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花湖水库是福建省龙岩市的备用饮用水源,且兼有发电、防洪、养殖、旅游、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但近两年来随着梅花湖水库网箱养鱼的过度发展,水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已影响到备用饮用水源功能和渔业生产。梅花湖水库在2007夏季因蓝藻水华,曾发生死鱼事件。因此对该水库进行富营养化综合评价及成因分析,对今后科学规划库区渔业生产,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库小流域生态修复对策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试点水库生态现状调查分析、生态修复规划设计及技术方案的实施,对水库小流域水源涵养林、消落区植被、库尾湿地和水库水体生态修复进行了研究。针对小流域存在的林相结构单一、陡坡种果严重、人工林出现衰退、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生态问题,初步实施了退果还林、人工纯林改造、苗圃建设、消落区植被营造、自然湿地恢复、水体污染控制等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3.
南湾水库水质状况调查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自荣 《水利渔业》2007,27(5):65-66,116
南湾水库2000年以前水质基本上保持在地表水Ⅰ类。2003~2005年水质总磷、高锰酸盐指数为地表水Ⅱ类,总氮为地表水Ⅲ类,其余各项指标均为地表水Ⅰ类;综合评价,水库水质为地表水Ⅲ类。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的发展对水库水质的负面影响严重。水质富营养化治理对策是:发展生态旅游,保护水库环境;提高农艺水平,减少营养流失;退耕还林,建设生态林业;建立生态渔业工程。  相似文献   

4.
水库小流域生态修复对策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试点水库生态现状调查分析、生态修复规划设计及技术方案的实施,对水库小流域水源涌养林、消落区植被、库尾湿地和水库水体生态修复进行了研究.针对小流域存在的林相结构单一、陡坡种果严重、人工林出现衰退、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生态问题,初步实施了退果还林、人工纯林改造、苗圃建设、消落区植被营造、自然湿地恢复、水体污染控制等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在水库开展健康生态养殖,2007年5月-2008年4月对于庄水库的理化指标和水生生物学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于庄水库水体已进入富营养化状态。论述了水库富营养化的危害,提出了水环境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6.
巢湖周年水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巢湖富营养化问题,对东、西、中3个湖区的水质进行了周年监测,利用多指标综合评分,并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3个湖区的水体类别作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巢湖3个湖区中心的水质类型为Ⅳ类水体,不符合城市环境水域规划用水的Ⅲ类标准。治理巢湖富营养化根本途径是必须实行全流域的生态恢复与建设,严格控制水土流失和污染物入湖,恢复植被,科学调节入湖径流量。  相似文献   

7.
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生态恢复中的作用及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阐述了沉水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在富营养化水体生态恢复中维护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净化水质、抑制藻类生长的生态功能和作用;分析了富营养化水体沉水植物衰退或消亡的原因、生态恢复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展望了沉水植物恢复在富营养化水体水环境质量改善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2006年起,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红旗泡水库菹草大量繁殖,其覆盖率已占库区总面积65.4%,引起水库水pH值上升,最高达到8.9~9.6。通过对菹草生态习性及在水库中生长规律进行调查分析,表明红旗泡水库当时已形成"草型富营养化",针对此情况,制定出水库菹草控制方案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河北渔业》2007,(7):64-64
洋河水库是秦皇岛市重要饮用水源地之一,近年来,洋河水库水质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导致藻类过度繁殖,严重影响到居民的饮用水质。为此。市水产局连续三年在洋河水库投放鲢、鳙等“食藻鱼”苗种400万尾,对于促进库区水质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洋河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程度仍然不容乐观,市委书记王三堂同志、市长营瑞亭同志对水库富营养化防治工作非常重视,要求加大洋河水库的富营养化治理力度,尽快放流、禁渔,促进库区水质改善,解决全市人民饮水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和"五水共治"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水库主要功能转变为饮用水源或后备引用水源。在此背景下,水库传统的网箱养殖、施肥投饵养殖大多已被清除,水库渔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退养已成必然,渔民增收途径受限,同时水库水质的保护又离不开水生生物的调控,因此急需探索一条既能保障水库水质安全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