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编码猪水泡病病毒(SVDV)主要抗原蛋白的基因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BV220的PrP1串联启动子的下游,分别构建了重组质粒pBV220-VP3(0.6kb)及pBV220-VP3-VP1(约1.6kb),表达的蛋白经Westernblot及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表达的VP3蛋白只与猪水泡病病毒VP3特异性亚单位抗血清反应,而VP3-VP1蛋白未能成功表达。该实验为SVDV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用活的和灭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接种鸡,以ELISA和West ern印迹(WB)试验测由单一结构蛋白S1、S2、M和N所引起的抗体反应。无论用活的或灭活的IBV接种,4种结构蛋白均在鸡体内激发抗体反应。用活的IBV接种后,S1、S2和N蛋白诱导相似效价的抗体,而M糖蛋白诱导的抗体滴度明显较低,S1、S2和N蛋白的ELISA抗体出现时间和形成过程相似。均在接种后2周首次检到,且和病毒中和  相似文献   

3.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可引起临床感染和某些疾病,包括繁殖障碍、呼吸综合症、先天性缺陷、肠炎、持续感染(PI)和粘膜病(MD)〔1,2〕。本文阐述BVDV的生物学特征、基因组、编码蛋白及MD致病的分子机制。1BVDV生物学特征1.1BVDV分类位...  相似文献   

4.
参照澳大利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 B D V)00273 毒株基因组序列设计的 1 对引物,位于 V P2 高可变区两端,通过 R T P C R,扩增了 5 个 I B D V 山东分离株 V P2 基因的 607~1 080 位核苷酸片段(aa203~306)。 P C R 产物经纯化后,分别用 Dra Ⅰ、 Sac Ⅰ、 Ssp Ⅰ、 Pst Ⅰ和 Sau3 A I共 5 种限制性内切酶( R E)进行消化处理,结果 5 个分离株均为 Dra Ⅰ(- )、 Sac Ⅰ(- )和 Sau 3 A I(+ ), L C2 和 T A 株为 Ssp Ⅰ(+ ), L C1 和 J N 株为 Ssp Ⅰ(- ), L C1 和 L C2 株为 Pst Ⅰ(+ ), J N、 L L 和 T A 株为 Pst Ⅰ(- );5 个分离株的酶切图谱与美国变异株迥异,而 T A 株与日本超强毒株 9011 相类似。5 个分离株与现用疫苗株对比,至少在 V P2 可变区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 I B D V 接种免疫鸡群仍然暴发 I B D 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夏平安  侯安祖 《中国兽医学报》1997,17(4):411-411,405
鸡新城疫病毒V4株口服免疫效果夏平安侯安祖*李宏基**(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微生物学教研室,郑州450045)对鸡新城疫病毒V4(NDV4)株的安全性及饮水、滴鼻免疫研究发现[1],该株是良好疫苗株,故有必要对其口服免疫效果做进一步研究。1材料与...  相似文献   

6.
恩诺沙星及其活性代谢物在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为全面了解恩诺沙星在鸡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与药效的关系进行了本研究。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浆中的药物质量浓度,所得恩诺沙星ci-ti数据用MCPKP计算机程序处理,代谢物环丙沙星的ci-ti数据用代谢物动力学方法处理。静注恩诺沙星后的ci-ti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t1/2α(0.25±0.04)h,t1/2β(5.26±0.81)h,Vd(4.53±1.07)L/kg,CLB(0.61±0.11)L/(kg·h),AUC(17.39±3.92)mg/(L·h)。内服恩诺沙星的ci-ti数据,符合有吸收因素二室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t1/2ka(0.44±0.11)h,t1/2α(1.15±0.38)h,t1/2β(9.14±1.45)h,AUC(12.48±2.36)mg/(L·h),tmax(1.77±0.21)h,Cmax(1.44±0.31)mg/L,F72.18%。试验结果表明,鸡静注与内服恩诺沙星后,代谢物环丙沙星的生成及消除缓慢、分布广泛,是影响恩诺沙星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新城疫病毒F48E9株HN基因的克隆与酶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深入探讨新城疫病毒(NDV)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扩增和克隆了F48E9株NDV的HN基因。首先以提取的F48E9株NDV基因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然后用HN基因特异性引物作PCR扩增HNcDNA,结果得到1条分子量约1.8kb的DNA带,与NDVHN基因的大小一致。Southernblot杂交进一步证实其为HN特异性cDNA。随后采用平端连接法将其克隆到pSV·Sportl质粒中,应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ScaⅠ、MluⅠ、ApaⅠ、PstⅠ、和SmaⅠ对NDVF48E9株HNcDNA重组质粒作单酶或双酶切,结果表明,NDVF48E9株HN基因较HitchnerB1株的HN基因缺少1个MluⅠ位点(705bp左右),多1个PstⅠ位点(802bp左右)。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将含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东地方分离株D41的S1基因cDNA(从ATG到S前体蛋白裂解位点)的片段克隆到具有多角体启动子(PXIV)和人工合成启动子(Psyn)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中,构建了重组转基因载体质粒pSXIVVI+X3-S1.D41。用该重组转移质粒与无包涵体的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SVI-GDNA(occ-,gal+)共转染草地夜蛾(Sf9)细胞,筛选并纯化出既能表达S1基因又能形成多角体的重组病毒TnNPV-IBVS1-occ+(occ+,gal-)。通过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等方法在感染了重组病毒的Sf9细胞中成功地检测到分子量约62000的S1基因表达产物。虽然该重组S1糖蛋白可能由于N-糖基化不完全而分子量小于天然蛋白,但它可以像正常病毒粒子一样,被鸡抗IBVD41株血清特异识别。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 B V) S1 基因 c D N A 克隆至含有起始密码 A T G 的转移载体 p S X I V V I+ X3/4,构建成重组转移质粒 p S X I V V I+ X3/4 S1. Holte,再与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Tn N P V S V I- G D N A( O C C- , gal+ )共转染 草地夜蛾( Sf9) 细胞, 经空斑纯化得 到已插入 S1 基 因并能形成多角体 的重组病毒 Tn N P V( X3/4) S1. Holte O C C+ 。以重组毒株感染 Tn5 B1 细胞,在不同时间收取感染了病毒的细胞进行 S D S P A G E 与 W estern 印迹检测。 Tn N P V( X3/4) S1. Holte O C C+ 在感染的细胞中高效表达了 S1 基因,表达产物为约 100 000 的融合蛋白,与预计的表达修饰后的产物大小相符,推测此蛋白已糖基化。 S D S P A G E凝胶薄层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病毒后 48、72、96 h, S1 蛋白分别占细胞内总蛋白量的 287% 、358% 、371% 。  相似文献   

10.
鸡胚接种NDV病毒后尿囊液量及血凝效价的研究伍富尧,刘治西(莱阳农学院)王元彬,王洪本(临沂市畜牧局)试验I为了解不同来源的鸡胚接种NDV后的尿囊液量及其血凝(HA)滴度的差异,进行本试验。1材料和方法1.1毒种新城疫毒种为LaSota弱毒株,由中监...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原性研究进展江青艳,张曼夫(北京农业大学)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一大疫病,其病原为IBD病毒(IBDV)。IBDV在分类上属于双RNA病毒科,病毒基因组共编码出VP1、VP2、VP3和VP4四种主要的病毒蛋白,...  相似文献   

12.
刘楠  田梅 《中国兽医学报》1997,17(2):131-134
将编码人1型免疫缺陷病毒(HIV-1)蛋白U的vpu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17b2(pET-17b去掉了一含起始密码子ATG的60bp小片段)的T7噬菌体启动子下游,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ET-17b2,并使vpu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产物为16000的Vpu重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1.2%。蛋白质印迹试验表明,重组Vpu蛋白与抗Vpu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泌乳曲线可用一般方程Y=A1(t)2(t)来进行数学表述,方程中A为一个正纯数,(t)是单调增函数,1=1为其渐近线,2是一个单调减函数,它具有单位起始值,2=0为其渐近线。可供1.选择的函数有:1—b。e-b1t(Mitscherlich)、1/[1+b。/(b1+t)](Michaelis-Menter)、1/[1+b0/(b1+tb2)](一般动态饱和)、1/(1+b。e-bt)(罗辑斯谛)、b。exp[(—Inb。)(1—e-b1t)](Gompertz)和[1+tanh(b。+b1t]/2(双曲正切);可供2选用的函数有:e-et(指数)和1/(1+ct)(倒直线)。于是可得到12种模型,且Y=Atbe-et(Wood模型)适合于23头试验牛整个泌乳期内的数据。Mitscherlich×数式、Michaelis-Menten×指数式、罗辑斯谛×指数式、罗辑斯谛×倒直线式及Wood模型都很适配。有了这些模型,达到产奶高峰的时间、最大产奶量、整个泌乳期的总产奶量以及在衰减期中点的相对衰减等的表达式都得到了。Mitscherlich×指数式模型一般比Wood模型适配得更好,与Wood模型不同的是,它对所?  相似文献   

14.
减蛋综合征病毒pVⅢ基因和E3区序列测定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克隆了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中国分离株基因组HindⅢ-E片段,并分析了其核苷酸序列。该片段位于基因组中央58.7~68.9物理图谱单位(mu),片段全长共3194bp。其中含有1个完整的和2个不完整的开放性读码框架(ORF),分别编码pVⅢ蛋白、100K蛋白基因C端和纤维蛋白N末端部分。pVⅢ蛋白基因由753个碱基(nt)组成,编码250个氨基酸(aa),编码产物的分子量为28500。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比较表明,EDSV的pVⅢ蛋白与禽腺病毒1型(FAV1)及人和其他动物腺病毒pVⅢ蛋白的同源性为28%~36%,而与羊腺病毒(OAV)的同源性高达52%,提示EDSV与OAV间的亲缘关系更近。按照人腺病毒基因组结构的特征,在pVⅢ和纤维蛋白基因之间,应为E3区,但该序列只有245个nt组成,序列中保留了TATABox和polyA信号。但除了2个仅编码49aa和32aa多肽的ORFs外,不编码任何产物,且核苷酸序列与其他腺病毒的E3区无同源性,证实此区无明显E3区样结构。  相似文献   

15.
将新城疫病毒(NDV)的融合蛋白(F)基因或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插入到火鸡疱疹病毒(FVT)的一个非必需基因中,构建了重组HVT株。NDV抗原的表达受来自劳斯肉瘤病毒的一种强启动子的调控。1日龄腹腔内(IA)接种表达NDV融合蛋白的重组HVT的鸡不仅产生免疫学反应,而且在28日龄可抵抗嗜神经NDV强毒株Texas GB的致死性肌肉攻毒(保护率>90%)。表达NDV HN的重组HVT仅能提  相似文献   

16.
犬瘟热病毒野毒株融合蛋白主要功能区基因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根据犬瘟热病毒(CDV)融合蛋白(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10条引物。用1对引物从延吉犬病料中扩增出了含F2区基因的314bp的片段。除两端引物序列外为265bp,编码88个氨基酸。它与日本弱毒株(CDV-D,Ooderstepoort弱毒株(CDV-ON)、海豹瘟热病毒2型(PDV2)、1型(PDV1)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98.1%和95.5%、96.2%和93.2%和  相似文献   

17.
我国部分地区ND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以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出血为典型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NDV是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成员,为有囊膜的负链RNA病毒。NDV基因组为单股不分节RNA,编码六种病毒结构蛋白,其中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N)构成囊膜外表面的纤突,是NDV的功能性糖蛋白,在致病和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由于NDV只有一种血清型,对NDV不同毒株的差异性分析只能采用毒力、蚀斑形成能力测定等功能性试验来进行,但分型要么太细,无规律可循;要么过于粗放,无流行病学意义,使得NDV流行病学研究一直难以突破。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病毒遗传变异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发现病毒的遗传变异与疾病的流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形成了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这样一门崭新学科,也为ND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先进技术。已有研究表明,NDVF基因的遗传变异与NDV的变异和流行密切相关,是N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首选基因。 本研究根据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编码区1-374位核苷酸序列计算其遗  相似文献   

18.
1国内外柑桔产销现状分析 目前,世界上生产柑桔的国家有135个。以1998年为例,全世界柑桔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714.88万 hm2和 10 282.1万 t,均居百果之首。产量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 1/4,远远多于香蕉(5 900万t)、葡萄(5 700万 t)和苹果(5 600万 t)。柑桔产量居首位的是巴西,年产量 2 425万 t;美国居第二位,1633.5万t;中国居第三位,1109.8万t(国内公布的为859.4万t)。年产量300万t以上的还有墨西哥(54.7万t)、西班牙(483万t)、伊朗(3…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北京地区3株鸡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中扩增出1054bpS1基因高变区。利用限制性内切酶SinI和PstⅠ的酶切位点分析图谱进一步证实了RT-nestedPCR的特异性。将3段S1基因分别克隆到PUC19质粒中,获得重组质粒PUCIBVS1-BJ1,PUCIBVS1-BJ2和PUCIBVS1-BJ3。  相似文献   

20.
以重组痘苗病毒作载体,探讨了关于Vpu ORF对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Env蛋白合成和免疫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存在Vp ORF,Env蛋白的合成降低,并且降低其产生抗Env抗体的水平。去掉Vpu ORF,不但提高Env蛋白的合成,而且提高其产生的抗Env抗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