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不仅具有合成和分泌乳汁的功能,而且在乳腺的先天免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泌乳机制、乳房炎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药物筛选具有重要意义。原代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适宜建立细胞模型,可作为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研究的良好介质,解决体内试验周期长、成本高、个体差异大的难题。作者主要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发展历程、培养技术、纯化技术及鉴定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催乳素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泌乳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具有泌乳功能的乳腺上皮细胞可作为乳腺生长发育及泌乳功能调控机制研究的细胞模型。本研究对已建立的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的泌乳功能进行评价。应用SDS-PAGE、TG试剂盒及HPLC方法对体外培养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总蛋白、乳脂和乳糖的分泌情况进行了测定以确定胰岛素、催乳素处理后的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泌乳功能。结果表明:在添加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铁蛋白-硒钠、标准胎牛血清的DF12培养液中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具有乳脂、乳蛋白及乳糖的分泌能力。胰岛素处理48 h后对细胞的泌乳功能无显著影响,催乳素处理细胞48 h后可使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乳糖分泌能力显著升高。从而建立了具有泌乳功能的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系,为奶山羊、奶牛等重要经济动物泌乳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奶牛乳腺干细胞在体外泌乳调控中的潜在作用,本研究根据成体干细胞具有BrdU标记滞留的特点检测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DCMECs)中疑似乳腺干/祖细胞,同时分析了两种新发现的乳腺干细胞分子标志(FNDC3B和PROCR)的表达定位,验证了它们指示DCMECs的可行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分析DCMECs体外培养过程中催乳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连续培养25 d后BrdU标记滞留细胞比例接近0.4%,极少数细胞呈FNDC3B或PROCR阳性,可以观察到不对称分裂细胞,原代和传代后DCMECs在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受体mRNA水平上差异极显著(P<0.01)。总之,在非诱导泌乳分化培养条件下,脱离泌乳生理环境的DCMECs自身具有的泌乳调控基因表达迅速受到抑制,但在一定培养时间内,DCMECs群体中能够保留一定比例疑似乳腺干/祖细胞,提示这些多能奶牛乳腺干/祖细胞在体外泌乳调控和乳腺腺泡重塑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激素和生长因子对乳腺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原代外植块培养法,经传代获得乳腺上皮细胞,添加不同浓度的FBS、EGF、胰岛素、氢化可的松和ITS,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5% 的FBS、10 μg/L的EGF、1 mg/L的胰岛素、0.1 mg/L的氢化可的松、10 mL/L的ITS对乳腺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较大.说明不同激素和生长因子对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均具有调控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王不留行增乳活性单体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催乳素对奶牛泌乳中期乳腺上皮细胞miRNAs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RT-PCR检测增乳活性单体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催乳素作用后乳腺上皮细胞miRNAs表达变化;王不留行增乳活性单体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及催乳素均抑制原代培养的泌乳中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iRNA-143、miRNA-125和miRNA-195表达;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可抑制miRNA-21表达,催乳素对miRNA-21表达的影响尚不确定。首次阐明中药王不留行增乳活性单体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催乳素能引起乳腺上皮细胞miRNAs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6.
具有泌乳功能的乳腺上皮细胞系可作为乳腺发育学、乳腺病理学、泌乳生物工程学研究的细胞模型,本研究测定了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泌乳功能的影响,为阐述泌乳机制提供工作基础。应用HPLC方法对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酪蛋白和乳糖的分泌情况和细胞培养液中的酪蛋白、乳糖含量进行测定,以确定胰岛素、催乳素和孕酮处理后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泌乳功能。试验结果表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具有酪蛋白和乳糖的分泌能力,在72h内,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延长,胰岛素处理组细胞中的酪蛋白和乳糖的升高趋势不明显,孕酮处理组升高趋势较明显,催乳素处理组升高趋势很明显;胰岛素处理组、催乳素处理组和孕酮处理组细胞培养液中酪蛋白升高趋势均很明显,乳糖含量均很高,三组激素比较而言,胰岛素处理组乳糖含量最高。此外,三组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活力影响均很大,在72h之内,总体变化为:催乳素处理组和孕酮处理组细胞活力均升高,胰岛素处理组细胞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激素及细胞因子对泌乳的影响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发育及泌乳过程是在机体内分泌系统严格控制下的复杂过程,受到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的调控,包括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u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瘦素(leptin)等。催乳素是启动泌乳最关键的激素。GH对乳腺发育具有直接作用。胰岛素通过改变乳房外周的物质代谢调节乳腺的底物供应。IGF-1可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从而维持泌乳细胞的数量和泌乳性能,是更直接的促进泌乳和维持泌乳因子。这些激素或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不仅能够调控乳腺发育、启动泌乳以及维持泌乳等重要的生理过程,也直接影响乳产量及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含量。论文综述了激素及其细胞因子对泌乳等的影响,并就其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41年前当我即将毕业时,人们公认雌激素具有促进乳腺管道生长发育的功能;对于乳腺小叶泡发育来说,雌激素和孕酮是必要的成份,催乳素和生长激素也必不可少。对于实验室动物品种来说如果乳腺组织有发育完备的小叶泡系统,那么外源催乳素、糖皮质激素和雌激素就能够起到乳汁分泌,很难确定孕酮是否对这一过程有抑制作用。对于一些动物品种,催乳素和甲状腺素有催乳作用,而糖皮质激素却抑制泌乳。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泌乳的明确作用尚无定论,研究激素对奶牛乳腺发育及功能影响的文章很少。利用体外方法研究激素对乳腺的作用还不成熟,也很少有人定量研究激素对乳腺细胞数目以及牛乳成份的影响。在对血液激素水平、激素受体、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定量化方面以及激素的营养分配作用和激素对乳腺细胞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总之,我们要避免过于局限在现有激素调节乳腺发育和泌乳功能的理解范围内,事实上泌乳的最大生理刺激是妊娠,而不是外源激素、生长因子、受体兴奋剂/拮抗物以及基因疗法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A)、催乳素(B)和氢化可的松(C)三种泌乳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将正常的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无血清无激素培养基作为对照,研究了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三种泌乳激素组合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泌乳激素的添加能够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48 h之前,A2B3C1组合最有利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60 h之后最优组合为A3B2C1即50 ng/mL催乳素、500 ng/mL胰岛素和0.1 ng/mL氢化可的松,三种激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C>B;泌乳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大,但A1B2C2,即500 ng/mL催乳素、50 ng/mL胰岛素和0.1 ng/mL氢化可的松组能减少凋亡细胞数量。说明,在正常的奶牛乳腺中,泌乳激素主要是通过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为进一步的泌乳和乳品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曹越  李大彪 《中国畜牧兽医》2021,48(8):2778-2786
乳脂肪是高质量的天然脂肪,其可为人类提供营养和能量,在各种膳食脂肪和油类中,是最容易被消化吸收的。乳脂肪是在乳腺中由从头合成或外源摄取的脂肪酸与甘油酯化形成的一种脂类物质,其含量的高低关系着牛奶品质的优劣和乳制品的加工特性。在奶牛的泌乳周期中,乳腺泌乳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内分泌腺分泌的多种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乳脂的合成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综上所述,作者介绍了氢化可的松、催乳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4种泌乳相关激素对BMECs乳脂肪合成的调控机理,即从乳脂合成适宜的激素添加量、激素对乳脂球形态的影响方面初步阐释其调控作用,并从乳脂合成的关键酶及转录因子、激素对乳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方面深入阐释其作用机理,旨在为研究泌乳相关激素对奶牛乳腺内乳脂肪合成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泌乳相关激素和生长因子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层黏连蛋白的关系。将正常的荷斯坦泌乳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未包被或包被层黏连蛋白的条件下,以MTT法检测催乳素(PRL)、牛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Ⅰ)、类胰岛素生长因子-2(IGF-Ⅱ)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在层黏连蛋白包被条件下,进行血清恢复的同时添加不同泌乳相关激素和生长因子,GH、IGF-Ⅰ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P<0.05),PRL、IGF-Ⅱ有维持细胞存活的作用(P<0.05);无血清时,几种激素和生长因子单独添加均无明显促增殖效应(P>0.05)。无基质条件下,与血清联合使用时,PRL、GH、IGF-Ⅰ、IGF-Ⅱ均对细胞生长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P<0.05);无血清时,仅IGF-Ⅰ使细胞增殖速率显著加快(P<0.05)。层黏连蛋白作为培养基质对于体外培养的泌乳乳腺上皮细胞生长速度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有利于PRL和IGF-Ⅱ发挥促存活作用。PRL、GH、IGF-Ⅰ、IGF-Ⅱ对细胞增殖和存活有促进作用,但需要与血清中其他成分协同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其中IGF-Ⅰ促增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2.
乳腺是复管泡状皮肤腺,主要南乳腺上皮细胞组成,其具有特殊的乳汁分泌功能,乳汁的许多成分只有乳腺上皮细胞才能合成.乳腺细胞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通过有效的细胞培养方法在细胞水平上培养原代乳腺上皮细胞,并进行传代来研究乳腺的生长、发育及泌乳细胞或分子生物学机制,或验证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构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正成为热点.小鼠与羊乳腺上皮细胞较易获得而被广泛研究,而牛乳腺上皮细胞与人乳腺上皮细胞更为类似,在研究人乳腺癌发病机制方面也正逐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从奶牛乳腺组织中分离原代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并传代培养后探究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从屠宰场采集健康泌乳奶牛乳腺并采用改进的酶消化法从乳腺中分离得到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同时,研究第3、第6和第9代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曲线、群体倍增时间和冻存复苏活力,检测不同代次细胞分泌乳蛋白、乳脂、乳糖的功能及泌乳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所分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纯度较好,细胞生长呈现S型,3个代次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依次为34.87、41.45和65.04 h,冻存复苏活力为88%~93%;在细胞分泌功能方面,诱导培养2 d后均能检测到酪蛋白、甘油三酯和乳糖,且各代次间无显著差异;此外,3个代次的细胞诱导后均能表达乳成分合成相关基因。本研究成功培养了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证明直到第9代细胞仍然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为体外探究乳腺细胞增殖与分化机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材料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几十年前,人们就已经获悉乳腺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如营养物质在乳腺内的代谢路径、激素对乳腺发育的调控和泌乳等。现今研究者已经突破了诸如生长因子、细胞凋亡机制和信号传导等基础的生物学信息,而选择具有完整基因序列的小鼠作为研究调控乳腺功能和乳腺内基因网络的模型,并且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已经能够调控小鼠过表达或完全敲除某一特定基因,从而研究它们在体内环境中的特定功能,进而在发育和组织特异性的基础上,利用乳腺特异性启动子去除与乳腺功能相关基因。这些研究已经证明了啮齿类动物乳腺的发育和功能是非常复杂的,但可为具有相同发育阶段(青春期、妊娠、泌乳和子宫复旧)的反刍动物和猪的乳腺功能提供研究方向。研究者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从大量且价钱昂贵的家畜中获得相似的可用信息。其中的一个解决办法即为通过体外乳腺上皮细胞模型控制基因的表达,如利用小RNA干扰敲除特定的基因等;但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基因组学的基础理论信息最终会推动泌乳生物学的巨大发展;这些新技术的利用要求研究者必须有生物信息学的良好基础。未来10年内,祖细胞生物学作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将在促进泌乳的效率研究中也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培养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对让他们获得大量的关于家畜乳腺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成功对研究乳腺的生长发育、泌乳机制、乳腺肿瘤和癌变的发生及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体外培养建立的乳腺上皮细胞系可为克隆和转基因动物生产提供良好的核供体;分泌功能的乳腺上皮细胞系的建立为乳腺发育学、乳腺病理学、泌乳生物学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进展,对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进行了总结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Burgos  S.  A.  张养东 《中国畜牧兽医》2010,(4):231-231
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和内分泌系统影响奶牛乳腺内乳蛋白的翻译过程,但其分子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营养素和激素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mTOR)信号路径对乳蛋白合成的影响。氨基酸混合物(AA)、能量底物(葡萄糖和醋酸盐)和激素混合物(皮质醇、胰岛素和催乳素)分别或混合添加到培养乳腺腺泡(泌乳奶牛乳腺中分离)的培养媒介中,同时测定乳蛋白合成和mTOR信号路径元件的磷酸化状态。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常被用于研究乳成分的合成调控以及乳腺的生理代谢。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永生化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的建立,其应用也更为广泛。本文综述了奶牛乳腺细胞系的种类和奶牛乳腺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为研究乳腺上皮细胞的功能及泌乳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漏芦乙醇提取物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先利用CASY细胞活力分析仪检测漏芦乙醇提取物(质量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μg/mL)作用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后乳腺上皮细胞的活力和增殖能力,选择添加对细胞生长增殖不受抑制即对细胞无毒性的漏芦乙醇提取物浓度来研究其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信号通路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采用确定浓度的漏芦乙醇提取物处理细胞,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较高剂量(200,400μg/mL)的漏芦乙醇提取物显著抑制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力及增殖能力(P0.05),因此选择25,50,100μg/mL的漏芦乙醇提取物来研究其对乳腺上皮细胞泌乳信号通路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25,50,100μg/mL的漏芦乙醇提取物可显著提高细胞泌乳信号通路信号分子STAT5、mTOR、SREBP1、AKT1、GLUT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P0.05)及p-STAT5、p-mTOR、SREBP1、p-AKT1、GLUT1蛋白质表达水平(P0.05),但对PPARγ基因的mRNA表达及蛋白质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漏芦乙醇提取物能通过调节泌乳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的表达,进而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乳脂和乳糖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从荷斯坦奶牛乳房无菌采取乳腺组织,通过不同的方法分离、培养、纯化牛乳腺上皮细胞,研究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效果.结果表明:组织块接种、0.25%的胰酶和100 u/mL透明质酸酶的混合液37℃消化组织块3 h.可以得到大量细胞用于原代培养.在以DMEM/F12为基础培养液,在培养液中添加10%的胎牛血清、100μg/mL的双抗、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转铁蛋白、硒酸钠等,组成的完全培养液中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良好.上皮细胞显微结构显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舍有不同的细胞类型,大多数上皮细胞呈多角形,细胞之间连接成片,细胞界限明显,部分细胞界限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母乳是哺乳仔猪重要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来源,对乳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母猪泌乳能力与其乳腺细胞的发育密切相关,两者可双向调控,并随着胎次呈现周期性变化。其中乳腺的发育主要受雌激素、松弛素和催乳素等体内激素的调节。而乳腺发育及激素分泌量受营养素和管理水平的影响较大。本文将从乳腺的发育、乳腺发育的激素调控、泌乳反馈、乳腺退化和营养与管理对母猪乳腺组织发育的影响等5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母猪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