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恩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3,(18):37-38,122
为了探索小麦晚播在南阳盆地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产量形成特点,于2010-2013年进行了小麦晚播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播期处理内,半冬性小麦和弱春性小麦各个播期均能正常完成生育期,并获得较好的产量,最晚播期小麦成熟收获不会影响下茬秋作物适期播种。  相似文献   

2.
播期对不同感温性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郑州地区小麦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于2014—2016年以冬春性不同的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适播期在10月14—21日,半冬性品种小麦适播期时间长于弱春性品种。播期对小麦产量、生育进程和收获指数的影响显著,播期后移,小麦产量和收获指数呈先升后降趋势;早播或者晚播的产量均低于适播期;有效积温显著影响小麦的生育进程和株高,弱春性品种晚播可降低倒伏概率,但对半冬性品种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播期是影响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然而近几年来在小麦的适宜播期内,天气异常,导致小麦无法正常播种,本文以关中地区为例,分析了适宜播期异常天气对小麦播种的影响,针对播期连阴雨天气和干旱天气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播期和品种类型对沿黄稻茬小麦次生根数量的影响,以3个播期、8个不同筋力型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沿黄稻茬麦区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单株次生根条数的影响为早播中播晚播,播期和品种类型对沿黄稻茬小麦次生根数有显著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适当早播,越冬期发根时间长,次生根多。同一品种在同一播期的同一生育时期,旱地小麦的单株次生根数明显高于稻茬小麦。不同品种类型单株次生根数的总体表现为中筋强筋弱筋。沿黄稻茬麦区适宜栽培中筋小麦品种,且中筋品种应适期早播。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播期及播种量对稻茬小麦扬麦16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期与拔节期小麦株高随着生育期的推迟逐渐降低;各时期小麦株高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播种量(基本苗)增加,株高均呈降低趋势。随着播期推迟,小麦叶面积降低。同一播期处理下,拔节期至抽穗期,小麦单茎干物质量逐渐增加。不同播期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播期太早或太晚都不利于产量形成。11月8日播期处理下,小麦产量最高。在同一用种量(基本苗)处理下,11月8日有效穗数最高。随着播期推迟,有效穗数降低。扬麦16在苏南太湖地区11月8—15日播种最佳,基本苗225万~300万/hm2为最适。  相似文献   

6.
以小麦品种RF-1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播期,分析了播期与小麦子粒灌浆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的小麦子粒灌浆过程可以用Richards方程描述;播期对子粒灌浆参数均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同参数的影响程度不同;平均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时间均与小麦粒重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1要适当晚播播期播量配合一些研究证明,在一定播期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是,播期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不是同步的,在生产中应统筹考虑,可适当晚播,播期播量配合,为建立高光效的群体结构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播期和播深对小麦腥黑穗病发病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播期和播深试验,摸清了不同播期和播深对小麦腥黑穗病发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济宁地区小麦适宜播期在9月28日至10月5日,播种深度掌握在3cm为宜。  相似文献   

9.
麦套玉米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旱作条件下麦套玉米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千粒重与小麦密度、小麦施氮量、玉米密度及玉米播期呈显著的四元二次回归关系。单因子对小麦千粒重的作用,依小麦密度、玉米密度、小麦施氮量及玉米播期的次序递减,两因子交互作用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依玉米密度和玉米播期、小麦施氮量和玉米播期、小麦施氮量和玉米密度次序递减。同时分析了各因子及因子间对小麦千粒重的作用规律,讨论了麦套玉米复合群体中各种竞争与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刘艳阳  蒋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639-15640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对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参数的影响。[方法]以小麦品种9356为供试品种,设置3个播期,分析播期与小麦籽粒灌浆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小麦籽粒灌浆过程可以用Richards方程描述;播期对籽粒灌浆参数均有一定影响,但不同参数影响也不同;平均灌浆速率与小麦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播期对籽粒灌浆持续时间和籽粒灌浆平均速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对平均灌浆速率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 1 优质小麦栽培技术路线 1.1 依据小麦不同用途制定播种技术。在一般的播期范围内(10月初~10月下旬),随着播期的推迟,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逐渐增加。播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不同步,应根据本地具体生态条件,确定适宜播期,协调好播期对产量与品质的不协调状况。一般情况下,对于生产优质面包等中强筋小麦,宜在适期范围内适当推迟小麦播期;对于生产优质饼干、糕点等中弱筋  相似文献   

12.
2008-2009年度弱筋小麦播期播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设计品种、播期、播量三因素裂区试验,研究本地主推弱筋小麦品种不同的播期、播量对产量及倒伏和冻害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产上应合理选择品种、播期、密度,在特殊气候(冬春多次低温寒潮导致小麦受冻影响较大)条件下,本地区晚播麦产量高于早播麦,不同播期的产量高低顺序为11/1111/1711/510/3010/24;在早播情况下,每亩以8万基本苗为宜,迟晚播条件下,以16万~24万基本苗为宜,常规播期以8万~16万基本苗,可以获得高产。从播期、密度综合角度考虑,若要规避不利气候(冻害)对小麦生产的威胁,可以选择比常规播期推迟1~2周、16万~24万基本苗播种,从而可以减轻冻害给小麦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淮贺举  秦向阳  陆洲  李奇峰  于莹  臧辰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33-15634,15665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是小麦高产优质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综述了播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成果,认为播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产量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趋势,蛋白质含量则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播期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了播期对不同小麦品系籽粒硬度、容重、千粒重、蛋白质含量、沉降值以及面粉湿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期播种 (10月 2 8日 )有利于小麦品质的提高 ,早播和晚播均降低小麦品质 ,不同品系由于对播期的适应性不同 ,品质受影响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的产量构成有不同的影响。播期对济宁16的产量影响很大,不同播种量对济宁16小麦群体虽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但播期处理对济宁16小麦群体影响较播量处理更大,因此在栽培中一定要做到适期播种。在鲁西南地区,济宁16适宜播期为10月5-20日,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适宜播期内播种量以亩基本苗13万-18万为宜,以播期调播量。  相似文献   

16.
播期播量对豫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百农矮抗58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探讨了播期播量对豫中生态环境下高产小麦群体与个体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单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显著,播量对其影响不显著,晚播×小播量处理下,小麦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在成熟期表现最高(4.039g).播期对小麦群体数量的影响显著,早播处理下的小麦有效群体最大(700.8...  相似文献   

17.
不同播期对洛旱7号小麦幼穗分化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4个不同的播期,对洛旱7号小麦幼穗分化进程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播期下小麦幼穗分化特点和最佳播期.结果表明:4个播期下洛旱7号小麦幼稳分化进程表现明显不同,并且4个不同播期对其产量要素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在C播期(10月15日)下,小麦幼穗分化进程所用时间为155d,12月23日进入二棱期、4月8日进入四分体时期较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合即墨市小麦播期播量试验3年的结果得出最佳播期播量的具体结论,建议即墨小麦适播期控制在10月3~15日,播量控制在4~9.5kg。  相似文献   

19.
1播种技术 1.1品种 适合我县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有:烟农19、济南17、烟95-9. 1.2播期 在小麦正常播期范围内(10月初至10月下旬),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品质有所提高,而籽产量呈下降的趋势.因此,应根据具体生态条件,协调播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我县强筋小麦品种宜在10月5~15日的范围内适当迟播.  相似文献   

20.
一、优质小麦栽培技术路线 总的来讲应以品质需求制定技术路线,具体可以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一)依据小麦不同用途制定播种技术在一般的播期范围内(10月初至10月下旬),随着播期的推迟,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逐渐增加.播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不同步,应根据本地具体生态条件,确定适宜播期,协调好播期对产量与品质的不协调状况.对于生产优质面包等中强筋小麦,宜在适期范围内适当推迟小麦播期;对于生产优质饼干、糕点等中弱筋小麦宜适当早播.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播种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别.行距和行向对小麦产量和品质也有一定的间接影响,适合增产的行距、行向,往往造成蛋白质含量降低,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