天然海产者为佳,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这儿养殖的对虾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虾养殖事业的发展,饵料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对虾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而投饵方法又直接影响饵料效果、生产成本以及对虾的生长。廖一久、李正森等曾对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进行过规则性绝食投喂的试验,侯明泉等对东方对虾的投饵方法也进行了试验,并都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18.
对虾养殖见效快、效益高,在福建已形成了“对虾热”。但由于目前在对虾养成中出现一些病害,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在正常情况下,对虾匍匐池底摄食或沿池边成群游动寻觅食物,如不受惊动,一般没有跳动现象,若看到对虾跳动频繁,可能是对虾体部附有寄生物,或是受害鱼追逐,也可能是水中缺氧,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和防治方法。下面着重介绍几种对虾常见病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1000ml小水体进行斑节对虾和凡纳对虾各期幼体对卤虫无节幼体摄食量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二种对虾的卤虫摄食量与卤虫密度有关,在相同密度下,糠虾期凡纳对虾卤虫日摄食量明显高于斑节对虾,而卤虫密度对摄食量的影响凡纳对虾略低于斑节对虾,仔虾期卤虫摄食量差异日渐减小,P5-P6已很接近。  相似文献   

20.
水质,是对虾养殖中影响其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水质是对虾养殖的必需条件。不良的水质将使对虾摄食量下降,甚至停止摄食,并胁长细菌繁殖和有毒物质的积累,导致对虾发病。水质严重恶化时还能造成对虾窒息死亡,使养虾失败。因此,水质的控制,是对虾养成期间的重要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