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有机生产模式下牧草粘虫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牧草有机生产模式下的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防治,对有机牧草种植区和非有机牧草种植区的5种牧草,通过生物农药BT、农业防治即时刈割利用牧草和化学合成农药溴氰菊酯、辛硫磷处理,进行草地上的粘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BT防效与常规农药校正防效无显著差异,校正防效达到91.67%~98.59%;其次为即时刈割利用牧草,校正防效达到52.78%~81.35%,该法与有机生产理念高度吻合,可作为有机牧草生产中首选的防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扁穗冰草混播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依据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和牧草种植需要,用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扁穗冰草分别进行混播试验,对混作复合群体与三种牧草单播时在形态、产量、营养品质、饲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紫花苜蓿与这两种不同禾本科牧草混作后的增产效益。结果表明,混播群体较禾本科单播群体草地利用效益分别提高12.71%和23.13%,牧草产量分别提高7.27%和15.46%,混播既便于牧草贮藏与利用,又可提高牧草的饲用价值,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利用冷季调查的牧草相关数据,以牧草保存率为主要参数,分析研究区域内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沙地植被四种草地类型的牧草保存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四种草地类型在常年围封和自由放牧两种利用状态下的牧草保存率逐月递减,其递减趋势各不相同.常年围封状态下,冷季末期(4月)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沙地植被牧草保存率分别降至41.7%、48.3%、39.O%和35.5%,平均月递减率分别为1O.6%、10.3%、12.2%和12.9%;自由放牧状态下,冷季末期四种草地类型牧草保存率降至11.7%、12.6%、0和12.6%,牧草保存率平均月递减率分别为17.7%、17.5%、20.O%和17.5%.  相似文献   

4.
南方山地牧草种植利用和节能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福州山地引种了17种牧草,通过山羊分区轮牧、草食性鱼类养殖、小型草食畜禽饲养、食用茵栽培和秸秆沼气发酵等利用方式研究牧草种植利用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区牧草平均太阳能利用率为1.24%.经过各生产项目的合理安排以及农业废弃物的再生能源产出,牧草的总能转化率达到2.02%.  相似文献   

5.
Fe、Zn、B、Mo四种微肥在人工草地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南省郑州市的土壤与气候条件下 ,对铁、锌、硼和钼等四种微肥在鸭茅和百脉根人工草地进行了应用性研究。研究表明 :铁、硼和钼肥能够促进牧草分蘖 ,提高叶面积指数及与杂草的竞争力 ,有利于牧草的光合作用。铁肥和硼肥的最佳利用浓度为 60 0× 10 -6,钼肥最佳利用浓度为 80 0× 10 -6,钼肥和铁肥分别能够提高牧草产量 11 84%和 7 89% ,硼肥能提高牧草种子产量 9 76%。锌肥的最佳利用浓度为 40 0× 10 -6,能提高牧草种子产量 11 96%。  相似文献   

6.
针对青贮牧草容易被根霉菌污染的问题,利用抑菌圈法用75%百菌清、66.8%霉多克与50%多菌灵对青贮牧草根霉菌的毒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100~600mg/kg浓度范围内,75%百菌清对捆裹牧草根霉菌的毒力高于50%多菌灵和66.8%霉多克。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主要通过冬季刈割对牧草利用程度作不同处理,并在第二年观察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冬季草地的利用程度对第二年牧草生长发育有极大影响.在荒漠草原地区,冬季牧草不利用或利用率在50%以上,都不利于第二年牧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郭孝 《草业与畜牧》2004,(10):11-14
利用铁、锌、硼和钼等4种微肥,在鸡脚草和百脉根混播草地中进行了应用性研究.研究表明,铁肥和硼肥最有效的利用浓度为6.0×10-4,而锌肥和钼肥则为4.0×10-4和8.0×10-4.铁、硼和钼肥能够促进牧草分蘖,提高叶面积指数和提高与杂草的竞争力,有利于牧草的光合作用和提高牧草质量.另外,钼肥和铁肥分别能够提高牧草产量11.84%和7.89%,锌、硼锌分别能够提高牧草种子产量11.96%和9.76%.  相似文献   

9.
人工草地绵羊系统优化研究Ⅱ人工草地植物组分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豆禾混播放牧草地植物组分分成红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鸭茅、单子叶杂草、双子叶杂草和死物质6种进行季节动态研究,进而对该草地牧草季节供给质量进行评价,找出生产管理上的不足并加以改进.研究表明,该人工草地管理利用较合理,但仍有一些地方需进一步改善:鸭茅占优势,但豆科牧草含量偏低,多年生黑麦草过早消亡;冬春季节死物质含量过高,夏秋季节利用强度不足.草地供给的牧草质量10月份最高,播种牧草含量达77.20%,4月份量差,为17.43%;而可利用牧草含量最高为9月份,达100%,12月最低,为20.06%.  相似文献   

10.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利用高度一重量百分比方法确定了13种牧草的利用率。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牧草消耗高度占总高度的50%,重量的消耗仅20%~30%;当牧草消耗高度80%时,牧草的利用率为70%。在利用率确定的情况下,可推导出各种牧草的适宜留茬高度。  相似文献   

11.
低山丘陵地区林草结合立体开发模式调查浅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低山丘陵地带在黑龙江省占相当大的比例,其山坡上的天然植物资源早经开发利用,并已趋殆尽。碾子山区自1990年开始,对低山丘陵进行二次深度开发,采取在“山顶人工造林,山腰开辟林间草场,山脚和山川种粮”的多层次立体构造,使高树与矮草紧密结合,山上与山下协调发展,经过3~5年的造林育草,使牧草产量提高5~7倍,近期可获得草牧业收益,远期有林果业收益,不仅发挥出长短期相结合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显露出防止水土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牧草和主要优势牧草的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特征.[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区域(适度放牧区、禁牧区和重度放牧区)进行连续3年野外调查和室内检测,综合分析不同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牧草以及优势牧草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适度放牧区优势牧草...  相似文献   

13.
西藏日喀则地区地理环境独特,该地区草地建设中长期存在牧草品种、类型单一及适应性差等问题。主要简述了野生优良牧草植物特点、驯化意义,以及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自然概况、牧草引种驯化研究现状与制约因素.并介绍了野生牧草驯化方法,以期为促进西藏日喀则地区野生牧草合理利用与草业科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评估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草原区常见牧草的整体营养水平,采集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草原区春、夏、秋、冬四季的主要牧草品种,并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夏季牧草品种最全、产草量高、放牧时间长,且牧草营养价值高,因此,对夏季的牧草品种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成分进行分类分析,并比较了CNCPS分析方法测得可降解蛋白含量(SCP)和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方法测得蛋白含量(CP)间是否存在不一致性。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草原区常见牧草品种干物质率从春季到冬季均显著提高(P〈0.05);四季的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且除委陵菜外,从春季到冬季均逐季下降;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大部分呈上升趋势,且差异较大。夏季芨芨草、羊草、委陵菜、寸草苔及旋复花间测得的SCP和CP均呈现不一致性。说明CNCPS能够更准确和细致地反映饲草料的特性,为草场的科学利用提供了基础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5.
沙生牧草和盐生牧草抗氧化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在科尔沁沙地和盐碱地生长的羊草、芦苇、苔草、扁蓿豆四种多年生牧草为材料,检测其膜质过氧化程度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盐碱地生境对四种牧草的伤害较沙地严重,四种牧草对两种逆境的适应表现是芦苇>羊草>苔草>扁蓿豆。由抗氧化酶活性测定可知,沙生牧草主要通过增强POD酶活性,盐生牧草主要通过增强SOD和CAT酶活性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四种牧草的抗氧化酶活性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几种禾本科牧草内生细菌的分布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禾本科牧草植株内生细菌含量差异显著,杂交狼尾草闽牧六号内生细菌含量最高,达26.800×104CFU/g。具体到各个部位,禾本科牧草不同部位内生细菌含量差异也显著。通过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内生菌进行鉴定的结果表明,64株内生细菌中与MIDI数据库比较相似性指数大于0.500,可确定其菌种名称的有50株,属于19个种,隶属于12个属。以分离到的19种内生菌为样本,以各菌株在各部位出现与否为指标,用类平均法对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当λ=8.35时,可将19种内生细菌分为4个大类群。从聚类结果显示,内生菌与宿主植株和不同分离部位都存在相关性,与宿主植株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7.
安徽南部丘陵山区退化人工草地的改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源俊  张斌 《草业科学》1997,14(1):30-34
采用小区试验和大面积应用的研究方法,结合地面处理,补播,除杂,稀土,根瘤菌接种综合措施,对安徽丘陵山区退化的人工草地进行改良试验,结果表明,鲜草产量提高1倍以上,优良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重70%以上,第5个处理为最佳组合,鲜草产量提高3.04倍,优良牧草占草群经重92.4%,此项改良措施在改造老播区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新疆阿勒泰草地野生禾草资源及饲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对新疆阿勒泰草地野生禾草资源进行初步统计,约有47属162种,占阿勒泰草地饲用植物总数的12.14%,位于该区野生饲用植物榜首。调查分析表明,该区野生禾草不仅布广、数量多、种类齐全、抗逆性强,而且适口性好,品质优良,饲用价值颇高。在该区划分的83个草地型中,以禾本科牧草占优势的达37个,占类型总数的44.58%。  相似文献   

19.
李莲香 《草地学报》2018,26(1):264-267
为选择适于本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于2014年至2015年在同仁县年都乎乡进行不同多年生禾草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四种多年生禾草都能适应本地区,但相比之下,在平均草层高度和产量方面多叶老芒麦明显高出其它三种牧草,更适宜在该地区大量种植,可以作为人工草地建设和天然草场改良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20.
围栏封育对高寒草地植被数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明  聂学敏 《草业科学》2012,29(1):112-116
对青海湖地区高寒草地围栏内外植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围栏封育措施使高寒草地植被的盖度、高度、生物量均明显增加,从不同经济类群分析,其禾草、莎草等可食牧草比例增加,而不可食牧草比例相对下降。围栏封育措施对群落组成结构及植物种的重要值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增加,一些可食牧草的重要值增加,而不可食牧草的重要值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