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雏鸭群免疫 1.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活苗免疫。皮下注射免疫。 免疫后7天内须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鸭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2.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3.新鸭疫(鸭流感)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该病Ⅱ号剂型或Ⅰ号剂型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肉鸭一次免疫即可。 4.鸭瘟活苗免疫:雏鸭…  相似文献   

2.
1雏鸭群免疫1.1雏鸭在3日龄左右,应用病毒性肝炎活苗皮下注射免疫。1.2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 l。1.3鸭流感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  相似文献   

3.
1雏鸭群免疫(1)雏鸭3日龄左右,应用病毒性肝炎活苗皮下注射免疫。(2)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l。  相似文献   

4.
鸭浆膜炎、鸭病毒性肝炎二联灭活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然分离的2株鸭疫里默氏杆茵接种适宜培养基,收获茵液用甲醛灭活;用Ⅰ型鸭肝炎病毒(DHV)接种易感鸡胚收获含毒胚组液,经甲醛灭活后与灭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液混合,制备3批油乳剂灭活苗,并对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测定。3批灭活苗通过接种2周龄雏鸭(0.5mL/只),2周后可测到DHV中和抗体,3周后攻毒保护率达80%以上。鸭疫里默氏杆茵3周后攻毒保护力80%以上。2周龄雏鸭每只皮下注射1ml,观察14d,免疫鸭全部健活,局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默氏杆菌多价灭活苗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临床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鸭体内分离病原菌,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和血清型鉴定得到三株血清型分别为Ⅰ、Ⅱ、Ⅳ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将三种不同血清型的致病菌株混合,制成鸭疫里默氏杆菌多价灭活苗。该苗免疫接种健康雏鸭,攻毒试验表明,该苗有较高的保护率。田间应用表明,该苗免疫的鸭群临床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例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
用盐浸法提取了I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荚膜,并制成油佐剂疫苗.其免疫原性测定结果表明:用荚膜粗提物免疫雏鸭可得到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9/10).同时进行了RA荚膜油佐剂疫苗与各常规佐剂疫苗的免疫效力比较,免疫保护效果依次为:荚膜油乳剂苗、油乳剂灭活苗、蜂胶灭活苗、铝胶RA灭活苗、无佐剂RA灭活苗.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荚膜免疫的研究为进一步研制亚单位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健康鹅群免疫程序 (一)种鹅群 1.雏鹅群: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相似文献   

8.
1 健康鹅群免疫程序 1.1雏鹅群 小鹅瘟雏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的种鹅的后代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的种鹅的后代雏鹅 ,在出壳后1~2天应用小鹅瘟雏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上接第5期第16页) 三、鹅病防制 (一)预防几种传染病的方法 1.健康鹅群免疫程序.种鹅群:(1)雏鹅群: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免疫种鹅在有效期内其后代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需用活苗免疫,因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使活苗不能产生足够免疫力而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0.
李振清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12):180-182
本试验将从山东省临朐、新泰、高唐、微山、禹城、博兴等地的40多个不同鸭场分离到的鸭疫里默氏杆菌RA10型LQ09、RA1型YC11和鸭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菌株O78型LQ06、O92型BX02作为菌种,采用液体培养工艺进行增菌后,制备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该疫苗经无菌和安全检验合格后,进行免疫原性研究。结果表明,对3日龄肉鸭雏鸭颈部皮下注射0.3 mL/羽即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免疫后10日龄用同源菌株攻击保护率可达70%,17日龄达80%,24日龄至出栏达100%;对7日龄肉鸭雏鸭颈部皮下注射0.5 mL/羽即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免疫后14日龄用同源菌株攻击保护率可达80%,21日龄直至出栏达100%;该疫苗经田间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用盐浸法提取了I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荚膜,并制成油佐剂疫苗。其免疫原性测定结果表明:用荚膜粗提物免疫雏鸭可得到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9/10)。同时进行了RA荚膜油佐剂疫苗与各常规佐剂疫苗的免疫效力比较,免疫保护效果依次为:英膜油乳剂苗、油乳剂灭活苗、蜂胶灭活苗、铝胶RA灭活苗、无佐剂RA灭活苗。结果显示,鸭疫里默氏杆菌英膜免疫的研究为进一步研制亚单位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1 不同时期鹅的疫苗免疫 1.1 雏鹅群 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的后代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的后代雏鹅,在出壳后1—2天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雏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主要侵害2~7周龄的鹅、鸭,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连年来在本地区时有发生,常会引起大批雏鹅发病、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现将笔者对雏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1流行病学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强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细菌性传染病,多见于1~8周龄雏鸭,2~3周龄雏鸭发病风险较高,成鸭发病较少。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多发于春夏、秋冬交替时节,当环境改变,雏鸭免疫力低下时,其易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传播途径较多,病菌可通过种蛋、呼吸道及饮水、饲料等传播。  相似文献   

15.
湖北群养雏鸭传染性浆膜炎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998~2002年湖北省部分地区雏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情况,共调查14例,48 760只发病鸭.调查结果表明,雏鸭5~50日龄发病、死亡9 320只,死亡率为19.1%(死亡率5%~50%),从14例病死鸭脑、肝实质器官中,分离到9株里默氏杆菌,6株大肠杆菌和5株链球菌,证明雏鸭浆膜炎普遍存在混合感染,应用分离株制备鸭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灭活菌免疫10万只雏鸭,获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A66弱毒苗免疫产生期及免疫持续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鸭肝炎A66弱毒疫苗,经不同途径免疫1日龄雏鸭。结果,皮下注射组在免疫后2天即对ATCC强毒攻击达100%的保护率,口服组和滴鼻组在免疫后5天才能全部保护;一次饮水兔疫组和二次饮水免疫组在6日龄时对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60%和90%,用该弱毒苗免疫1日龄雏鸭和成年鸭,免疫期分别至少达45天及6个月。  相似文献   

17.
选择了流行最为广泛的血清 1,2 ,4和 5型鸭疫里默氏菌 (RA)制备四价铝胶复合佐剂灭活苗 ,经过无菌及安全检查合格后 ,3日龄樱桃谷鸭颈背皮下注射 0 .5mL/只。免疫后 10 ,13和 16天对同源RA的攻击表现出 10 %~ 35 %、80 %~ 10 0 %和 10 0 %免疫保护 ,5 1~ 6 5d免疫保护力开始下降。疫苗一次免疫后 2 3d抗体水平均达到高峰 ,至 93日龄时仍能检出抗体 ,10日龄进行二次免疫后可产生更高的抗体水平 ,到 6 5d时仍能保持较高抗体水平。疫苗免疫雏鸭后能够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地增强T细胞的免疫力 ,时间达 2 2周。对攻毒保护试验、抗体消长规律、细胞免疫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表明 ,RA四价铝胶复合佐剂灭活苗免疫雏鸭后免疫保护的形成是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协同作用的结果 ,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为生产中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疫苗  相似文献   

18.
一、健康鹅群免疫程序 (一)雏鹅群 1.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的种鹅的后代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的种鹅的后代雏鹅,在出壳后1~2天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免疫种鹅在免疫100天内所产后代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要用活苗免疫,因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使之活苗不能产生足够免疫力而免疫失败。 2.小鹅瘟抗血清免疫:在无小鹅瘟流行的区域,易感雏鹅可…  相似文献   

19.
1.雏鸭群:(1)雏番鸭小鹅瘟、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苗免疫:在出壳后48h内应用二联雏鹅活苗免疫.或二种单活苗免疫。(2)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和雏番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病活苗免疫。(3)番鸭坏死性肝炎(番鸭肝白点)活苗或灭活苗免疫雏番鸭3日龄左右应用本病活苗免疫.或用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0.3~0.5mL。  相似文献   

20.
以10型鸭疫里默氏杆菌GN52株为菌种,采用改进的液体培养工艺进行增菌后,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经无菌和安全检验合格后,进行免疫原性研究。结果表明,对3日龄雏鸭颈部皮下注射0.3 ml/羽即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免疫后7 d用同源菌株攻击保护率可达70%,14 d达100%,至56 d免疫保护率仍可达80%。于10日龄进行第2次免疫,二免后3 d免疫保护率达100%。疫苗免疫雏鸭后能够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地增强其T细胞的免疫力,时间达2周。疫苗在4-8℃可保存1年,保存6个月和1年的保护率分别达95%和85%。该疫苗经田间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