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Gen Bank中猪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floR基因片段,克隆到p MD-18T载体上,构建p MD-18T-floR阳性标准质粒。通过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熔解曲线的分析及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试验,建立针对猪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研制出检测试剂盒,同时对从养殖场分离的156株大肠杆菌进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研制的试剂盒灵敏度可达1.0×101拷贝,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对大肠杆菌磺胺类耐药菌株、β-内酰胺类耐药菌株、大环内酯类耐药菌株检测均为阴性,熔解曲线分析,扩增产物的熔解温度为88.8~89.2℃,没有引物二聚体和非特异性扩增峰出现,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测符合率为96.7%。表明研制的试剂盒适合于临床样品猪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吴华  冯建坤  贺志沛  刘保光  胡功政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28-13829,13834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鸭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在临床菌株中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22株鸭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等9种药物的敏感性,并应用PCR方法检测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结果]22株鸭源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和四环素全部耐药,耐药率达100%,呈现多重耐药性特点;其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检出率为90.9%,与耐药表型基本一致。[结论]氟苯尼考在我国部分地区呈现高耐药性,对其耐药基因的监测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鸡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豫北地区临床分离的102株鸡源大肠杆菌进行生化鉴定、MICS值测定及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检测.最敏感的是头孢喹肟,敏感率为93.1%;其次为阿米卡星和氟苯尼考,敏感率分别为59.8%和54.9%;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达到100%;此外,对四环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恩诺沙星和沙拉沙星的耐药率为78.4%~94.1%.氟苯尼考耐药基因的分子检测显示,有45.1%的菌株显示floR基因阳性.对其中4株大肠杆菌的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floR基因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12-跨膜外输泵家族在共同的基序上是保守的,在克隆的floR序列与报道的floR序列间仅存在1~3个氨基酸替代.  相似文献   

4.
黄柏与抗菌药联合抗耐药大肠杆菌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黄柏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体外抗含fos A3和β-内酰胺酶(ESBLs)型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的效果,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确定细菌所含耐药基因种类,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分别检测黄柏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1/2 MIC的黄柏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抑制耐药大肠杆菌。结果显示,分离到含fos A3和CTX-M耐药基因大肠杆菌;黄柏水提取物的MIC大于0.5 g/m L,以1/2 MIC的黄柏水提取物与14种抗菌药联合使用3代后,抗菌药抗菌活性显著增强,黄柏水提取物可显著降低抗菌药MIC,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黏杆菌素、痢菌净、磺胺间甲氧嘧啶、加替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磷霉素的MIC均降到1.562 5μg/m L以下。黄柏水提取物联合抗菌药应用可能具有协同抑菌作用,可用于耐药细菌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采用棋盘法,测定了氟苯尼考与黏菌素联用对猪大肠杆菌、链球菌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猪大肠杆菌、链球菌分离株均对氟苯尼考呈现出耐药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64~5.12 mg/L,大部分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黏菌素耐药,仅对其中一株有明显效果。棋盘法测得氟苯尼考与黏菌素联合对猪大肠杆菌、猪链球菌分离株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为0.031 26~0.140 63,均为协同作用。当浓度大于或等于0.16 mg/L时即呈现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测定氟苯尼考联合用药对临床分离产ESBLs鸡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的影响,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菌,并用微量液体2倍稀释法测定单独使用氟苯尼考、黏菌素、头孢噻呋、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痢菌净、磷霉素,以及氟苯尼考与上述6种药物不同比例联合使用时对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发现,临床分离的7株大肠杆菌均产ESBLs,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痢菌净耐药率高达100%,对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磷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1%、57%、57%.氟苯尼考与黏菌素、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痢菌净联合使用时,抗菌活性有所提高,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以1:2比例复配时,MIC值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物联用体外抗含fos 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的效果,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确定细菌所含耐药基因种类,采用96孔反应板二倍微量稀释法分别检测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1/2 MIC的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含fos 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并进行传代试验,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后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显示,分离到的菌株为含fos A3耐药基因大肠杆菌;含珠草水提取物的MIC为0.5 g/m L,以0.25 g/m L的含珠草水提取物与14种抗菌药联合使用3代后,14种抗菌药的MIC显著降低,均降到1.562 5以下;含珠草水提取物与头孢曲松钠、磷霉素、黏杆菌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钠联合应用后其FICI均小于等于0.5,与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痢菌净、克林沙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联合应用后FICI均大于0.5且小于1。表明,含珠草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应用后,抗菌药体外抗菌活性显著增强,二者之间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8.
河南地区猪呼吸道隐性感染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南地区猪呼吸道隐性感染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及氟苯尼考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的分布,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从河南地区猪肺脏分离的31株大肠杆菌进行青霉素、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等16种药物敏感性检测及耐药表型分析,采用PCR对31株受试大肠杆菌进行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氟苯尼考耐药基因检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受试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3种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100%,对头孢噻呋、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29.03%、32.26%、3.23%,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3.87%、70.97%,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为48.39%,但对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较为敏感。耐药基因检测发现,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SHV、CTXM-U、CTX-M-1、CTX-M-9的检出率分别为54.84%、61.29%、25.81%、9.68%、9.68%;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M)、tet(L)的检出率分别为87.10%、54.84%、19.35%,tet(C)、tet(O)阳性菌各1株,未检出tet(B)、tet(K)、tet(W);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检出率为54.84%。2株菌含有7种耐药基因,19株菌含有4种及以上耐药基因。可见,多种耐药基因共同介导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已呈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临床分离株对氟苯尼考(FFC)的耐药性及floR基因的流行与分布情况,收集河南、湖北、江西、陕西、湖南、山西、安徽等7个省份合作猪场送检的病死猪肺脏、脾脏、支气管黏液等206份病料样本,从中分离APP并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FFC的敏感性,PCR及测序方法检测floR基因,并用随机引物PCR(AP-PCR)方法分析临床分离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表明,成功分离鉴定了APP 28株,分离率为13.59%。4株APP对FFC耐药,耐药率为14.29%;15株携带floR基因,floR检出率为53.57%,高于APP对FFC的耐药率;有11株分离菌floR阳性但对FFC并不耐药。分析RAPD系统树状图发现,28株APP被分为几乎无核苷酸同源性的A和B 2大类、25种RAPD型,其中A类25株,分22种RAPD型,14株携带floR基因,这些菌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40%~80%;B类3株,分3种RAPD型,1株携带floR基因。本研究提示APP的floR基因主要以水平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复方白头翁散防治鸡白痢沙门菌的效果,并研究其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机制。从临床样品中分离出鸡白痢沙门菌,对其进行药敏试验,测定其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体外试验中,检测复方白头翁散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杀菌浓度(MBC)、生物被膜的抑制效果、抑制细菌黏附、侵袭效果以及对相关基因sipC、rpoS、rcsC、invA、hilA、csgB、bcsA和pagC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临床样品中分离出10株鸡白痢沙门菌,这些菌株至少对1种抗生素耐药,多重耐药率为30%,最高为5重耐药;90%分离株可形成生物被膜。复方白头翁散对9株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为62.5 mg·mL-1;该药可在1/2 MBC浓度使分离株黏附率下降93%,侵袭率下降36%,在1/4 MBC浓度使黏附率下降87%,但使侵袭率升高;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分析发现,复方白头翁散下调鸡白痢沙门菌sipC基因表达量,上调其invA、bcsA和pagC等基因表达量。这一研究说明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复方白头翁散抑制鸡白痢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  相似文献   

11.
研究穿心莲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细菌传代的体外抑菌活性。对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确定细菌所含耐药基因种类,用牛津杯法测定穿心莲水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和平板涂布法测定穿心莲水提取物的杀菌活性,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体外检测穿心莲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穿心莲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含fosA3型大肠杆菌细菌传代。研究结果,分离到fosA3型耐药基因大肠杆菌;穿心莲水提取物的MIC为1 g/m L,穿心莲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用后,可明显地增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喹啉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酰胺醇类和磷霉素对耐药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穿心莲水提取物对含fosA3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和杀菌活性,与部分抗菌药联合应用后,抗菌药体外抗菌活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215株猪源沙门氏菌对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方法测定了多药外排泵基因oqxA、oqxB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并用ERIC-PCR方法分析了猪源沙门氏菌菌株之间的相关性和遗传关系。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喹乙醇、痢菌净、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2.56%、20.93%、92.56%、16.74%;有152株菌同时携带oqxA和oqxB,另有7株菌单独携带oqxB;有156株菌携带floR基因; oqxA或oqxB阳性菌株可分为A~Q 17个ERIC型,oqxA和oqxB基因分布于不同的ERIC型菌株中。  相似文献   

13.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215株猪源沙门氏菌对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方法测定了多药外排泵基因oqxA、oqxB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并用ERIC-PCR方法分析了猪源沙门氏菌菌株之间的相关性和遗传关系。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喹乙醇、痢菌净、氟苯尼考和恩诺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2.56%、20.93%、92.56%、16.74%;有152株菌同时携带oqxA和oqxB,另有7株菌单独携带oqxB;有156株菌携带floR基因; oqxA或oqxB阳性菌株可分为A~Q 17个ERIC型,oqxA和oqxB基因分布于不同的ERIC型菌株中。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五倍子对大肠杆菌耐药质粒的消除效果和恢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五倍子提取物处理耐药大肠杆菌E11、E22、E33、E44和E55,通过影印培养法筛选出耐药性消除菌落,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同时检测消除子内质粒的丢失情况。结果表明:经1/2 MIC(最小抑菌浓度)五倍子提取物作用48h后的耐药大肠杆菌E11、E22、E33、E44和E55对庆大霉素耐药性的消除率分别为24.41%、11.67%、10.33%、5.33%和16.67%,远高于十二烷基硫酸钠处理对照组(2.87%);耐药消除子对多种抗菌药物的MIC值出现下降,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地美环素和头孢唑林的敏感性除个别菌恢复至中介外,均从耐药、高度耐药恢复至敏感,MIC值降低最高达256倍。五倍子能恢复耐药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但耐药菌的质粒丢失与细菌耐药性下降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对鹅大肠杆菌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氟苯尼考对鹅大肠杆菌的药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鹅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为28.5±1.1mm,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78mg/mL,治疗试验保护率为90%以上,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活鹅体重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陕西省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对CuSO4的抗性水平及与copAcopB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使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对分离自陕西省关中地区的84株Psa菌株对于CuSO4的抗性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3株不同抗性水平Psa菌株的基因copAcopB与抗铜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84株Psa菌株MIC分布在3.75~6.25 mmol·L-1范围内;不同地区来源的菌株对CuSO4的抗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分离自周至的Psa菌株的抗铜水平明显高于眉县。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uSO4条件诱导下,3株不同抗性水平的菌株抗铜基因copAcopB表达水平与CuSO4浓度成正相关,且菌株的抗性水平越高,基因copAcopB相对表达水平亦越高。陕西省关中地区的Psa菌株对CuSO4表现出较高的抗性水平,且不同地区的Psa菌株的抗性表现出明显差异;copAcopB基因参与了Psa菌株对铜离子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千叶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且测定千叶蓍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为千叶蓍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热提取法和冷浸法提取千叶蓍的有效成分,以大肠杆菌、青霉和部分病原菌等作为供试菌种,采用Bauer-Kirby法(滤纸片法和微量2倍连续梯度稀释法试验)对几种常见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千叶蓍的浓度85%乙醇、浓度95%乙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灰霉等都有抑菌效果。浓度8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MIC为0.031 25 g/ml,MBC为0.062 50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62 50 g/ml,MBC为0.125 00 g/ml;对变形杆菌的MIC为0.062 50 g/ml,MBC为0.125 00 g/ml。[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千叶蓍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初步研究黄藤素对动物源耐药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黄藤素和12种抗生素对耐药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用微量棋盘法测定黄藤素联合抗生素使用对耐药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用PCR法检测13个耐药基因;用细菌浓度OD值的变化和透射电镜检测黄藤素对耐药沙门氏菌生长曲线和形态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含量、电导率、可溶性蛋白浓度、胞内蛋白浓度、acrA表达等的变化来研究黄藤素对耐药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黄藤素对编号为8、10、15的3株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64μg/mL、256μg/mL和128μg/mL。黄藤素与恩诺沙星等7种抗生素联用表现为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黄藤素与多粘菌素B等4种抗生素联用表现为拮抗作用。3株沙门氏菌均携带了多种耐药基因。0.5 MIC(32μg/mL)和1 MIC(64μg/mL)的黄藤素能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使细菌细胞壁变薄,空腔增多,使碱性磷酸酶增多,电导率变大,可溶性蛋白与胞内蛋白含量均增加,降低acrA的表达。结果提示,黄藤素引起耐药菌形态、蛋白表达和外排泵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方法检测了102株犬源大肠杆菌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的分布,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6种抗菌药物对犬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被检测的8种PMQR基因中,仅有oqx A、oqx B、qnr S这3种耐药基因被检测出,检出率分别为9.80%、11.76%和14.70%,其中同时含有2种耐药基因的菌株检出率为8.82%,同时含有3种耐药基因的菌株检出率为4.90%;犬源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已经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达到了71.57%、64.71%、48.04%。  相似文献   

20.
用微量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四环素类等抗菌药物对53株犬源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PCR和DNA测序方法检测犬源大肠杆菌中四环素耐药基因(tet基因),了解tet基因的流行情况、分析试验菌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结果表明:25%的分离菌呈多重耐药现象,最多对8种药物耐药。分离菌对四环素类中的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耐药率高,耐药率介于69.8%86.1%。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犬源大肠杆菌中共检测到5种tet基因,分别为tet A、tet B、tet C、tet G、tet L基因,都属于外排泵基因,未检测到核糖体保护基因。其中tet G基因的检出率最高,共检出39株(检出率达70%),有40个菌株同时检出2种或2种以上tet基因,有3株同时检测到4种tet基因,仅有4株未检测到任何tet基因。研究表明:犬源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十分严重,tet基因的携带率高,主动外排是犬源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