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宁麦9号"不同播期、密度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弱筋小麦“宁麦9号”在沿江、沿海地区不同播期、密度处理下,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江苏优质食味水稻代表性品种南粳9108和南粳5055为材料,采用新型栽培技术钵苗机插移栽,在大田常用量总施氮270 kg hm~(–2)条件下,设置10∶0、9∶1、8∶2、7∶3、6∶4、5∶5、4∶6七种基蘖肥与穗肥比例的处理。比较研究不同处理对钵苗机插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当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6∶4时,产量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随着基蘖肥比例的降低而逐渐增加;直链淀粉和胶稠度含量随着基蘖肥比例的降低而逐渐减小,但蛋白质的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后期施氮量大时蛋白质含量增大。两品种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均随着基蘖肥比例的降低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以6∶4处理显著大于其他处理,而垩白大小逐渐增加。食味品质中除了完整性随着基蘖肥所占比例的降低而增加外,香气、光泽、味道、口感以及食味值均呈现递减趋势。各处理的稻米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除对照不施氮肥处理最大外,均随基蘖肥比例的降低而逐渐减小,而消减值的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6∶4的氮肥运筹方式能显著提高钵苗机插优质食味水稻的产量;适当增加穗肥比例能有效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增大稻米粒长和粒宽,但降低了稻米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3.
结合海安县稻麦高产增效创建项目的实践,分析了高产创建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其采取的措施,得出了搞好高产创建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我县自1990年起在小麦生产上示范推广_了多效唆拌种技术。近三年小麦应用多效叹拌种面积累计46万亩次。与此同时,我们在大麦上也进行了应用多效峻拌种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小结初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多效唆系江苏建湖农药厂生产的历%可湿性粉剂。1990一1991年设不同用量多效峻拌种试验。地点南屏乡高庄村。共设4个处理,即每公斤麦种拌多效峻的量为(1)、0(对照);(2)、1克;(3)2克;(4)3克。供试田块肥力上等,供试品种为浙82-14,10月31日播种,一生总施氮量为15.5公斤。1991~1992年设多效峻、大麦清等拌种…  相似文献   
5.
我县60万亩水稻全部实现抛秧,并积极开展专业化育秧,推进商品化供秧.1999~2000年在巩固和发展专业化育秧,积极推进商品化供秧的同时,承担了江苏省科技厅重点科技项目水稻塑盘抛秧工厂化育秧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塑料软盘育秧特点,借鉴国内外工厂化育秧经验,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培育高素质的塑盘旱育秧苗,对于发挥塑盘旱育秧优势,提高大田抛栽质量,增强抗逆性,促进早发,优化群体质量栽培,提高产量和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培育高素质的塑盘旱育秧,抓住秧池旱化培肥、壮秧剂应用、精细播种和旱育化控等是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稻发生倒伏后,扎把对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及结实指数的影响情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倒伏对产量影响,主要使结实率降低,其次是千粒重下降;一旦发生倒伏,要积极应对,要迅速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次生灾害发生;对于倒得早的田块,采取扎把措施,扎地上1/3处,松紧适度,4~6穴扎成一个小把,成鼎立之势,并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现有的固体水稻苗床调理剂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与床土拌和花工费时、不容易拌匀施匀等问题,经多年攻关研究,成功开发出可拌种/包衣、播时洒施、播后芽前喷施、立针期喷施的液体水稻苗床调理剂——苗壮丰。产品除N、P2O5、K2O总养分≥210(140-45-25)g/L,有机质含量≥30g/L,pH值≤6,微量元素≥5.5g/L(其中Zn≥2.0)之外,还添加了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光合效率、控制养分流失等成分。跟现有产品相比,不仅使用方便、省事省工,且对出苗较为安全,能达到比较好的壮苗效果,根系发达、株高适中、假茎增粗、干物质量增加、秧龄弹性增大。2017年海安试验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播后芽前喷施苗壮丰的处理白根数增40.5%,株高矮1.98cm,茎基宽增38.9%,SPAD值增55.1%,百苗干物质量增44.9%。为了更好的使用该新产品,文中最后给出水稻新型苗床调理剂——苗壮丰的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求钵苗机插水稻的适宜施氮量,以期为当地钵苗机插水稻的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钵苗机插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方法]在统一钵苗机插条件下,以常规粳稻武运粳24和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的氮肥水平N0(0)、N1(187.5kg/hm~2)、N2(225.0 kg/hm~2)、N3(262.5 kg/hm~2)、N4(300.0 kg/hm~2)、N5(337.5 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2个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产量随氮肥水平的提高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N4水平下最高;移栽至拔节与拔节至抽穗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抽穗至成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N4处理最大;2个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常规稻品种在N4水平下吸收利用率最高,杂交稻品种在N3水平下最高。[结论]在氮肥用量为300.0 kg/hm~2时,2种钵苗机插水稻各项群体指标较优,干物质积累多,有效穗数足,产量较高,氮素吸收利用率较大。  相似文献   
10.
以常规灌溉为对照,对水稻间歇灌溉增产机理与蚊媒防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歇灌溉增穗、增粒,每667 m2比对照平均增产22.5 kg,节省灌溉用水187.43 m3;中华按蚊幼虫密度比对照减少10.32条/10勺,三带喙库蚊幼虫密度比对照减少13.93条/10勺。间歇灌溉对蚊媒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