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邰宁文  吉鑫松 《蚕业科学》1998,24(3):170-174
利用低分子量的脱乙酰几丁质可取代聚-L-赖氨酸制作做囊,所得脱乙酰几丁质微囊与聚赖氨酸微囊相比有相似的优红蛋白通透性和较强的机械强度。脱乙酰几丁质微囊能包埋葡萄糖氧化酶而不使之逸出。脱乙酰几丁质的脱乙酰度、分子量、浓度和复膜时间及溶液的pH值对微囊的通透性有一定的影响,以分子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强化壳聚糖新型小麦增产剂壳聚糖是由几丁质产生的。几丁质是一种天然的含氨基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可由海洋虾、蟹壳皮中提取。壳聚糖有广泛的用途,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将其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冬小麦拌种中使用,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天津师范大学从美国引进壳聚糖在冬...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新疆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几丁质酶的功能,以少孢节丛孢菌XJA1几丁质酶AO-587、AO-31为模板对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及测序,测序后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几丁质酶均含有几丁质酶催化区保守序列SXGG和VDGXDLDL,都属于糖苷水解酶18家族。AO-587含有信号肽序列,表明此蛋白属于分泌性蛋白;AO-31无信号肽序列。两种几丁质酶的三级结构都具有(α/β)8的圆桶状结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3个不同的进化分支由分子量差异不同的几丁质酶构成,其中少孢节丛孢菌新疆分离株几丁质酶AO-587和AO-31与Drechslerells stenobrocha亲缘性比较相近,表明它们在侵染线虫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着类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调查桑蚕各发育时期的糖元几丁质的含量,及其在幼虫期代谢过程中的消长关系,表明几丁质是由糖元和脂肪类在后滞育期中所合成,在每次脱皮之后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植物的几丁质酶与其抗病能力、防御反应和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本文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来研究柑橘几丁质酶基因家族成员的性质。【方法】通过检索柑橘全基因组序列,发现了32个几丁质酶基因,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这些基因进行分子量、等电点、信号肽、细胞定位、转录谱、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树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该家族基因中有26个成员定位在染色体上,其余6个位置尚未确定。这些几丁质酶基因家族成员的蛋白分子量、氨基酸残基和等电点分别位于14.8~72.7KDa、134~636个和4.53~9.21之间。。除3个预测蛋白不含信号肽外,其余均含有信号肽,其中23个蛋白定位在细胞外,6个蛋白横跨细胞膜。对这些基因在花、叶、果实和愈伤等组织的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转录水平相差巨大,有的在几种组织中转录水平都很高,有的在不同组织中转录水平相差很大,有的在所有组织中表达量都很低。用最大似然法对蛋白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保守结构域的分析结果,可将这些几丁质酶基因分为4类。第1类有信号肽且定位在细胞外,有GH18几丁质酶结构域,同时具有糖基水解酶的功能;第2类大部分是带信号肽的跨膜蛋白,也有GH18几丁质酶结构域,还有一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结构域;第3类带信号肽且定位在细胞外,有GH19几丁质酶结构域,同时具有溶菌酶的活性;第4类仅有一个基因,是个无信号肽的跨膜蛋白,有GH18几丁质酶结构域,同时具有糖基水解酶的功能,除此之外还含有抗病蛋白中常见的PPR重复结构域。【结论】对柑橘几丁质酶家族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几丁质酶抗病的分子机制,找出起主效抗病作用的几丁质酶基因,从而为提高柑橘的抗病育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四川蚕业》2018,(4):20-24
正灭幼脲是我国独创开发的产品,通用名称:灭幼脲(chlorbenzuron、mieyuniao),为昆虫激素类农药。通过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酶和尿核苷辅酶的活性,来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从而导致昆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影响卵的呼吸代谢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和蛋白质代谢,使卵内幼虫缺乏几丁质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后随即死亡。在幼虫期施用,使害虫新表皮形成受阻,延缓发育,或缺乏硬度,不能正常蜕  相似文献   

7.
木霉几丁质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自然界中几丁质资源十分丰富,是仅次于纤维素的可再生资源。几丁质主要是由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组成的直链状高分子聚合物。  相似文献   

8.
姚刚  徐义祥 《中国蜂业》2012,(4X):52-54
<正>日常生活中,牙齿遇冷、热、酸、甜影响而产生酸麻、疼痛,这种现象经常出现,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牙齿敏感。究其原因,大都由于牙齿磨蚀、牙龈萎缩、牙根外露等使牙本质暴露。在外来刺激下,造牙本质细胞的胞浆突起传导造成敏感症状;也可由牙髓血循环的改变,如牙釉质创伤,牙根尖部充血影响而出现敏感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敏感的频率愈发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研究开发安全显效、标本兼治型防酸脱敏牙膏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灭幼脲对家蚕的毒性试验及中毒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幼脲是一种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鳞翅目昆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经试验,灭幼脲对家蚕无熏蒸作用而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中毒症状为皮肤破裂、咀嚼障碍。  相似文献   

10.
1根据牙齿判定年龄 牛的牙齿可分为切齿、前臼齿、后臼齿,而牛的年龄就是根据切齿的发生、脱换和磨损情况加以判定的.切齿共4对,呈左右对称分布,由中间向两边依次为门齿(钳齿)、内中间齿、外中间齿和隅齿(齿式图见13页).根据牙齿的更换情况将其分为乳齿和永久齿,正确区分乳齿和永久齿在年龄判定上非常重要.乳齿较小而薄,齿色发白,齿间间隙大,齿颈明显;永外齿齿形大,黄色或暗褐色,齿颈不明显,齿间间隙小.牛的牙齿变化与年龄的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罗泽珣先生著述的《中国野兔》,于1988年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历经10年研究的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全书系统介绍了野兔的研究简史、形态特征、分类、分布与区系、生态和起源演化,并对我国所产的野兔系统分类,亚种分化以及资源利用和管理等,进行了切合实际的探讨。书内有我国野兔的彩图11幅及头骨量度和特征图,各种的分布地点也均据已有资料绘成分布图。因而是一本对教学、科研与生产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科学专著。野兔的外形、头骨及牙齿形态的相似性很大,差异不甚明显。尤其是分布广泛、亚  相似文献   

12.
几丁质是构成家蚕微孢子虫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广泛分布于原生生物、真菌、节肢动物和甲壳类生物之中,能够被几丁质酶(EC 3.2.1.14)水解。本文基于家蚕微孢子全基因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获得家蚕微孢子虫几丁质酶基因,命名为Nb_chi。该基因有2个拷贝,其中一个Nb_chi_1长度为2 286bp,编码761aa,pI为6.35。含有一个信号肽以及一个Glyco_hydro_19结构域。另一个拷贝Nb_chi_2仅含552bp,183aa,仅含Glyco_hydro_19结构域部分,可能为一不完整的拷贝。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家蚕微孢子虫与其他种类的微孢子虫聚在同一个进化枝,均属几丁质酶第19族。本文为深入进行家蚕微孢子虫几丁质酶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家蚕GH18家族几丁质酶的系统进化和BmChi的时期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GH18家族几丁质酶主要参与昆虫蜕皮、细胞增殖和免疫等生理过程。为了系统开展家蚕GH18家族基因的研究,通过多物种几丁质酶的系统进化分析鉴定了8个家蚕GH18家族成员,并根据含有糖苷水解酶18(Glyco_18)催化结构域和几丁质结合结构域的不同将其分为6类,其中,各物种的CHT5具有典型几丁质酶结构。家蚕GH18家族成员中,BmChiR-1具有5个Glyco_18催化结构域和6个几丁质结合结构域,其它7个成员均只有1个Glyco_18催化结构域,BmCHT12还有1个ChitnaseA_N端结构域。8个家蚕GH18家族成员的基因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通过半定量RT-PCR调查家蚕CHT5基因Bm-Chi在家蚕各发育时期的转录表达模式,该基因在蜕皮、化蛹、羽化等发育时期均有高水平表达,推测BmChi在蚕体旧表皮几丁质的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进化生物学是生物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它是由大家都熟悉的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构成的。即指出关于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过程的学说。随着进化论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综合进化论,而当今演化学绝大部分就是以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的演化论为指导。除此之外,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为主体方向,进化论已为当代生物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其进化论有三大经典证据: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和胚胎发育重演律。进化论除了作为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得到重视和发展外,其思想和原理在其它学术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形成许多新兴交叉学科,如演化金融学、演化证券学、演化经济学等。  相似文献   

15.
(一)根据牙齿鉴别牛牙齿的生长、更换、磨损程度是有一定规律的,鉴定牛的年龄可以根据牛的门齿变化来判定(即根据乳齿的生长或乳齿更换成永久齿以及永久齿的磨损程度来判定)。牛的乳齿(即生后长出的牙齿)形小而洁白,有明显的齿颈,齿间隙较大;永久齿(即由乳齿脱落后更换的新齿)大而厚,色微黄,排列整齐,彼此紧密相靠。一般犊牛生后半月左右第1对乳门齿长出,4~5月龄时4对乳门齿长齐,以后逐渐磨损变短。水牛3岁左右、黄牛1.5~2岁第1对乳门齿脱落,长出第1对永久齿,即“对牙”,以后每年脱落更新一对,逐渐由“4牙”、“6牙”,到“8牙”(即“齐口…  相似文献   

16.
王桂香 《中国奶牛》2006,(11):33-33
为了满足牛的生长发育和泌乳对钙的需要,通常在奶牛饲料中添加贝壳粉和石粉等矿物质饲料。但加工粒度要合适。贝壳粉的外部由“几丁质”包裹“,几丁质”不溶于稀盐酸。当贝壳粉加工太粗时,就很难被吸收利用。贝壳粉粗粒如果积存在瓣胃的百叶片中间,时间一长,会造成牛消化系统紊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从不同生态环境的土壤中分离出以放线菌为主的近400个微生物菌,经过反复实验、分析,筛选出三个能产生对蚕蛹壳几丁质有较高分解性的几丁质酶.  相似文献   

18.
蒋昌顺  邹冬梅 《草地学报》2000,8(2):107-114
构建了几丁质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该基因大大肠杆菌中能表达35KD的蛋白质。几丁质酶粗提高在体外对柱花草胶孢炭疽病原菌有极显著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调节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态,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的一种生理性过程。细胞凋亡在牙齿发育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参与了牙上皮与间充质的相互作用。牙齿发育中的细胞凋亡是在特定时空发生的由一系列基因严格调控的程序化过程。本文主要介绍牙齿发育中的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凋亡因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一)外貌特征 野猪毛一般为灰黑色或褐(棕)红色,小猪崽长有条状花纹,毛粗而稀,毛几乎从颈部长至臀部,蹄黑色。野猪耳失而小,紧贴耳背,嘴尖而长,头部和腹部较小,脚高而细,背直不凹,尾比家猪短,雄性野猪具有尖锐的牙齿。纯度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