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母体日粮低能量对后代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低脂系肉种鸡120羽,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个重复,每个重复1羽,即单笼饲养.在肉种鸡产蛋期产蛋率达到5%进行试验处理,试验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代谢能量为对照组的80%孵化后的肉仔鸡按照母体不同能量处理各挑选健康仔鸡,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母体日粮低能量有降低1日龄肉仔鸡体重的趋势,对全期日增重和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母体日粮低能量对后代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水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胸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增加腿肌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母体日粮低能量对后代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pH、红度、黄度、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pH、红度和黄度值有升高趋势,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有降低趋势,胸肌和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母体日粮低能量显著提高后代肉仔鸡胸肌和腿肌肌纤维密度(P<0.05),显著降低后代肉仔鸡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P<0.05).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母体日粮低能量对后代肉仔鸡的胴体品质及肉质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传统依水圈养、笼养2种不同饲养模式对苏邮1号蛋鸭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蛋组分的影响,选取70日龄苏邮1号蛋鸭900羽,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传统依水圈养组与笼养组,每组3个重复。结果显示:与传统依水圈养组相比,笼养组50%产蛋率日龄显著提前2天(P0.05),日均采食量与料蛋比分别显著降至160.4g、2.74(P0.05),且破蛋率显著降至2.0%(P0.05);笼养组鸭蛋蛋形指数、蛋壳厚度及蛋黄颜色均显著低于传统依水圈养组(P0.05),其余蛋品质指标及蛋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提示,笼养模式可显著改善苏邮1号蛋鸭生产性能,但蛋黄色泽较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苏邮2号肉鸭适宜的饲养方式,选用240只28日龄苏邮2号肉鸭,随机分为两组(公母各半),分别进行水面旱地结合圈养和无水面旱地圈养试验。结果表明:与水面旱地结合圈养相比,无水面旱地圈养方式未改变鸭的体重及采食量(P0.05),但极显著地降低了屠宰率(P0.01),显著地降低了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P0.05);无水面旱地圈养方式未改变试验鸭胸肌和腿肌失水率、剪切力、p H值(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蜂胶残渣对28~56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进而为蜂胶残渣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选取28日龄闽南黄羽肉鸡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和1.0%的蜂胶残渣,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蜂胶残渣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2)蜂胶残渣对屠宰率、半净膛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提高全净膛率(P0.05);Ⅲ组腿肌率和胸肌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3)肉色方面,蜂胶残渣对腿肌和胸肌的亮度(L*)和黄度(b*)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Ⅲ组胸肌和腿肌的红度(a*)值(P0.05)。肉质方面,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胸肌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Ⅱ组、Ⅲ组胸肌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腿肌滴水损失也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1.0%蜂胶残渣能改善黄羽肉鸡的屠宰性能和鸡肉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玉米地养鹅模式对鹅肉品质的影响,选择大庆市大同区北方种鹅场的北方白鹅商品鹅为试验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鹅进行圈舍饲养,试验组鹅在20日龄时进入株高超过70 cm的玉米地饲养,12周龄时随机从两组选取体况均匀鹅各12只进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与圈舍饲养鹅相比,玉米地饲养鹅胸肌的滴水损失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且胸肌剪切力显著大于腿肌(P0.05);肌肉中的粗脂肪、粗蛋白质和灰分均较高,且腿肌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大于胸肌(P0.01)。说明玉米地饲养鹅的鹅肉品质优于圈舍饲养鹅,该饲养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爱拔益加(AA)肉种鸡产蛋中期(40~42周龄)饲喂不同能量水平饲粮对子代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20周龄体重相近的AA肉种母鸡300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当产蛋率达到5%时开始正式试验,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高能组、低能组饲粮能量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120%和80%,各组均限饲且饲喂量相同。子代选用孵化后的1日龄公雏300只,试验分组与母代相同。子代饲喂正常能量水平饲粮,自由采食、饮水,试验期为49 d。结果表明:1)和对照组相比,高能组显著降低了子代的初生重,1~28日龄、1~49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28日龄腿肌的粗蛋白质含量和胸肌剪切力以及49日龄胸肌和腿肌的亮度值(P<0.05);显著提高了子代28、49日龄胸肌和腿肌的粗脂肪含量和滴水损失(P<0.05)。2)和对照组相比,低能组显著降低了子代的初生重(P<0.05),显著提高了子代1~49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提高了子代28日龄胸肌的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子代28日龄胸肌和腿肌的剪切力、49日龄腿肌的滴水损失(P<0.05);显著提高了子代49日龄腿肌的亮度和红度值以及28日龄腿肌、49日龄胸肌和腿肌的黄度值(P<0.05)。结果提示,相比高能组和对照组,低能组更有利于提高子代生长性能,改善子代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7.
拜城油鸡肌内脂肪沉积规律及其与肉品质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拜城油鸡肌内脂肪沉积规律及其与肉品质的关联性,试验选用250只1日龄拜城油鸡作为试验动物于相同饲粮和环境下进行饲养,分别于3、7、12、16周龄取其胸肌和腿肌,对肉品质与肌内脂肪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周龄增加,肌内脂肪含量不断增加;16周龄胸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最高,且与3、7周龄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部位肌内脂肪相关分析可知,腿肌肌内脂肪含量与蒸煮损失呈正相关,其中与周龄、剪切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滴水损失、肉色呈现负相关(P0.05);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与肉色呈正相关,与周龄、剪切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p H值呈负相关(P0.05)。结果表明,拜城油鸡肌内脂肪含量随着周龄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肌内脂肪含量对肌肉的剪切力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了解无量山乌骨鸡肉品质,试验以40只(公母各半)150日龄的云南无量山乌骨鸡为研究对象,对其肉品质物理特性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对无量山乌骨鸡肉品质客观指标(肉色、失水率、嫩度、pH值、蒸煮损失、剪切力)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相同肌肉组织不同性别间公鸡胸肌和腿肌肉色的黄度(b*值)、剪切力(N)、pH45 min值、pH24 h值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胸肌的亮度(L*值)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腿肌肉色的红度(a*值)极显著的高于母鸡(P0.01),公、母鸡胸肌和腿肌的失水率和蒸煮损失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性别不同肌肉组织间公、母鸡腿肌pH45 min值和pH24 h值均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母鸡胸肌亮度(L*值)和黄度(b*值)显著高于腿肌(P0.05),相反公鸡胸肌红度(a*值)极显著低于腿肌(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红度(a*值)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鸡胸肌的剪切力(N)和蒸煮损失均显著低于腿肌(P0.05),公、母鸡胸肌的失水率均显著高于腿肌(P0.05)。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不同甜菜碱产品对肉鸡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14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0 g/t甜菜碱粉剂和500 g/t甜菜碱颗粒。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甜菜碱产品均可显著提高肉鸡胸肌率和腿肌率(P0.05),显著降低胸肌滴水损失和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p H值和a*值(P0.05),甜菜碱颗粒显著提高胸肌粗脂肪含量(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甜菜碱粉剂和颗粒均能有效提高胸肌率、腿肌率并改善肌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且甜菜碱颗粒的应用效果略优于粉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添加不同比例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42日龄黄羽肉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1组为对照组,2,3,4组分别添加2%、5%和8%发酵棉粕,研究发酵棉粕不同添加量对黄羽肉鸡生长后期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组肉鸡屠宰率最高,2,3,4组肉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肌肉p H45 min值均显著高于1组(P0.05);2,3,4组失水率、滴水损失、剪切力均降低,其中4组这三项指标数值均显著低于1组(P0.05);与1组相比,2,3,4组胸肌脂肪含量提高,其中3,4组显著高于1组(P0.05);2,3,4组腿肌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1组(P0.05)。说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棉粕添加量为8%时对肉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饲粮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和铬对0~3周龄热应激肉鸡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2×3因子随机设计,选用1日龄科宝白羽雌肉雏鸡216只,按体重均匀分为6组,分别饲喂未添加铬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含铬0.37 mg/kg)及分别添加不同水平CLA(0、1%)和来源于丙酸铬的铬(0,200,400μg/kg)。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CLA可以显著提高肉鸡屠宰率(P0.05),但对活体重、全净膛率、腹脂率、腿肌率、胸肌率无影响(P0.05);饲粮铬可以显著降低肉鸡腹脂率(P0.05),显著提高全净膛率(P0.05);CLA与铬互作对肉鸡胴体性能没有影响(P0.05),但有降低腹脂率的趋势(P0.1),其中添加1%CLA+200μg/kg铬组效果最好。2)饲粮CLA可降低肉鸡胸肌、腿肌黄度b*值(P0.01),降低胸肌蒸煮损失率(P0.05),但对胸肌、腿肌亮度L*、红度a*、p H24值、滴水损失、剪切力及腿肌蒸煮损失无影响(P0.05);饲粮铬对胸肌、腿肌鸡肉品质没有影响(P0.05);CLA与铬的互作有降低肉鸡胸肌蒸煮损失的趋势(P0.1),其中添加1%CLA+400μg/kg铬组效果最佳,胸肌蒸煮损失比对照组降低了6.68%。说明同时添加CLA和铬对0~3周龄热应激肉鸡胴体性能和肉品质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四川白鹅与西昌钢鹅之间的肉质特性差异,本试验随机选取相同饲养条件下10周龄四川白鹅和西昌钢鹅各40只,屠宰后对2种鹅肉质的物理指标(pH、肉色、滴水损失、剪切力等)、常规化学指标(肌内脂肪、粗蛋白质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西昌钢鹅的剪切力、滴水损失和肌内脂肪含量均小于四川白鹅(P>0.05);相关分析表明,四川白鹅的胸肌系水力和腿肌系水力、腿肌剪切力和腿肌粗脂肪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腿肌粗蛋白质和腿肌粗脂肪间则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胸肌肉色和腿肌粗脂肪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胸肌的滴水损失和腿肌pH、胸肌剪切力和腿肌粗脂肪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西昌钢鹅的胸肌系水力和腿肌系水力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胸肌肌内脂肪和腿肌粗脂肪间则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胸肌pH和胸肌滴水损失、腿肌滴水损失和腿肌粗蛋白质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胸肌剪切力和胸肌肌内脂肪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云南无量山乌骨鸡肉品质,试验对5,6月龄乌骨鸡各60只(公、母各半)肉品质客观指标(肉色、失水率、嫩度、p H值、蒸煮损失、剪切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月龄时,公、母鸡腿肌p H45 min值、p H24 h值极显著(P0.01)高于胸肌,母鸡腿肌亮度(L)值显著(P0.05)低于胸肌,母鸡胸肌失水率极显著(P0.01)高于腿肌;6月龄时,公鸡胸肌p H45 min值、p H24 h值、黄度(b)值与腿肌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失水率显著(P0.05)高于胸肌,母鸡胸肌p H24 h值、失水率、蒸煮损失率与腿肌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p H45 min值显著(P0.05)高于胸肌。5月龄时,公鸡胸肌剪切力显著(P0.05)高于母鸡,母鸡胸肌失水率极显著(P0.01)高于公鸡,公鸡腿肌p H24 h值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6月龄时,公鸡胸肌红度(a)值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公鸡腿肌a值和b值均极显著(P0.01)高于母鸡腿肌。5月龄母鸡胸肌p H24 h值、b值、失水率显著(P0.05)低于6月龄,5月龄母鸡腿肌p H24 h值显著(P0.05)高于6月龄。5月龄无量山乌骨鸡p H45 min值与p H24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L值和b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 H24 h值与L值和b值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6月龄无量山乌骨鸡,p H45 min值与p H24 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 H24 h值与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与蒸煮损失呈显著正相关。L值与失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a值与b值呈显著负相关。剪切力与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鲜蝇蛆对兴义矮脚鸡存活率、产肉性能、肉营养品质的影响,选取7日龄兴义矮脚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各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5%、25%和35%的鲜蝇蛆。结果表明,(1)添加鲜蝇蛆能提高兴义矮脚鸡的存活率,以添加25%的试验组存活率最高;(2)全净膛率、腹脂率、腿肌率、胸肌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产肉性能优良;(3)与对照组比较,日粮中添加25%的鲜蝇蛆,兴义矮脚鸡肉质pH提高(P0.05),胸肌的系水力、失水率、滴水损失差异显著(P0.05),腿肌的系水力、失水率、滴水损失差异不显著(P0.05);(4)添加15%以上的鲜蝇蛆能显著提高兴义矮脚鸡胸肌、腿肌中粗蛋白质含量(P0.05),且以添加25%时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日粮共轭亚油酸(CLA)对靖西大麻鸭生产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7日龄靖西大麻鸭60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1%共轭亚油酸(CLA)的试验日粮,进行为期49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 CLA对靖西大麻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化学组成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腿肌中缬氨酸、异亮氨酸和胸肌硬脂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腿肌丝氨酸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肌肉CLA、胸肌亚油酸和腿肌硬脂酸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肌肉中油酸、胸肌中花生四烯酸和腿肌中亚麻酸含量(P<0.01).由此可见,靖西大麻鸭日粮中添加1%CLA可提高肌肉营养价值,降低腹脂率,减少脂肪沉积,改善肉质,显著增加鸭肉中CLA含量.  相似文献   

16.
将42只1日龄健康雁鹅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饲养至8周龄时,A组置于(22±1)℃作为对照,B、C、D、E、F组分别实施2、4、6、8h和10h(40±1)℃的急性热应激,热应激后立即屠宰,G组热应激10h后恢复12h再进行屠宰,以测定急性热应激对雁鹅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胸肌pHi和pHu分别从宰前热应激6h和8h开始显著降低(P0.05),而腿肌pHi无显著变化,pHu也仅在热应激10h后才开始显著降低(P0.05);宰前热应激2h后胸肌剪切力开始显著升高(P0.05),4h后滴水损失和烹饪损失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此后除了烹饪损失在热应激达10h时又表现出显著升高外,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胸肌的剪切力、滴水损失和烹饪损失并无显著变化;10h热应激后恢复12h,pH、滴水损失、烹饪损失和剪切力等仍未能恢复正常。腿肌的滴水损失、烹饪损失和剪切力变化规律与胸肌基本相同,但烹饪损失和剪切力的变化均略滞后于胸肌;本试验条件下,宰前热应激对肉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黄灯笼辣椒油树脂对文昌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180只1日龄文昌鸡,集中育雏2周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0组为对照组,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400 mg/kg的黄灯笼辣椒油树脂,饲养11周。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黄灯笼辣椒油树脂,对11周龄文昌鸡屠宰率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活体重、全净膛率、腿肌率、腹脂率、胸肌率和肝脏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提高肌肉粗脂肪含量均有一定作用,但不显著(P0.05);对200、400 mg/kg添加组胸肌滴水损失有显著影响,对腿肌滴水损失影响不显著(P0.05);腿肌p H值、水分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胸肌,对肌肉45 min和24 h p H值、剪切力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研究选用200只1日龄健康大围山微型鸡(公母各半),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于150日龄进行屠宰试验,对肌肉肉质性状和肌苷酸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大围山微型鸡肌苷酸含量与肉品质常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研究表明:母鸡腿肌pH_(24 h)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鸡胸肌L~*值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腿肌a~*值极显著高于母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和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胸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腿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母鸡(P0.05);母鸡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公鸡(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与pH_(45 min)、p_H(24 h)、a~*值、剪切力、粗蛋白和粗脂肪呈正相关;与L~*值、b~*值、失水率、蒸煮损失率、粗灰分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选用240只8日龄科宝肉鸡,分成4个处理:对照组全程饲喂基础日粮,以等能量替代原则,试验Ⅰ、Ⅱ、Ⅲ组用大豆磷脂和溶血磷脂不同比例替换大豆油的日粮饲喂肉鸡。试验自8日龄开始到42日龄,共34 d,研究大豆磷脂、溶血磷脂对肉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屠体重也表现出相同趋势,全净膛重、全净膛率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胸肌重、胸肌率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而腿肌重、腿肌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的腿肌重高于对照组20.35%;试验组的滴水损失、肉色、穿刺力、硬度、弹性等指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p H值高于对照组(P0.05),黏性、咀嚼性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1或P0.05)。研究表明磷脂和溶血磷脂可显著提高肉鸡屠体重、腿肌重、腿肌率,减缓屠宰后p H值的降低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琅琊鸡遗传资源保护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120日龄琅琊鸡180只,设6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3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于300日龄时分析不同性别琅琊鸡的屠宰性能,并屠宰取胸肌和腿肌分析不同部位间肉品质常规指标、化学指标及风味物质指标。结果表明:公鸡、母鸡屠体率均超过87.00%,全净膛率均大于65.00%,公鸡腿肌剪切力显著高于公鸡胸肌(P0.05),母鸡腿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母鸡胸肌(P0.01),公鸡、母鸡胸肌和腿肌pH值随着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公鸡腿肌红度值(a~*值)极显著高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P0.01);公鸡腿肌干物质、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腿肌(P0.05),公鸡胸肌、腿肌粗脂肪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母鸡腿肌中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公鸡胸肌、腿肌中肌苷酸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肌、腿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公鸡胸肌、腿肌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胸肌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值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值最高,分别为39.97%和66.89%。说明琅琊鸡具有屠宰性能良好、肉质细嫩和味鲜、腿肌富含风味前体物质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