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麻疯树(Jatropha caurcas L.)是西南干热河谷地区重要的生物柴油树种.实验以云南元江干热河谷生境相同的两个居群麻疯树(部分砍伐干扰与未砍伐)为研究对象,对麻疯树从花期到果期的繁殖特征,包括分枝数、花枝数、开花频次、单花序雌雄花数量以及结实量进行调查,分析砍伐干扰可能对麻疯树的有性繁殖产生影响.结果表明:砍伐干扰居群麻疯树的部分繁殖特征,包括花枝分化率,开花频度,以及结实量显著低于未砍伐居群;而雌花生物量、雄花生物量、单花序雌花数目、单花序雄花数目与雌雄性比等繁殖特征则砍伐居群与未砍伐居群无明显差异.麻疯树受砍伐干扰时,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并通过调整部分繁殖特征来适应外界干扰;而麻疯树在雌雄花生物量,雌雄性比,单花序雌雄花数目等性别分配间的资源分配特征相对稳定,受砍伐干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麻疯树育种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麻疯树是主要的生物质能源树种之一.对麻疯树花序进行研究,提出部分相关育种参数,为选育高产麻疯树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年中麻疯树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交替进行,可多次开花.开花期在半年以上,而不同省份开花期不相同,尤以海南最长.形态分析表明,麻疯树花序发育具有典型的聚伞花序发育特点,1个花序的2级分枝数(主花序轴上的分枝数)将直接影响雌花数目.相关性分析表明,虽然每个花序2级分枝数与雌雄花比例极显著负相关(r=-0.57),但与每花序结果数极显著正相关(r=0.92),而与开花次数相关性不显著,花期与开花次数极显著正相关(r=0.83).因此,花期和2级分枝数是育种和栽培的2个重要指标.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省份的花序长、每花序2级分枝数和雌雄花比例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全面系统地了解贵州麻疯树Jatropha curcas开花生物学习性,以期为进一步的调控麻疯树雌雄花比例,提高麻疯树产量提供依据。对罗甸县麻疯树开花习性及花分布情况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麻疯树花芽为多次分化型,1 a中多次抽枝,枝顶多次分化出花芽。麻疯树在罗甸一般从5月初开始出现花序,到9月,陆续有植株开花,1 a中一般出现2次开花高峰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呈现交替生长动态;麻疯树新梢萌动是进入花芽生理分化期的重要标志;二歧聚伞花序生于当年生新枝枝顶,花序数量、花下叶片数量、每个花序上小花数量以及每花序上雌花数量在树体的东西南北4个方位及上中下位置的分布均没有显著差异;花序从露出到花序上小花全部开放约需40 ~ 50 d。单花花期一般为2 ~ 5 d。每个花序上平均有小花134个,雌花平均4个,雌雄比平均1 ∶ 33;雌花在花序上的分布与花序分枝的位置极显著相关,69%的雌花分布于花序各级分枝的第1次二歧分叉处及顶花位置,其中花序第1分枝的第1次二歧分叉处(1-1)和顶花位置(D)占48%。在花序不同位置,随着雌花数量的增加,坐果数随之增加,而坐果率降低。图3表3参15  相似文献   

4.
<正>人工授粉在花期遇雨或授粉树不足,都要用人工授粉弥补。采集当天开放并且未散的雄花,用其雄蕊在雌花柱上擦抹,一朵雄花可授6~8朵雌花,采集时间一般为晴天上午10时之前,阴天全天均可采集,上午8时~11时是适宜授粉时间。疏蕾一般在侧花蕾分离后两周左右开始,花开前5~7天进行,疏去两边侧蕾,留中间的花蕾。先疏掉结果母枝上过密的衰弱结果枝,再疏掉结果枝上的侧生花蕾、畸形花蕾及病虫危害的花蕾。留花蕾标准:强壮长果枝5~6个,  相似文献   

5.
小桐子开花生物学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云南南部4个试验点,对不同光照及不同空间小桐子的开花习性、花序数量、雌雄比例与结实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小桐子在云南南部地区的单花花期2-3 d,一个花序花期10-25 d,一个居群的花期可长达半年。一般雄花比雌花晚开放2-3 d,但在同一个花序盛花时,雌花和雄花同时开放,不存在雄花与雌花花期不遇的情况,并认为雄花与雌花的空间隔离,加上传粉昆虫(蜂类、蝶类、蝇类)活动范围与活动频率较大,才是促进小桐子异交授粉的主要因素。在不同地域、不同光照条件及不同空间的花序数量、雌雄比例、结实率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小桐子是一种极向阳的植物,栽培时应尽量选择光照充足的土地,并进行适当修剪,促进分枝和顶生花序的数量、雌雄比例与结实率,提高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和田间的观察试验,对大棚西瓜结实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目前大棚西瓜主要通过人工授粉。当天授粉后,第二天早晨便进入胚珠而受精。西瓜同一天开放的雌花与雄花授粉后,其受精率最高;前日开放的雄花或雌花与当日开放的雌花或雄花授粉后还有受精能力;开花2d的雌花与当日开放的雄花授粉后,无受精能力。果实的发育与果实横径扩展快慢和该节叶的生长快慢成正相关。雌花的大小、雌花的开放时期以及温度、湿度、光照和植株营养状况等对果实发育都有影响。该研究为指导大棚西瓜生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板栗树疏雄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增收措施.板栗疏雄是在不影响板栗树正常授粉结实的基础上,疏去过多的雄花序,以减少水分和养料的消耗,促进树的生长和雌花的发育。据调查,同一板栗植株的雌雄小花数目的比例为1∶418.9,雌雄花序比例为1∶12.3,每花序雄花总数达268~1940朵,超过雌花数  相似文献   

8.
不同流域麻疯树性别分化及两性花序中雌花数目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随机取样和跟踪观测的方法,对金沙江和红河两流域干热河谷区麻疯树Jatropha curcas前后2次开花过程中性别分化特征以及两性花序中雌花数目进行了跟踪观测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两流域麻疯树单个1年生小枝分化出两性花序数均较少,且受林地环境的影响较大;②第1次开花时,两流域麻疯树两性花序数均远高于雄性花序数,而第2次开花时,两性花序数略低于雄性花序数;两性花序中雄雌花朵数比均高达15 ∶ 1以上,且第2次开花远高于第1次开花;③第1次开花时,两流域麻疯树中具有6~10朵雌花的两性花序所占比例均为最高,均在40%以上,但具有16朵及以上雌花的两性花序较少,仅占2~3%;而第2次开花时,雌花数均较少,具有1 ~ 5朵雌花的两性花序均占80%以上;④在麻疯树两性花序、雌花朵产生量及坐果率方面,金沙江流域永胜县分布区优于红河流域双柏县分布区。林地、流域及区域气候环境可能对开花特性存在较大影响,而适当“干”“热”环境对两性花序及雌花朵的产生可能更有利。图4表2参17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毛花猕猴桃花形态及开花动态等繁育系统相关特征进行研究,同时与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进行杂交授粉,比较杂交果实单果重量、果形指数、糖度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毛花猕猴桃雄花花期略晚于雌花,单花花期6~8 d,种群花期10~12 d;雌花显著大于雄花,雌花开度(47.77±3.14) mm,雄花开度(33.25±1.82) mm;雄花雄蕊显著多于雌花,为雌花的1.67倍;雌花的胚珠数(1 573±118)枚,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以毛花猕猴桃雌株为母本,与美味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杂交授粉后单果重量大于对照组,并且单果重量、果实的糖度、种子数等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以毛花猕猴桃雄株为父本,与中华猕猴桃雌株杂交授粉结实率较高,与美味猕猴桃则不能结实。因此,用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花粉对毛花猕猴桃进行授粉能显著提高的果实重量。  相似文献   

10.
荔枝花穗花朵开放习性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粉受精是荔枝高产栽培和杂交育种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荔枝花朵的开放习性和授粉受精的关系最密切,因此了解荔枝一个花穗里的花朵每天开放的种类、数量和位置很有意义。试验结果表明,荔枝一个花穗第1批雄花开放时间是5~9 d、雌花开放时间是3~4 d,第2批雄花开放时间是8~12 d;3个荔枝品种雌花都存在集中开放的特性,持续时间是2 d,妃子笑每天开放的数量是260朵,桂味和糯米糍每天开放的数量是50~100朵;比较雌花和雄花开放的数量,说明单一的荔枝品种果园里花粉在雌花开放期,供应充足;在自然发育条件下,荔枝花穗的发育是以雌花量/第2批雄花为1∶2进行;不同花穗花量的差异主要来自第1~4级分支,而不同花穗雌花量和雄花量的差异也主要来自第1~4级分支。  相似文献   

11.
8个板栗品种开花特性及其与低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8个板栗品种开花特性及其与低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板栗雄花序先于雌花形成,而且雄花序多雌花少,在营养分配、输导上不利于雌花形成和发育。仅在结果枝上平均每一雌花就拥有4.27 ̄8.62条雄花序。各品种结果枝平均仅有1.40 ̄1.87朵雌花。结果母枝抽生的枝梢中,结果枝仅占29.75%,每一结果母枝仅有2.44朵雌花。结果枝长度和粗度与转化成结果母枝的能力呈正相关,但是结果枝挂果后往往生长发  相似文献   

12.
“平丹1号”余甘春季开花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余甘"平丹1号"的春季开花特性。[方法]以平丹1号为试材,调查从始花期起至终花期为止每天开花量,各类花的数量,花朵着生的叶腋位以及从多年生的第3级分枝到到1年生末次梢所抽生的花枝数量。[结果]余甘花朵着生在花枝叶腋间,平均每个花枝着生花朵的叶腋有9.86个,其中有4.32个为正常叶片的叶腋。平均每个叶腋着生花数为18.2朵,其中雌花1.34朵,占总雌花数的85.53%。第1至第6叶腋位的成花率为100.0%。花枝下部的第1至第3叶腋位着生雄花较多。从多年生的第3级分枝到一年生的末次梢都能抽生花枝,平均每级分枝14.24条。雌雄花花期相遇期为14d。温度变化对雌花开放有一定的影响。[结论]为提高"平丹1号"余甘的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多效唑(PP333)对柠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为柠檬生产上控梢促花、提高产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柠檬树喷施400、600、800、1000、1200 mg/kg多效唑后,定期统计新梢数量、平均单枝花蕾数量,测定各处理果实纵横径、物理性状、产量等.[结果]喷施不同浓度PP333对柠檬树新梢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与对照(CK)相比,抑梢效果显著;喷施PP333后植株翌年平均单枝花蕾数量、开花量、着果量均比CK有不同程度增加,并能显著延长柠檬开花时间.平均单枝花蕾数、开花量最多的为800 mg/kg处理,平均单枝最大花蕾量比CK增加53.34%,平均单枝开花量是CK的1.83倍.在生长缓慢期,800、600 mg/kg处理分别对促进柠檬春花果和秋花果果实纵径增加效果明显,而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PP333对柠檬果实横径和果实物理性状的影响较小;PP333能显著提高柠檬单株产量和公顷产量,其中以800 mg/kg处理产量提高最明显,单株产量和公顷产量分别比CK增加41.07%和41.63%.[结论]适宜浓度的PP333可抑制柠檬树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以800 mg/kg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连续多年观察青钱柳开花,分析了温度、光照、降水、树高、胸径和花龄对青钱柳幼树花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钱柳的雌、雄花出现时间与花前积温有关,雄花始终比雌花早出现5-7 d,雌、雄花期能相遇;青钱柳幼树有雌花株、雄花株、雌雄花同株多种花性别类型,其中雌花株出现的概率与前一年的降水量和开花前6个月的光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他花性别类型个体与温度、光照和降水关系暂不明显;不同花性别类型植株胸径和树高均值大小为:两性花株>雌雄花同株>雌花株>雄花株>未开花株;青钱柳幼树花性别转变现象普遍,大部分青钱柳首次只开雌花,第2、3年开花时变成雌雄花同株类型,雄花株比例随花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雌雄花同株比例增大;青钱柳开花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停开花现象。  相似文献   

15.
赤峰地区文冠果开花坐果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赤峰市翁牛特旗、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阿鲁科尔沁旗东山地区文冠果林分为材料,调查其开花坐果性状特点。结果发现:赤峰市文冠果坐果数和坐果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34.04%、78.87%)均非常大,可孕花数的变异系数最小(16.97%)。文冠果群体平均坐果率4.35%。3个地区的开花坐果性状差异显著。可孕花数、坐果数、坐果率、花朵密度都是翁旗最高,花序长则是东山的最长。由产量性状与开花坐果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可孕花数、坐果数、坐果率均与果实和种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花序长分别与种子和果实产量、种子和果实横纵径、每果种子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花朵密度与果实产量、果实横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种子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对种子产量起决定性作用的由大到小依次为坐果数、坐果率、花序长、可孕花数、花朵密度。可孕花数与芽萌动期呈显著负相关、与展叶期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阿克苏地区三个核桃品种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三个主栽核桃品种为材料,研究核桃生长发育特性,旨在为其高效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法、根窖法、叶面积仪观察其物候期,根系、枝叶和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结果]根系集中分布于土层深20~ 60 em的区域内,占能观察到根的65.6;,5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根系生长较快的时期;雌花的萌芽期在4月8~14日,雄花的萌芽期在4月14~18日;展叶期在4月13日左右,雌花花期在4月18日至5月2日,雄花花期在4月22日至5月1日;新梢生长相对较快的时期是在4月20日至5月11日,到6月8日停止生长;果实的发育呈典型的单“S”型生长曲线,果实生长较快的时期在5月上旬到6月下旬,此后生长明显减慢.[结论]根系集中分布于土层深20~60 cm的区域内,不同核桃品种的萌芽期、花期、新梢生长期存在着差异,花后果实发育阶段保持一致,呈单“S”型生长曲线.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品种的发育特性加以管理.  相似文献   

17.
以板栗‘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Yanshanzaofeng’)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芽分化前期不同次数(1、2、3、4次,分别记为T1、T2、T3、T4,CK为对照)的叶面喷肥对展叶期和花期板栗地上器官氮、磷分配和雌雄花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花期板栗营养枝叶片的氮质量分数外,在展叶期、花期经T3处理板栗地上器官的氮、磷质量分数均高于其他处理的,且经T3处理的雌雄花序比最高。展叶期氮质量分数总体由大到小表现为花、叶片、顶梢、枝条,且花的磷质量分数也最高,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总体由大到小表现为叶片、花、顶梢、枝条;而花期以叶片氮质量分数最高,雌雄花的磷质量分数最高,叶片的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最高。且花期板栗地上各器官的氮、磷质量分数均低于展叶期,花期雌雄花、枝条的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也小于展叶期的,但叶片的N质量分数/P质量分数较展叶期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展叶期板栗花与枝条的氮、磷质量分数,花期雌花簇与雄花序的氮、磷质量分数,雌雄花序比与展叶期花、花期雌花簇的氮、磷质量分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雌雄花发育与营养状况尤其磷质量分数密切相关。总之,T3处理,即在花芽分化前期叶面喷施3次对当地板栗地上器官氮、磷营养积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