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镰孢霉菌的侵染规律、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形成及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孢霉菌是一类数量大、种类繁多的真菌。它是农作物的重要病原体,可引起多种农作物腐烂和枯萎病,其中以小麦头痂病和玉米穗腐病最为普遍。镰孢霉菌代谢所产生的霉菌毒素也会污染农产品,其中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污染粮食和饲料的问题非常普遍,是食品安全的重大威胁。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对谷物特别是玉米和小麦的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每年对种植业和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镰孢霉菌污染农作物以及霉菌毒素的产生是一个具有连续效应的过程,对镰孢霉菌的生长条件,侵染机制及毒素生成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文章对镰孢霉菌侵染植物的规律,霉菌毒素形成过程以及调控技术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霉菌毒素生物学特性及其检测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毒性很强的霉菌次生代谢产物,是农作物的霉变重要诱因。当被动物体食入、吸入或被皮肤吸收后,霉菌毒素常常会引起机能减退、疾病乃至死亡。导致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的原因包括环境因素和饲料生产环节两个方面。高温高湿的环境会促进霉菌毒素的生长旺盛。近十年来因为与人类以及动物的健康和生产密切相关,霉菌毒素的研究不断得到重视。因此,饲料原料有效的、低成本的、快速的检测手段尤为重要。当前方法有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薄层色谱法(TLC)。此外,酶联免疫吸附(ELISA)也被应用到快速检测中。荧光偏振免疫法等新方法也逐步被应用,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方法也不断被报导。防治农作物霉变的方法包括提早收割,合理干燥、设备处理和储存加工。此外可以使用化学、生物、脱霉剂等来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几个因素导致鱼粉价格不断上涨,所以利用价格低廉的植物性蛋白原料替代鱼粉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导致水产饲料被一种或多种类型霉菌毒素污染的风险也越来越高。更多的农作物被霉菌毒素污染的情况在动物性饲料行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霉菌毒素的影响与鱼类和其他动物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4.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在植物上,包括符物、饲草和青贮饲料均可发现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可在农作物在大田收获时形成;在不适宜的贮存条件下。霉菌毒素也可继续在收获后的农作物上形成。较高的湿度通常有利于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高温和干旱环境下的农作物很容易遭受霉菌孢子的侵害.一旦条件允许.霉菌孢子可产生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5.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军 《中国家禽》2000,22(7):33-35
作为养禽业的主要饲料原料 ,玉米、豆饼(粕)等 ,从田间生长、收获、贮藏、加工等一系列过程中 ,都可被霉菌所污染。霉菌在适宜条件下生长代谢、繁殖时 ,一方面分解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另一方面排出一些代谢产物 ,包括霉菌毒素。受到霉菌污染的饲料不仅饲料品质和营养价值降低 ,而且某些霉菌产生性质不同的霉菌毒素 ,可引起家禽生长速度减缓、饲料转化率降低 ,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 ,消化、呼吸、免疫、生殖机能等受损。同时 ,残留在肉、蛋等畜产品中的霉菌毒素及其代谢物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潜在危害。由于不同性质的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影…  相似文献   

6.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在植物上,包括谷物、饲草和青贮饲料均可发现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可在农作物在大田收获时形成;在不适宜的贮存条件下,霉菌毒素也可继续在收获后的农作物上形成。较高的湿度通常有利于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高温和干旱环境下的农作物很容易遭受霉菌孢子的侵害,一旦条件允许,霉菌孢子可产生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7.
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常见的霉菌包括,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它们可在农作物生长和收获期间及加工后的作物上生长。猪饲料中最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等,偶尔还伴有其他霉菌毒素的污染。霉菌毒素不但对猪产  相似文献   

8.
多种霉菌毒素有可能会同时出现于玉米中。霉菌毒素的出现主要取决于植物生长过程中能够维持产毒性霉菌生长的独特环境条件。幸运的是,在美国,玉米的霉菌毒素污染不会每年都发生。  相似文献   

9.
霉菌毒素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饲料、饮水、环境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它们可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动物体内,引起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等。在饲料的加工、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都会产生霉菌毒素,应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躲过霉菌污染的。因此,霉菌毒素是目前危害养殖业发展的一重要杀手,严重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霉菌毒素是由生长在饲料谷物上的霉菌所产生的次生性代谢物,据估计,全世界有25%以上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霉菌素素引起的畜禽中毒,在世界各地均发生,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十分常见,这是由于饲料原料在贮藏和配制过程中以及运到养殖场后,霉菌产生大量毒素使饲料受到污染所致,见表1。周围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饲料含水量大以及贮藏时间延长等都会增加霉菌毒素的产生。下图给出了农作物生长和贮藏期间产生霉菌毒素的可能因素,此外,霉菌毒素的类型和含量、畜禽年龄和品种的易感性、饲粮品质、间发性疾病以及环境因素等都会影响中毒的严重程度,霉菌能促使饲料脂肪迅速氧化变质,蛋白品质下降,严重降低饲料中赖氨酸水平,使饲料代谢能损失达25%之多,霉菌毒素对动物的主要影响包括:生长受阻、饲料利用效率下降、产蛋量减少、代谢器官损害以及死亡率提高等。  相似文献   

11.
张艳 《饲料广角》2010,(13):17-21
<正>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霉菌在农作物收获前、收获后,及运输和仓储的过程中都可生长并产生霉菌毒素。霉菌毒素绝大多数能够造成鱼及其他养殖动物生长减慢、健康状况受损等。霉菌毒素常由黄曲霉菌、青霉菌和镰刀霉菌产生的。以下霉菌毒素具有致癌性:黄曲霉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国内先后发生了黄曲霉毒素污染花生油和蒙牛牛奶的事件,黄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日渐走入公众的视线,对霉菌毒素及其危害的研究越来越多。现就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其产生原因做一简单介绍。霉菌毒素是霉菌在适宜条件下生长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在饲料生产中,饲料原料、生产工艺、管理、储存环境等  相似文献   

13.
饲料原料如谷物易于霉菌的生长及霉菌毒素的污染。在日粮中添加霉菌抑制剂,如有机酸可防止霉菌生长,但是不能有效地预防霉菌毒素的污染。向日粮中添加霉菌毒素结合剂可防止猪通过采食受污染的饲料而摄入毒素。常见的霉菌毒素结合剂能够有效地预防黄曲霉毒素的污染,而对其他霉菌毒素的作用很有限。在含有易于酸败(由于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原料的日粮中,添加抗氧化剂看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已发现超过300种的霉菌毒素,其中许多毒素已被证明对畜禽的生长、繁殖、免疫系统具有毒害作用。来自于饲料的霉菌污染是畜禽面临的主要毒素威胁。饲料原料被霉菌污染后这些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药性,确保他们可以在食物链中持续存在很长时间。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全世界超过25%的农作物受到了霉菌的污染,因此迫切需要从整体  相似文献   

15.
饲料及其原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霉菌不仅污染饲料,而且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使饲料品质下降。畜禽摄食了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之后容易出现中毒、腹泻、生长和繁殖性能下降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文章就霉菌毒素危害及近年来国内外饲料霉菌毒素脱毒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饲料中霉菌毒素的脱毒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霉菌毒素是霉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高毒性,是全球畜禽饲料和人类食品安全的威胁因素,很容易通过农作物和饲料原料进入动物食物链,从而造成安全危害和经济损失。对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种类、污染情况、对动物的危害及霉变饲料脱毒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对养殖业所造成的危害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7%的粮食饲料等农作物产品受霉菌污染。在我国,王若军等(2003)分别从华南、华北和华中的饲料厂、仓库及客户中采集了109个样品,检验其中的霉菌毒素,结果发现,被检全价料中黄曲霉毒素B1等6种毒素的检出率均在90%以上,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率高达100%。经霉菌污染的饲料,不仅适口性下降,营养价值降低,饲养效果变差,而且在饲喂动物后还会严重危害动物的健康,甚至导致动物死亡。本文就霉菌毒素的产…  相似文献   

18.
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其对农作物的污染给食品业、饲料业及畜牧业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据估计,全世界约有25%的农作物在田间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饲料,其无论是在田间还是在仓贮都比其他饲料更易感染霉菌,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中国"没有安全玉米"(指霉菌污染)的概念,加上其他饲料(麸皮、饼类)的霉菌污染,严重威胁猪群的健康,虽说许多猪场有用添加剂处理霉菌毒素,但处理多不彻底,猪群中仍然广泛存在霉菌毒素中毒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霉菌对饲料的污染是十分常见的,可以说所有饲料都可以作为霉菌生存的环境。而由饲料传播的霉菌毒素就有可能在这些饲料中存在。饲料被霉菌污染后,主要引起两方面的危害:一是由霉菌引起饲料的变质,一是因霉菌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动物中毒。  相似文献   

20.
1什么是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毒素在谷物的生长过程、饲料加工、贮存及运输过程都可发生。现已检测到的毒素已超过350种,普遍认识的有8种(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串珠镰孢菌毒素、赭曲霉毒素、桔毒素、麦角毒素)。根据霉菌生活习性可分为仓贮性霉菌和田间霉菌,前者是指贮存的饲料或原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产生的霉菌,以黄曲霉菌为主,分泌黄曲霉菌毒素。后者是指农作物未收割前便已感染的霉菌,此类霉菌在低温环境中会繁殖,阴冷潮湿的天气更易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