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西种猪场饲料霉菌霉素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和安全性的普遍关注以及研究者对霉菌毒素研究的不断深入,饲料原料和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也日益引起动物营养界和饲料界同仁的关注.从已有的报道来看,我国饲料原料及成品遭受霉菌毒素的污染相当普遍,这常常导致了饲料适口性差和饲喂效果不稳定.近年来猪病的日益增多,导致猪肉价格的日益上涨,为了具体地了解饲料原料霉菌毒素的污染状况,我们于2007年的10月~11月对来自高温和潮湿的南宁、柳洲、玉林、桂林、贺洲等广西地区32家种猪场的饲料及饲料原料进行了霉菌毒素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2.
北方地区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和安全性的普遍关注 ,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也日益引起饲料界的重视。从已有的报道来看 ,我国饲料原料及成品遭受霉菌毒素危害相当普遍。不少企业在配方制作时对营养性因素考虑较多 ,而对原料新鲜度、霉菌毒素等非营养因素考虑较少 ,这常常导致饲料适口性差、饲喂效果不稳定。为了摸清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 ,我们于 2 0 0 4年 3月和5月对来自山东、河北、河南、北京等地区的饲料原料进行了霉菌毒素含量检测。常见 6种霉菌毒素的主要危害及污染程度判定标准如表 1所示。1 样品与检测方法表 1 常见的 6种霉…  相似文献   

3.
王国强 《养猪》2020,(2):14-16
2019年1—12月,江西迈吉生化营养有限公司对来自12省份的693份饲料及饲料原料样品进行了AFB 1(黄曲霉毒素B 1)、ZEN(玉米赤霉烯酮)、DON(呕吐毒素)、FB 1(伏马毒素B 1)和T-2毒素的检测。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有高达100%的饲料及饲料原料受到霉菌毒素不同程度的污染,有91.77%的饲料及饲料原料受到2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呕吐毒素仍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毒素类型,尤其是在麸皮中的污染表现得更为突出,其他霉菌毒素共存现象依然普遍。  相似文献   

4.
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来自浦东地区规模养殖场中3类250份饲料及饲料原料样品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4种常见霉菌毒素的测定。调查结果表明:霉菌毒素污染以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为主,黄曲霉毒素B1的检出率增幅较大,平均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霉菌毒素污染非常普遍,同时含2~3种霉菌毒素的样品比达到62.80%;霉菌毒素的污染水平在二、三季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的霉菌和其毒素对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影响十分巨大。本试验以北京大兴种猪示范基地为观察对象,检测不同饲料和饲料原料的蜡样芽孢杆菌、烟曲霉菌以及呕吐毒素(DON)、烟曲霉毒素(FB)和玉米赤霉烯酮(ZEN)3种毒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66份饲料原料和全价饲料样本中,蜡样芽孢杆菌样本的总体检出率为75.8%,烟曲霉菌检出率为69.7%;饲料原料中DON、FB和ZEN检出率较高,成品饲料DON检出率100%,FB检出率83.3%,ZEN检出率66.7%。结论 :北京地区的饲料霉菌及其毒素污染情况严重,应尽快制定饲料原料毒素污染限量。  相似文献   

6.
防制霉菌毒素的实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在谷物的生长、收割和储藏期间实施了减少霉菌毒素形成的农艺措施,但饲料污染的情况依然显著。因此,防止霉菌毒素的形成,是控制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最明智和最经济的方法。由于人们对食品和动物饲料受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科研人员进行了广泛研究,以阐明能够影响  相似文献   

7.
青岛诺和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调查表明: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6种霉菌毒素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均普遍存在。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并非主要的霉菌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甚为严重。因此,养殖者应充分认识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预防霉菌毒素的污染,以保护动物正常的健康、生产及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8.
霉菌毒素污染谷物和饲料,给动物养殖业带来严重的问题,因为霉菌毒素能: ·降低谷物和其它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 ·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 ·危及人类的健康。 饲料原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程度参差不齐。据多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的报道,世界上至少有25%的谷物受到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污染。其它调查报告也报道了较高水平的污  相似文献   

9.
新型霉菌毒素吸附剂——酵母细胞壁提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代谢次生物。目前,已知污染饲料的霉菌毒素约有100多种,主要为青霉菌属、曲霉菌属和镰刀菌属所产的多种霉菌毒素。饲料和饲料原料霉变并由此造成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危害。尽管人们采取了各种防霉措施,但由于饲料作物在田间、储藏、加工等诸多环节均可受到霉菌感染,防霉工作很难完全有效,饲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现象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10.
2006~2007年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报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作者评估了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我国饲料原料和全价饲料中6种主要霉菌毒素的检出水平和分布特点,得出如下结论:①我国饲料原料和全价饲料中超标率和检出水平最高的霉菌毒素是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田间型毒素)。人们一直重视的黄曲霉毒素(仓储型毒素)超标率和检出水平均比较低;②饲料原料和全价饲料中多种霉菌毒素往往同时存在,由于不同毒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将加剧毒素的毒性作用和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③副产品原料,特别是玉米副产品如干燥酒糟(DDGS)和玉米蛋白粉中霉菌毒素的污染非常严重;④与单一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原料相比,全价饲料中的多种霉菌毒素的检出水平才是相对比较准确和客观的控制指标;⑤控制霉菌毒素危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控制原料质量和使用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养猪场(户)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养猪场(户)乳仔猪饲料、 种猪饲料、 中大猪饲料、 成品猪料及猪用玉米、 大麦、 麦麸、 豆粕等4种原料进行黄曲霉毒素B1、 呕吐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伏马菌素、 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结果表明:云南省养猪生产一线的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普遍、 严重,2种霉菌毒素共存的现象无论在猪成品饲料中或玉米、 麦麸、 豆粕等常见典型饲料原料中均超过50%;云南大麦霉菌毒素污染较轻,安全性好,适宜推广使用.云南省养猪场(户)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检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12.
霉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粮食作物受霉菌毒素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部分粮食会作为饲料原料使用,这就导致饲料不可避免地被霉菌毒素污染,进而引起饲料资源的浪费或者动物健康的受损。本文就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饲料原料及成品遭受霉菌毒素的污染相当普遍,动物食入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会引起中毒、致癌、致畸等;更严重的是霉菌毒素可通过多种途径污染食品,直接或间接进入人类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引起肝中毒、癌变和免疫抑制等[1]。为摸清我国玉米类饲料原料样品中霉菌毒素的污染状况,试验对2013年玉米类样品中霉菌毒素的污染规律进行了调查,引用我国霉菌毒素限量标准分析了样品的霉菌毒素污染程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山东省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及污染状况,随机采集于山东各地饲料原料2 237份,配合饲料1 432份,利用上转发光竞争抑制免疫层析法分别测定了黄曲霉毒素B1(AFB_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呕吐毒素(DON)含量。结果表明:饲料原料中AFB_1污染率为39.20%,超标率为7.18%;ZEN污染率为43.23%,超标率为12.82%;DON污染率为62.58%,超标率为1.79%。玉米及副产物应重点关注3种毒素的污染,小麦及副产物和米糠重点关注DON污染,花生饼粕重点关注AFB_1的污染;配合饲料中AFB_1污染率为45.88%,超标率为2.74%;ZEN污染率为57.05%,超标率为4.04%;DON污染率为77.37%,超标率为0.81%。配合饲料应关注鸭饲料及猪饲料3种毒素的污染,雏鸡饲料应关注AFB_1污染,生长及产蛋鸡饲料应关注ZEN含量,奶牛精料补充料应关注DON和AFB_1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正>霉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该毒素在动物体内的残留已危及到人类的健康。近几年内有的饲料企业也出现过因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浓度超标而造成的养鸭户的雏鸭中毒死亡的事件,给饲料企业和养殖户都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也应引起饲料和家禽养殖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2018年广东省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现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部分企业的实地调研,对我省饲料企业的主要饲料原料(玉米、麦麸、面粉、DDGS及粕类)中霉菌毒素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借鉴省级饲料检测机构部分抽检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玉米、麦麸、面粉、DDGS、粕类(豆粕与花生粕)等5种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AFB1)的检出率分别为72.2%、64%、62.9%、91.6%、73.1%,超标率分别为11.1%、2.5%、3.7%、33.3%、9.7%;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检出率分别为88.1%、71.7%、59.3%、91.6%、68.3%,超标率分别为41.8%、7.7%、0%、6.7%、0%;呕吐毒素(DON)的检出率分别为88.8%、100%、88.8%、75%、65.8%,超标率分别为31.4%、64.1%、29.6%、0%、0%。猪、禽及水产配合饲料中AFB1、ZEN和DON的检出率为83.3%~100%,赭曲霉毒素(OTA)的检出率为15.3%~29.%;但配合饲料中上述毒素含量均未超标。以上结果表明:2018年广东省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受霉菌毒素污染比较普遍,广泛存在AFB1、ZEN和DON等3种霉菌毒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饲料在养殖业中的大量应用,畜禽霉菌毒素中毒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牧草及饲料作物在收割期正值梅雨季节,存储不当或积压陈旧原料,都会造成饲料原料霉变,产生大量霉菌毒素。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有时肉眼很难发现,投喂畜禽后会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继发畜禽繁殖障碍等疾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控制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由于霉菌污染粮食和饲料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千亿美元。在我国,饲料中的霉菌毒素非常普遍,而且大部分饲料原料检出的霉菌毒素都在二种以上。  相似文献   

19.
饲料霉变的预防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污染饲料、粮食和食品造成大量报废已成为全世界一大忧患。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世界每年由于霉菌污染饲料和粮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千亿美元。1996年我国饲料霉变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配合饲料及饲料原料污染率分别为100%和99%,其中严重污染而被禁用的占20%。南方地区饲料霉变更为严重,其饲料霉变率比北方高出几倍乃至几十倍。霉菌在饲料中大量繁殖,产生大量霉菌毒素,动物采食这些饲料后造成动物霉菌毒素中毒,产生霉菌病。受霉菌感染的饲料,由于霉菌生长需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以及在霉菌所含酶的作用下使…  相似文献   

20.
<正>3 霉菌毒素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早在20世纪就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由某些真菌产生的霉菌毒素引起的饲料霉变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当前饲料工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因霉菌毒素污染而造成的损失已成为饲料损失中最大的一部分,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的谷物遭受到各种霉菌的污染。中国是霉菌毒素重灾区,受污染的程度较高,加上又是第一养猪大国,养猪业受霉菌毒素的影响相对较大,给畜禽养殖者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