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台连铸机遵循"高效、节能、环保"设计理念,从工艺设备、电气仪表自动化、土建、给排水等各方面提升设备自动化程度,增强资源再生利用,减少人力物力输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能值理论对桑基鱼塘系统中"机械化养蚕—跑道养鱼"生产模式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各项资源的能值,得到了该模式的可再生当地环境资源能值、不可再生当地环境资源能值、可再生投入有机能源能值、不可再生工业辅助能源能值和总能值产出等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该模式的能值投入率为63.92,能值收益率为3.17,环境负荷率为0.46,能值自给率为0.02。结果表明,与传统桑基鱼塘系统相比,"机械化养蚕—跑道养鱼"模式有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小的环境依赖性,是具有显著推广价值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同时可以对系统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对内部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在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的情况下,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原则,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能源,以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也应遵循"3R"原则,坚持养殖源头减量、养殖过程减排达到"减量化",经过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产出有机肥、沼气能源等实现"资源化",并从不同...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类型的桑树特异种质资源的冬芽为材料,分别在含有不同种类生长调节剂及添加量的培养基中培养诱导桑树再生植株,考察桑树特异种质资源利用冬芽培养再生植株的可行性,筛选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及其用量。结果表明:供试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不添加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外植体停止生长,添加生长激素TDZ能较好地诱导和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与生长,但会抑制生长芽的再生长,而添加细胞分裂素6-BA能促进冬芽的再生,且添加3.0 mg/L 6-BA的培养基中冬芽再生率显著高于添加1.0 mg/L 6-BA的培养基;8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在含3.0 mg/L 6-BA的改良培养基中培养,新疆药桑和小花叶皮桑的丛生芽诱导率最高,其冬芽的再生率均为66.7%,滇桑次之,再生率为55.5%,天目山桑和斯里兰卡的再生率分别为40.0%和25.0%;5份桑树种质资源的冬芽再生组培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1个月后,只有滇桑和新疆药桑分别诱导出再生根系(诱导率为分别为20.0%、14.3%)后移栽成活。研究结果初步显示,离体组织再生培养是保存和利用天然22倍体新疆药桑、渐危种滇桑等珍稀桑树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1草原资源和草原资源开发草原资源是草原的财富之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草原资源的概念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和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国辞书将“资源”解释为:“资财、财富之源”。英文资源“resource”也是“再生...  相似文献   

6.
再生混凝土与钢管再生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是处理废弃混凝土、缓解资源紧张、保护生态环境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再生混凝土与钢管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工程应用范围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两者更广泛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缓解国民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矛盾,同时加强环境治理,避免二次污染,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强化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资源(包括处理水和脱水污泥)开发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走循环经济之路。本文从循环经济及其基本特征、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可行性分析、脱水污泥资源化现状及途径分析、总体性评价及建议等方面多角度论述了污水资源再生利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当前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应建议。同时指出,污水资源再生利用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长期的任务,需要制度、法律、行政、管理、教育、宣传、技术、财政等多方面的配合。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6,(1)
正【美国趣味科学网站8月12日报道】题:2015年"超载日":地球如今正式进入"赤字"状态今天是"地球超载日":在这一时刻,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超出了地球生产和再生自然资源的能力。就像失去了尾巴的壁虎,我们的地球可以自愈:它可以让植物再生长,可以恢复鱼类资源,重新吸收空气中的碳,让干净的水重回湖泊、河流和地下蓄水层。但这些过程需要时间。自文明发祥以来,地球补充资源的速度快于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然而,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发  相似文献   

9.
<正>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源的配置不但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基于此,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把土地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形成了与计划、金融、财政、土地相互配合和制约的调控机制。作为土地调控的龙头和基本手段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适应这个要求,就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通过技术创新、体制  相似文献   

10.
1循环经济的本质 1.1循环经济的定义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式流程.循环经济实行三项原则:一是"减量化"原则,要求尽量节省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从而在输入端预防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二是"再利用"原则,要求尽可能多次利用或以多种方式利用资源和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三是"资源化"原则,要求尽可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  相似文献   

11.
浅谈畜牧业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畜牧业经济发展消耗了大量饲料,使用了大量土地、人力,在生产畜产品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尿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并且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这种污染和破坏越来越大,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多级循环产业模式,是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本文对畜禽废弃物特点及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同时对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家禽遗传资源属可变性和可更新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家禽良种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畜牧业优质、高效、高产的重要前提。保护遂昌县地方家禽品种,是确保区域产业优势、增强禽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加强家禽遗传资  相似文献   

13.
<正>养猪场粪污的排放处理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和促进物质资源的有效循环的重要手段。在对养猪场的粪污进行排放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污水排放处理模式和处理策略,在保证养猪场清洁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资源的再生循环。建立完善的养猪场排放处理模式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项目和促进资源的再生循环。在研究养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模式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确  相似文献   

14.
品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地方猪种是猪种改良和培育新品种(品系)不可缺少的基本素材,丢失则永远不可再生。本文就湖南地方猪品种资源现状、存在的问题作一综合阐述,并提出地方猪种资源保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地植被再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通过小区控制放牧试验,研究了放牧强度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地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期间和放牧强度对羊草草地的再生草量和再生速率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地上生物量、再生草量和再生速率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都呈"单峰型"变化,其峰值出现在7-8月,相对再生速率随季节变化呈直线下降趋势.在适度放牧强度(P4)下,再生草量和再生速率都最大,这说明一定程度的放牧能够促进牧草再生;根据牧草相对再生速率随放牧强度增大的变化曲线,可以确定本试验条件下适于牧草生长的最适放牧强度为8~12只/100 m2.  相似文献   

16.
公路养护必须顺应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实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绿化建设,实现绿色公路养护的观念,我们公路人应当以节约公路建材、搞好再生利用,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搞好公路绿化建设,养好公路,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其不但可以给人们提供生活用水,还可以利用水能资源进行发电,从而保证水电站的稳定运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水资源出现了紧缺的现状,由于水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还要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实现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本文对科学发展观指导水能资源的科学利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帮助,加强对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其中厂拌热再生和就地热再生施工质量优良、技术成熟,施工后可以直接作路表使用,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这两种技术又各自有其优缺点和适用性,本论文主要对厂拌热再生和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两种再生方式各种的优点、缺点和适用范围,以便更好地为就地热再生和厂拌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施氮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施氮(N0)、施氮51.75kg/hm2(N1)和103.5kg/hm2(N2)3个氮水平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生长第1年及第2年产量和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农3号"紫花苜蓿生长第2年产量显著高于第1年,在N2处理下两年干草产量均最高,第1年为14 717kg/hm2,第2年为31 092kg/hm2;从株高和再生速度看,两年均以处理N2下紫花苜蓿的再生性能最强,并且第2年的明显优于第1年。综上,试验区"甘农3号"紫花苜蓿在N2处理下再生性能最好,株高和产量达最高,且两年均能进行4次刈割。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城市和产业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保障要素.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和跨越式发展时期,土地需求十分强劲.在国家土地控制政策日趋严厉、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双重压力下,正确处理保护土地资源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交织的矛盾,有效开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工作,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率,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用地保障的重要保证.本文就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为全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