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建强  张显  张勇  马建祥  李好  张绩 《北方园艺》2015,(21):216-218
小麦-西瓜-棉花-蔬菜高效节能生态模式是根据我国农副产业区域结构调整而适时提出的。该生态模式的创新点是可将粮食作物的主导型与经济作物的高效型有机结合;生物互防及产生病虫害拮抗的作用非常明显;生态效果突出,能有效改良土壤及大幅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该模式的突出优势为在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生态技术合成使土地的基本肥力得到恢复及提升,进而使土地的利用更趋合理、充分、高效。该生态模式在多年推广"西农8号"、"红冠龙"、"农科大3号"、"农科大5号"、"农科大6号"等西瓜新品种栽培中得到完善,经多年、多点试验证明,该模式经济效益与生态效应均十分显著,易为农民接受采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春甘蓝-中稻-秋甘蓝"种植模式创新,进行水旱轮作,可改良土壤,冬季仍可休养土地.1年3熟高效栽培模式.既确保粮食生产,又提高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7个胡萝卜主栽品种的单根重、根长、根型及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含量品种间差异达到2.68倍,"比瑞"和"美国高山大根"的单根重最大,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可作为栽培、育种和加工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4.
溧水县是江苏省最大的有机蔬菜基地.为提高有机蔬菜产量,增加效益,近几年,我们经过不断摸索,找到了一套"青刀豆-菜秧-青花菜-菠菜"有机栽培模式,全年可收获青刀豆500kg,菜秧600~1 200kg,青花菜1 700kg,菠菜1 400kg,每667 m2收入8 600~10 000元.随着我县有机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加工出口蔬菜的增加,该栽培模式已在我县推广应用.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桃-鸡"生态种养模式下桃果实品质的比较,研究了不同地区"桃-鸡"生态种养模式与非生态种养模式下桃的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TA)含量的变化,并对其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放养可降低桃果实硬度,水蜜桃品种其降低幅度依次为兴化姜堰宿迁;油桃降低幅度依次为兴化宿迁姜堰;也可以显著提高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不同地区生态放养模式下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桃-鸡生产模式的桃除兴化水蜜桃外,可滴定酸比非生态放养果园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结合全州县的气候条件和"稻-稻-蒜"三熟栽培的特点,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稻-稻-蒜"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为蒜稻轮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吴红  韩大勇  陈宏军  王健 《北方园艺》2016,(16):169-172
以"白凤"水蜜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桃-鸡"种养结合模式不同饲养密度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桃-鸡"种养结合模式可提高土壤有效Zn含量,各处理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饲养密度增大,初期土壤有效Ni含量增加,后期土壤有效Ni含量降低;宿迁Ni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667m~2饲养10只处理,兴化Ni含量最大值出现在667m~2饲养40只处理,姜堰在667m~2饲养40~80只处理时土壤有效Ni含量低于CK;宿迁和姜堰土壤Cr含量在667m~2饲养10只处理达到最大值,兴化在667m~2饲养80只处理时达到最大值,泰州在667m~2饲养60只处理达最大值,比对照增加了28.36%。试验表明"桃-鸡"种养结合模式可提高土壤重金属含量,但均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范围内。因此实现"桃-鸡"立体种养模式可充分利用立地空间,同时不会对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以河岸葡萄、"北冰红""赤霞珠""固原-1""左优红""北醇""红地球"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测定不同温度下电导率、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研究了7种葡萄材料的抗寒能力,以期获得"固原-1"的抗寒能力评价并加以利用.结果 表明:抗寒性极强的是河岸葡萄和欧山品种"左优红"."固原-1"抗寒性远优于欧洲葡萄,但是与欧山品种"北醇"相近.根据这些抗寒性鉴定结果,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可以露地试栽"北冰红""左优红"与"北醇葡萄",中国野生复叶葡萄"固原-1"可以用作抗寒育种的种质资源进行杂交育种应用,也可作为欧洲葡萄品种的砧木,用于抗寒栽培利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围绕上海市发展优质蔬菜周年设施栽培目标,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实践摸索出"米苋-春黄瓜-丝瓜-米苋-香葱"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大蒜-花生-甘蓝-西瓜-辣椒栽培模式通过间套种植,可收获多茬作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尤其适宜在大蒜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2006~2010年,江苏省射阳县陈洋镇、合德镇成功示范了"莴笋-糯玉米-芫荽"的高效栽培模式,采用保护地与露地生产相结合的栽培模式,实现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2010年示范面积达33.3hm2。每667m2产莴笋3500~4000kg,产值3000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以"盒柿"和"牛心柿"为试材,采用密闭熏蒸法,研究了12%1-甲基环丙烯(1-MCP)发气剂有效成分用量分别为0.5、1.0、1.5、2.0mg·L~(-1)时对2种柿子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1-MCP在柿子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果实转色期采收并于当日利用有效浓度为1.0~1.5mg·L~(-1)的1-MCP发气剂密闭熏蒸处理16h以上,而后移入贮藏室内常温保存,可有效延缓柿果果肉硬度降低进程,延长"盒柿"和"牛心柿"的贮藏期和货架期,并保持良好的口感品质。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兖州市漕河镇菜农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大蒜-菠菜-白菜-芸豆间作套种模式,667m^2可产蒜头2000kg、蒜革500kg、菠菜300kg、白菜5000kg,芸聂1000kg,经济效益显。  相似文献   

14.
通过“辣椒-叶菜-南瓜”1年3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进行辣椒、叶菜、南瓜种植,在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可改良土壤,各季仍可休养土地,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萝卜-鲜食花生-萝卜1年3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在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可改良土壤,各季仍可休养土地,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土地、气候、劳力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我们于2001~2002年在江西省永丰县潭城乡试种"早春辣椒-夏西瓜-秋豌豆"模式,获得成功,并逐渐在当地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丰香"草莓的芳香成分,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共分离并确定出76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7.48%,相对含量较高的芳香成分依次为4-羟基-2-丁酮、己酸乙酯、丁酸乙酯、(E)-乙酸-2-己烯-1-酯、2-己烯醛、己酸甲酯、乙酸甲酯、(E)-乙酸-3-己烯-1-酯、乙酸、1-己醇等。  相似文献   

18.
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响水地区大棚浅水藕-甜瓜-莴苣高效栽培模式。此模式可有效解决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大葱-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即早春拱棚马铃薯,夏季早葱,秋季马铃薯在同一地块上三季作三茬栽培技术,适宜在马铃薯"二季作区"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盖州市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优越,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瓜菜生产基地。盖州市的"盖县地雷瓜"在东北乃至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利用塑料大棚多层覆盖进行早春西瓜-夏季叶菜-秋延后茄子栽培是近年盖州部分地区推广应用的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采用塑料大棚5层覆盖在早春栽培西瓜,夏季在大棚外膜加盖遮阳网种植1茬叶菜,秋季给大棚加内膜栽培茄子,实现了从早春到深秋连续3茬种植,平均每667 m~2可收入2万元左右,以供菜农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