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药用百合栽培产区的扩大和连作年限增加,鳞茎病害发生逐渐加重,已成为遏制药用百合大规模种植的首要因素。笔者综述了药用百合病害发生对药材品质的影响及鳞茎腐烂病、炭疽病、疫病的主要病原与致病特点,并对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进行了归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对病害影响百合药材质量的系统评价,提高病原菌鉴定水平,加强病原菌-寄主互作的基础性研究,开发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等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
大蒜鳞茎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以来在陕西关中进行了仓贮和市贩蒜头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和鉴定。蒜头除当地生产的以外 ,多来自周边省份。通过直接检查 ,病原菌分离、接种和害虫饲养观察 ,迄今发现了病害 1 1种 (类 ) ,害虫 1 5种 ,害螨 2种。本文提出了有害生物名录 ,并简单介绍了发生情况和危害习性。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引起洛阳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叶部主要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症状特点,于2016年从洛阳市的4个牡丹种植区采集叶部病害样本,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柯赫氏法则回接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利用形态学与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洛阳地区牡丹叶部主要病害种类为牡丹红斑病、炭疽病和黑斑病,引起这三种病害的病原菌分别鉴定为枝孢霉菌Cladosporiumsp.、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本研究为牡丹叶部病害的快速诊断与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韦利加马椰子叶萎蔫病(WCLWD)是近年来发生在斯里兰卡的椰子危险性病害,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当地政府主要以强制砍伐来控制该病蔓延。本文对WCLWD的病原菌种类、在斯里兰卡的分布、寄主种类、危害特征等进行了描述,开展了该病的入侵风险定量评估,发现该病属于高风险有害生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控制措施的分析,为该病的快速识别及检验检疫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菊花斑枯病是叶部病害,发生严重时叶片病斑累累,影响植株正常生长,降低观赏价值和切花出口品级,此病为菊花种植业的一大障碍,近年来,我们对其病原菌形态及生理等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简要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病原菌形态观察及计测采田间发病菊花病叶,挑选有典型病斑者,洗净,保湿  相似文献   

6.
侯殿明 《植物保护》1996,22(2):52-52
大蒜菌核病的发现与鉴定1992~1995年笔者在河南中牟地区采集大蒜病害标本时,采到鳞茎外包叶鞘发白破碎、假茎内褐色腐烂、露出蒜瓣,蒜头内有薄片状菌核的蒜头216头,内有菌核3148个,经室内鉴定为大蒜菌核病。该病主要为害近地面假茎基部,病初呈水渍状...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大蒜、洋葱和葱茎挥发物及提取液对26种主要植物病原真菌和卵菌的抑制活性,以期为利用葱属作物轮作或间作控制病害提供指导。试验结果表明,3种葱属作物挥发物和浸提液具有广谱抗植物病原真菌和卵菌活性,但不同葱属作物对不同种类的病原菌抑菌效果有差异。洋葱和葱茎挥发物和浸提液的抑菌能力比大蒜弱,但对部分疫霉菌、腐霉菌、丝核菌等土传病原菌仍具有与蒜瓣相似的抑菌活性。另外,小麦赤霉病菌、辣椒早疫病菌等部分病原菌对3种葱属作物挥发物和浸提液具有耐性。因此,生产上利用葱属作物轮作或间作防治病害时需要根据不同葱属作物对不同病原菌抑制效果的差异进行合理选择,同时需避免葱属作物长期连作引起病原菌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洋葱鳞茎在贮运期间经常会发生多种病害.条件适宜时.鳞茎大量腐烂.对洋葱造成严重损失。有时洋葱虽然不发生腐烂。但大大降低了商品价值。在生产中。洋葱鳞茎病害主要有青霉病、灰霉病、干腐病、污斑病、细菌性黑腐病、细菌性软腐病等。笔者现介绍洋葱鳞茎病害的症状识别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2019年在新疆葡萄上发现一种新病害,主要危害成熟葡萄果实。感病果实病部产生橄榄绿色霉层,导致葡萄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为明确该病害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从南北疆11个葡萄园采集80个病样,用常规稀释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采集地点、葡萄品种、菌落生长速度等特征选取21个代表性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以明确病原菌种类;并研究了温度、光照、培养基、pH对病原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引起新疆葡萄果腐病的病原菌为枝孢菌,有两个种,即枝状枝孢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和柠檬形枝孢Cladosporium limoniforme,其中枝状枝孢为优势种。两种病原菌的适宜生长和产孢的温度均为25℃,适宜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是PDA,不同光照条件下都可大量产生分生孢子,最适宜生长和产孢的pH为7。明确了新疆葡萄枝孢果腐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为今后该病害的预测预报、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板栗内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内腐病近年来在我国北方部分主要板栗产区成暴发趋势,成为批发商和炒商闻之色变的一种种仁病害。本文综述了板栗内腐病的类型、病原菌种类和致病性、病原菌侵染过程和病害发生机理以及影响因素,以期为解决板栗内腐病的严重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强 《植物保护》2006,32(2):106-107
大蒜白腐病是大蒜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大蒜的根、鳞茎、叶,苗期直接造成田间缺株死苗。天水川道区种植大蒜历史悠久,年种植大蒜2660hm^2以上,是大蒜重要产区之一。秦州大蒜质优、个大、味纯、口感鲜嫩,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AA级无公害绿色食品。多年来大蒜白腐病在本区流行,重茬大蒜地平均死苗30%以上,严重地块绝收,造成很大损失,是制约该地区大蒜生产的一毁灭性病害。为此针对该病在本区域的危害、流行、防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百合科葱属植物,有较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1]。大蒜病毒病造成病毒在鳞茎中积累,营养繁殖的栽培方式加速了病害爆发,严重影响了大蒜的产量和品质。已报道的我国大蒜病毒病主要包括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 OYDV)、韭葱黄条病毒(leek yellow stripe virus, LYSV)、  相似文献   

13.
番茄颈腐根腐病病原鉴定及不同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省百合生长期鳞茎腐烂病的病原至今未见报道。受隆回县科技局委托,我们对该县鳞茎腐烂病病原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结果为该病害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百合根腐病是严重为害百合鳞茎的一种土传病害,其病原种类多样,已成为遏制百合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从百合根腐病的病样中分离得到多种分离物,选取其中2种做进一步鉴定。【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杨溪乡发生的百合根腐病样品进行病原分离,进一步通过形态观察、ITS和tef1序列比对以及致病性测定对病原进行鉴定。【结果】明确引起百合根腐病的病原为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和茄病镰刀菌百合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 sp. lilii Wang)。【结论】研究从江西余江区采集的龙牙百合病鳞茎组织上分离得到两种代表性镰刀菌,分别为藤仓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百合专化型。研究结果为百合根腐病的预防和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褐条病是甘蔗生长中后期叶部主要真菌病害之一。近年来因多雨高湿及感病品种大面积种植导致褐条病在我国第二大糖料基地云南暴发为害成灾,减产减糖严重[1],严重制约云南蔗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病原菌研究为基础的种植和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这种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有关云南蔗区褐条病病原菌研究甚少,有效防控依据缺乏。本研究从云南不同蔗区采集褐条病病样进行分离与鉴定,旨在明确病原菌种类,以期为甘蔗褐条病的流行预测及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征 《植物检疫》2005,19(1):26-27,F004
青霉病是进境郁金香鳞茎的重要病害,病原鉴定为圆弧青霉.本文对病害症状和带菌鳞茎的检查方法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对进境郁金香鳞茎的风险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在进境棉花检疫监管过程中,运用风险分析的方法对进境棉花的来源国、携带的有害生物种类及存储或使用棉花的进口企业进行评估,明确检疫查验的重点进口国别、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及主要企业,实施有针对性的检疫查验和监管,同时讨论了抓住国外供应商、检疫查验场及收货企业(仓库)仓储3个重点环节,构建进境棉花检疫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蓝莓园进行病样采集时,发现一种蓝莓茎部病害,病斑呈红褐色,溃疡状,长椭圆形。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对病枝进行组织分离,经单孢纯化后得到菌落形态一致的7株致病菌,对供试菌株的ITS与EF1-α基因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供试菌株与Diaporthe phaseolorum处于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该病原菌为Diaporthe phaseolorum。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生长温度为25℃,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本文首次报道Diaporthe phaseolorum引起蓝莓茎溃疡病。  相似文献   

19.
不同营养元素与玉米青枯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青枯病,又称茎腐病、茎基腐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土传病害,国内外学者先后对病原菌种类、发病规律、病原菌接种技术与抗病性、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近年来该病在我国一些地区又有加重的趋势,严重地块发病率高达80%~90%,已对玉米的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0.
大蒜紫斑病是真菌性病害,在大蒜叶部和颈部发病,严重时全株枯黄,病部组织失水死亡。虽然目前大蒜紫斑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随着大蒜种植面积扩大,该病害发生、传播日趋严重,防治日趋困难。对国内、外大蒜紫斑病的发生、发展、防治方法以及现存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该病害的防治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