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典型的果穗顶端籽粒败育类型杂交种为材料,对果稳中部及上部籽粒在发育早期超氧化物酸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中部正常发育的籽粒相比,顶部败育籽粒POD活性较高而SOD,CAT活性较低。进一步分析籽粒丙二醛(MDA)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可知,败育籽粒在发育早期生物膜结构被破坏。这种膜质破坏可能与其较高的乙烯释放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玉米籽粒小穗柄维管束发育状况与籽粒败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典型的顶端败育与正常类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对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的发育动态及籽粒小穗柄维管束截面积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认为:败育籽粒在其发育早期粒重就不及正常籽粒,约在授粉后8~12d(8~12DAA)停止发育转向衰退。对小穗柄维管束进行解剖观察发现,败育籽粒小穗柄维管系统发育较差,其维管束截面积明显小于中部正常籽粒。在败育完成后其小穗柄截面积仍有一定程度的扩大。败育籽粒早期蔗糖及淀粉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籽粒。由此可见:顶端籽粒的败育并非主要源于输导系统发育不良,而与其较低的库活性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以典型的顶端败育与正常类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对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的发育动态及籽凿小穗柄维管束截面积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认为:败育籽粒在其发育早期粒重就不及正常籽粒,约在授粉后8-12d(8-13DAA)停止发育转向衰退。对小穗柄维管束进行解剖观察发现,败育籽粒小穗柄维管系统发育较差,其维管束截面积明显小于中部正常籽粒。  相似文献   

4.
香蕉越冬期ATPase和保护酶的活性及膜脂过氧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越冬期,随着气温的降低香蕉叶片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明显提高,3月份后气温上升,活性开始下降。越冬期间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台湾蕉SOD、CAT、POD活性下降幅度比柴蕉大。ATPase水解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柴蕉,经PP333处理的台湾蕉,SOD、CAT、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6  相似文献   

5.
柚果实采后组织含水量,保护酶活性与汁胞粒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柚果实在贮藏时间,果皮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前期呈缓慢下降趋势,60d后逐渐上升;果肉中的SOD活性则相反。果皮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迅速上升,60~75d后下降;果肉中的POD活性变化与果皮相似,只是90d后又缓慢上升,但果肉中的POD活性较小,自交和杂交宣溪蜜柚果皮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下降的趋势,四季柚前期上升,后期下降;而果肉中的CAT活性变化是自交宣溪蜜柚呈下降趋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团头鲂肌肉的四种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 P A G E 方法, 分析了鄱阳湖团头鲂肌肉中酯酶( E S T) 、过氧化物酶( P O D) 、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 和过氧化氢酶( C A T) 共4 种同工酶,结果表明:团头鲂肌肉中 E S T、 S O D、 C A T 均有4 条酶带, P O D 未出现酶带  相似文献   

7.
肿瘤型马立克氏病临床病例的自由基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肿瘤型马立克氏病(MD)鸡血清、全血或组织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血清丙二配合(MDA)含量。统计结果表明,与健康鸡相比,肿瘤型MD鸡血清中T-SOD、Mn-SOD与CuZn-SOD活性以及红细胞中的CAT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肿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态条件下杂交水稻生育后期的保护酶系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的N素和光照条件下,随着稻株的衰老,剑叶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不断下降,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随之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先表现下降趋势,于黄熟期之后又急剧回升。因此,SOD和CAT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SOD则与CAT呈显著正相关,它们与POD的关系则较复杂。不同N素和光照条件对保护酶系统有影响,其效果因酶的不同而异。文中还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越冬期,随着气温的降低香蕉叶片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明显提高,3月份后气温上升,活性开始下降.越冬期间超氧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台湾蕉SOD、CAT、POD活性下降幅度比柴蕉大.ATPase水解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柴蕉,经PP333处理的台湾蕉,SOD、CAT、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66.77%、86.44%和237.76%,ATPase活性下降24.15%,MDA含量下降21.67%,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香蕉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0.
温光型雄不育小麦C49S育性与花药SOD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温光型雄不育小麦C49S不育和可育花药SOD活性随发育进程而下降,后期稍有升高,不育花药SOD活性比可育花药下降更为剧烈,特别是在减数分裂到小孢子时期,不育花药SOD活性下降百分率是可育花药的4.35倍。减数分裂期不育花药的SOD活性高于可育花药,但3核期低于可育花药。此外,不育花药发育早期MDA含量高于可育花药,表明不育花药的膜脂过氧化更为剧烈。C49S花药败育与花药中SOD活性的急剧下降以及膜脂过氧化的加剧有关。而且,SOD活性下降最剧烈的减数分裂期就是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用ACC处理保持系会降低花粉的可育度,使其幼穗中蛋白质、DNA和RNA含量以及蛋白酶、RNA酶和DNA酶活性下降;并使O^-2的生成速率和丙二醛含量上升,CAT和SOD活性下降,POD活性上升。用AVG处理不育系,可使其花粉育性得以部分提高,使其幼穗蛋白质、DNA和RNA含量以及蛋白酶、RNA酶和DNA酶活性下降,并使O^-2生成速率和丙二醛含量下降,使CAT、SOD和POD活性上升;ACC可降低  相似文献   

12.
玉米籽粒败育过程的能量代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典型的顶端败育类型和正常类型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对2种类型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的能量代谢进行了双向比较研究。败育籽粒的呼吸强度在授粉后的0 ̄8d(0 ̄8DAA)即明显低于同期发育的正常籽粒,到8DAA之后呼吸强度明显减弱,进入表现衰败期。进一步对籽粒的ATP含旦、ATPase活性测定亦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研究认为:在败诱导期(0 ̄8DAA),败育类型顶部籽粒能量代谢水平较低是其库活性不足乃至败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茶鲜叶摊放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作用特点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新鲜茶叶在摊放过程中的失水率,细胞膜透性,三种保护酶(SOD,CAT,P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和叶片失水程度的增加,鲜叶肉SOD,CAT活性先增强后迅速减弱,POD活性则一直保持增强的趋势,叶片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则不断上升。反映出茶鲜叶在摊放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作用不断加剧,并且其增加速度与保护酶活性变化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4.
用ACC处理保持系会降低花粉的可育度, 使其幼穗中蛋白质、DNA 和RNA 含量以及蛋白酶、RNA 酶和DNA 酶活性下降; 并使O·2 的生成速率和丙二醛含量上升, CAT 和SOD活性下降, POD 活性上升。用AVG 处理不育系, 可使其花粉育性得以部分提高, 使其幼穗蛋白质、DNA 和RNA 含量以及蛋白酶、RNA 酶和DNA 酶活性下降,并使O·2 生成速率和丙二醛含量下降,使CAT、SOD和POD活性上升; ACC可降低AVG 的这些效应。提示乙烯可能通过调节大分子和活性氧代谢而影响花粉育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CaCl2,AsA和GSH对冷害低温下茄子果实氧化胁迫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aCl2(2%)处理可显著提高冷害低温(2℃)下茄子果实组织中SOD和CAT活性(P<0.01),延缓POD活性高峰的出现,降低MDA含量(P<0.01),并明显减轻了果实冷害的程度;AsA和GSH处理可提高CAT活性,降低POD活性和MDA含量(P<0.05),但对SOD活性无显著影响,对果实冷害的抑制效果也不如CaCl2处理明显。结果表明:CaCl2及AsA和GSH对茄子果实冷害的抑制作用与其提高了组织的抗氧化胁迫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枯萎病 菌溉染后棉功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超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棉功中SOD和CAT酶活笥无显著差异:氟乐灵处理可诱发棉功对枯萎病的诱导抗性,且氟乐灵处理的棉功组织中SOD和CAT酶活性无显著变化;枯萎病菌侵染后棉功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SOD和CAT酶活笥明显提高,胆抗病品种棉功组织中SOD和CAT酶活性在前期增加不显著,后期啬较慢,  相似文献   

17.
竹笋采后活性氧代谢对木质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竹笋在 5℃ 和 10℃下,木质素含量、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OD、CAT和 POD 3种酶活性虽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 H2O2呈持续上升趋势,由于 H2O2的积累,致使木质素含量不断增加。5℃的 SOD、POD活性和 H2O2含量均显著低于 10℃下的数值,5 ℃下木质素含量极显著低于 10℃下的数值。  相似文献   

18.
安吉白茶阶段性返白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安吉白茶春季返白过程中保护性酶活力及其生化成分的变化作了检测,结果表明,安吉白茶芽梢在早春返白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叶绿素(Chl)、儿茶素、咖啡因等含量则下降,芽梢复绿后,POD活力降低,CAT、SOD活力回叶绿素,MDA、儿茶素和咖啡因含量也上升。  相似文献   

19.
西藏裸大麦叶片旱促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干旱诱导裸大麦叶片衰老中,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水势降低,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脂类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20.
以东湖早、槠叶茶、福鼎大白3个品种为材料,以自由基衰老学说为理论依据,对茶树越冬叶片在春梢生长期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越冬叶在春梢生育期间生理机能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新梢的生长,越冬叶片的SOD,CAT,POD活性下降,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降低,越冬叶片已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